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6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心脏内外科与相关学科的发展,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范围日益扩大。但重危瓣膜病患者,由于心肌严重损害引起的血液动力学障碍,继发重要脏器的功能紊乱,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仍高。作者自1978年12月~1990年1月,为重症或急症二尖瓣病患者施行二尖瓣置换术217例。按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及二者不同的联合形式,引起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C)治疗心脏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方法 对33例因心脏手术后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使用IABC的病例进行分析,观察心律恢复情况、ST段转复情况、监测桡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波形,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用量。 结果 所有患者在应用IABC后1~2小时室性心律失常由原来的Ⅱ~Ⅴ级恢复到0~Ⅰ级(Lown分级)。ST段的抬高或降低在30分钟~1小时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在应用IABC后,桡动脉压的基础收缩压均在早期有所下降,从90±19mmHg下降到78±21mmHg(P<0.05);基础舒张压从71±16mmHg上升到131±25mmHg(P<0.01);平均动脉压增加。多巴胺用量由8±2μg/ml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滤过器保护肺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猫体外循环 (CPB)动物模型基础上应用白细胞滤过器 (LDF) ,探讨LDF在CPB中肺保护的效果。实验组 (6只 )应用LDF ,对照组 (6只 )未用LDF。测定肺内白细胞扣留率 ,肺组织干 /湿重比值 ,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法直接测定肺组织氧自由基含量 ,测定肺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 ,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白细胞滤除率为 0 .93± 0 .0 5 ,与滤过前比较P <0 .0 1。肺内白细胞扣留率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 (P <0 .0 1)。肺组织干 /湿比值对照组为 0 .2 5 8± 0 .0 11,实验组为 0 .6 12± 0 .0 2 3(P <0 .0 1)。在不同时间点对照组氧自由基含量均明显高于实验组 (P <0 .0 1) ;肺组织MDA的变化对照组由阻断前的 0 .5 74± 0 .0 5 1nmol/mg增至 1.371±0 .0 78nmol/mg(P <0 .0 1) ,6 0min后增至 2 .0 89± 0 .10 8nmol/mg ;实验组阻断前为 0 .5 2 3± 0 .0 48nmol/mg ,6 0min后为 0 .5 87± 0 .0 5 6nmol/mg ,实验组较对照组含量低 (P <0 .0 5 )。CPB后两组均可见肺泡水肿 ,有时可见透明膜形成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浸润 ,以对照组最明显。研究表明 ,应用LDF能明显减轻肺损伤 ,具有较好的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单纯二尖瓣置换术341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复习1978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施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3416例的病例和随访资料,统计分析术后近、远期病死率、死亡原因、并发症以及影响疗效的高危因素。结果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占91.80%,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或器质性病变达50.32%,合并慢性疾病者为8.92%。手术死亡率为3.25%,主要死因是心力衰竭;总随访时间24735.83病人·年,20年累计生存率为(86.36±0.74)%;晚期病死率为0.84%病人·年,心力衰竭仍是主要死因。血栓栓塞为0.18%病人·年,与抗凝有关出血为0.68%病人·年;手术前心功能IV级、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显著影响手术死亡的高危因素。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重视三尖瓣关闭不全和心律失常的处理、积极防治风湿病复发有助于改善二尖瓣病变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鼠体内天然抗体IgM在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豚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为异种心脏移植的细胞实验模型,通过补体结合实验、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大鼠抗体IgM对该细胞的作用,了解异种抗体IgM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在该模型中,大鼠抗体IgM可与豚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并能激活补体,产生对该细胞的损伤,而经小鼠抗大鼠IgM处理后的大鼠血清,对豚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明显减轻。结论:在该实验模型中,异种天然抗体IgM是激活补体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治疗经验。方法:21例瓣周漏患者,主动脉瓣瓣周漏11例,二尖瓣瓣周漏10例。对其中4例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者行内科保守治疗,17例有贫血和(或)心力衰竭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直接修补瓣周漏漏口4例(术后2例复发);另13例及2例复发者手术时重新换瓣。结果:术后早期残废例(11.8%)。长期生存的19例随访3个月至15年,晚期死亡2例;余17例中,心功能Ⅰ、Ⅱ级者1  相似文献   
7.
Left ventricular contractility was measured using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in 37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mitral valve disease.Myocardial pathological lesions were studied quanti-tatively by means of the image analysis system and ligh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The resultsshowed that attenuated cardiac function is due to pathological change of the mitral valve andpathological lesions of the left ventrieular myocardium including increased interstitial fibrosis,thickened intramyocardial arterial wall leading to concentric narrowing of the lumen,hyper-trophic myocardial fiber and endocardial proliferation.Since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can notcorrect the irreversible myocardial pathological lesions,perioperative protection of the my-ocardium should be emphasized,and intraoperative injury to the myocardium should be mini-mized as far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心肌透明质酸(HA)含量的变化以及HA与心肌病理改变和心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心肌HA含量明显增高,而且HAR的变化可反映心肌的病理改变程度,尤其是心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上心肌HA含量的高低与换瓣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表明HA是一项预测风心病换瓣术后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210例Ⅱ孔型房间隔缺损术后发生心律失常90例,14种类型,共292例次,其中,室上性占96%。30例需药物治疗,93%的患者出院时恢复正常。本文着重分析心律失常的特点,讨论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Several studies suggest that Ginsenosides have a protective effect on myocardial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Using the isolated working rat heart model the effect ofthe St.Thomas' Hospital cardioplegic solution contain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Ginsenosides on the enhancement of myocardial protection following hypothennic ischemicarrest(20 ℃,120min)was evaluated.The concentrations of Ginsenosides in thecardioplegic solutions were 0(control),50,100,and 150μg/ml,respectively.Recoveries ofaortic flow,cardiac output,and minute work markedly improved by adding Ginsenosidesto cardioplegia.Dose-response tests indicated the best protective effect in the group using100 μg/ml,where the generation of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materials(malondialdehyde,MDA)markedly reduced.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Ginsenosides may enhance themyocardial protection of the St.Thomas′ Hospital cardioplegic solution,and that additionof Ginsenosides to cardioplegia may protect the ischemic myocardium from free-radical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