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中有关穴位按摩应用于产后缺乳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10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5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后缺乳患者血清泌乳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9.69,95%CI(56.94,62.45),P<0.00001].对产后缺乳患者泌乳量、乳房充盈度及乳汁黏稠度的影响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穴位按摩可增加产后缺乳患者泌乳量,改善乳房充盈度和增加乳汁黏稠度.结论: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可能存在优势,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仍需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HPLC法测定了25℃、100 r/min条件下平衡48 h时氟非尼酮在水性溶剂和非水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氟非尼酮在水及其他水性溶剂中微溶,溶解度约为2.5 mg/ml,溶剂的pH值对溶解度影响小;氟非尼酮易溶于乙醇,可溶于聚乙二醇400、1,2-丙二醇和异丙醇,微溶于甘油。摇瓶法测得氟非尼酮的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为1.182,略有亲脂性。以乳猪皮肤为模型,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评价不同载药量(0.5%和1%)凝胶及溶液的经皮渗透特性。结果表明,2种载药量的氟非尼酮凝胶的经皮渗透行为均符合零级模型,1%凝胶的24 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24h)和单位面积皮肤滞留量(Qskin)均比0.5%凝胶增加约1倍;同时,0.5%溶液的Q24h和Qskin结果介于2种载药量凝胶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外胃癌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对可用性评价进行重点分析,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发表的胃癌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包括Web of Science、Pub Med、Embase、Medline、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及Cochrane Library等。结果经过文献筛选,本研究共纳入15篇英文文献。胃癌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的功能以自我监测、疼痛管理、健康教育、营养咨询和监测以及加强体育锻炼为主。应用程序的可用性评价以量性评价为主,评价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对象大多针对目标患者用户,评价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可用性评价要素以可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满意度为主。结论胃癌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相关研究呈持续性增加趋势,仅适用于胃癌患者的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相对不足。应用程序设计时应在尽可能考虑胃癌患者全面需求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服务,应用程序的可用性评价应贯穿应用程序研发的全过程,且如何规范实施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可用性评价应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腺病、92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和2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EZH2和p53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EZH2在ILC与ID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乳腺腺病组织中的表达低于ILC与IDC组织(P<0.016 7)。EZH2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等均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生存状态及p53表达有关(P<0.05)。p53蛋白在乳腺腺病和IL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ID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ILC与乳腺腺病组织(P<0.0167)。p53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与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分子亚型及生存状态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乳腺腺病、ILC及IDC组织中,EZH2及p5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二者表达呈正相关。EZH2及p53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视网膜血管是活体状态下唯一可通过无创方式观察到的血管,其病变可能会反映肾脏血管病变,而微循环系统的异常又可影响到体循环血压的变化。本文将针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入组5 541人,测量尿白蛋白/尿肌酐、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视网膜中央静脉直径及血压等指标;应用SPSS 17. 0计算相关性。结果视网膜动脉直径最小组白蛋白尿发生风险是最大组的1. 24倍(95%CI 1. 02~1. 51),视网膜静脉直径变化与白蛋白尿的发生无相关性。在经多因素调整后,高血压病人群整体发生白蛋白尿的风险较高,是对照组的1. 41倍(95%CI 1. 21~1. 64)。视网膜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病时,发生白蛋白尿的风险最高,是对照组的1. 69倍(95%CI 1. 31~2. 19)。结论视网膜动脉狭窄与白蛋白尿发生独立相关,视网膜静脉直径变化与白蛋白尿发生无明显相关性。高血压病人群整体发生白蛋白尿的风险升高,且当合并视网膜动脉狭窄时,白蛋白尿发生率最高。提示视网膜血管检查与蛋白尿的检查及血压监测应结合起来,可能成为临床筛查慢性肾脏病的更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变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的强化干预措施,并比较分析干预效果。方法以2011年5月至8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三水区事业单位职工3480例作为研究对象,强化干预组共1740例,其中MS组286例,非MS组1454例;对照组共1740例,其中MS组305例,非MS组1435例。对照组接受自主常规的临床治疗;强化干预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是否患有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疾病前状态(包括高血压、肥胖、超重、糖尿病、糖耐量减退、血脂异常)等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变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强化干预组MS亚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9.53±2.43)mm Hg(1 mm Hg=0.133 kPa),空腹血糖为(6.26±1.17)mmol/L,对照组MS亚组患者分别为(5.61±2.65)mm Hg和(6.89±1.19)mmol/L,强化干预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干预组中,MS亚组患者的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数分别为28例和26例,而非MS亚组患者的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数分别为99例和91例;对照组中,MS亚组患者的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0例和41例,而非MS亚组患者的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72例和174例。强化干预组MS亚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MS亚组患者的发生例数,强化干预组非MS亚组的患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非MS亚组的患者例数,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干预手段联合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共计97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患者排气、排便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为早期防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无创性动脉硬化监测,分别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分为2组:baPWV增高组(baPWV大于年龄、性别-baPWV标准曲线)和baPWV正常组(baPWV小于年龄、性别-baPWV标准曲线),踝臂指数低值组(踝臂指数≤0.9)和踝臂指数正常组(踝臂指数>0.9),对2组患者的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 与baPWV正常组相比,baPWV增高组IMT明显增厚[股动脉(1.08±0.16)mm比(0.93±0.13)mm,P<0.01];胭动脉(1.02±0.16)mm比(90.84 ±0.11)mm,P <0.01]、PSV[股动脉(75±16) cm/s比(68±13) cm/s,P<0.05];胭动脉(50±7)mm比(56±11)mm,P<0.01]、EDV[股动脉(12.5±2.0)cm/s比(19.6±2.4) cm/s,P<0.01];胭动脉(10.1±2.0)mm比(14.9±2.7)mm,P<0.01]和搏动指数(股动脉2.3±1.3比3.6±1.5,P<0.01;胭动脉4.0±1.9比4.9±2.0,P <0.05)明显减低而阻力指数明显增大(股动脉0.82±0.23比0.73±0.18,P<0.05;胭动脉0.82±0.22比0.73 ±0.2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baPWV正常组相比,baPWV增高组下肢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更高[91.3% (42/46)比76.2%(32/42),P<0.01],狭窄程度更重.同样,与踝臂指数正常组相比,踝臂指数低值组IMT明显增厚[股动脉(1.12±0.18) mm比(0.88 ±0.12) mm,P<0.01];胭动脉(1.10±0.17)mm比(0.80 ±0.15)mm,P<0.01]、PSV[股动脉(58±12) cm/s比(80±16) cm/s,P<0.01];胭动脉(46 ±6)mm比(60±14)mm,P<0.01]、EDV[股动脉(10.1±1.9) cm/s比(23.3 ±3.2)cm/s,P<0.01];胭动脉(9.1±2.1)mm比(16.2±3.2)mm,P<0.01]、搏动指数[股动脉2.2±1.3比3.7±1.7,P<0.01];胭动脉[3.9±2.0比5.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