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ICA)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凋亡及炎症的影响,进一步阐明ICA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ox-LDL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泡沫细胞模型,观察ICA低、中、高剂量对RAW264.7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含β-VLDL 的培养基体外培养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结果表明:β-VLDL 使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增加10倍;使胞内 ACAT 活性增加5倍.此提示β-VLDL 与动脉粥样硬化中泡沫细胞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THP-1源巨噬细胞以及其形成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以THP-1来源的巨噬/泡沫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ADMA在不同时间内进行体外干预;采用酶偶联比色法测定干预前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 ADMA在体外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上调巨噬/泡沫细胞内总胆固醇的含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的能力.结论 ADMA增加巨噬/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使过多的胆固醇在细胞内聚积,从而加重细胞泡沫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一类动脉壁退行性病理变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危险疾病。泡沫细胞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早期变化。泡沫细胞形成机制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学的研究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泡沫细胞的形成过程、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清道夫受体在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抗氧化治疗对泡沫细胞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化脂蛋白及β型极低密度脂蛋白(β-VLDL)能否诱导动脉壁细胞表达载脂蛋白E(apoE)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用超速离心法从正常人血分离得到两种脂蛋白(n-LDL,n-VLDL)并使之氧化,同法从兔高脂血分离得β-VLDL,将所得5种脂蛋白作用于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用地高辛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apoE的表达。并用同法检测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兔的主动脉粥样斑块中apoE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显示,体外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SMC能表达apoE,5种脂蛋白均能诱导培养的兔主动脉SMC表达高水平的apoE mRNA。在兔主动脉粥样斑块中巨噬细胞源性及肌源性泡沫细胞表达apoE非常明显,而正常兔主动脉壁细胞几乎不见apoE表达信号。结论受各种脂蛋白刺激的培养的SMC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泡沫细胞均表达较高水平的apoE;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泡沫细胞和培养的SMC内apoE的增加可能参与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泡沫细胞是积聚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主要细胞,参与了脂质斑块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吞噬脂质后会向泡沫细胞转化,而激活基础自噬可以介导脂质的逆向转运,减少泡沫细胞形成。本文综述了自噬以及细胞泡沫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扇贝裙边糖胺聚糖(SS-GAG)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U937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以探讨SS-GAG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U937细胞与80mg/L OX-LDL孵育48 h建立U937泡沫细胞模型.将培养的U937细胞分为5组:正常细胞对照组、模型组(OX-LDL)和低、中、高浓度的SS-GAG药物组.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分泌的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培养的U937泡沫细胞中TNF-α、IL-6和IL-8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组,而药物组中TNF-α、IL-6和IL-8表达量则明显降低,以800ug/mL药物组降低最为明显(P<0.01).结论:SS-GAG能降低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8的表达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及非特异性酯酶组织化学研究。喂高脂饮食2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内即出现早期小斑块,病变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而进展。斑块内泡沫细胞主要来源于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极少见。鹌鹑饲料方便,来源充足,喂以高脂饮食能在短期内有效地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认为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及其与抗炎活性成分(积雪草苷、姜黄素、茶多酚)的组合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刺激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过程中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为材料和ox- LDL刺激RAW264.7细胞24h形成泡沫细胞为模型,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mRNA水平,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原花青素及其与积雪草苷、姜黄素、茶多酚组合物可明显降低泡沫细胞内的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显著抑制泡沫细胞的IL-1β和TNF-αmRNA表达,其中原花青素与姜黄素的组合物作用最强。结论原花青素组合物通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减轻细胞泡沫化程度和减轻细胞的炎症反应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体催化水的氧化作用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THP-1单核细胞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佛波酯(PMA)、人IgG共同培养,并设空白组和对照组.通过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以及油红O染色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观察分析IgG对THP-1单核细胞泡沫化形成的影响.结果 IgG显著促进了PMA激活的THP-1单核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积聚和泡沫细胞的形成.结论 抗体催化水的氧化作用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脂类在动脉壁细胞内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损害。这些充满脂类的细胞(泡沫细胞)的来源不一。近来从细胞化学、免疫学、电镜等多方面研究证实至少一部分泡沫细胞由巨噬细胞转变而成。Goldstein等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对雄性新西兰白兔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超微结构及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证明,血源性单核细胞为早期斑块内泡沫细胞的主要来源;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可返回血流,起清除病灶内脂质的作用。非特异性酯酶及酸性磷酸酶染色是判断泡沫细胞来源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脂联素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脂肪源性特异性蛋白,研究显示脂联素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及黏附、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改善糖脂代谢等方面与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潜在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非酶性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前列腺素 E2 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方法 :使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 ,检测大剂量前列腺素 E2 作用后对细胞内过氧化脂质和脂滴含量的影响。结果 :巨噬细胞对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吞噬能力加强 ,并表现出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 ,前列腺素 E2 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初步揭示了糖尿病晚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 ,同时显示出大剂量前列腺素 E2 对此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哺乳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参与调控单核细胞(U937)源性泡沫细胞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移出信号通路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模拟限制泡沫细胞移出的条件下检测泡沫细胞中SIRT1、肝X受体(LXR)α、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转录核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在SIRT1激动剂SRT1720激活下,SIRT1、LXRα和CCR7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NF-κb表达下调。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可阻断SRT1720的调节作用。结论:SIRT1可能通过上调LXRα-CCR7信号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正向调节泡沫细胞的移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洛伐他汀(LT)为模型药物,用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质组分制备洛伐他汀纳米脂质体(LT-NLC),考察了LT-NLC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以及结晶行为。将LT-NLC体外和HDL孵育获得载脂蛋白(apo)制备LT-NLC-apo(代表NLC体内起主要作用的组分),评价其体外逃避巨噬细胞吞噬和靶向到泡沫细胞的能力,并对其进行了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LT-NLC为球形或者椭圆形的粒子,粒径(14.6±2.0)nm,Zeta电位(-32.3±0.4)mV,包封率(96.2±1.3)%。体外研究显示内源性的LT-NLC-apo能逃避巨噬细胞的吞噬并靶向到泡沫细胞,药代动力学数据进一步证明LT-NLC可有效逃避吞噬,延长体内循环时间。不含蛋白的仿HDL组分的NLC有望成为传递亲脂性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到泡沫细胞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单纯疱疾病毒1型(HSV-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脂质代谢的影响,探讨HSV一且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以HSV-1感染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变化。结果:HSV-1感染后,用PCR法能检出SMC内存在HSV-1核酸片段;感染后24h和36h,感染组细胞内总胆固醇(C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HE染色和电镜下均显示感染组细胞空泡样变。结论:HSV-1不但能在体外感染血管SMC,且能导致SMC内胆固醇积聚,可能促使SMC向SMC源性泡沫细胞转变,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体外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分化的平滑肌细胞模型,探索BMSC分化的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贴壁法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BMSC,运用条件培养基诱导BMSC分化成SMC.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BMSC及其分化后的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同时从胸主动脉分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作为对照.80mg/Lox-LDL分别处理两种细胞72h,细胞计数法观察这两种细胞的生长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生长周期特征.结果 BMSC-SMC能大量蓄积胆固醇酯,形成泡沫细胞,这一表现较主动脉中膜分离而来VSMC更为明显.同时,BMSC-SMC和VSMC细胞的生长曲线大致呈S型,两种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约为20h和32h.经80mg/Lox-LDL处理后,BMSC-SMC和VSMC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约为15 h和28 h.结论 在ox-LDL作用下,骨髓干细胞来源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加快,并形成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提示BMSC-SMC可能参与脂质核心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岳红红  朱平  吴振彪  樊春梅  赵清波  鲍炜 《医学争鸣》2008,29(18):1680-1684
目的:研究CD147,VEGF在单核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中的表达动力学的,探讨CD147,VEGF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建立人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分化的泡沫细胞模型,通过油红O特殊染色的形态学鉴定.将U937细胞在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0,25,50,100,200 mg/L)条件下培养48 h;在100 mg/L ox-LDL条件下,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0,6,12,24,48 h)分别收集泡沫细胞和培养上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表面CD147,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和RT-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结果:CD147及VEGF表达出现最高峰时的ox-LDL浓度分别为25 mg/L和50mg/L;与100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6,48 h后,CD147,VEGF表达分别出现最高峰;VEGF mRNA水平出现最高峰时,ox-LDL作用浓度及时间分别为200 mg/L,48 h.CD147mRNA水平出现最高峰时ox-LDL作用浓度及时间分别为25 mg/L,6 h,此后,mRNA水平不变.结论:VEGF及CD147在单核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表达均升高;CD147表达上调早于VEGF,低浓度ox-LDL促进CD147表达,高浓度促进VEGF的表达;U937泡沫细胞中VEGF的mRNA水平与ox-LDL的作用浓度及时间成正相关,泡沫细胞中CD147的mRNA与ox-LDL的作用浓度及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外高压培养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功能的影响,为高血压和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关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以不同的压力(0、120、150、180、210 mmHg)培养细胞,细胞计数法测定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 结果 高压培养明显增加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粘附率,180 mHg高压培养细胞较大气压力(0 mmHg)培养24 h粘附率增加约3.6倍;但MG132预处理抑制了180mmHg高压培养诱导的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 结论 高压培养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