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倍半萜成分进行衍生化以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衍生物。方法对α桉醇进行光敏氧化,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倍半萜衍生物。结果α桉醇的光敏氧化共得到三个倍半萜衍生物,其中一个过氧化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结论以倍半萜成分为原料,制备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成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灌胃给予次乌头碱的大鼠尿液样品进行纯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串联质谱检测纯化样品,根据各保留时间对应化合物的多级串联质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推断次乌头碱在大鼠尿液中代谢产物的结构。结果:与空白组大鼠尿液相比,在次乌头碱给药大鼠的尿液中共检测到4个乌头类生物碱,分别为次乌头碱原型化合物,18-O-去甲基次乌头碱,N-去甲基次乌头碱,被标识为羟基化的代谢物(结构有待确证)。结论: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可能发生了去甲基、羟基化代谢反应,为该成分的药效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继发性不孕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确诊为继发性不孕症的153例妇女以及同期自然妊娠的413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环境危险因素接触以及职业紧张情况。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性不孕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2.4,95%CI:1.3~4.5)、文化程度低(OR=5.7,95%CI:2.4~13.4)、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小(OR=3.1,95%CI:1.1~9.0)、月经周期不规律(OR=2.2,95%CI:1.2~3.8)、失眠(OR=5.0,95%CI:2.9~8.4)、使用香水(OR=2.0,95%CI:1.1~3.4)、有妇科感染史(OR=6.9,95%CI:4.1~11.4)、长期工作在空调环境下(OR=2.1,95%CI:1.3~3.6)及职业紧张(OR=1.9,95%CI:1.1~3.4)是继发性不孕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继发性不孕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育龄准备生育的妇女应在生活中避免接触可能的危险因素,预防继发性不孕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枸橼酸坦度螺酮和盐酸丁螺环酮治疗第二代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符合DSM-IV-TR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枸橼酸坦度螺酮研究组(研究组)和盐酸丁螺环酮标准对照组(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6周枸橼酸坦度螺酮(40mg/d)或盐酸丁螺环酮(40mg/d)治疗。基线时和治疗第2、4、6周采用亚利桑那性体验量表(ASEX)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ASEX总分在治疗第2、4、6周和基线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TESS总分在第2周均较基线明显增高(均P<0.05);对照组TESS总分在第2周高于研究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ESS总分在基线、治疗第4、6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和盐酸丁螺环酮均能有效治疗抗抑郁药所致性功能障碍,且不良反应均较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我科1998-10~1999-12共收治血尿病人16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滢  谢飞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57-2758
目的:研究多巴丝肼与曲克芦丁对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锥体外系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多巴丝肼组、曲克芦丁组和合用组。多巴丝肼组用多巴丝肼片口服,起始剂量125mg/d,在2周内逐渐加量至500mg/d,持续4周。曲克芦丁组用曲克芦丁针600mg/d静滴4周。合用组用多巴丝肼片(500mg/d)口服加用曲克芦丁针(600mg/d)静滴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的分值改变。结果:治疗前后3组MMSE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多巴丝肼组的UPDRS减分值为8.18±3.104,曲克芦丁组减分值为6.38±1.971,合用组减分值为9.68±2.31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UPDRS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巴丝肼组vs曲克芦丁组,P<0.01;合用组vs曲克芦丁组,P<0.01;合用组vs多巴丝肼组,P<0.05)。结论: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多巴丝肼和曲克芦丁均能获得确切的改善锥体外系症状的作用,多巴丝肼的治疗效果要好于曲克芦丁,两药合用效果好于各药单用。  相似文献   
8.
宋雨童  马晓彤  张滢  王超昌  颜明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4):132-136,77
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患儿术后不良行为改变(the negative postoperative behavioral changes, NPOBC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220例,根据不同时间段将入组患儿分为建模组(n=160)和验证组(n=60),通过对建模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全身麻醉手术儿童NPOBC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方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72.5%的全身麻醉患儿在术后2周内发生了NPOBC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岁(OR=3.131,P=0.011)、母亲学历(OR=4.165,P=0.007)、难养型性格(OR=3.647,P=0.014)、麻醉诱导时儿童焦虑水平(OR=5.887,P=0.000)是全身麻醉手术患儿NPOBCs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P<0.01,95%CI:0.775 ~0.913)。结论 患儿年龄、母亲学历、患儿术前焦虑水平、难养型性格为NPOBC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NPOBCs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新丽  张滢 《护理与康复》2003,2(4):195-196
目的:观察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康复效果。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6个月,以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实验组经3个月的技能训练后注意障碍分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1);训练6个月后情感平淡、兴趣缺乏、注意障碍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以Raney Ni为催化剂,对姜花酮进行氢化反应,除得到正常全氢化产物外,还得到一个新颖产物,对其生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