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筛选乌头碱给药大鼠尿液的生物标记物,寻找该化合物的相关代谢通路。方法:2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给药组,采用液液萃取法处理生物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正、负离子模式下空白组大鼠与给药组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2组大鼠生物样品进行无监督模式的评价,筛选对分类起关键作用的内源性代谢物,并寻找可能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共筛选出5个对分类起主要作用的内源性代谢物,得到结构表征的有4个,分别为propionylglycine methyl ester,Cys-Ser-Me,5,8-dihydroxy-3,4-dihydrocarbostyril,吡咯-2-羧酸。结论:乌头碱的阵痛作用可能与体内五羟色胺分泌量的降低有关,为乌头碱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寻找羟基积雪草苷体内药效物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法鉴定大鼠腹腔注射羟基积雪草苷(50mg·kg-1)后体内的代谢产物。结果:从大鼠含药血浆、尿液及脑组织中检测到羟基积雪草苷原形成分和11种代谢产物,均为相代谢产物。结论: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体内代谢广泛,主要的代谢途径为去甲基化、羟基化、脱水等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连碱的体内外代谢产物及其代谢途径。方法:体内代谢采用单次灌胃大鼠黄连碱(剂量25 mg·kg~(-1)),收集给药后0~48 h的尿液和粪便,0~24 h的胆汁以及给药0. 25,1,2 h后的血浆和脑组织样品;体外代谢采用大鼠肝微粒体及肠道菌群孵育的方法;运用高分辨HPLC-MS/MS技术对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原型及代谢物进行鉴定。选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4. 6 mm×150 mm,5μm),以乙腈-0. 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0 mL·min~(-1),柱温25℃。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检测模式,扫描范围m/z 50~1 200。对各色谱峰质谱图进行分析,根据准分子离子峰判断相对分子质量,进一步根据各色谱峰的主要碎片离子、保留时间等信息,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推测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在大鼠尿液、粪便、胆汁、血浆、脑组织、肝微粒体温孵和肠道菌群温孵样品中发现了黄连碱的17个代谢产物,Ⅰ相代谢产物11个,Ⅱ相代谢产物6个。这17个代谢产物是黄连碱在大鼠体内羟基化、去甲基化和脱氢作用、硫酸酯化、葡糖糖醛酸化后产生的。结论:黄连碱可在大鼠体内发生Ⅰ相和Ⅱ相代谢反应,代谢物主要存在于尿液中,主要代谢部位为肝脏;黄连碱胃肠道吸收较差,代谢少,大部分经粪便以原型排泄,为黄连碱的药效学和药理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丹酚酸B大鼠体内代谢产物及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丹酚酸B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途径。方法:取SD大鼠12只,分为两组。用于收集空白血浆、胆汁、尿液样品的大鼠各2只;尾静脉注射丹酚酸B(100 mg·kg-1)后,用于收集血浆、胆汁、尿液中丹酚酸B代谢产物的大鼠各2只;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联用技术,对处理后的各样品进行检测,并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与结构鉴定分析。结果:根据质谱信息,共检测到大鼠体内丹酚酸B相关代谢产物11个,其中血浆样品中检测到丹酚酸B酯键水解等2个代谢产物;胆汁样品中检测到丹参素、紫草酸和紫草酸的甲基化物等5个代谢产物;尿液样品中检测到丹酚酸B甲基化和硫酸化等4个代谢产物。结论:丹酚酸B可在大鼠体内代谢为丹参素等代谢产物;依据检测的代谢产物,推测丹酚酸B代谢反应位置主要在酯键和五元环上,代谢途径主要有酯键水解、分子内脱水、脱羧、羟化、甲基化和硫酸化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鉴定了乔松素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产物。方法:分析乔松素经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和大鼠口服给药后的胆汁、尿液、粪便中的代谢产物,以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分离鉴定代谢产物。结果:在大鼠肝微粒体和胆汁、尿液、粪便中共检测到5个代谢产物,根据裂解规律及与标准品对照,鉴定了其中3个代谢产物的结构,推测了另外2个代谢产物的结构。结论:通过大鼠体内外代谢产物的比较,发现乔松素的代谢途径主要是羟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其原型和柚皮素是在体内的主要作用形式,在胃肠道及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化是其代谢失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该文采用UHPLC-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鉴定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灌药后,收集大鼠血浆和尿液。经固相萃取法处理生物样品后,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和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对含药血浆、尿液及空白组样品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分析精确质量数据、多级质谱信息与文献报道结果比对,共从大鼠生物样品中初步检测鉴定出26个代谢产物。其中7个为丹参酮Ⅰ的代谢产物,主要代谢途径为葡萄糖醛酸化、羟基化、还原反应、去甲基化反应、甲基化、硫酸酯化以及它们的复合反应等;19个为丹参酮ⅡA的代谢产物,其主要代谢途径为羟基化、还原反应、甲基化、硫酸酯化、葡萄糖结合、葡萄糖醛酸化以及它们的复合反应。结果表明,应用UHPLC-LT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可以较为全面地阐明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可为进一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再研究以及药物二次研发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鉴定去氢骆驼蓬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探究去氢骆驼蓬碱单剂量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分布差异,并推测其代谢途径。方法 SD大鼠单剂量(40 mg·kg-1)灌胃给予去氢骆驼蓬碱,收集给药后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样品,经处理后运用UPLC-Q-TOF-MS进行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 min,5%A;2~9 min,5%~35%A;9~9.5 min,35%~100%A;9.5~12 min,100%A;12~12.5 min,100%~5%A;12.5~14 min,5%A),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扫描范围m/z 50~1 200。根据得到的化合物相对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峰及特征碎片离子等信息,与文献数据进行比较,鉴定去氢骆驼蓬碱体内代谢产物,并推测其代谢途径。结果 在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共鉴定出去氢骆驼蓬碱及其相关代谢产物42个,其中血浆中27个,胆汁中17个,尿液中26个,粪便中13个。涉及的代谢途径包括单羟基化、双羟基化、去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及硫酸化等。结论 去氢骆驼蓬碱可在大鼠体内发生Ⅰ相和Ⅱ相代谢反应,原型药物在体内代谢较快,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可为去氢骆驼蓬碱的药效学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UHPLC-LTQ-Orbitrap技术对丹参素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SD大鼠灌胃给药丹参素CMC-Na混悬液后,收集其血浆和尿液,应用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多级质谱裂解信息,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结果比对,最终鉴定了丹参素以及21个丹参素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同时分析了丹参素主要的体内代谢反应,如脱水、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去羟基化以及相关的复合反应等。该文应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阐明了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今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LC/ESI-MSn方法对乌头碱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家兔尿液中的乌头碱代谢产物进对比研究。经与空白尿样对照发现,在0~4h和4~8h两个时间段,家兔尿液中除乌头碱(AC)原形外,均含有相同的代谢产物,但相对含量差别很大。通过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可以发现3个主要代谢产物(M1,M2,M4)。分别测定了各代谢产物的准分子离子及其各级碎片离子,与AC在ESI-MSn条件下的质谱碎裂规律相比较,并参考AC体内代谢文献,推断尿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M1为16-O-去甲基乌头碱;M2和M4的m/z均为616,为同分异构体,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千里光碱的大鼠体内代谢。方法 SD大鼠口服千里光碱,收集胆汁、尿液及粪便样本,采用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对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推导其体内代谢模式。结果 正负离子下共检测到38种代谢产物,主要为千里光碱及其代谢物的氮氧化物,羟化产物,水解产物,以及硫酸结合物,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谷胱甘肽结合物。另外,尿液、胆汁与粪便中检测到的代谢物有一定差异,胆汁和尿液中代谢产物较多。结论 千里光碱在大鼠体内代谢广泛,形成多种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1.
杨宝  范真  周联  朱锦萍  杨滔  丘茂松  金晶  赵钟祥 《中草药》2015,46(9):1333-1337
目的观察大鼠肠道菌群对紫丁香苷的体外代谢转化作用。方法将紫丁香苷与离体大鼠肠道菌群的孵育液分别培养O、4、8、12、24、48 h后取样,经正丁醇萃取后采用HPLC和LC-MS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扩大培养24h的孵育液经正丁醇萃取后,采用ODS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分离制备代谢产物NMR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大鼠肠道菌群对紫丁香苷具有显著的代谢转化作用。在0~48 h代谢组的孵育液中共检测到2个代谢产物芥子醇(M_1)和右旋丁香树脂酚(M_2)。12h时有81%的紫丁香苷被代谢转化,24 h时紫丁香苷已经完全被代谢转化;并且检测到12h之前的主要代谢产物为M_1,24h后的主要代谢产物为M2,且24h后未能检测到M_1。结论在离体条件下,大鼠肠道菌群可以在24h内将紫丁香苷完全代谢转化为M_1,然后再将M_1代谢转化为M_2,且8~12h内转化紫丁香苷的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后尿液中的代谢产物,为该制剂的作用机制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收集0~12 h尿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尿液样品,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 400。结果:检测并鉴定到7个原型成分(黄芩苷,栀子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Rd和Re)及10个可能的代谢产物(其中4个来源于黄芩苷,6个来源于栀子苷)。10个可能的代谢产物分别为葡萄糖基化代谢物(B-M1,G-M2和G-M4),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物(B-M2),甲基化代谢物(B-M3),水解代谢物(B-M4),去甲基化代谢物(G-M1),脱氢代谢物(G-M3)和羟基化代谢物(G-M5和G-M6),而人参皂苷类成分则暂时未能在尿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结论:尾静脉注射通络清脑注射剂后,大鼠尿液中能检测到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原型及不同途径的10个代谢产物,而三七总皂苷各成分则只检测到药物原型,暂时未能检测到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itrinin(1),tenellic acid C(2),tenellic acid A(3),terretonin(4),echinulin(5),(E)-4,6-dimethoxy-3-[4-oxo-5-(prop-1-enyl)-4H-pyran-2-yl]-isobenzofuran-1(3H)-one(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分别为0.08,0.09 m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附子-甘草配伍前后附子中6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注模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红质量浓度,利用LC-MS测定灌注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质量浓度,分别研究附子单煎液、附子-甘草合煎液、附子-甘草合并液3种配伍方式对上述6种生物碱类成分肠吸收的影响。结果:与附子单煎液相比,苯甲酰乌头原碱在附子-甘草合煎液、附子-甘草合并液中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单位时间吸收率(A)呈下降趋势;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在附子-甘草合煎液、附子单煎液中的Ka和A相比附子-甘草合并液有所减少;附子-甘草合煎液中次乌头碱的Ka和A相比附子单煎液呈下降趋势,附子-甘草合并液中次乌头碱的Ka和A相比附子单煎液均呈升高趋势,附子-甘草合煎液中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吸收相比附子单煎液中均有所降低。结论:附子配伍甘草后6种乌头碱类成分在大鼠十二指肠中的吸收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为阐释"附子得甘草而后缓"的配伍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脂质组学特征,寻找其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采集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及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血浆,采用UPLC-Q/TOF-MS进行血浆脂质组学研究。血浆样本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进行检测,同时采集一级和二级质谱(m/z检测范围分别为100~2000,50~2000),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建立脂质组学模型,基于多元统计发现并鉴定差异脂质代谢物。结果:OPLS-DA模型可明显区分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发现并鉴定了15个差异脂质代谢物,分别为C16 sphinganine,植物鞘氨醇,N,N-dimethylsafingol,2-hydroxyphytanic acid,orotinichalcone,PC[18∶2(2E,4E)/0∶0],PC(0∶0/16∶0),epitestosterone sulfate,etiocholanolone sulfate,PS[22∶1(11Z)/0∶0],PC[16∶0/20∶4(5E,8E,11E,14E)],PC[19∶1(9Z)/17∶2(9Z,12Z)],PC(16∶0/0∶0),PC(18∶0/0∶0),PS[15∶1(9Z)/22∶1(11Z)]。结论:痰瘀互结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浆脂质组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血浆差异脂质代谢物有助于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的准确辨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混合人肝微粒体和重组人源细胞色素酶P450(CYP)同工酶,研究小檗碱的代谢特性,明确参与小檗碱代谢的CYP酶亚型及其贡献度,并确证相关代谢产物的结构。方法 将混合人肝微粒体分别与20、100、200、400、600、800、1 200 ng/mL的小檗碱共同孵育后,计算小檗碱酶反应动力学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体外肝微粒体对药物的固有清除率(CLint);采用CYP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研究小檗碱的代谢表型;将重组人源CYP同工酶CYP3A4、CYP1A2、CYP2D6、CYP2C9与一定质量浓度的小檗碱孵育,UPLC法测定孵育液中原形药物的剩余量和代谢产物的生成量;整体归一化法计算各酶的代谢贡献度;LC-MS/MS法鉴定相关代谢产物。结果 小檗碱在混合人肝微粒体中的Vmax为1.51 nmol?mg?1?h?1;Km为2.69 nmol/mL;CLint为0.56 mL?mg?1?h?1。CYP2D6的特异性抑制剂奎尼丁和CYP1A2的特异性抑制剂呋喃茶碱对小檗碱的代谢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他CYP酶抑制剂对小檗碱的代谢无显著影响。CYP2D6、CYP1A2对小檗碱代谢产物M1(去亚甲基小檗碱)的贡献度分别为75.253 9%、23.323 6%;对M2产物(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的贡献度分别为46.893 8%、8.679 5%。小檗碱在体外混合人肝微粒体温孵体系中的主要代谢途径为O-去甲基化,可生成去亚甲基小檗碱和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结论 小檗碱在肝脏中主要被CYP2D6和CYP1A2代谢,分别生成去亚甲基小檗碱、唐松草分定或小檗红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西洋参果总皂苷(TSPQF)灌胃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以2.6 g·kg~(-1)灌胃给予TSPQF,收集血清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分析并鉴定吸收入血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大鼠含药血清中共鉴定了9个入血成分,其中5个入血成分为原型成分,分别为拟人参皂苷F11,人参皂苷Rc,Rb3,Rd和原人参三醇;其余4个为代谢产物,分别为原人参二醇,人参皂苷CK,人参皂苷Rh2和拟人参皂苷RT5。结论:9个入血成分可能是TSPQF在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揭示TSPQF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牡荆子中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VB-1)和vitedoin A(VB-2)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FLC-IT-TOF-MS)技术,鉴定大鼠分别ig给予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后,粪便、尿液、胆汁、血浆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发现并确证了2个木脂素原型及其11个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存在。通过代谢产物鉴定分析了其主要代谢途径,发现在大鼠体内这2个木脂素成分发生了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羟化、羟化硫酸化、还原葡萄糖醛酸化和还原硫酸化等代谢反应。结论通过对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分析,基本阐明了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进一步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桑叶总酚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成分鉴定,为桑叶总酚的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芦丁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乙醇提取工艺,优选纯化工艺路线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技术参数,包括树脂用量,pH,洗脱剂浓度等,并通过UPLC-MS对总酚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0,8倍量70%乙醇,每次提取1.5h。采用两次大孔树脂纯化,第一次用1%Na2CO3洗脱,第二次用60%乙醇洗脱。通过UPLCMS鉴定出8个酚类化合物。结论:该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成分含量大于50%,达到了有效部位的要求,适合工业化生产,该方法可为开展桑叶总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大鼠口服附子理中丸2种剂型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9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辅料炼蜜对附子中主要生物碱类成分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别给予2种含炼蜜量不同的附子理中丸大蜜丸(19.44 g·kg~(-1))和水蜜丸(19.22 g·kg~(-1)),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采用RRLC-TQ-MS测定血浆中9种生物碱类成分的血药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大鼠血浆中检测到9种生物碱中的8种。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和半衰期(t1/2)均为大蜜丸水蜜丸,而清除率(CL)为大蜜丸水蜜丸;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AUC,Tmax和t1/2均为大蜜丸水蜜丸,而Cmax和CL为大蜜丸水蜜丸,苯甲酰乌头原碱未被检测到;醇胺型生物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和次乌头原碱的AUC,Tmax和t1/2均为大蜜丸水蜜丸,而Cmax和CL为大蜜丸水蜜丸。结论:炼蜜能够影响附子理中丸中制附子主要生物碱成分的药动学特征,炼蜜量大的大蜜丸与炼蜜量小的水蜜丸比较,作为制附子的特征性标志物双酯型生物碱在体内达到药峰时间延长,消除速度减慢,提示炼蜜在复方中能够起到延缓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