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microRNA-92a-3p(miR-92a-3p)靶向调控SIRT1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miR-92a-3p、SIR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明确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p-NF-κB)p65、TNF-α和IL-1β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92a-3p与SIRT1靶向关系;划痕实验检测bEnd.3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OGD/R组miR-92a-3p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M_SIRT1 WT+mimics+TK组荧光素酶活性较M_SIRT1 WT+mimics NC+TK组低(P <0.05)。OGD/R组SIRT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 <0.05),OGD+92a抑制剂组较OGD+92a抑制剂内参组升高(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NF-κBp65/p-NF-κBp65蛋白较模拟物内参组高,SIRT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拟物内参组低(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IL-1β、TNF-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拟物内参组高(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伤口愈合率较模拟物内参组低(P <0.05)。结论 miR-92a-3p通过靶向抑制SIRT1表达,促进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构建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模型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DPN大鼠坐骨神经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激活核因子-κB(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nuclear factor kappa-B,PARP/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4只,随机选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PN模型。建模成功后,抽取7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甲钴胺组,利拉鲁肽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胰岛素组给予胰岛素治疗,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给药组给予不同剂量利拉鲁肽治疗,共治疗8周。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和血糖,测定神经反应速度,ELISA检测炎症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ARP-1、NF-κB蛋白表达,EMSA检测NF-κB转录活性。选择RSC96细胞建立高糖环境下细胞损伤模型,应用基因芯片预测PARP-靶基因,并通过转染PARP-1进行检验。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利拉鲁肽治疗后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血糖显著降低,神经反应速度提高(P<0.05);大鼠实验和细胞实验显示利拉鲁肽给药后细胞炎症因子含量及PARP和NF-κB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高剂量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利拉鲁肽抑制了NF-κB的转录活性;PARP-1转染组炎症因子和PARP-1、NF-κ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中剂量组(P<0.05),PARP-1/NF-κB是GLP-1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大鼠抗炎症作用的重要靶点。结论: 利拉鲁肽可以降低DPN大鼠坐骨神经PARP-1和NF-κB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起到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乙酰化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 方法 构建干扰SIRT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质粒pTRC-shSIRT1并进行鉴定。将RMC分为高糖组(用高糖培养液培养)、白藜芦醇(SIRT1激活剂)+高糖组(用含1 μmol/L白藜芦醇的低糖培养液培养24 h后,换用高糖培养液培养)、SIRT1 RNAi组(添加干扰病毒pTRC-shSIRT1感染4 h后,换用低糖培养液培养)、SIRT1 RNAi+高糖组(添加干扰病毒pTRC-shSIRT1感染4 h后,换用高糖培养液培养),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甘露醇高渗对照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IRT1、MCP-1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T1和NF-κB p65乙酰化蛋白的表达,ELISA技术检测MCP-1蛋白含量。 结果 质粒测序证实干扰SIRT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且能抑制RMC中SIRT1基因表达(P<0.01)。高糖刺激使RMC SIRT1基因表达降低,NF-κB p65蛋白乙酰化增强,MCP-1 mRNA和蛋白水平增高;SIRT1激活剂白藜芦醇可逆转高糖引起的变化;而沉默SIRT1可促进高糖诱导的RMC NF-κB p56乙酰化及MCP-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0.01)。 结论 SIRT1可抑制高糖诱导的RMC MCP-1表达,其机制可能与NF-κB p56去乙酰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1,GPX1)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40例为病例组,另选同期无产后出血的产妇38例为对照组。以等长张力测定法检测各组产妇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及缩宫素诱导的收缩潜能;以羊水压积测定法测定产后24h出血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GPX1、NF-κB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GPX1、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TLR4、COX-2的表达水平及产后出血量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产妇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收缩活动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产后24h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GPX1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与组织中GPX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均>0.4,P均<0.05),与组织中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均>0.4,P均<0.05),产妇产后24h出血量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力呈显著负相关(r=-0.528,P<0.05)。结论 病例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GPX1表达水平的下调及NF-κB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共同参与调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mRNA表达、血清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苓桂术甘汤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心衰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4.375 mg/kg)阳性对照组,苓桂术甘汤低、中、高剂量(生药2.1、4.2、8.4 g/kg)组,另设假手术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Western blotting、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NF-κB、IL-1β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血清NF-κB、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苓桂术甘汤及卡托普利均能显著抑制模型大鼠心肌组织TNF-α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NF-κB、IL-1β水平(P<0.05、0.01)。结论 苓桂术甘汤干预慢性心衰的机制与其调节细胞因子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对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 NF-κB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组:1对照组:常规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24nmol/L硼替佐米组;310nmol/L硼替佐米组;440nmol/L硼替佐米。以贴壁法培养人脐动脉VSMC,将培养的4~6代细胞种于培养皿中,在培养液中加入上述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处理48h,并确定VSMC的最佳状态,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F-κB总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MSA法检测细胞核中NF-κB的活性。结果 对照组、4nmol/L硼替佐米组、10nmol/L硼替佐米组和40nmol/L硼替佐米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NF-κB蛋白水平分别为0.554±0.012,0.475±0.030,0.377±0.044,0.216±0.026,与对照组相比,4nmol/L硼替佐米组的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10nmol/L硼替佐米组和40nmol/L硼替佐米组的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MSA法检测的结果显示随着硼替佐米浓度的增加,NF-κB在核内的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 硼替佐米能够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及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王迎超  黄怡  王毅  王怡  张萌 《医学教育探索》2013,44(9):1157-1161
目的 通过观察Z-藁本内酯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炎性因子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向体外培养的HUVEC中加入TNF-α 10 ng/mL造成细胞损伤,同时加入不同浓度(5、10、20 μmol/L)的Z-藁本内酯,共同孵育24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CAM-1和VCAM-1的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NF-α可造成HUVEC明显损伤(P<0.05、0.01),显著增加HUVEC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P<0.01)。与模型组比较,Z-藁本内酯可以剂量相关地降低ICAM-1(P<0.01)和VCAM-1(P<0.05)的表达,显著减少细胞NF-κB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Z-藁本内酯可减轻TNF-α对HUVEC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进而减少ICAM-1和V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蝎毒提取物对Lewis肺癌细胞肺转移和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骨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尾iv Lewis肺癌细胞(实验分模型组和给药组),裸鼠尾iv CM-DiI标记DU-145细胞(实验分模型组、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均每天ig给予蝎毒提取物300 mg/kg 1次,C57BL/6小鼠给药12 d,裸鼠给药24 d,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肉眼及镜检观察肺转移灶Lewis肺癌细胞肺转移情况,活体成像系统观察DU-145细胞骨转移的情况。在体外实验,免疫组化法检测Lewis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DU-145细胞MMP-9、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蝎毒提取物组平均癌细胞肺转移灶数为3.2±1.2,而模型组为13.5±5.3,差异显著(P<0.01)。活体成像检测显示,接种DU-145细胞30 d后,对照组未见荧光团,模型组8只裸鼠中有6只肩胛骨、骨盆、肋骨及胫骨显示有大量荧光团存在,蝎毒提取物组仅有3只裸鼠出现明显荧光团。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蝎毒提取物给药后DU-145细胞MMP-9、NF-κB蛋白表达下调(P<0.01),TIMP-1表达上调(P<0.01),免疫组化检测亦显示IκB-α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蝎毒提取物抑制Lewis肺癌细胞肺转移和DU-145细胞骨转移,其作用是通过NF-κB和TIMP-1途径抑制MMP-9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2,SOCS2)过表达对直肠癌细胞生长、运动和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 HCT8细胞分为对照组、pcDNA组和pcDNA-SOCS2组,根据组别转染pcDNA空载体或pcDNA-SOCS2重组表达载体,RT-PCR检测SOCS2基因表达,Br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OCS2、上皮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纤连蛋白表达以及JAK2和STAT3的磷酸化。另设BALB/c nu/nu裸鼠分为对照组、pcDNA-SOCS2组,建立HCT8皮下移植瘤模型,称取移植瘤质量,免疫组化检测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平均光密度,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JAK2和DTAT3磷酸化。结果: 离体实验中,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00±0.00)比较,pcDNA-SOCS2组细胞SOCS2 mRNA水平(4.70±0.27)明显升高(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cDNA-SOCS2组细胞SOCS2蛋白表达(0.130±0.020)较对照组(0.010±0.005)明显上调(P=0.000)。BrdU阳性百分比明显降低(P=0.000);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cDNA-SOCS2组[(35.0±5.0)%]HCT8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6.0±3.4)%]明显升高(P=0.000)。Transwell分析结果显示,pcDNA-SOCS2组(89.0±10.0)HCT8细胞侵袭数目较对照组(87.0±13.0)明显减少(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cDNA-SOCS2组HCT8细胞中上皮钙黏蛋白水平(0.120±0.030)较对照组(0.010±0.004)明显升高(P=0.000),同时波形蛋白水平(0.008±0.004)和纤连蛋白水平(0.010±0.005)较对照组(0.170±0.024,0.070±0.020)明显降低(P=0.000),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降低(P=0.000)。在体实验中,pcDNA-SOCS2组瘤体质量(0.14±0.06)较对照组(0.45±0.08)明显减轻(P=0.000)。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DNA-SOCS2组Ki-67和VEGF平均光密度(17.0±6.0,7.0±6.0)较对照组(52.0±9.0,43.0±9.0)明显降低(P=0.000),瘤体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P=0.000)。结论: SOCS2过表达可抑制直肠癌HCT8细胞的增殖和运动能力并促进其凋亡,这一作用与JAK2/STAT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槲皮素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左心室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手术(abdominal aorta stenosis,AAC)构造大鼠左心室肥厚模型。将造模的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AAC组、槲皮素组(Quercetin组)、EX527组,每组10只。Sham组、AAC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和腹腔注射治疗;Quercetin组给予槲皮素50 mg/(kg·d)进行灌胃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EX527组给予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527 5 mg/(kg·d)腹腔注射和槲皮素50 mg/(kg·d)灌胃治疗。4周后,计算心脏质量参数;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功能、左心室后壁厚度;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 Ⅲ,ColⅢ)、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核因子-?资B(nuclear factor-?资B,NF-?资B)的蛋白表达。结果:槲皮素可增强SIRT1的蛋白表达(Sham组:1.000±0.000,AAC组:0.364±0.071,Quercetin组:1.138±0.070,EX527组:0.293±0.092,F=240.539,P=0.000),降低心脏质量(Sham组:1.139±0.053,AAC组:1.300±0.056,Quercetin组:0.998±0.085,EX527组:0.924±0.054,F=47.296,P=0.000)、左室后壁厚度(Sham组:1.587±0.136,AAC组:2.657±0.355,Quercetin组:1.800±0.200,EX527组:2.700±0.306,F=37.304,P=0.001)和心肌纤维化程度(Sham组:8.515±1.343,AAC组;23.832±1.095,Quercetin组:13.260±0.674,EX527组:24.162±1.312,F=278.741,P=0.000),降低ColⅠ(Sham组:1.000±0.000,AAC组:3.132±0.372,Quercetin组:1.556±0.164,EX527组:2.819±0.368,F=82.083,P=0.000)、ColⅢ(Sham组:1.000±0.000,AAC组;2.395±0.437,Quercetin组:1.583±0.287,EX527组:2.434±0.461,F=23.608,P=0.024)、NF-?资B(Sham组:1.000±0.000,AAC组:5.498±0.642,Quercetin组:3.637±0.715,EX527组:5.125±0.682,F=79.912,P=0.005)蛋白的表达;EX527的使用降低了SIRT1蛋白的表达(P=0.000),增加了心脏质量(P=0.001)、左室后壁厚度(P=0.000)和心肌纤维化程度(P=0.000),增加了ColⅠ、ColⅢ、NF-?资B蛋白的表达(P=0.001,P=0.024,P=0.023)。结论:槲皮素可减轻压力超负荷大鼠左心室肥厚程度,其机制与调节SIRT1/NF-?资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联合马法兰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去甲斑蝥素单独或联合马法兰给药后,MTT法观察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NF-κB抑制因子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survivin、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制备多发性骨髓瘤小鼠模型,观察去甲斑蝥素及其与马法兰联合给药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去甲斑蝥素能增强马法兰的细胞毒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与马法兰单独给药组比较,联合给药组使U266细胞核NF-κB P65和胞浆p-IκBα的表达量分别由1.13±0.08、0.83±0.08降至0.26±0.02、0.090±0.002;马法兰对IκBα的表达无影响,但去甲斑蝥素能促进IκBα的表达,二者合用能显著促进胞浆IκBα的表达;与马法兰单独给药组比较,联合给药组survivin和Bcl-2的表达量分别由1.03±0.10、0.72±0.05降至0.52±0.04、0.06±0.01,而Bax由0.29±0.03升至0.75±0.06。体内实验也证实去甲斑蝥素能增强马法兰的抗肿瘤作用。结论 去甲斑蝥素通过抑制NF-κB/p-IκBα途径,调节下游信号分子survivin、Bcl-2和Bax的表达,增强马法兰的抗骨髓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姜黄素(Cur)及其衍生物6B、Y20对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最小抑菌浓度及对其致病因子NanA、NF-κB表达调节,探讨Cur、6B、Y20对SP抑菌作用及减少SP感染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微量浓度稀释法联合血琼脂平板涂布法检测Cur、6B、Y20对SP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培养人支气管上皮(BEAS-2B),建立体外SP感染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SP感染组、Cur+SP组、6B+SP组、Y20+SP组。CCK8法测试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NanA、TNF-α等的蛋白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 Cur、6B、Y20在高浓度有抑菌作用;随SP感染时间的延长,药物处理组细胞存活率较SP感染组相比增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P感染组中NanA、NF-κB、TNF-α表达增加;与SP感染组比较,Cur、6B、Y20药物预处理组NF-κB、NanA表达降低(P<0.05),TNF-α等表达水平较模型降低(P<0.01)。结论 Cur、6B、Y20高浓度有抑菌作用,并可通过下调SP表面毒力因子NanA的表达,减轻SP的毒力作用,并通过抑制NF-κB转录激活,减少下游炎性因子表达,减轻SP引起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在肢体脂肪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肢体脂肪肉瘤患者脂肪肉瘤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并与其中11例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和30例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比较。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肢体脂肪肉瘤患者SIRT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多因素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肢体脂肪肉瘤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及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59.70%及90.9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及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肢体脂肪瘤组织(P <0.014),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肢体脂肪肉瘤组织(P <0.014)。肢体脂肪肉瘤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发病部位的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肿瘤深度、Enneking外科分期、病理学类型及有无肺转移患者的SIRT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例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中存活13例,死亡27例,最短总生存期为2个月,最长总生存期为74个月。27例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中存活20例,死亡7例,最短总生存期为5个月,最长总生存期为81个月。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期短于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P <0.05)。不同年龄、Enneking外科分期、SIRT1蛋白表达、病理学类型及有无肺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及肿瘤深度患者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SIRT1蛋白阳性表达者的死亡风险是SIRT1蛋白阴性表达者的1.403倍(P <0.05)。结论 SIRT1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肢体脂肪肉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SIRT1蛋白不仅在肢体脂肪肉瘤组织和肢体脂肪肉瘤肺转移组织中高度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肢体脂肪肉瘤预后的一个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制动导致的福利损伤大鼠肝细胞内NF-κB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170 g SD大鼠,雌雄各半,使用制动的方式造成其福利损伤,记录实验过程中的体增重和饲料消耗,而后分别使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细胞内NF-κB p65的mRNA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制动组大鼠的体增重和饲料能耗比均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肝细胞中NF-κB p65的mRNA量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大幅提升,同样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制动组雄性大鼠的NF-κB p65的mRNA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雌性(P<0.05),但对照组大鼠的雄性与雌性之间未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 大鼠福利受损时,肝细胞中NF-κB表达水平大幅提升,提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表明NF-κB参与了大鼠福利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自拟补肾祛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取SD雌性大鼠,复制PCOS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及联合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根据大鼠体重给予1 mL/(kg·d)氯化钠溶液灌胃,联合组每天根据体重给予补肾祛瘀汤剂11 g/kg和4.5 mg/kg二甲双胍灌胃,西药组仅给予4.5 mg/kg二甲双胍灌胃。药物干预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IκB(IκBα)的蛋白、mRNA及阳性表达。比较各组大鼠的体重及血清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各组大鼠药物干预前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大鼠药物干预28 d后的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的体重高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高于联合组和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大鼠血清T、FSH、L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血清T、FSH、LH水平高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高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各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另外3组,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各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IκBα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另外3组,IκB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IκBα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各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IκBα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的OD值高于另外3组,IκBα的OD值低于另外3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TNF-α、NF-κB的OD值高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 <0.05);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IκBα的OD值低于联合组与对照组(P <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PCOS可通过影响TNF-α调控的NF-κB/IκBα信号通路促进LH、FSH、T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蝎毒多肽增强5-氟尿嘧啶(5-Fu)对肝癌H22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接种H22肝癌小鼠腹水方法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在接种后第7天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蝎毒多肽(20 mg/kg)组、5-Fu(15 mg/kg)组、低剂量蝎毒多肽(5 mg/kg)+5-Fu组、高剂量蝎毒多肽(20 mg/kg)+5-Fu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21 d。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CD34标记肿瘤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给药组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微血管密度(MVD)及NF-κB、MMP-9、VEGF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5-Fu组相比,高剂量蝎毒多肽+5-Fu组的MVD及NF-κB、MMP-9、VEGF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1),而低剂量蝎毒多肽+5-Fu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 蝎毒多肽可增加5-Fu对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22肝癌组织NF-κB通路及MMP-9、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研究VAV2蛋白的DH结构域(VAV2-DH)与CDC42的相互作用。方法: 首先分别将VAV2-DH和CDC42蛋白的编码基因克隆至pGEX-6p-1和pET28a载体上,构建VAV2-DH和CDC42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再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蛋白,并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VAV2-DH和CDC42蛋白,最后利用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试验来验证VAV2-DH的鸟苷酸交换活性,并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检测这2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和热力学参数。结果: VAV2-DH和CDC42蛋白的平衡解离常数KD=(11.44±2.12)μmol/L,其中摩尔结合焓DH=(-224.33±95.48)kJ/mol、-TDS=(195.97±95.95)kJ/mol、吉布斯自由能DG=(-28.30±0.49)kJ/mol。结论: VAV2-DH和CDC42蛋白属于中等强度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焓驱动的结合过程。  相似文献   

18.
香芹酚对2型糖尿病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香芹酚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8周龄雄性db/db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香芹酚组,每组10只,随机抽取10只db/m小鼠为对照组。香芹酚组小鼠给予香芹酚(20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6周。利用免疫组化法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观察不同分组中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和香芹酚组海马CA1区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量。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LCN2、AQP4与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关系。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和香芹酚组海马CA1区LCN2、AQP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3(neutrophilic alkaline phosphatase-3,NALP3)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空腹血糖(glucose,GLU)、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香芹酚组较模型组GLU、HDL、TG、TC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5)。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且体积增大,分枝增多、变长;香芹酚组可改善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均P<0.01)。免疫组化表明,模型组中LCN2、NF-κB、NALP3阳性细胞数量增加,而AQP4阳性细胞数量减少;香芹酚组AQP4阳性细胞数量增加,LCN2、NF-κB、NALP3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均P<0.01)。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中LCN2与凋亡细胞均增加,AQP4则明显减少;香芹酚组与模型组相比,凋亡细胞、LCN2阳性细胞明显降低,AQP4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均P<0.01)。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香芹酚组降低海马CA1区中LCN2、NALP3、NF-κB表达,增加AQP4的表达(均P<0.01)。结论: 香芹酚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LCN2、NF-κB、NALP3和增加AQP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抵挡汤早期干预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链尿佐菌素(STZ)诱导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抵挡汤早期(给予STZ前4周给药)、中期(与STZ同时给药)及晚期(给予STZ后4周给药)干预组(每天均ig给予抵挡汤3.24 g/kg 1次),阳性药吡咯列酮(2.7 mg/kg)和辛伐他汀(1.8 mg/kg)组,各组给药至给予STZ后24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主动脉核因子-κB(NF-κ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抵挡汤早期和中期干预组、辛伐他汀组大鼠主动脉ICAM-1表达减少(P<0.05);抵挡汤早期干预组与辛伐他汀组主动脉VCAM-1表达减少(P<0.05);抵挡汤早期和中期干预组主动脉NF-κB及MMP-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抵挡汤早期干预组效果最显著。结论 抵挡汤早期干预有效降低NF-κB调控的靶基因ICAM-1、VCAM-1及MMP-9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延缓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 (NF-κB)对A型流感病毒(IAV)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3组:1正常对照组(C组):经鼻吸入15μl生理盐水;2感染对照组(I组):经鼻吸入40空斑形成单位(pfu) IAV;3PDTC组(P组):经鼻吸入40pfu IAV,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10mg/kg),每天1次。感染后第9天处死小鼠,切取心脏组织进行病理及生化检查。结果 IAV感染可诱导心肌中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显著上调(P<0.01,P<0.05),引发心肌急性炎性反应,部分心肌组织坏死。PDTC显著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在心肌中表达(P<0.01),有效抑制IAV病毒复制(P<0.01),减轻心肌炎性反应。结论 IAV感染心肌组织后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诱导心肌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上调,抑制NF-κB激活可能为预防和治疗流感病毒性心肌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