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源性脂联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脂联素受体1(AdipoR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内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观察该通路是否参与调节脂联素对HSC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脂联素对HSC生长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联素作用下HSC-T6细胞AdipoR1、MMP-13、TIMP-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脂联素作用下HSC-T6细胞信号蛋白p38MAPK的活化及活性和AdipoR1、MMP-13、TIMP-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0.5μg/mL~2.0μg/mL脂联素处理HSC细胞,各组细胞增生无明显变化。0.5μg/mL、1.0μg/mL、1.5μg/mL脂联素作用下AdipoR1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1.0μg/mL脂联素处理HSC后,p38MAPK激酶磷酸化水平随时间增加而增高,在120min达最大值,之后又开始下降。不同浓度脂联素处理HSC120min后,p38MAPK激酶磷酸化水平均增加,并具有浓度依赖性。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可抑制p38MAPK激酶的磷酸化及活性。脂联素处理组HSC细胞MMP-13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TIMP-1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而SB203580可以抑制这种效应。结论脂联素可上调活化肝星状细胞AdipoR1的表达,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调节HSC细胞MMP-13及TIM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内脏脂肪素(visfatin)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为明确visfatin对MMP-9的作用,细胞分为两组:①巨噬细胞+visfatin 12 h组;②巨噬细胞+visfatin 24 h组,两组的visfatin的质量浓度均为:0(对照组)、50、100、200、400 ng/mL.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的活性.为明确visfatin对MMP-9的作用机制,细胞分为五组:①巨噬细胞未加刺激组(对照组);②巨噬细胞+ MAPK p38、ERK1/2、JNK信号通路抑制剂预处理1 h后加visfatin(200 ng/mL)24 h组;③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PPARγ)天然及人工配体/ RXR配体预处理1 h后加visfatin(200 ng/mL)24 h组;④巨噬细胞+visfatin(200 ng/mL)24 h组(Vis200组);⑤巨噬细胞+visfatin(200 ng/mL)刺激不同时间组(5、10、15、30、60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蛋白和PPARγ蛋白表达及visfatin刺激下巨噬细胞p38、ERK1/2、JNK 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 Visfatin能促进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P<0.01),同时增强了MMP-9的活性(P<0.01).p38 MAPK、ERK1/2 MAPK通路抑制剂及RXR配体抑制visfatin对MMP-9表达具有上调作用;visfatin能促进p38 MAPK和ERK1/2 MAPK的磷酸化,但不影响PPARγ蛋白的表达.结论 Visfatin增加了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该作用与p38 MAPK和ERK1/2 MAPK信号通路有关;RXR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细胞外基质降解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探讨大蒜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MTT法检测大蒜素作用下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 RT-PCR检测肝星状细胞的TIMP-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星状细胞的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SC-T6大蒜素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增殖抑制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IM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并且大蒜素浓度增高时,TIMP-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则逐渐下降,大蒜素高浓度(24μg/mL)组对TIMP-1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蒜素对HSC-T6增殖和TIMP-1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为临床开发抗肝纤维化的新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大鼠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减负荷模型,探讨心室减负荷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脏MMPs -TIMPs 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形成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即减负荷组(n = 14)与心力衰竭组 (n=10),前者通过异位心脏移植的方法形成左心室减负荷模型;后者不进行心脏移植,另外8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周后,测量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及最大压力上升及下降速度(±dP/dtmax)。用Western blot法、RT-PCR检测MMP-1、MMP-2、MMP-7、MMP-9、TIMP-1、TIMP-2、TIMP-3,以及TIMP-1/MMP-1的比值和 TIMP-3/MMP-9、TIMP-2/MMP-2比值和 TIMP-3/MMP-9 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中的 MMP-1、MMP-2和MMP-9 基因表达明显增加;与心力衰竭组比较,在减负荷后,减负荷组的 MMP-2和MMP-9 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2 和 TIMP-3 的基因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力衰竭组比较,TIMP-1/MMP-1的比值和 TIMP-3/MMP-9 均有明显升高 (P<0.05);TIMP-2/MMP-2 的比值升高更为明显 (P<0.01)。与心力衰竭组比较,减负荷组的 MMP-9 和 MMP-2 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TIMP-1和TIMP-3 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 MMPs-TIMPs轴在心脏减负荷后心室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大鼠缺血性心肌病进行减负荷可以下调MMP-1、MMP-2和MMP-9,上调TIMP-1和TIMP-3,从而提高TIMPs 与 MMPs 之比;在检测心脏细胞外基质方面,TIMPs/MMPs 的比值较单个MMP 或 TIMP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内脏脂肪素(visfatin)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诱导THP-1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为明确visfatin对MMP-9的作用,细胞分为两组:①巨噬细胞+visfatin 12 h组;②巨噬细胞+visfatin24 h组,两组的visfatin的质量浓度均为:0(对照组)、50、100、200、400 ng/mL。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的活性。为明确visfatin对MMP-9的作用机制,细胞分为五组:①巨噬细胞未加刺激组(对照组);②巨噬细胞+ MAPK p38、ERK1/2、JNK信号通路抑制剂预处理1 h后加visfatin(200 ng/mL)24 h组;③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PPARγ)天然及人工配体/ RXR配体预处理1 h后加visfatin(200 ng/mL)24 h组;④巨噬细胞+visfatin(200 ng/mL)24 h组(Vis200组);⑤巨噬细胞+visfatin(200 ng/mL)刺激不同时间组(5、10、15、30、60 min)。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蛋白和PPARγ蛋白表达及visfatin刺激下巨噬细胞p38、ERK1/2、JNK 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 Visfatin能促进MMP-9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P<0.01),同时增强了MMP-9的活性(P<0.01)。p38 MAPK、ERK1/2 MAPK通路抑制剂及RXR配体抑制visfatin对MMP-9表达具有上调作用;visfatin能促进p38 MAPK和ERK1/2 MAPK的磷酸化,但不影响PPARγ蛋白的表达。结论 Visfatin增加了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该作用与p38 MAPK和ERK1/2MAPK信号通路有关;RXR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抵抗素调节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9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用含1%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CAECs)16 h(血清饥饿培养),之后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Con)组:无抵抗素干预;(2)Res20组:抵抗素20 ng/ml干预;(3)Res40组:抵抗素40 ng/ml干预;(4)Res100组:抵抗素100 ng/ml干预;(5)Res40+U0126组:细胞中加入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抑制剂U0126(20 mmol/L)预处理1 h,再加入抵抗素40 ng/ml干预;(6)U0126组:细胞中仅加入ERK抑制剂U0126(20 mmol/L),细胞各组干预24 h后,用RT-PCR法检测MMP-9和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MMP-9和TIMP-1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CAECs p-ERK1/2及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3种浓度抵抗素干预HCAECs 24 h后,MMP-9 mRNA与蛋白水平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TIMP-1 mRNA与蛋白水平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40 ng/ml抵抗素干预组加入ERK抑制剂U0126后,MMP-9 mRNA与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TIMP-1 mRNA与蛋白无明显变化。与Con组、U0126组及Res40+U0126组相比,Res40组p-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抵抗素可诱导HCAECs MMP-9的生成,可能通过下调TIMP-1的表达及激活ERK通路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7.
EGFR信号通路调控结肠癌Caco-2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EGFR信号通路与人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aco-2细胞增殖和体外侵袭能力;采用RT-PCR方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基因转录水平;采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P-EGFR和P-ERK蛋白表达。结果外源性EGF(10μg/L)增加P-EGFR和P-ERK蛋白表达同时使24 h细胞生长率提高了23.35%(P<0.01),使过膜细胞数由(208±3)上升到(241±5)(P<0.01)。当用AG1478(20μmol/L)和PD98059(40μmol/L)分别阻断EGFR和ERK/MAPK后,EGF作用消失,Caco-2细胞生长明显抑制(P<0.01),但无时间效应关系;Caco-2细胞体外侵袭力明显减弱(P<0.01)。RT-PCR测定显示,EGF能增加Caco-2细胞MMP-2、MMP-9 mRNA的表达和减少TIMP-1和TIMP-2 mRNA的表达;而AG1478能逆转EGF的作用,使MMP-2、MMP-9 mRNA的表达下降,TIMP-1和TIMP-2 mRNA的表达上升,结果MMP-2/TIMP-2比值和MMP-9/TIMP-1比值均下降(P<0.01)。结论EGFR-ERK/MAPK信号通路通过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其抑制剂mRNA比值调控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RK通路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分为7组:对照组;PDGF-BB刺激组(终浓度分别为10、25和50 ng/ml);PDGF-BB和ERK通路抑制剂UO126共刺激组(PDGF-BB 25ng/ml UO126 5 μmol/ml,PDGF-BB 25 ng/ml UO126 10 μmol/ml);UO126 10 μmol/ml刺激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纤连蛋白(FN)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PDGF-BB能剂量依赖性的上调 PAI-1和FN mRNA的表达(P<0.05),同时下调MMP-2 mRNA的表达(P<0.05).U0126则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DGF-BB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和FN mRNA的表达(P<0.05),促进MMP-2 mRNA的表达(P<0.05).结论:PDGF-BB可能通过ERK通路作用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进其FN的合成,从而参与肾小球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大鼠活化型肝星状细胞-6 (hepatic stellate cell T6,HSC-T6) NADPH氧化酶(NAPDH oxidase,NOX)亚基及其调控的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Akt,PI3K/Akt)、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etal matrix proteinase -1,MMP-1)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瘦素组(100 ng/mL)、UA干预组(UA 50 μmol/L+瘦素)、NOX抑制剂DPI干预组(DPI 20 μmol/L+瘦素)、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组(SB203580 10 μmol/L+瘦素)及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组(LY294002 10 μmol/L+瘦素)。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OX亚基gp91phox、p22phox、p67phox、Rac1蛋白表达;信号通路PI3K、Akt、P38MAPK的活化及TIMP 1、MMP 1蛋白表达。结果  UA能显著抑制瘦素诱导的gp91phox、 p22phox、p67phox、Rac1蛋白表达(P均<0.01),但UA对gp91phox、p67phox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不及DPI和LY294002。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PI3K蛋白表达及Akt、P38MAPK蛋白磷酸化(P均<0.01),与DPI及LY294002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TIMP-1蛋白表达,同时促进MMP-1蛋白表达(P均<0.01)。结论  UA能抑制瘦素诱导的大鼠HSC T6细胞NOX亚基gp91phox、p22phox、p67phox、Rac1表达及PI3K/Akt、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其下调TIMP-1蛋白及上调MMP-1蛋白表达的机制可能与UA抑制NOX调控的PI3K/Akt及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 FPS)对TGF-β1下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MP-2、TIMP-2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用TGF-β1作为刺激因子,孵育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 HMC),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FPS干预,具体分组如下:模型组(TGF-β14 ng/ml)、FPS高剂量组(TGF-β14 ng/ml +FPS 100 ug/ml)、FPS中剂量组(TGF-β14 ng/ml + FPS 50 ug/ml)、FPS低剂量组(TGF-β14 ng/ml + FPS 25 ug/ml)、FPS对照组(FPS 100ug/ml)、正常对照组.ELISA技术检测HMC培养上清液中MMP-2、TIMP-2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技术检测HMC 的MMP-2、TIMP-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1能减少HMC的MMP-2蛋白及mRNA表达 (P<0.01),增加HMC的TIMP-2蛋白及mRNA表达 (P<0.01);FPS能阻断TGF-β1刺激下HMC的MMP-2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TIMP-2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1,P<0.05);FPS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相比MMP-2、TIMP-2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褐藻多糖硫酸酯能阻断TGF-β1刺激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MP-2、TIMP-2表达的比例失衡,阻断了由MMP-2、TIMP-2比例失衡导致的ECM积聚,从而延缓了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100B蛋白、碱性髓鞘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戊四氮(PTZ)诱导致痫幼鼠海马、额叶、中脑和血清中的动态改变,评鉴癫痫(EP)造成不同脑区的神经损伤。方法雄性SD幼鼠60只,随机分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IP)PTZ 50 mg/kg 1次,A组IP生理盐水。根据EP发作分级,0~1级9只视为B组,立即取脑;2级以上发作41只,于EP发作后0 h(C=10)、6 h(D=11)、24 h (E=10)、72 h(F=10)断头,分别取下海马、中脑和额叶皮质,断头前抽取躯干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各脑区S100B和MBP ,采用EIA法检测血清和各脑区 NSE值。结果 EP发作后,海马、额叶和血清S100B蛋白、MBP和NS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海马和额叶的NSE峰值出现在中脑NSE之前。各脑区和血清S100B蛋白皆于EP后24 h达高峰,而MBP于EP后72 h达高峰。结论 EP发作可以造成大脑不同脑区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髓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明太鱼骨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明太鱼骨粉和肉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明太鱼骨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0.75,RSD为2.98%,肉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0.88,RSD为1.52%;准确度实验结果示,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为2.23%.[结论]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明太鱼骨粉蛋白质含量结果可靠、准确且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融合蛋白的内化作用.方法:首先原核表达并分离纯化HSP70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蛋白HSP70-EGFP.实验中所用DCs来源于人外周血.内化实验分3组进行:将1,2组DCs分别与融合蛋白HSP70-EGFP和蛋白EGFP孵育30 min;第3组先将DCs与HSP70孵育30 min,再与HSP70-EGFP孵育30 min.之后将3组DCs转至37 ℃孵箱内,培养0.5,1,2和24 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含HSP70-EG-FP或EGFP的DCs数量.应用IL-12 Eli-spot法检测HSP70-EGFP等抗原促进DCs分泌IL-12的效果.结果:①成功获得了重组蛋白HSP70-EGFP,Mr约为97 000,HSP70-EGFP表达量占总蛋白的35.7%.纯化后的融合蛋白HSP70-EGFP溶液经紫外线灯照射时发出鲜绿色的荧光.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在37 ℃孵育0.5 h后,HSP70-EGFP孵育的DCs组阳性率为63.3%,其余两组为阴性.在37 ℃孵育1,2和24 h后,3组阳性率均大于80.0%.IL-12 Eli-spot检测结果显示,在刺激DCs活化及分泌IL-12的水平上,HSP70-EGFP与脂多糖(LPS)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SP70-EG-FP的活化DCs能力明显高于EGFP(P=0.001).结论:①受体介导的吞噬作用在DCs内化HSP70-EGFP的初始阶段起主要作用,随孵育时间的延续,吞饮作用占主要地位.②HSP70-EGFP可促进DCs分泌特征性细胞因子IL-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酪蛋白为对照,观察大豆蛋白、花生蛋白、麦绿素(叶蛋白)三种植物蛋白质对生长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20%大豆蛋白、20%花生蛋白和14%酪蛋白加6%麦绿素的人工半合成饲料,5周后测定其肝脏和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结果:四组大鼠血清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除花生蛋白组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它各组TG水平无显著差异;大豆蛋白组血清HDL—C和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当,而花生蛋白组和麦绿素添加组血清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大豆蛋白组(P〈0.01),而其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花生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P分别为〈0.05和〈0.01),麦绿素添加组TC水平显著升高(P〈0.01);花生蛋白组的肝脏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均能降低实验大鼠肝脏TG水平,花生蛋白还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LDL-C及肝脏LDL-C水平,提高血清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甲型副伤寒患血清时相蛋白进行动态检测,找出较敏感的炎症标记蛋白。方法 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对325例甲型副伤寒和300例非感染患的8项时相蛋白作动态检测。结果 感染早期CRP及感染极期AAG水平与正常参考值相比明显升高,并随着感染的控制呈逐渐下降趋势,有31例复发病例也呈升高趋势;TRF及PAB水平与正常参考值相比明显下降,随着疾病的变化逐渐恢复正常。其余4项急性时相蛋白升高的只占325例感染患的8%。非感染组8项时相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CRP、AAG为感染甲型副伤寒时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TRF、PAB为较敏感的急性负时相蛋白。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进行了酵母菌菌丝蛋白的包性毒性试验和亚性毒性试验。结果:菌丝蛋白急性毒属于无毒级范围,亚急性毒性显示菌丝蛋白在饲料中添加量达40%时,对大白鼠有一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雄性大鼠生长缓慢、摄饲效率低、肾体比增大,雌性大鼠的肝体比、肾体比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哮喘大鼠骨形态构建蛋白4(BMP-4)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Ⅰ组)15只,为健康大鼠;哮喘模型组(Ⅱ组)15只,为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后吸入激发建立模型;异丙酚组(Ⅲ组)15只,为哮喘大鼠给予异丙酚50mg·kg-1·h-1,2h。用HE染色后病理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气道形态学参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P-4表达定位,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BMP-4含量。结果Ⅱ组与Ⅰ组相比,支气管内径缩小,平滑肌层增厚,BMP-4含量减少7.9%(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支气管内径有所增大,肺内含有BMP-4含量增加4.1%(P<0.05)。结论异丙酚对哮喘大鼠肺内BMP-4表达降低趋势有所缓解,可能是其气道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内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尾部-30(悬吊(TS)大鼠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健康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7 d组(TS7研d)和尾吊 川芎嗪7 d组(Treate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肺组织内C-fo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尾吊7 d组肺组织、肺腺泡血管和微血管内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内原癌基因C-fos蛋白及其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川芎嗪干预(treated组)大鼠肺组织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和阳性面积百分比与尾吊7 d组比较均降低(P<0.01,P<0.05).结论:尾吊模拟失重引起大鼠肺组织C-fos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增加,川芎嗪可下调肺组织C-fos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嗜热菌热休克蛋白CpkB在体外与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质复性的关系。方法: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纯化OpkB蛋白;将nrhTNF在8mol/L脲中变民生,然后在不同浓度的CpkB存在下进行体外复性,以复性后nrhTNF的和活性检测指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肾组织钠/二羧基转运蛋白1(hNaDC1)表达变化与肾结石发病的的关系.方法85例肾结石患者分为、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和低枸橼酸尿结石组.并设50例对照为非结石患者.采用RT-PCR及Northem印迹法检测其中部分肾结石患者肾组织的hNaDC1mRN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hNaDCl蛋白表达的变化;常规生化方法测定血、尿枸橼酸、草酸等生化指标.结果低枸橼酸尿结石组结石复发率(36.1%),显著高于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16.3%,P<0.01).hNaDC1mRNA在正常肾组织中有表达,分布于近端肾小管刷状缘;低枸橼酸尿结石患者hNaDC1mRNA/18sRNA比值(0.65±0.21)显著高于对照组(0.36±0.11,P<0.01);而尿枸橼酸正常结石患者(0.4±0.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低枸橼酸尿结石组hNaDC1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P<0.01),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低枸橼酸尿结石组尿pH值、尿钠水平显著低于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和对照组;尿钙、尿草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尿枸橼酸正常结石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肾组织hNaDC1表达上调可能是低枸橼酸尿的重要原因,与肾结石的形成和复发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