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同期体外循环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术后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手术后的引流量,止血效果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各类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的止血效果。方法对同期甲状腺手术分为用胶组(103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术后引流量。结果用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P<0.01),且多数病人可免放引流。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可明显减少甲状腺术后引流量,止血效果确定,且可减少引流物放置。  相似文献   

3.
医用生物胶在普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在普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并观察其止血效果、防治肺创面漏气及吻合口加强作用。方法 记录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患者术后弟1天及引流总量,记录术后咳嗽无气体引出时间,随机抽取上1年中相应手术患者引流记量作对比分析(P〈0.05)。结果 使用生物蛋白胶患者术后第1天引流量,引流总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在肺部手术中用胶组患者术后气体引流量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普胸外科手术中使用生物蛋白腋能有效止血,减少术后液、气引流量,加强吻合口,但仍存在一些使用细节需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医用生物蛋白胶抑制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正中开胸出血和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疗效。方法:58例体外循环下正中开胸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和对照组。医用生物蛋白胶组胸骨创面骨髓腔内喷涂及注射生物蛋白胶,对照组常规涂抹医用骨蜡,记录两组术后1d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引流液血红蛋白含量、拔引流管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胸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d引流量和总引流量、引流液血红蛋白含量、拔引流管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用生物蛋白胶组明显减少。两组术后持续发热时间、切口拆线时间、术后胸骨感染裂开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可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医用OB胶黏合法在脓胸纤维板剥脱术止血中的效果。方法20例行脓胸纤维板剥脱术患者按照性别、年龄、手术创面范围、术者、病程、血小板数目、出凝血时间等不同配对,观察组电凝并用OB胶涂抹创面止血,对照组单纯电凝。记录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引流量、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OB胶黏合法在脓胸纤维板剥脱术止血中应用可达到快速、有效止血,从而减少了胸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对术后引流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手术中采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68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时在手术创面使用生物蛋白胶,未用生物蛋白胶组67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时未使用生物蛋白胶.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的情况.结果 使用生物蛋白胶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使用生物蛋白胶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可明显减少淋巴积液,使术后皮下积液减少,有利于创口愈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可望  张静霞  姜蔚 《浙江实用医学》2002,7(6):326-326,339
目的 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32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用胶组 ( 15例 )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同时在手术创面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 ,未用胶组 ( 17例 )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术后第 1天引流量及总的引流量、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日和皮下积液的情况。结果 用胶组术后第 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以及平均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未用胶组 (P <0 0 1) ,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未用胶组 (P <0 0 5)。结论 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渗液 ,有利于皮瓣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医用创面封闭胶结合游离大网膜在胆管癌、胰头癌手术中的作用并总结使用经验. 方法 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管癌、胰头癌外科手术患者112例,根据入院日期随机分组,其中手术中使用医用创面封闭胶结合游离大网膜作为手术创面、吻合口干预因素为干预组54例、手术中未行上述干预因素为时照组58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腹腔减压管引流量、吻合口瘘的发生两方面有无差异. 结果 干预组患者54例(使用医用创面封闭胶结合游离大网膜干预)术后1~7天腹腔减压管平均引流量78 mL,吻合口瘘4例,占7.4%;对照组患者58例(未行干预组)术后1~7天腹腔减压管平均引流量112 mL,吻合口瘘9例,占15.5%;两组患者在腹腔减压管平均引流量、吻合口瘘几率两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医用创面封闭胶结合游离大网膜在胆管癌、胰头癌外科手术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止血、减少创面渗液、降低吻合口瘘几率的作用,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
张巨合  徐皓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66-1067,1146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9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46例,对照组48例未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观察术后两组第1天引流量、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发生的情况,并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用生物蛋白胶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83.2±10.9)ml,较对照组的(190.2±36.5)ml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总引流量为(180.8±30.1)ml,明显低于未使用生物蛋白胶组的(448.1±84.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10.87%(5/46),明显低于未使用生物蛋白胶组的33.33%(16/48)。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腔能有效控制创面渗血、封闭淋巴管,减少创面引流量,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在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在单侧胸廓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止血效果及对桥血管即时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择期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应用单侧胸廓内CABG。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观察组病人术中使用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前后桥血管即时血流参数;比较2组病人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中使用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前后平均血流量、搏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及术后24、48 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可吸收血管封合医用胶应用于单侧胸廓内动脉的CABG中,对桥血管的即时血流没有影响,可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在早期治疗闭合创伤性血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6例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等量以上血胸且考虑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分为VAMT手术组(观察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24小时失血量(ml)、留置胸管时间(d)、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元)、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病例均无死亡,观察组病人24小时失血量、留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观察组输血例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VAMT手术早期治疗闭合性创伤性血胸诊断和治疗同步,疗效安全、并发症少、费用低,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Plt)分离回输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36名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年龄24~60岁,体重53~71 kg。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18):对照组(A组)和急性Plt分离组(B组)。A组行单纯术中自体血回收,B组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回输及术中自体血回收,整个Plt分离过程在肝素化之前完成。于麻醉诱导前(T1)、肝素化前(T2)、术后1 h、24 h和48 h(T3、T4、T5)各时点记录相关血液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记录ECC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1 h、24 h引流量和异体输血量。结果 B组急性Plt分离处理的全血容量为(1150±168)ml,采集富Plt血浆(177±32)ml,其中Plt计数(1 060±255)×109/L,占全身血容量Plt总数(25±4)%,Plt分离时间(38±11)min。与A组比较,B组术后1 h时Plt计数明显升高,术后1 h、24 h引流量、异体红细胞、Plt输注量和异体Plt输注率降低(P<0.05或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可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并降低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血的输注。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经过滤抗凝后回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②方法使用回顾性评估设计,将42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15例,未进行自体血回输;B组27例,进行了自体血回输。分析自体血经过滤后回输的影响、出血倾向、出血量、异体输血比例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等因素。③结果术后48小时内异体输血比例A组为26.7%(4/15),B组为0;术后14天异体输血比例A组为46.7%(7/15),B组为7.4%(2/27);平均出血量A组为(600&#177;150)mL,B组为(590&#177;160)mL;术后第1、7和14天血红蛋白水平平均下降值:A组分别为(2.9&#177;1.5)、(2.9&#177;1.6)和(2.3&#177;1.5)g/dL ,B组分别为(2.7&#177;0.8)、(4.0&#177;1.0)和(2.9&#177;1.3) g/dL。④结论自体血回输降低了异体输血的比例,而血液抗凝并没有增加出血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血的自体回输在节约用血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夹闭引流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夹闭引流管在减少术后失血中的作用。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1月38例需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和早期夹闭组。术前及术后24h检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t),术后24h、48h计算失血量。结果术前Hb、H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早期夹闭组的Hb、Ht高于持续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夹闭组术后24h、48h失血量及输血患者比例较持续引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夹闭引流管对于减少术后失血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低剂量组(n=49),负荷量10m/kg,维持量2mg/(1kg·h);中剂量组(n=51),负荷剂量为15mg/kg,维持量为8mg/(kg·h);高剂量组(n=50),负荷剂量为30mg/kg,维持量为16mg/(kg·h)。记录术后胸管引流量,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的使用情况,以及住院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中、高三组患者术后6h引流量[(324.90±196.05)vs.(303.73±185.03)vs.(255.31±121.81)ml]、24h引流量[(611.67±281.56)vs.(601.50±304.33)vs.(555.82±239.16)ml]和总引流量[(744.48±350.90)V8.(712.20±359.15)vs.(658.67±290.07)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剂量下,异体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的使用率及使用量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高三种剂量的氨甲环酸对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出血、输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术中推荐应用低剂量。  相似文献   

16.
项群  王四清  殷俊  王栋梁 《河北医学》2013,19(4):537-539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与否及夹闭时间长短对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不夹闭组、夹闭1h组、2h组、4h组),每组15例患者,分别记录术后24h总引流量,并进行术后红细胞比积检测;记录术后患肢肿胀、皮下瘀斑、术后疼痛评分、术后6周膝关节HSS评分。结果:夹闭2h组失血量、关节肿胀、皮下淤血发生率、术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评分最低。结论:夹管2h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最理想的时间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乌司他丁对二尖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液的保护作用,为更合理地应用氨甲环酸和乌司他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96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氨甲环酸联合鸟司他丁组(A组)、氨甲环酸组(B组)、乌司他丁组(C组)、对照组(D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12h测定4组患者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二聚体(D—D)水平,同时记录术后输血量,0-8、9-16、17-24、24h以后4个时间段的引流量。结果:4组患者术后1、4、12h的PLT计数和Hb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C组术后各时间点PLT计数和Hb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1、4h的PT和APTT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C组术后各时间点PT和APTT水平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1、4h的FIB和D—D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12hFIB和D—D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B组、C组术后各时间点FIB和D-D水平与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0-8、9-16、17-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及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乌司他丁对二尖瓣膜置换术患者有血小板保护作用和抗纤溶作用,显著减少术后输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进行改良超滤技术(静脉-动脉通路)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自2004年11月至2007年6月在240例婴幼儿ECC结束后应用改良超滤(静脉-动脉通路)。观察全组患者改良超滤的时间、滤出液量、术中红细胞压积(Hct)、改良超滤结束时Hct、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输入库血量。结果240例患儿未发现同ECC有关的并发症,ECC时间为49-184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7-110 min,改良超滤滤出液体150-400 ml,全组患者术中Hct维持0.16-0.20,改良超滤结束Hct为0.30-0.39,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6-72 h,24 h胸腔引流量30-110ml,术后输入库血量100-200 ml。结论改良超滤(静脉-动脉通路)具有迅速滤出体内多余水份,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作用,并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输血量,有利于婴幼儿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 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因骨性关节炎( OA)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 A组,23例),对照组( B组,23例),A组于手术缝皮结束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0 g氨甲环酸溶入20 mL生理盐水),B组注射20 mL生理盐水,均夹闭引流管2 h。比较两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容(HCT),术后6周随访膝关节HSS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或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Hb及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术中、术后3小时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术后2周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未发现DVT形成,术后6周随访未发现下肢DVT或肺栓塞发生。结论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失血量及输血率,并且没有增加下肢DVT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温华生  郝俊  王金宝  董功航  李应军 《西部医学》2010,22(6):1006-1007,1010
目的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肽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预防出血和胆瘘的效果。方法取32例肝脏手术后肝组织创面渗血病人作为实验组,将金因肽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局部联合应用于肝脏创面;取同期21例病人做对照组,对比观察其创面愈合效果。结果实验组32例病人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350.3±12.52)ml VS(572.5±18.75)ml,P〈0.05];术后第一天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93.2±11.15)ml VS(162.6±25.39)ml,P〈0.05];实验组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较对照组短(2.0±1.50天VS 5.0±4.09天,P〈0.05)。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与金因肽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防止肝脏创面出血及胆瘘的发生,促进创面愈合,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