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2.
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老年严重骨质疏松病人,体外循环下正中开胸胸骨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心包填塞病人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4.
右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脏原发良性肿瘤 ,其发病率大约为 0 .0 5 % [1] 。据统计 ,约 75 % 80 %位于左房 ,10 % 2 0 %位于右房 ,5 % 10 %位于双房、左右心室或多心腔。 1980年 2月 - 1999年 8月 ,我院共收治右房粘液瘤 11例 ,均施行手术治疗。治疗经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在 19年间 ,共收治心脏粘液瘤 15 0例 ,位于右房者 11例 (约占 7.3% )。其中男 4例 ,女 7例 ,年龄 16 5 9岁(平均 41.8岁 ) ,体重 3875kg(平均 42 .6kg)。 11例中良性粘液瘤 9例 ,恶性粘液瘤 2例 (均经病理诊断 )。症状持续时间1周 7年。入院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环孢霉素A(C sA)组,每组32只。采用腹部心脏异位移植术式建立移植模型,于心脏移植手术后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或C sA干预。常规监测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每组8只用于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余24只移植术后1、3、5、7 d各切取6例移植心标本。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移植心VEGF的DNA表达水平。结果:C sA组移植心存活时间15.4±5.1d,长于对照组7.6±1.5d,P<0.01;对照组各采样时段凋亡指数及VEGF的表达强度均强于C sA组,P<0.01。结论:VEGF高表达与移植心的炎性浸润及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可能在同种移植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身高165cm,体重63kg,首次人院诊断: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5mm,射血分数(EF)60%。术前各项化验检查基本正常,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瓣膜型号:SJ23AJ.50。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发热及感染征象,于术后14d出院。术后3个月,以发热1周为主诉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发现,心房电重构是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与维持的基础,多种离子通道基因表达调控变化及相应离子电流变化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手术同时行心房颤动(房颤)双心房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尖瓣病变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54.5±6.5)岁。所有患者均经股动静脉内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第3或第4肋间入胸,经房间沟切口行二尖瓣手术,以单极笔行肺静脉口射频消融,以双极笔经右心房切口行右心房及右侧肺静脉口射频消融,封闭左心耳。缝合左右心房切口。2例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余9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手术时间(282.9±67.8)min,体外循环时间(165.7±39.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9.9±29.7)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7.4±3.2)h,住ICU时间(26.5±5.3)h,胸腔引流量(119.7±24.5)ml。随访时间(5.1±1.9)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窦性心律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结论经右胸前外小切口行微创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心房射频消融术,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中AMPK/PGC-1α信号通路表达是否改变,探究该通路在在房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科行心脏手术的患者76例,根据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及病史分为房颤组(AF,41例)和窦性组(SR,35例),术中切除左心耳组织留存。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心耳组织中AMPK、PGC-1α、NRF1、TFAM的表达量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左心耳组织TFAM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MPK、PGC-1α、NRF1、TFAM的表达水平与术后早期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 WB结果显示,与窦性心率患者相比,房颤患者左心耳组织内的AMPK、PGC-1α、NRF1、TFAM的表达明显降低(AMPK: 0.75±0.27 VS 0.47±0.43, PGC-1α:0.55±0.10 VS 0.35±0.10, NRF1:0.67±0.11 VS 0.46±0.15, TFAM:0.88±0.19 VS 0.58±0.30,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房颤患者的左心耳TFAM水平较窦性患者明显降低(8.86±2.13 VS 5.95±2.53,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FAM为术后早期房颤的影响因素(b=-0.55, P<0.05)补充数据,低水平TFAM会增加术后新发房颤的风险。结论 AMPK/PGC-1α信号通路参与了房颤过程,其表达在房颤心患者房内降低。TFAM为术后早期房颤的相关因素,低水平TFAM会增加术后发生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