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血液生化变量与细胞因子重组人干扰素γ(interferon-1,IFN-γ)、肿瘤坏死因子仪(tumornecrosisfactor,TNF—α)、重组人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66例丙型肝炎患者为材料,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丙型肝炎患者各生化指标之间及与3种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①除球蛋白(GLO)与TNF—d在0.05置信水平上有较低相关性(r=-0.287,P=0.046)之外,各生化变量与各细胞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②各生化变量之间,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与天门冬酸氨基转换酶(AST)有显著的相关性(r=0.869,P=0),做除法后(ALT/AST)相关性基本被消除,各变量之间存在微弱互相关性。③除IFN-γ与TNF—α之间存在弱相关性(r=-0.448,P=0.009)之外,各炎症细胞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各生化指标之间、3种炎症细胞因子之间、各生化变量与3种炎症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CV HVR1模拟肽(7肽)诱导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模式及其机制。方法用"Bu lk培养法"制备树突状细胞,经7肽免疫10天的小鼠,取脾细胞,分选CD8+T细胞与经过7肽负载并成熟树突状细胞共孵育24 h,收集上清,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方法检测上清细胞因子。结果此方法培养的细胞表面CD11 c的表达率超过80%,具有典型的DC形态;实验组中CD8+T上清中IFNγ-、TNF-α、IL-10及IL-6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此法能在体外培养出大量的未成熟DC;7肽能诱导以CD8+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模式CT对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脑屏障完整性和侧支循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76例,行多模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及CT血管成像(CTA)等模式。分析灌注范围的分布并绘制感兴趣区(ROI),测定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指标。结果1)依据侧支循环分组,良好组患者的CBV、CBF、MTT明显高于不良组(P<0.05)。良好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梗死范围、mRS评分明显低于不良组(P<0.05);2)依据出血性转化分组,HT组的PS明显高于未HT组,而MTT明显低于未H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狭窄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多模式CT可观察侧支循环的建立或开放状况,预测缺血性卒中预后水平,可评估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完整性及HT的发生风险,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高度可变区1(hypervariable region1,HVR1)各位点氨基酸(amino acid,AA)的极性及带电情况与TNF—d表达量之间的规律性。方法根据样本聚类结果,以HCV的HVR1区域各位点氨基酸的极性及带电情况作为属性,对数据集进行规则挖掘。结果当aa5为极性不带电氨基酸时,TNF-α表达量下调;当aa5为非极性氨基酸,aa16为极性不带电氨基酸时,TNF—α上调。当aa5和aa16为非极性氨基酸,aa10为极性不带电氨基酸时,TNF—α上调。当aa5、aa16和aa10为非极性氨基酸时,aa19不带电,则TNF-α下调;aa19带电则TNF-α上调。结论丙型肝炎患者HCV的HVR1区域氨基酸的极性及带电情况与TNF—α的表达量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HCV HVR1相关基因诱导小鼠免疫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小鼠进行两种基因免疫方法的比较:分别以真核质粒pcDN3.1( )为载体和以伤寒减毒活菌苗为载体,携带丙肝病毒高变区1(HVRI)相关模拟表位的DNA序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以寻找较好的疫苗免疫途径.方法 根据HCV HVR1模拟表位的肽序列合成DNA序列,并将其连接到pcDN3.1( )(pcDN3.1-SP)真核质粒上,然后用重组质粒转化伤寒减毒活菌苗Ty21a(Ty21a-SP).Ty21a-SP和peDN3.1-SP分别经口服和肌注免疫小鼠后,杀鼠、分离脾细胞,脾细胞经混合肽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 IFN-γ 细胞;用非放射性MTS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以非放射性LDH法检测CTL反应.结果 对小鼠用pcDN3.1-SP和Tyr21a-SP免疫后,取脾淋巴细胞经混合肽刺激后,明显增殖,CD8 IFN-γ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并诱导较强的CTL反应,但pcDN3.1-SP免疫后的上述反应较Ty21a-SP免疫弱.结论 使用伤寒减毒活菌苗作为载体进行基因免疫有利于产生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HCV高变区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1(HVR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在BALB/c小鼠体内引起抗体产生的特点.方法针对中国人群HCV HVR1位中6个较保守的AA位点设计并合成多肽表位,从中筛选活性最好的肽1、5、6、7构建含4条多肽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将HCV HVR1串联模拟表位表达载体对小鼠股四头肌直接免疫,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内抗体的产生,并将免疫血清与一系列基于本室对HVR1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果合成的多肽进行反应,分析免疫血清对这些多肽的交叉反应性.结果免疫血清同编码的各合成肽都有较好的反应性,其中对肽1反应最好.免疫血清同合成的4条HVR1全序列多肽及其他非编码HVR1多肽有较好的反应性.结论基因免疫能够在小鼠体内引起表位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此串联表位设计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对HCV HVR1合成肽有较好的交叉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1 材料和方法 ①家兔 :体重约 1~ 1 5kg大耳白 ,由军科院提供。②染料 :自配灿烂甲酚蓝 (磺焦油蓝 )染料。③方法 :家兔直接心脏抽取血液约 4 0~ 70ml,饥饿饲养约 1周左右取血备用。2 结果和讨论 于家兔心脏一次性抽取大量血液 ,造成家兔急性失血 ,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 ,约 5~ 10d后抽取血液 ,此时网织红细胞显著代偿性增加 ,并达到最高峰 ,经常规磺焦油蓝活体染色后制成血片待用。以上方法血液来源充足 ,其操作简便易行 ,经济实用 ,不受时间限制 ,学生在实验课中 ,可以通过反复多次计数和辨认 ,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CT轴位图像及曲面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结石79例,发生于三个生理狭窄处的概率分别为:20%、28%、52%。结石以上输尿管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曲面重建图像可清楚的显示结石大小、部位及输尿管扩张的程度。结论:螺旋CT轴位图像及曲面重建可对输尿管结石做出快速、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是目前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临床检验》(下称临检),是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课程之一,实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从培养专科学生掌握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成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出发,我们在其实验教学过程中,从整体上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医院科技发展的需要,经多届检验大专队改革尝试,已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