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本研究建立ABO基因分型技术,研究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ABO基因型的分布,以了解该人群基因分布特点及规律。通过Multiplex·PCR·RFLP技术和PCR·SSP技术建立起稳定的ABO血型基因分型方法.应用该方法开展对北京地区汉族人群ABO基因分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102、O1、B为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等位基因;在北京汉族人群中A型以A102为主,占绝对优势;未检测到A201等位基因,但发现3例O2基因样本,此结果提示在北京汉族人群中存在O2基因。结论:通过研究初步了解了北京地区汉族人群ABO基因分型规律.为ABO血型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超速离心浓缩(简称超浓缩)技术对HBV和HCV病毒颗粒的富集效果.方法 将8份不同浓度的HBV阳性标本(10、102、103 IU/ml各2个、104和105 IU/ml各1个)和9份不同浓度HCV阳性标本(102 IU/ml 1个、103 IU/ml 3个、104 IU/ml 3个,105、106 IU/ml各1个),4℃ 24 600 g超速离心1h,9.6倍浓缩富集病毒;使用Roche 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及HCV定量试剂盒对原标本及浓缩标本做HBV及HCV定量测定,计算病毒回收率.结果 经9.6倍超浓缩处理后,8份HBV阳性标本的病毒含量均明显上升,平均是原标本的(5.92±1.98)倍,浓缩处理的病毒回收率为(61.65±20.67)%;9份HCV阳性标本的病毒含量亦均明显上升,平均是原标本的(4.70±1.43)倍,浓缩处理的病毒回收率为(48.95±14.84)%.结论 超速离心处理可有效富集HBV及HCV颗粒,病毒浓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站血液筛查工作中,HIV核酸检测(HIV nucleic acid test,HIV NAT)反应性是否可代替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抗体确证试验作为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查方法的确证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HIV ELISA筛查不合格的标本641份,比较其HIV NAT结果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判定的WB结果,并对HIV NAT反应性但WB不确定或阴性的献血者分析其CDC随访的WB检测结果.结果 641份标本中,219份(34.2%)HIV NAT结果为反应性,其中WB确证结果为阳性206份,WB不确定13份,WB阴性0份.对13份ELISA不合格HIV NAT反应性WB结果不确定的标本经北京市CDC随访成功7份,WB均转为阳性;其余6份HIV NAT和WB条带结果支持HIV早期感染,且依据2019版《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判定为WB阳性.因此219份HIV NAT反应性的HIV ELISA筛查不合格献血者均为HIV感染者.结论 对采用HIV ELISA双试剂和HIV核酸并行检测程序的采供血机构,对于HIV NAT反应性的HIV ELISA筛查不合格的献血者,可考虑直接上报为HIV确证阳性;对于HIV NAT非反应性的HIV ELISA筛查不合格的标本则送CDC参照临床诊断检测策略进行确证,可助于缩短HIV阳性献血者的确证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抗-丙型肝炎病毒(HCV)ELISA筛查不合格标本的假阳性情况.方法 对2009年2~5月常规国产和进口双试剂ELISA筛查HBsAg不合格的107份标本采用核酸和血清学中和试验加以确认,对常规国产和进口双试剂ELISA筛查抗-HCV不合格的184份标本采用核酸和血清学RIBA试验加以确认.核酸和(或)血清学补充试验阳性判为确认阳性,不能被确认阳性者判为假阳性.对假阳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筛查不合格标本中,HBsAg ELISA双试剂阳性、单试剂阳性、灰区标本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0%、58.7%、63.6%,总假阳性率为32.7%;抗-HCV筛查不合格标本中,抗-HCV ELISA试剂假阳性率分别为23.9% 、95.2%、96.1%,总假阳性率为67.9%.HBsAg国产试剂单阳及灰区的假阳性率[78.6%(11/14),100%(3/3)]高于进口试剂单阳及灰区的假阳性率[50.0%(16/32),50.0% (4/8);x2=5.188,P<0.05];抗-HCV国产试剂单阳及灰区的假阳性率[96.3% (26/27),95.5% (21/22)]与进口试剂单阳及灰区的假阳性率[94.3% (33/35),93.5%(29/31)]差别不大(x2=1.048,P>0.05).结论 灰区标本的假阳性率极高,但从血液安全考虑灰区设置有必要;抗-HCV ELISA检测的假阳性问题较HBsAg ELISA严重;针对血液筛查假阳性问题,建议对血液及献血者应独立管理,建立献血者归队方案.目前HBsAg进口试剂的特异性优于国产试剂,而抗-HCV试剂的特异性进口试剂与国产试剂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噻唑橙光化学法病原体灭活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噻唑橙(TO)光化学法病原体灭活处理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设实验组(n=10):悬浮红细胞经TO光化学法处理后,在4℃储存0、7、14、21、28、35 d时,分别测定pH、溶血率、钾浓度、ATP浓度、2,3-DPG浓度;对照组(n=10):悬浮红细胞未经TO光化学法处理,测定时间、项目同实验组。结果保存过程中实验组pH、2,3-DPG(μmol/gHb)及ATP(μmol/gHb)下降趋势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分别从0 d的7.03±0.07、9.43±1.14、4.23±0.58下降到35 d的6.57±0.06、0、2.40±0.49,对照组分别从0 d的6.95±0.09、10.67±1.17、5.18±0.64,下降到35 d的6.57±0.07、0、2.99±0.44;实验组和对照组35 d储存期末ATP浓度分别为0 d时的56.7%和57.7%。;实验组在储存期末,溶血率为(0.27±0.06)%,略高于对照组0.11±0.04%(P0.05),仍满足溶血率≤0.8%的国标要求;钾外漏实验组较对照组增加,35 d时分别为(40.41±2.94)mmol/L和(28.33±3.34)mmol/L(P0.01)。结论 TO光化学法处理对储存过程中的红细胞的质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7.
正近年来,通过选择低危献血者及严格的血液筛查策略,尤其是血液核酸筛查技术的应用,使得血液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但也无可否认,现行献血者选择和输血传染病筛查模式尚不能完全剔除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血液,输血  相似文献   
8.
辛德比斯病毒和伪狂犬病毒制备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辛德比斯病毒(Sindbis virus)和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培养和制备方法,建立高效价病毒制备方法。方法从选用不同宿主细胞、不同的宿主细胞培养方式、以及不同的病毒悬液收集方式3方面考察病毒效价。病毒效价测定采用细胞病变法,按Karber氏法计算病毒效价。结果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培养的Sindbis病毒效价(8.63±0.45)明显高于用幼仓鼠肾(BHK)细胞培养的病毒效价(7.63±0.30)(P<0.05);用Vero细胞培养的PRV效价(8.13±0.59)也明显高于用BHK细胞培养的病毒效价(6.94±0.71)(P<0.05);宿主细胞长满单层后继续换液培养或再传代培养2种提高病毒效价的方式所制备的病毒效价(7.69±0.98vs 7.54±0.6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任选其一;收获病毒时,直接收集培养悬液离心组(直收-冻组)病毒效价(8.66±0.83)较先冻融2次再离心组(冻-收-冻组)病毒效价(8.14±0.91)高(P<0.05)。结论建立了制备高效价Sindbis病毒和PRV的方法;制备Sindbis病毒和PRV宜选用Vero细胞;病毒培养悬液直接离心分装即可,既简化操作又可获高效价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种ELISA试剂检测HBsAg 1种试剂检测HBV核酸策略的可行性。方法留取新创和BI-OMERIEUX ELISA双试剂检测判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418份,应用诺华或罗氏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核酸检测,AB-BOTT化学发光试剂进行补充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对ELISA单试剂阳性NAT阴性的标本用ABBOTT HBsAg中和试剂进行HBsAg确证试验,并对HBsAg确证阳性标本进行追踪并进行相关检测进一步加以确证。结果 616份标本中ELISA双试剂阳性为49.0%(302/616),BIOMERIEUX单试剂阳性为5.7%(220/616),新创单试剂阳性为15.3%(94/616);BIOMERIEUX单试剂阳性标本中,31份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ABBOTT HBsAg确证为阳性,也即在616份不合格血液中,有5.0%(31/616)的HBsAg确证阳性的标本被新创HBV ELISA试剂漏检且不能被NAT检出;新创单试剂阳性标本中,2份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ABBOTT HBsAg确证为阳性,也即在616份不合格血液中,有0.5%(3/616)的HBsAg确证阳性的标本被BIOMERIEUX HBV ELISA试剂漏检也不能被NAT检出;对34份HBsAg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进行乙肝两对半分析,其中除4份标本未做检测外,其余21份为抗-HBc和抗-HBe阳性,3份为抗-HBc和抗-HBe阳性,1份为抗-HBc阳性,1份为抗-HBs阳性,1份为抗-HBe和HBeAg阳性,1份为抗-HBs和抗-HBc阳性,2份为抗-HBs、抗-HBc、抗-HBe、及HBeAg均阴性,即共有26份抗-HBc为阳性。34份HBsAg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中共追踪成功12名,其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原始标本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不矛盾。结论实施核酸检测后,去掉2种ELISA试剂中的任何一种均存在一定的漏检。是否去掉一种ELISA试剂以及去掉哪种ELISA试剂,需要各血站进行适当的风险效益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实施核酸检测(NAT)后去掉一次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后抗-HCV漏检的风险.方法 从献血者血样中留取常规抗-HCV ELISA双试剂(国产金伟凯或万泰及进口Ortho)2次筛查中任一试剂筛查不合格的献血者血样,进行NAT检测及重组免疫印迹(RIBA)抗体确证试验,并对ELISA单试剂不合格、NAT阴性但RIBA确证阳性或可疑标本进行追踪研究分析自然转归.分析去掉一次抗-HCV ELISA检测后抗-HCV漏检的风险性.结果 213970人份献血者血样中常规血清学双试剂检测HCV不合格953份(0.445%).该953份不合格标本中,有9份为国产试剂筛查合格NAT阴性但RIBA试验确证阳性,有10份为进口试剂筛查合格NAT阴性但RIBA确证阳性.如果去掉该进口ELISA,采用该国产ELISA试剂和NAT,那么将有4.20/10万(9/213970)的抗-HCV确证阳性血液会被漏检;如果去掉该国产ELISA,采用该进口ELISA试剂和核酸检测,将有4.66例/10万(10/213970)的抗-HCV确证阳性血液会被漏检;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漏检抗-HCV确证阳性血液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另一方面,我中心自开展NAT研究及常规NAT检测以来(2007-2013年,约92万人次),尚未从“2次ELISA筛查”合格的血液中检出确证的HCV RNA单独阳性血液,因此“进口ELISA+NAT”或“国产ELISA+NAT”分别比“2次ELISA筛查”少检出4.66/10万及4.20/10万抗-HCV RIBA确证阳性的血液.结论 就献血者血液HCV筛查策略而言,实施NAT检测后,去掉两次ELISA检测中的一次ELISA检测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