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心脏术后心室电风暴(VES)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河南省胸科医院7例心脏术后发生 VES 并采用 ECMO 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术前基本情况,临床诊断,发生 VES 的原因及 ECMO 的辅助过程,预后等。结果7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脱机,1例患者脱机后严重感染,1周后多脏器功能衰竭,自动出院;1例脱机后2 d 脑出血,自动出院;其余5例治愈出院,无并发症。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 ECMO 为心脏术后 VES 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循环支持,维持有效的冠脉供血,防止心肌进一步受损,维持电解质等内环境稳定,为心律恢复、针对病因及诱因治疗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北京安贞医院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共计141例心肺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治疗,按照辅助结果,将患者分为出院存活组(SG,n=51)和死亡组(NG,n =90),比较两组患者ECMO辅助情况.结果 98例(69.50%)患者成功脱机,51例(36.17%)患者存活出院.ECMO辅助时间6~600(111.61±106.31)h.ECMO辅助前乳酸水平NG组患者(13.85±5.76) mmol/L较SG组患者(10.44±4.57) mmol/L高(P<0.05).ECMO辅助期间所需要的最高流量NG组患者[(57.76±19.81)ml/(kg.min)]较SG组患者[(46.95±17.46)ml/(kg·rmin)]高(P<0.05).住院时间NG组患者(24.61±12.79)d明显较SG组患者(41.79±21.69)d短(P<0.01).结论 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辅助技术,尽早对心肺功能衰竭患者使用,避免重要脏器不可逆损伤,将更有利于提高辅助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术后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回顾性分析因心脏术后心肺功能性衰竭行ECMO辅助时间8 h以上者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5例表现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药物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均行ECMO辅助支持治疗(V-A模式),平均年龄(51.8±10.4)岁,ECMO平均支持时间(109.8±27.1)h,3例成功脱离ECMO(50%),1例存活出院(16.7%)。并发症:4例合并肾功能不全并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2例插管部位出血,2例胸腔内出血,1例ECMO后感染。结论ECMO是治疗心脏术后可逆性心肺衰竭的重要支持手段,ECMO时机的把握、保护性肺通气的应用、有效控制和预防出血是ECMO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心脏术后体外膜式氧合器支持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对本院7例心脏术后应用体外膜式氧合器氧合(ECMO)支持治疗的患者进行总结,评测ECMO的治疗效果,并为以后ECMO治疗提供经验。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对7例心脏术后需要心肺支持的高危患者进行ECMO治疗,儿童及婴幼儿均采用右房一升主动脉插管,成人应用右房一股动脉或股动一静脉插管,ECMO期间麻醉镇静,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稳定。结果ECMO时间平均97.6h。7例患者均顺利脱机,3例脱机后死亡。结论ECMO治疗是一种有效地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心肺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可挽救部分高危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重症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发生心衰的支持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自2007年6月~2008年12月,对6例重症心脏病围术期患者进行ECMO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股动-静脉插管行ECMO支持治疗?ECMO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稳定?结果:ECMO的支持时间为31~261 h,平均98 h;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正性肌力药物用量也显著减少,6例患者均顺利脱机?3例康复出院,出院率50%,3例脱机后循环再次不稳定最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主要并发症为出血,肾功能衰竭,DIC等?结论:ECMO是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形式,对重症心脏病围术期的严重心衰提供有效的支持治疗,但需正确掌握适应证及时机,减少并发症,才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及评估体外膜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及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在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同时接受ECMO与IABP及CRRT一体化治疗8例患者资料,收集患者临床特征基线资料、血流动力学指标、重要脏器功能等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生存出院率,ECMO脱离成功率以及辅助循环主要并发症;按患者是否存活出院分存活出院组及院内死亡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代谢指标、重要脏器功能等指标。结果共8例患者接受ECMO与IABP及CRRT一体化治疗,其中男性4例。平均年龄(63.95±6.58)岁;其中瓣膜置换术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型1例,Bentall+半弓置换1例。ECMO辅助平均时间(16.4±4.2) d,脱机成功5例,生存出院4例;出现并发症患者5例,其中血行感染3例,下肢血管并发症1例,ECMO后引流增多进行二次手术1例次。生存出院组与院内死亡组比较,其中IABP与ECMO同期安装比例更高(4∶1);停ECMO前左心射血分数较高[(45.4±6.8)μmol/L vs.(30.2±5.3)μmol/L(P=0.010)];血乳酸[(1.05±0.30) mmol/L vs.(4.23±1.20) mmol/L(P=0.011)]及B型钠尿肽[(1 198.0±393.0) ng/L vs.(3 873.3±453.2) ng/L(P=0.001)]水平更低。结论 ECMO联合IABP及CRRT一体化治疗可以为心脏外科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加强抗感染治疗以及出血的预防与控制、乳酸等代谢产物水平的监测及管理,有利于提高此类患者脱机成功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脏手术后心肺复苏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27例成年心脏手术后心脏骤停患者因心肺复苏困难应用ECMO救治,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42~76(60±8)岁,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例,瓣膜手术5例,心包剥脱术及房颤射频消融术各1例。全部患者均经应用药物、实施电除颤及心脏按压等措施抢救无效紧急建立ECMO辅助。结果 27例患者心肺复苏(CPR)时间35~190 min(中位时间90min),ECMO辅助后全部患者均恢复自主心律,ECMO辅助时间13.5~207 h(中位时间95 h),监护室停留时间1~20 d(中位时间7 d)。21例(77.8%)患者成功撤离ECMO辅助,其中13例(48.1%)存活出院。6例患者未脱离ECMO,8例成功脱机后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感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ECMO辅助24 h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持续好转。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在年龄、肾功能衰竭需透析(CRRT)治疗人数、复苏后即刻MAP以及复苏72 h后IS、LVEF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ECMO可以提供紧急循环支持,挽救部分成年心脏术后心脏骤停而常规方法复苏困难的患者的生命,积极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脑损伤对改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VA-ECMO)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行VA-ECMO辅助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ECMO平均支持时间(134.8±27.1)h,20例成功脱离ECMO(58.8%),12例存活出院(35.3%)。并发症:1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2例神经系统并发症死亡,1例下肢坏死行截肢手术,3例插管部位渗血,2例胸腔内出血,5例ECMO后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VA-ECMO是重症心肺功能衰竭的重要支持手段,ECMO时机的把握、ECMO支持期间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是ECMO成功撤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阜外医院121例患者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并尝试确定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方法记录121例接受ECMO治疗患者基本资料,ECMO系统建立时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院内死亡率。以逻辑回归计算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结果82例脱机,69例出院,总存活率57%。经逻辑回归计算,任何ECMO相关并发症、急性肾衰、感染为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结论ECMO是一种有效的循环呼吸衰竭辅助支持疗法,治疗期间应积极防治ECMO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辅助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娅  唐令凤  刘才仟  杨康 《重庆医学》2011,40(12):1172-1173,1176
目的总结7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肺辅助循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0月,对7例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ECMO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动脉插管行ECMO支持治疗,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稳定。结果 ECMO支持时间20~48 h,平均32 h,患者建立ECMO后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均有明显好转。其中5例患者顺利脱机,不能脱机的2例中1例在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大,ECMO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仅能维持较低血压,而后心跳停止不能恢复。1例因患者肺受损严重,ECMO治疗效果不佳,肾功能衰竭,最后放弃治疗。结论 ECMO是救治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的重要心肺辅助循环的有效手段。正确掌握其适应证、选择转流方式、良好的管理才能提高ECMO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辅助情况,并分析影响辅助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性回顾本中心2004年6月至2013年12月,5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难治性心源性低心排或术中难以脱离体外循环行ECMO辅助的患者,分析哪些相关危险因素影响ECMO辅助结果。结果所有ECMO患者中43例男性(76%),15例女性(24%),平均年龄(60.0±9.5)岁,平均辅助时间(105.9±53.2)h。45例成功脱离ECMO(77.6%),其中28例存活出院(48.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CMO前心肺复苏(CPR)是影响ECMO辅助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1,95%CI:0.05~0.87,P0.05)。结论 ECMO前CPR是影响辅助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冠心病患者,ECMO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在该群ECMO辅助患者中,男性、年龄较小和体表面积较大的患者生存机率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脏手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提供临时机械循环支持的应用效果及早期死亡率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6 986名成人心脏术后患者中有54例(0.77%)患者因为术后心源性休克而应用静脉动脉(VA)ECMO支持。使用指证包括:心脏术后难以脱离体外循环,容量合适的情况下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和/或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仍难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有11例(20%)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支持时间少于24 h未纳入统计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0岁,男性30例,女性13例。ECMO平均支持时间是5.1 d。31例(72.1%)患者成功脱离ECMO辅助。30 d及1年死亡率分别为60.5%(27/43)和69.8%(30/43)。ECMO患者院内死亡率为65.1%(28/43)。对出院患者进行门诊随访,ECMO患者1年生存率为30.2%(13/4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应用ECMO后72 h左室射血分数(LVEF)≤30%和ECMO应用3 d内悬浮红细胞输入量是院内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子(OR=14.76,95%CI=2.34-93.25,P=0.004;OR=0.60,95%CI=0.38-0.94,P=0.03)。结论 ECMO为心脏术后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临时心肺支持。辅助期间较低的LVEF和较多的悬浮红细胞输入量是影响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在ECMO辅助支持期间,应该每日监测LVEF变化及悬浮红细胞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成人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临床经(ECMO)治疗的临床经验,对生存者进行生命质量分析.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62例心用ECMO支持.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16~73(51±15)岁.术前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36例.瓣膜手术3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3例,瓣膜手术合并冠年,利用SF-36量表进行生命质量分析.结果 辅助时间36~135 h,平均(61±37)h.40例患者顺利撤除ECMO(脱机率患者康复出院,总出院存活率54.8%.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ECMO前乳酸峰值≥12 mmol/L是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ECMO生存者其他评分ECMO生存者与其他心脏手术后的患者均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对于成人心脏术后的支持手段.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机,严密防治并发症是进一步提高ECMO疗效的关键.ECMO生存者在活力和心理功能的康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体外膜肺氧合肺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肺支持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股动、静脉插管和Medtronic Carmeda ECMO系统对1例CABG术后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静脉-动脉呼吸支持(V-A ECMO)。对患者术中的动脉血气分析、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及X线肺部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 ECMO术中维持较理想的动脉血气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ECMO19h患者恢复清醒,术中肺水肿明显改善,呼吸支持27h50mins后撤离ECMO,但术后35h死于循环衰竭。结论 V-A ECMO可提供有效的肺功能支持,并为肺部水肿的恢复和临床进一步处理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5.
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的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循环辅助的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计50例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需行ECMO辅助,其中冠心病23例,瓣膜病9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大血管疾病2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1例,其他病种3例。患者年龄7个月~76(46.4±19.3)岁,体重6.5~170.0(65.8±23.4)kg。结果辅助时间8~336(85.3±78.4)h,33例(66.0%)患者脱机,其中16例脱机后死亡,17例存活出院(34.0%)。结论ECMO可以有效地为心脏术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循环辅助。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分析 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 30d内进行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方法 :88例中包括PTCA史18例 ,溶栓治疗后 12例 ,梗死后心绞痛 2 6例 ,心源性休克 9例 ,左主干病变 2 5例。其中急诊手术 2 6例。结果 :采用非体外循环法 75例 ,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 13例 ,平均旁路移植血管数 (3.4± 0 .9)支 ,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4例。住院死亡 5例 ,均为心源性休克下进行的急诊手术。术后早期急性左心衰 4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6例 ,频发室性早搏 6例 ,缓慢性心律失常起搏治疗 2例 ,药物治疗好转。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 30d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必要而可行的 ,选用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的手术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33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2例患者的资料,男254例,女78例,平均年龄(61.8±9.2)岁。左室射血分数(50.8±7.3)%(69%-28%);〈50%51例,其中〈40%27例。全组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4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8例。结果全组共行动脉桥吻合318支,静脉桥798支;围术期并发症低心排15例,肺功能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7例。围术期死亡10例,病死率3.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对行心脏术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外周体外膜肺氧合(ECMO)循环辅助患者大脑血流量(CBF)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间10例冠脉搭桥术后心源性休克接受静脉-动脉(V-A)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开/关(暂停15 min)IABP情况下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评估CBF变化。根据脉压大小将CBF数据分为两组(脉压10 mm Hg为P组和脉压≤10 mm Hg为N组)。结果所有患者成功脱离ECMO辅助,其中6例存活出院(60.0%)。ECMO联合IABP辅助时大脑CBF为(240.30±73.03)ml/min,暂停IABP单独ECMO辅助时CBF为(239.75±74.24)ml/min,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94)。N组中与单独ECMO辅助大脑血流量(246.56±91.19)ml/min相比较,ECMO联合IABP辅助时CBF较低(229.50±90.32)ml/min,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P组中与单独ECMO辅助相比较,ECMO联合IABP辅助时CBF较高[(256.23±77.62)ml/min vs(238.91±42.16)ml/min],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ECMO联合IABP辅助,心脏功能状态决定IABP对大脑血流量影响。心肌顿抑时IABP减少CBF,心脏功能有所恢复情况下,联合IABP治疗可明显增加CBF。  相似文献   

19.
陈豫民  李炳  杨皓  况军 《海南医学》2007,18(5):26-27
目的 报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术后危重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其中双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结果 9例顺利脱离IABP,成功率为75%(9/12).结论 IABP是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措施,对危重心脏病有适应证者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20.
IABP在术后危重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报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术后危重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其中双瓣置换术2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加左室室壁瘤切除重建术1例。结果 8例顺利脱离IABP,成功率为66.7%(8/12)。结论 IABP是抢救重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措施,对危重心脏病有适应证者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