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经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冲击波痛点治疗,观察组在冲击波痛点治疗的基础上依据循经取穴原则增加对血海穴和梁丘穴的刺激。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6分钟步行实验(6MWT)等评定,并在治疗后记录《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疗效评价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6MWT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WOMAC评分及6MWT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估临床优良率为89%,对照组为80%。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经穴治疗可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下肢功能、安全性及关节软骨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KOA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T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均给予常规膝关节肌力训练,每日3组训练,每组10次,连续训练4周;ESWT组辅以体外冲击波疗法,压力2.5 bar,频率8.0 Hz,频次2000,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患者除冲击波压力设置为0.2 bar,其余治疗步骤及治疗参数与ESWT组保持一致,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第5周及第12周,测评和比较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指数、奎森指数评分及膝关节软骨磁共振检查T2值,并记录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ESWT组在第12周的VAS分值[(2.3±1.1)分],WOMAC指数[(11.3±6.8)分]和奎森指数[(3.9±2.7)分]分别较组内治疗前[(5.3±0.8)、(31.6±7.2)和(10.6±2.4)分]有明显改善(P<0.05),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第12周时的各个评分[(4.3±1.1)、(24.5±10.1)和(8.7±3.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WT组在第12周的T2值[(49.2±5.6)ms]与组内治疗前[(49.1±5.5)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第12周的T2值[(49.1±5.8)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组出现不良反应的频次没有明显差异(P>0.05)且均在第12周时前消失。 结论 ESWT可明显改善KOA患者的下肢功能,且其对膝关节软骨的影响在安全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刘旸  贾云  翁浩  武玲华 《中国康复》2021,36(11):665-66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原发性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80膝),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能流密度组(A组)和高能流密度组(B组)各40例(40膝),均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4周。剂量选择:A组为0.12 mJ/mm2,B组为0.24 mJ/mm2。分别在治疗前(T1)、治疗结束时(T2)、治疗后4周(T3)采用疼痛目测类比(VAS)、美国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问卷(WOMAC)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组间相同时点比较:T1时点,两组患者VAS及WOMAC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2、T3时点,A组VAS和WOMAC评分与B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1)。组内不同时点比较,2组患者T2与T1、T3与T1比较,VAS和WOMAC明显降低(P<0.01),T2与T3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外冲击波能有效缓解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采用能流密度0.12 mJ/mm2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近期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王广  权莉  林丽君 《中国康复》2021,36(9):550-552
目的:探究动作观察疗法(AOT)结合常规运动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影响。方法: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都接受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运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AOT治疗,对照组观看与运动无关视频。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2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2组VAS评分、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及WOMAC中疼痛、关节功能、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2组WOMAC中僵硬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OT结合常规运动治疗可显著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在改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单纯运动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70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ESWT组(n=34)和对照组(n=36)。ESWT组予放射状ESWT干预,对照组将能流密度调整为0。在干预前和12 周后,采用活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sne 指数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ESWT组VAS评分、Lequesne 指数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ESWT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肌力、本体感觉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轻中度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等速肌力训练,每次训练30 min,每周训练3次;观察组同时辅以ESWT治疗,每周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等速训练仪检测患者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PT);采用PK254动静态平衡仪评估患者本体感觉功能情况,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平均轨迹误差和平均负重力量差;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指数、Lequesne指数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伸肌PT值[(80.58±16.63)N·m]、屈肌PT值[(58.27±11.25)N·m]、平均轨迹误差[(20.33±6.72)%]、平均负重力量差[(0.72±0.26)kg]、WOMAC指数[(23.85±7.93)分]及Lequesne指数[(6.25±2.31)分]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 ESWT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轻中度KOA患者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肌力及本体感觉功能,加速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强化髋关节外展肌训练对患者下肢肌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试验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增加髋关节外展肌训练,两组进行4周每周5次的训练。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膝关节功能(K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三维步态分析。 结果:经4周康复干预后:试验组髋关节外展相对峰力矩、膝关节屈伸相对峰力矩、KSS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WOMAC疼痛、僵硬、功能、总分及TUGT完成时间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步速、步幅、患侧支撑百分比及髋、膝关节矢状面活动范围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双支撑百分比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髋关节外展相对峰力矩、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WOMAC疼痛、功能、总分及TUGT完成时间低于对照组(均P<0.05);步幅、患侧支撑百分比患侧髋、膝关节矢状面活动范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中强化髋关节外展肌训练能更好改善患者的下肢肌力及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者共12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体外冲击波(ESWT)组、肌肉能量技术(MET)组和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ESWT+MET)组4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和MET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ESWT每周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最大张口度(MMO)、压力疼痛阈值(PPT)、疼痛情况(VAS)和下颌功能损害问卷(MFIQ)评分。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MMO、PPT、VAS及MFI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4组患者的MMO及PP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ESWT组、MET组及ESWT+MET组高于常规组(P<0.05),ESWT+MET组高于ESWT组和MET组(P<0.05);MET组的MMO较ESWT组增加(P<0.05),ESWT组的PPT较MET组增加(P<0.05)。4组VAS及MFI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SWT组、MET组及ESWT+MET组低于常规组(P<0.05),ESWT+MET组低于ESWT组和MET组(P<0.05);ESWT组VAS评分较MET组下降(P<0.05),MFIQ评分ESWT组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和肌肉能量技术均能有效改善TMD患者的最大张口度、疼痛情况及下颌功能,但是体外冲击波和肌肉能量技术的联合效果优于单一的体外冲击波或肌肉能量技术,临床上可以考虑将二者结合用于治疗TMD。  相似文献   

9.
邢娟  胡树华  汤沉沉  程琼 《中国康复》2018,33(6):505-507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49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膝关节的功能及疼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膝关节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可显著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理筋手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及步态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超声波理疗及运动训练(包括股四头肌训练及提踵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理筋手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及三维步态分析设备对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运动功能及步态时空参数(如步长、步速、双支撑相占比)进行评测。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量表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步长、步速及双支撑相占比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有步速、双支撑相占比明显改善(P<0.05)。通过组间对比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WOMAC量表各维度评分、总分及步态时空参数(如步长、步速、双支撑相占比)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理筋手法能进一步缓解KOA患者疼痛,减轻膝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步行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冲击波和超声波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单侧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冲击波组和超声波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和冷疗)。冲击波组增加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共8次。超声波组增加超声波治疗,每天1次,每周5天,共20次。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ROM)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膝关节ROM和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冲击波组的VAS评分比超声波组明显降低(P<0.01),膝关节ROM和HSS评分均较超声波组有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对于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冲击波治疗可以比超声波治疗更好地缓解关节疼痛,有效增加膝关节关节活动度和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的临床效果。方法:此项研究选取肩袖损伤诊断明确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共计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术后0~12周分3个阶段行制动康复训练、保护康复训练、增强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采用被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增加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3周、6周及12周采用UCLASS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和ROM评分评估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周、6周及12周,2组分别与组内术前比较,UCLASS、constant及RO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3周、6周及12周,2组各评分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早期提供规律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另外在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超短波组、熏蒸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有患者22例,余各组均有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推拿及运动干预(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等),超短波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辅以超短波治疗,中药熏蒸组患者则辅以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辅以中药熏蒸及超短波联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同时对比各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经2周治疗后发现各组患者WOMAC量表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维度评分[(3.9±2.5)分]、功能障碍维度评分[(12.5±12.4)分]、总分[(18.6±15.2)分]及总有效率(95.2%)均显著优于其他各组水平(均P<0.05)。 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周痛点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60例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病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组):痛点注射组,行膝周痛点注射加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观察组(B组):膝周痛点冲击波组,行膝周痛点冲击波治疗加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3月和治疗后6月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后1周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1或P <0.05);B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1或P <0.05);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6周、3月和6月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或P <0.05)。两组病人治疗后1周骨关节炎指数均降低,B组骨关节炎指数治疗后6周、治疗后3月及治疗后6月显著低于A组(P <0.01)。两组病人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膝周痛点体外冲击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比痛点注射治疗效果更持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运动训练治疗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FS)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3例ITBFS患者分为运动训练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运动训练组、冲击波组患者分别给予运动训练或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同时给予运动训练及体外冲击波治疗,每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时及治疗结束4周后分别采用下肢功能量表(LEF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下肢LEF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及治疗结束4周后,发现3组患者下肢LEF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联合治疗组患者下肢LEFS评分[分别为(69.9±4.9)分和(68.0±6.0)分]及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8±0.6)分和(3.4±0.9)分]均显著优于运动训练组及冲击波组(P<0.05),而运动训练组及冲击波组上述疗效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或运动训练均能有效治疗ITBFS患者,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下肢功能、缩短疗程,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三维步态时空的影响。方法将6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30)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组(B组,n=31),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和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三维步态时空参数、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的支撑相、步频、步速,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B组的步态周期和步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的A组比较,治疗后B组三维步态时空参数中的支撑相、步态周期、步频、步幅、步速,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腓骨截骨联合关节镜微骨折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在2018年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关节镜微骨折技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腓骨截骨术。采用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ma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surgerykneescore,HSS)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情况,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评分、HSS评分和VA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周压痛、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和临床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腓骨截骨联合关节镜微骨折技术可有效恢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单纯性关节镜微骨折技术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规范化运动疗法的基础上佩戴自制改进膝关节可调外翻矫形器的效果。方法:60例膝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佩戴定制矫形器训练,治疗前后进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结果:治疗后1d ,观察组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1周、1个月时 WOMAC 评分继续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3个月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在治疗1个月后,WOMAC评分才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第2、3个月WOMAC评分无显著变化。治疗后,观察组WOMAC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减少(P<0.05)。结论:自制改进膝关节可调外翻矫形器对行运动疗法的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或神灯照射(TDP)治疗慢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慢性膝关节炎患者2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30例。观察组采用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采用TDP照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状态及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12周后,观察组VAS、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IL-1、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脉冲射频治疗慢性膝关节炎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水平,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八段锦运动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在健康宣教的基础上行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八段锦运动,每周3次,连续训练5周。治疗前、治疗5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表面肌电图评估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患侧膝股四头肌的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 结果 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WOMAC评分较低、患侧膝股四头肌iEMG值较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评分[(1.05±0.51)分]和WOMAC评分较低[(12.80±1.96)分]、患侧膝股四头肌iEMG值较高[(124.75±0.56)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八段锦运动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协同作用于KOA,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