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进行A-B和B-A双向转运实验,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外排比率(ER)和累积转运量,考察蝙蝠葛碱不同质量浓度、细胞两侧pH梯度和螫合剂EGTA对蝙蝠葛碱转运的影响.结果:高、中、低浓度下的ER分别为1.11,4.49和7.24,即中、低浓度下转运有明显极化现象;顶侧pH 7.4和6.5时,ER值分别为3.95和9.38,即pH梯度存在时,蝙蝠葛碱吸收减少,外排增加;加入螯合剂EGTA后,Papp,ER和累积转运量均无显著改变.结论:蝙蝠葛碱的吸收有主动转运机制存在;pH梯度能驱动了蝙蝠葛碱的外排转运,偏碱性环境较酸性环境易于吸收;其吸收途径主要为跨细胞通道转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黄芩苷、黄芩苷磷脂物理混合物、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机制.方法 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3种载药体系中黄芩苷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的转运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BL侧的累积量,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 3种体系中的黄芩苷皆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跨细胞转运方式,黄芩苷磷脂复合物中的黄芩苷Papp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磷脂复合物可以促进黄芩苷的跨膜转运.  相似文献   
3.
黄芩苷与盐酸小檗碱在大鼠小肠吸收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芩苷与盐酸小檗碱在大鼠小肠吸收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原位灌注模型研究药物配伍前、后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黄芩苷在配伍盐酸小檗碱前、后,其吸收速率常数(ka)与吸收率(A)分别为(0.068±0.002)h-1、(5.92±1.39)%和(0.060±0.002)h-1、(4.27±1.23)%;盐酸小檗碱在配伍黄芩苷前、后,其ka和A分别为(0.044±0.003)h-1、(3.47±0.64)%和(0.057±0.006)h-1、(5.18±0.83)%。药物配伍前、后,黄芩苷的ka有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小檗碱的ka和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可以抑制黄芩苷的吸收,黄芩苷可以促进盐酸小檗碱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C57BL/6J(B6)和DBA/2(D2)小鼠为实验动物,初步探究帕金森病(PD)相关基因LRRK2的表达调控机制,构建LRRK2的表达调控网络。方法: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分析技术分析LRRK2基因在各品系小鼠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遗传学相关分析和区间连锁分析;半定量PCR技术和Real-time PCR检测LRRK2基因在PD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中的表达量。结果:与NS对照组相比,B6、D2小鼠PD模型组的中脑及前脑中LRRK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都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P〈0.01)。eQTL分析发现在Affymetrix MOE430芯片中,LRRK2基因共有2个探针位置用于分析其在前脑、中脑的mRNA表达水平。选取探针位置1431394_a_at_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LRRK2基因在亲本B6、D2及41个BXD RI小鼠前脑、中脑的表达在各品系间的表达量多少不一。遗传学相关分析结果揭示,LRRK2基因与100个基因高度相关,初步构建LRRK2基因的调控网络,该网络包括了Kif21a等21个与LRRK2基因高度相关的基因。区间连锁分析检测引起探针位置1431394_a_at_A表达水平差异的染色体区域,结果显示在15号染色体和4号染色体各存在一个LRS≥20的QTL峰。结论:LRRK2基因既存在顺式调控机制又存在反式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Caco-2细胞模型中P-糖蛋白抑制剂对蝙蝠葛碱跨膜转运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转运液中蝙蝠葛碱的含量;采用Caco-2细胞模型双向转运实验,考察不同浓度维拉帕米、环孢素A和醋酸地塞米松3种p-糖蛋白抑制剂对蝙蝠葛碱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 加入3种P-糖蛋白抑制剂后,蝙蝠葛碱的Papp(A-B)均有一定程度增加,而Papp(B-A)均有显著降低(P<0.05),即均抑制了蝙蝠葛碱的外排转运.结论 外排转运体P-糖蛋白对蝙蝠葛碱有外排作用,蝙蝠葛碱可能为P-糖蛋白底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泻心汤药中效成分黄芩苷、大黄酸、盐酸小檗碱在Caco -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机制和相互作用.方法采用Caco -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黄芩苷、大黄酸、盐酸小檗碱由绒毛面(AP侧)到基底面(BL侧)的转运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BL侧的累积量,通过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app),比较配伍前后药物Papp的差别,探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快速测定法莫替丁在人血浆中的浓度,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空腹po法莫替丁片40 mg,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收集血浆样品,固相萃取,以阿莫西林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法莫替丁在血浆中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法莫替丁的线性范围是0.3~400 ng·mL~(-1) (r=0.9993),最低定量限为0.3 ng·mL~(-1),RSD=9.14%.法莫替丁片在所选受试者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T_(max)=2.63±0.36 h;C_(max)=150.52±6.09 ng·mL~(-1);AUC_(0~15)=764.54±87.56 μg·h·L~(-1);t_(1/2)=2.77±0.32 h.结论 所建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专属性强,分析速度快,适用于法莫替丁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其药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果糖二磷酸钠片在健康中国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交叉单剂量口服3 g安慰剂和果糖二磷酸钠片,建立固体复合酶活力测定方法以测定人血浆中果糖二磷酸的药物浓度。进行果糖二磷酸钠的临床药动学研究。结果 本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R=0.000 741C-0.000 73 (r=0.998)。血浆中果糖二磷酸钠浓度在4.94~78.97 μg/mL范围内与果糖二磷酸钠的吸光度差值Δ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浓度血浆样品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08±2.67)%、(99.79±8.14)%、(95.14±8.09)%,提取回收率分别为 (93.19±2.49)%、(96.15±7.84)%、(91.80±7.81)%,在室温和冰冻条件 (-20 ℃) 下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均在10%以内。单剂量口服3 g果糖二磷酸钠片后6名受试者血浆果糖二磷酸浓度无明显峰值,浓度在(60.38±18.19) μg/mL 至(71.81±7.65) μg/mL范围内波动;服用等量安慰剂后,6名受试者平均血浆果糖二磷酸浓度在(52.76±17.82) μg/mL至(73.42±9.28) μg/mL之间波动。结论 单剂量口服3 g果糖二磷酸钠片后其血药浓度较服用等量安慰剂后无明显升高,可能需要加大口服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所致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特征、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以了解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20年全年该院临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儿90例临床信息以及分离的90株金葡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PCR技术检测金葡菌的杀白细胞毒素pvl等15种毒力基因,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型以及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菌株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CCmec)分型。结果 90株金葡菌中44株MRSA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未发现对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米诺环素及替加环素耐药菌株。儿童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金葡菌中肠毒素基因以sei的检出率最高(66.7%),杀白细胞毒素pvl亦有较高检出率(58.9%),黏附毒素基因icaA及clfA基因和溶血素基因hla的检出率均为100%。ST15-t437-SCCmec IV、ST22-t437-SCCmec IV 、ST22-t437-SCCmec V、ST22-t309-SCCmecV 是MRSA分离株最常见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药物利用评价(drug utilization evaluation,DUE)方法,评价比阿培南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比阿培南DUE标准"对某医院2014年住院患者使用比阿培南332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抗菌药物管理:微生物送检率82.2%(80%),会诊流程符合率51.3%(100%),病程记录符合率83.4%(100%),处方权限符合率97.3%(100%);(2)用药指征:适应症98.2%(90%);(3)用药过程:给药途径、溶媒选择、配伍禁忌正确率100%(100%);疗效监测项符合率80.4%(85%);(4)用药结果有效率78.6%(80%)。结论:医院比阿培南临床使用整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医院应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干预和整改,确保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比阿培南DUE标准"对促进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比阿培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