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把微泡用于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是新的研究目标.诊断方面,可把微泡用来显示肿瘤新生血管,还可用于显示淋巴系统;治疗方面,可把微泡用来携载抗癌药,超声照射下肿瘤局部释放药物;还可运用低能量超声联合微泡,利用超声空化栓塞肿瘤血管以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2.
翟琦  吴巍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11):1032-1035
近年来,超声联合微泡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表明,超声联合微泡剂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潜力,可作为一种无创的有效治疗手段。利用低功率超声辐射微泡栓塞新生血管治疗肿瘤应用前景广阔,而具有靶向性的药物施放、基因治疗及提高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疗效等的基础研究,亦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e-Flow方法,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揭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特点,间接反映斑块的稳定性。【方法】选取脑梗塞患者共69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出颈动脉内斑块做为超声e-Flow观察对象,并进行对比。【结果】梗塞侧颈动脉检出斑块100个,非梗塞侧检出斑块87个,梗塞侧斑块在检出数量及新生血管的比例上,明显高于非梗塞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有新生血管的斑块在软斑比例及斑块的厚度上,明显高于未显示新生血管的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不仅能够显示斑块的大小和形态,同时能够敏感探测斑块内新生血管血流,从而间接判定斑块的稳定性,有助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初步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形成溃疡及新生血管的情况.方法:在二维超声基础上运用超声造影技术分别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非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进行检测,动态实时观察斑块内有无溃疡及新生血管.结果:颈动脉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于二维超声,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颈动脉造影检查,糖尿病组30例患者共发现41个低回声斑块,其中16个斑块内发现溃疡,30个发现新生血管,5个发现溃疡合并新生血管,非糖尿病组20例患者共发现29个低回声斑块,17个斑块内发现溃疡,12个发现新生血管,未发现溃疡合并新生血管,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发现溃疡的斑块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现新生血管的斑块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很好地观察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内有无溃疡及新生血管,进一步评价斑块的稳定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更丰富.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21-123+封三
目的 探讨超声SMI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指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经超声检查发现50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52个斑块,分别运用超声SMI技术和e-flow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观察5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的52个斑块,运用e-flow检测技术检出斑块内新生血管阳性率48.1%(25/52),显著低于超声SMI技术的阳性率80.8%(42/52)(P0.05)。结论 超声SMI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率优于超声e-flow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硬化斑块药物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分别在药物治疗前后进行超声造影,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超声造影变化及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对于形成新生血管者记录峰值强度(PI值)结果 25例患者治疗前超声造影观察到25个斑块,治疗后23例患者有新生血管生成,治疗后的PI差值(26.5±2.5)明显高于治疗前(22.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9 5,P<0.05)。2例患者无新生血管生成、斑块稳定。结论对于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来说,在药物治疗前后应用超声造影可以观察到新生血管情况,为药物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肺癌超声造影参数与新生血管相关性.方法 选择149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病理检查及CD34免疫组织染色,计算其血管密度,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腺癌组(87例)和鳞癌组(62例),使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计算腺癌和鳞癌患者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指数,对比2组新生血管密度,并计算超声造影参数强度与新生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将患者按照肿瘤大小进行分组,对比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腺癌患者新生血管密度、造影峰值强度、强度指数均高于鳞癌患者(P<0.05);腺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及强度指数与其新生血管密度呈正相关联系(P<0.05),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及强度指数与其新生血管密度呈正相关联系(P<0.05);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新生血管密度呈现增长趋势(P<0.05).结论 肺癌超声造影能够反应肺癌患者新生血管密度情况,同时新生血管密度与肺癌瘤体大小具有相关性,可使用肺癌超声造影对肺癌患者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8.
乳腺肿瘤内新生血管决定了乳腺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1],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故观察肿物内新生血管的特征是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重点,也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直观地观察到肿块内细小终末血管的立体结构与空间位置的相关性[2]。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我院2003年5月~2004年5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妇科肿瘤病人30例,观察肿瘤血管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肿瘤组30例,全部肿物可以见到新生血管,良性肿瘤的血流分布在肿瘤周边,11例恶性肿瘤中的10例可同时见到其周边的瘤实体内的血流,且恶性肿瘤中的新生血管血流速度频谱呈低阻型,出现舒张期频谱增高,肿瘤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恶性肿物PI〈1,良性肿物PI〉1,两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55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分析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手术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量肿块微血管密度计数,与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对照,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抗CD34标记的微血管量与超声造影后的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超声造影可间接判断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可作为术前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9只,取瘤块(1mm^3大小)开腹包埋法接种到兔肝脏左叶,于种植后第1,1.5,2,2.5,3,3.5,4周分别行超声学检查主要观察兔肝VX2成瘤检出情况。成瘤情况均经病理学证实。结果①围手术期3只兔因麻醉死亡,1只因感染死亡,成活率为93.2%(55/59);②兔肝原位肝实质内种植成功50个,其中伴有16只异位种植,单纯异位种植为3只,未发现病灶2只,原位成瘤率为90.9%(50/55);③接种后1周、1.5周经超声检查22例,发现病灶者8例,检出率为36.4%(8/22);其余肿瘤在2周及2周以后超声检查全部检出。两个时间段检出率有明显差异;④兔肝VX2肝癌的超声主要表现为略高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周围可见声晕。结论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成功率高、方法简单、周期短、动物死亡率低,种植2周后超声学筛选及监测本瘤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Wu M  He W  Zhao H  Fan J  Zhang L  Li T  Zhou P  Fan X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5(10):1057-1063
目的:通过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模型来探讨早期斑块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研究超声造影(CEUS)能否检测早期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变化。方法:采取高脂饮食联合硅橡胶圈干预建立兔CAS模型。第14,28天行CEUS检测CAS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得出斑块内的造影剂峰值强度(PI)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斑块内CD31,HIF-1α,VEGF,α-actin,RAM-11的表达,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对PI与CD3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第14天CEUS显示CAS斑块内已有新生血管形成;第14,28天斑块内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斑块内HIF-1α,VEGF,RAM-11,α-actin,CD31第14,28天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斑块内HIF-1α分别与VEGF,RAM-11,α-actin,CD31表达呈正相关;PI与CD31表达亦呈正相关。结论:在CAS演变过程中,早期斑块内即有新生血管形成,HIF-1α在CAS早期病变中促进新生血管形成。CEUS能检测CAS早期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Atherosclerotic carotid plaqu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stroke. Apart from the severity of stenosis, there are certain plaqu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eovascularization and, surface ulceration which makes a plaque vulnerable.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plaque characteristics using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and evaluate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es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in these patients.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patients presenting at a tertiary care center, having carotid plaques causing >60% stenosis. CEUS was performed for assessment of intraplaque neovascularity and plaqu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These plaque features were then evaluated for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es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in patients.ResultsSixty plaques were studied in 50 patients. Thirty-two plaques were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On CEUS, 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was seen in 38 of the 60 plaques studied (63.3%).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intraplaque neovascularity and plaqu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with pres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ConclusionCEUS allows better characterization of plaqu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depicts 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which helps in determining the plaque vulnerability. It should be used as an adjunct to ultrasound and doppler assessment of carotid plaques.  相似文献   

14.
彭仕军  阳潮东 《吉林医学》2013,(8):1437-1439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临床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行BR、TCD检测。结果:85例患者BR异常率为61%,TCD异常率为76%,同时其相应参数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BR、TCD分别从神经电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方面为PCI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联合检测互为补充,有助于提高后循环缺血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超微血管显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评价结果,探讨SMI作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筛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患者60例,共109个斑块,使用SMI和CEUS检查评估斑块新生血管情况。【结果】在109个斑块中,SMI和CEUS检测结果一致的有101个。SMI的费用更低(150元vs.900元)。SMI的检测时间更短[(5.0±1.4)vs.(18.5±2.2)min,P<0.05]。【结论】初步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SMI还具有简单、省时、廉价和低风险的优点。提示SMI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斑块新生血管快速批量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阳  杜欢  靳鹏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1):1908-1910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定量分析兔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炎性病变程度。 方法 自蚌埠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购买新西兰兔3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16只)和对照组(16只)。模型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卵清蛋白的方式建立模型。于末次关节腔内注射四周后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成像。超声检查结束后,处死实验兔,获取滑膜组织,并进行HE染色计算滑膜炎病理评分,进行抗CD31染色观察滑膜内新生血管的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超声造影增强强度与滑膜炎病理学评分、新生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 模型组实验兔膝关节滑膜最大厚度[(3.53±0.49)mm]明显大于对照组[(0.89±0.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0,P<0.001)。模型组实验兔滑膜超声造影明显增强,造影增强强度为[(12.06±2.40)dB],对照组滑膜未见增强。模型组兔滑膜炎病理学评分[(5.19±1.47)分],滑膜新生血管密度为[(23.00±4.05)条/200倍视野]。超声造影增强强度与滑膜炎病理学评分(r=0.758,P=0.001)、滑膜新生血管密度(r=0.761,P=0.001)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模型组实验兔膝关节滑膜最大厚度与滑膜炎病理学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513,P=0.042)。 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不仅可以定量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的新生血管,而且可以敏感、有效地评价滑膜炎的炎性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BoschniakiarossicaFedtsch.etFlerov(BR)(1)isaherbaceousplantofOrobanchefamilygrowingparasiticallyontherootAlnus(Betulaceaefamily)at 1 450 - 1 80 0metersabovesealevelinChangbaiMountain,Jilin,China.ThestructureofBRcomponenthasbeendetermined(2 ) and 4kindsofiridoi…  相似文献   

18.
丁中  张锋  程将  黄筠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17-1521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发现的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继续SMI筛查,查出有新生血管信号的颈动脉斑块70个,进一步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颈动脉斑块中新生血管数量的一致性。结果将SMI检测出新生血管的斑块根据新生血管的数量、形态分布情况进行分级,经颈动脉SMI检查后评分为0级的斑块10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5例。经颈动脉CEUS检查,评分为0级的斑块15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0例。两种模式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很好(Kappa=0.769,P < 0.05)。结论SMI与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有很好的一致性,且SMI的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在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术中超声是肝脏外科医生唯一可以在手术中应用的实时断面成像技术,可以检出术前影像学(如增强CT、MRI、经腹超声等)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及癌栓,对肿瘤进行精确的定位,判断肿瘤的真实边界、浸润范围、与相邻血管及胆管的关系,同时可以在术中引导完成多种介入性操作(如穿刺活检、置管引流、肿瘤消融等)。随着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新技术的逐步应用,术中超声的应用领域将大大拓展。本研究通过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术中超声在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