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的过程[1]。评判性思维不仅有助于护士长突破传统管理思维,作出最佳决策,还能促使其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留职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能力[2]。本研究旨在了解护士长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队伍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训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制备小鼠C5脊髓背侧及背外侧束钳夹损伤模型,评价损伤后动物的行为学和组织学表现。方法:采用C57/BL成年小鼠为实验对象,将16只动物随机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动物麻醉后,切开背侧颈部皮肤,显露并切除小鼠C5椎板,损伤组采用自制改良FST DUMONT 5号手术钳分别钳夹背侧皮质脊髓束(dCST)和脊髓背外侧束两次;对照组仅切除椎板不做脊髓钳夹损伤。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d、2周、4周、6周、8周时采用圆筒实验、水平楼梯实验和食物抓取实验评价动物的行为学表现;术后8周时采用BDA顺行示踪观察皮质脊髓束(CST)和红核脊髓束(RST)在损伤后的情况。结果:钳夹损伤后,小鼠后肢步行功能正常但肢体的精细活动能力受到明显影响。在圆筒实验中,损伤组小鼠伤侧前肢的使用频率下降,前肢梳洗动作幅度受限,伤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水平楼梯实验中,损伤组小鼠对横梁的抓握精确性降低,伤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物抓取实验中,损伤组小鼠的食物抓取能力也出现了明显受限,伤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行为学结果在伤后3d达高峰,2周后逐渐恢复,但直至8周仍不达正常水平。术后8周顺行示踪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CST和RST均显露清晰,纤维束呈纵行排列;损伤组小鼠CST和RST在损伤处大量断裂、逆向崩解,且无再生迹象。结论:成年小鼠C5脊髓钳夹损伤模型能够方便观察动物随意运动的控制情况及评价轴突的再生状况,适合作为轴突再生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后果严重,并发症多,患者生命质量差。目前尽管开展了手术、药物、促神经再生等治疗手段,但效果欠理想。近几年来,一个加拿大的脊髓损伤研究中心——国际探索修复合作组织(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n Repair Discoveries, ICORD)研究所副所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分析截至2017年9月30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上发表的有关炎症性肠病护理相关文献情况及现存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炎症性肠病护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CNKI为例,检索截至2017年9月30日在CNKI上刊载的炎症性肠病护理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法对此次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 360篇文献,经排除后纳入1 268篇文献。文献类型多样,主题丰富,数量大体呈上升趋势。但发文作者及机构较分散,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扩展。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炎症性肠病护理相关文献的研究,加强机构合作,扩展研究深度,拓宽研究广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抗过敏药物预处理、奥沙利铂减慢速率输注或脱敏治疗进行奥沙利铂再化疗的可能性。尝试对奥沙利铂过敏的患者进行3个浓度梯度的皮试,同时分析奥沙利铂皮试结果与临床奥沙利铂过敏的符合率,了解皮试结果与临床奥沙利铂过敏的符合率。方法:对在本中心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经临床医师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判断为奥沙利铂Ⅰ-Ⅲ度过敏反应的患者进入本研究。对Ⅰ-Ⅲ度奥沙利铂过敏的患者进行3个浓度梯度(0.01 mg/ml、0.1 mg/ml和5 mg/ml)的奥沙利铂皮试,并以5%葡萄糖水作为阴性对照。15~20分钟读取测试结果。如果皮疹最大径大于阴性对照3 mm判为阳性结果。之后根据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等级进行不同方式的干预措施。主要研究终点为奥沙利铂再次化疗3周期的完成率,次要终点为奥沙利铂皮试结果与临床医师判断之间的符合率。结果: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126例在本中心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患者中,14例(11.1%)发生奥沙利铂过敏。发生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中位疗程数为第8疗程,过敏反应时患者已接受的奥沙利铂中位累积剂量为1 200 mg(600~1 500 mg),男性8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1岁(43~73岁)。Ⅰ、Ⅱ度过敏反应10例,Ⅲ度过敏反应4例,无Ⅳ度过敏反应的患者。14例患者的皮试结果为:13例阳性。皮试结果与临床的符合率为92.9%。除1例Ⅲ度过敏反应的患者拒绝继续接受奥沙利铂治疗,其余13例均接受了奥沙利铂的再化疗。总体再化疗成功率为100%。 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本中心设计的奥沙利铂过敏的干预措施是可行的。奥沙利铂皮试与临床医师判断之间的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3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滴注90 min, d1;甲酰四氢叶酸(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 d1-2;5-FU 2400 mg/m^2静脉滴注46 h,每2周重复,3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4例,进展(PD)11例,总有效率为34.7%,疾病控制率52.2%。中位PFS为3.8个月,中位OS为14.1个月,1年生存率39.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腹泻和恶心呕吐。结论 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控制。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21例,反应停剂量为≤100mg/d,根据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脾脏大小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来评定疗效,并观察骨髓病理检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有18例完成了6个月的疗程,2/4患者白细胞从>15×109/L[(15.4~31.2)×109/L]降至<15×109/L;对于贫血的改善,CR2例(2/18,11.1%),PR5例(5/18,27.8%),MR4例(4/18,22.2%);6/10例患者血小板从<100×109/L[(30~90)×109/L]升至正常;18例脾大的患者中,有1例CR,2例PR,2例脾脏缩小≥25%,3例脾脏缩小<25%,有效率为44.4%。5例治疗有效者复查骨髓活检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反应停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疲乏、便秘及淡漠。结论:反应停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直肠滴注化痰通腑醒脑液治疗中大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60例中大量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醒脑液直肠滴注(200 ml/次,2次/d),连用14 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3.8%明显高于对照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滴注化痰通腑醒脑液可以改善中大量脑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