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 in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对比剂动态增强三维 (3D)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技术识别异常体循环动脉 ,诊断肺隔离症的方法与价值。方法 三位经胸部X线平片和CT检查怀疑患有肺隔离症的患者 ,接受了对比剂动态增强 3DMRA检查。我们描述了MRA影像显示并与手术所见作了对比。结果 对比剂动态增强 3DMRA清楚地显示了发自于降主动脉的异常血管 ,供应下肺叶基底段的病灶部位。其中两例于静脉相还显示了病灶的引流肺静脉 ,并见其汇入左心房。MRA影像显示与外科手术所见相符。结论 对比剂动态增强 3DMRA可以正确诊断肺隔离症 ,并可替代传统的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
殷麟  鲍海华 《医学综述》2009,15(14):2191-219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发病率较高又可导致死亡或致残的严重疾病。由于磁共振成像有极好的对比分辨率,并且无创、无X线辐射的危害,因此是HIE最适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磁共振成像的功能成像如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等新技术的出现为更加深入地研究HIE的病理基础提供了可能,为早期准确诊断及评估预后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和方法。现将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对新生儿HIE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发现、早诊断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乳腺钼靶X线摄影、超声、磁共振成像。近年来,数字化乳腺断层X线检查、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及乳腺磁共振波谱成像、灌注成像、扩散峰度成像等新技术、新方法逐步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同时,分子影像学及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飞速发展及应用,影像组学逐渐应用于乳腺癌诊断中,使乳腺疾病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效率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对目前乳腺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影像检查方法,由于其特殊、优越的成像原理和图像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顺磁性对比剂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磁共振的诊断效果。在磁共振胆道造影中,莫迪司能明显提供胆道造影的成像质量,能准确反映胆道病灶的显示情况,有利于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磁共振对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断效能,是一种理想的增强磁共振胆道造影成像的对比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B-TFE序列检查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的60例患者,行磁共振B-TFE序列检查35例诊断主动脉夹层,De BakeyⅠ型3例,De BakeyⅡ型8例,De BakeyⅢ型24例,与大血管CT血管成像(CTA)或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诊断一致,其余患者随访排除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结论磁共振B-TFE序列检查是高效、省时、实用性强,安全性、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怀疑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首选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非对比剂增强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肝静脉解剖变异的显示和诊断价值.方法 用同一磁共振设备,先后对10例肝硬化患者和12例肝移植供体进行对比剂强化的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非对比剂强化的磁共振血管造影(NCE-MRA),获取肝静脉血管的影像解剖图像.由2位医师独立对每例图像质量进行技术评分,评价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医学成像是利用原子核的一些磁性特征进行组织成分成像显示的技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新技术不断的发展,磁共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而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成像是f MRI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信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空间特异性。它可在无创及不需注射对比剂的情况下评价病灶与皮质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及功能区的状况,因此其在颅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BOLD-f MRI技术的提出及其原理f MRI最早是采用静脉注射对比增强剂的方法来进行的[1]。直到1990年,OGAWA等[2]首次报道血氧的T2*效应任务刺激后,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液体成像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磁共振成像新技术之一,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泌尿系成像(MRU)、磁共振椎管成像(MRM)、磁共振内耳成像及磁共振涎腺管成像(MRS)等的总称。磁共振液体成像技术主要利用静态液体具有的长T_2弛豫时间,在很重的T_2加权序列上,胆汁、胰液、尿液、脑脊液、内耳淋巴液及唾液等流动缓慢或相对停滞的液体均呈明显的高信号,而周围实质器官和快速流动的血液则表现为低信号,从而使含液体的器官显影。作为一种安全、无需造影剂、无创伤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磁共振液体成像技术作为传统影像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代替诊断性ERCP、PTC、IVP、X线椎管造影、X线涎管造影等传统造影检查。目前此项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日益广泛,在某些胰胆管疾患、泌尿系梗阻及椎管狭窄性病变等的检查中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尽管该技术仍有其限度,如空间分辨率较传统X线造影差,仅能作为诊断性检查而无法进行介入治疗等。但我们相信,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磁共振液体成像技术将会展现出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确立其在影像学检查中适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86-89,169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患者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脊柱外伤患者117例,均行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特征与诊断价值。结果数字化X线摄影术检出椎体骨折数(1.12±0.27)处、骨碎片数(1.68±0.43)块少于磁共振成像CT(1.30±0.19)处、(2.70±0.59)块。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脊柱损伤检出率(57.3%)、韧带损伤检出率(90.6%)高于磁共振成像CT(23.9%、11.1%)。与病理结果相比,数字化X线摄影术的诊断准确例数为98例,诊断准确率为83.8%。磁共振成像CT的诊断准确例数为115例,诊断准确率为98.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CT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均可用于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其中磁共振成像CT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P)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MR新技术之一.由于无痛,无创,无需对比剂就能使含水管道系统清楚显示,尤其是梗阻性疾患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1~3].随着MRU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已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现将2002年11月以来进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检查的120例资料进行对比,已探讨应用泌尿剂方法时间及途径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 ,加强X线机器的质量控制 ,提高影像质量 ,更加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以及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测定介入诊断和治疗用X线机的高对比度分辨率 ,低对比度分辨率 ,影像增强器入射面X线空气比释动能率 ,受检者X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 高对比度分辨率为 14目 /英寸 ,低对比度分辨率显示直径 3mm圆孔需使用 70kV ,1mA的工作条件 ,增强器入射面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 40 0 μGy/min ,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 40mGy/min ,机器的性能和灵敏度均大幅度下降。 结论 由于机器的长期超负荷使用 ,造成了该机器的影像接受、显示进行性灵敏度下降 ,大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与普通X线胃肠道造影技术进行比较,对数字化成像技术在胃肠造影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 选取使用数字化综合X线机进行胃肠道造影检查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进行食道造影合并胃造影,共计40次;22例进行灌肠造影,将数字化成像与普通X线造影下的胃肠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Ⅰ级、Ⅱ级成像质量的数据差异无显著变化(P>0.05);Ⅲ级中数字化成像技术较普通普通X线占据明显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肠道病变的临床诊断中,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作为检查手段,其诊断准确率以及成片质量均优于普通X线胃肠道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和X线定位技术在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差异。方法对近7年来使用两种不同定位技术治疗的7820例尿路结石,从医学基础理论、诊断准确率、治疗安全性和对人体有无危害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在结石检出率、诊断准确率、治疗安全性、碎石使用率上都存在较大差别,两种定位技术的结石检出率和碎石使用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超定位技术比X线定位技术在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BR55是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为靶点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可用于检测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提高诊断准确率。国外已有学者应用BR55进行人体超声分子成像,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文从BR55组成及特性、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BR55在评估肿瘤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股静脉路径动脉导管经皮封堵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 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连续102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患儿。所有患儿在单纯超声 引导下,经股静脉路径行动脉导管经皮封堵术。术后1,3,6,12,24个月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评估、心电 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99例(97.1%)患儿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路径动脉导管经皮封堵术。全组病例无急性 手术并发症或严重不良事件。手术时间10~65(中位数21) min。87例(87.9%)患儿实现PDA即刻完全闭合,其余12例患 儿均在24 h后达到完全闭合。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路径动 脉导管经皮封堵术避免了放射性暴露,无需造影剂,消除了动脉并发症的潜在风险,是治疗PDA患儿安全且有效的 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红外荧光材料包括传统分子染料和新型量子点。近红外光谱属于分子振动光谱的倍频和主频吸收光谱,主要由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使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产生,具有较强的人体组织穿透能力。近年来通过生物分子修饰的近红外荧光材料成为医学影像诊断的研究热点,其具有组织穿透性强、背景荧光干扰低、荧光信号灵敏度高、光谱稳定抗淬灭、分子靶向识别、生物安全性良好等特点。文章分析近红外荧光材料的构建方法以及在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等临床影像检验中的应用,探讨多模态造影策略的诊断优势和关键技术,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不同的注射方法、推注不同浓度的泛影葡胺,行子宫腔输卵管DSA造影,对图像质量、X线辐射剂量、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153例子宫腔输卵管DSA造影患者:研究组53例,利用高压注射器、推注50%泛影葡胺造影。对照组1患者50例,手推76%泛影葡胺造影。对照组2患者50例,利用高压注射器、推注76%泛影葡胺造影。统计图像显示情况、患者体表剂量面积乘积、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等方面数据,推算出单个卵巢裸露在骶髂部体表时的剂量面积乘积、吸收剂量、有效剂量的平均值三个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显示子宫腔及输卵管各段等图像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子宫腔显影时间、平均采集DSA图像数量、患者卵巢辐射剂量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造影检查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中的患者好于对照组。结论利用高压注射器推注低浓度对比剂,行子宫腔输卵管DSA造影检查,图象质量没有降低,检查操作稳定性提高,造影检查不良反应减轻,患者X线辐射剂量减少,可以避免医生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8.
超声造影技术是近十年来超声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是超声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临床上已应用于包括肾脏、甲状腺、乳腺等多个器官疾病的诊断,大大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靶向微泡的出现更为超声分子影像提供了可能。微泡造影剂也是一种有效的药物或基因载体,通过局部超声辐照破坏微泡,实现药物或基因的定位释放,可以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关注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在基础研究及临床中的进展,提高研究级临床认识水平,必定能促进超声微泡造影更多、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永芊  张德军  敬文斌 《河北医学》2016,(11):1784-1786
目的:研究输卵管病变患者应用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不孕女性3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先后应用传统X线-HSG与MR-HSG结合常规MRI检查,对两种成像表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MR-HSG与X线-HSG均可反映患者输卵管积水与阻塞情况,MR-HSG水和对比剂成像与X线-HSG于显示输卵管两侧通畅性方面一致性较高,且可将盆腔结构及有关病变显示.结论:MR-HSG和常规MRI结合检查价值比传统X线-HSG优,且稀释钆喷酸葡胺MRI和水MRI造影相比更清晰、直观,临床需充分利用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