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Graves病骨超声测量和骨代 谢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勤  吴桐  王汝莲  蒲琳  李伟 《四川医学》2001,22(11):1033-1034
目的:测定Graves病患者跟骨超声声速(SOS)、超声振幅衰减(BUA)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了解Graves病中骨质疏松占比例,同时证明骨质疏松是属于高转换,对骨质疏松治疗有借鉴作用。方法:应用法国UBIS3000型超声波骨质测定仪测定68例Graves病患者,40例健康人右跟骨SOS、BUA,同时测定血清骨钙素(BGP)及酸性磷酸酶(ACP)的水平。结果:Graves病患者SOS及BUA低于健康人组(P<0.01)骨钙素,酸性磷酸酶高于健康人组(P<0.01)且与SOS、BUA呈明显负相关,FT3与骨转换指标呈正相关,而与SOS呈负相关,并提出Graves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9.4%。结论:Graves病患者存在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骨量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跟骨超声仪测量早期RA病人30例及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人30例的双足跟骨,主要诊断参数包括宽带超声振幅衰减(BUA)、超声传导速度(SOS)和超声硬度指数(STI),对两组的测量参数进行比较,并同时分析RA者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RA组BUA和STI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而SOS和OP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左右跟骨的BUA、SOS及ST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病人中活动组BUA及STI值显著低于非活动组(均P(0.01),SO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跟骨定量超声BUA测值减低可反映早期RA骨量丢失的程度及评价疾病的活动性。STI作为骨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对早期RA病人的骨量丢失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城市居民跟骨超声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吴桐  张勤  王汝莲  蒲琳 《四川医学》2007,28(6):599-601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区正常人群跟骨超声随年龄的变化,以及体重指数、绝经等对骨强度的影响。方法用定量超声仪对749例20岁及以上的不同年龄段人群行跟骨振幅的超声衰减(BUA)及超声声速(SOS)等参数的测定。结果女性峰值骨量跟骨振幅超声衰减(BUA)出现在40~49岁,超声声速(SOS)出现在20~29岁,而男性峰值骨量跟骨振幅超声衰减(BUA)、超声声速(SOS)出现在30~39岁,各年龄组男性的BUA、SOS均高于女性:BUA、SOS在绝经后妇女明显低于绝经前妇女,正常体重和超重组跟骨超声参数均高于低体重组。结论跟骨超声指标随年龄而变化;BMI高者可延缓骨强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跟骨骨超声衰减值(BUA)与脂代谢、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了解男性骨质疏松的代谢性危险因素。方法对110名男性应用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跟骨骨超声衰减值,同时检测血脂、血糖、肝肾功、脂肪肝等指标。结果血脂的各个亚组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BUA呈负相关(r=-0.17,P=0.001),血脂的其他亚组分及脂肪肝与BU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对于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高LDL—C水平可能是其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跟骨定量超声和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女性骨密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女性跟骨定量超声(QUS)的临床意义及与双能X线吸收法(DEXA)的相关研究.方法:511例20~83岁女性的跟骨定量超声测定、骨密度(BMD)测定及研究.结果:女性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UA)、超声传导速度(SOS)和刚度(SI)与腰椎(L2-4),股骨近端(颈部Neck,三角区Ward's,转子Troch,Total)BMD中度相关(r=0.447~0.625);女性跟骨BUA、SOS和SI在50岁以后明显下降;绝经后妇女BUA、SOS和SI明显低于未绝经妇女,并随绝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骨质疏松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跟骨定量超声能反映健康妇女骨质随年龄的变化,是一种较理想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1604例跟骨定量超声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南宁市成人骨质疏松症发病情况。方法:采用UBIS5000型超声跟骨质量测定仪对南宁市1604例成人跟骨定量超声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UA)的峰值男女性均在40-49岁年龄组,男性在60岁以后BUA明显下降,女性在50岁后BUA明显下降。超声声速(SOS)的峰值男女性均在20-29岁年龄组,50岁后男女性均明显下降,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男性于60岁以后明显增加,女性于50岁后明显增加且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女性患病率高较且较男性早10年左右,多出现于绝经后5-10年;男性主要发生于60岁以后特别是70岁以后;20-50岁人群骨量减少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跟骨定量超声测量(QUS)的变化及其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变化的关系。方法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79例为糖尿病组,HbA_(1c)〈7%者为Ⅰ组,若UAE〈30mg/24h为ⅠA组,UAE〉30mg/24h为ⅠB组;HbA1。〉7%者为Ⅱ组,若UAE〈30mg/24h为ⅡA组,UAE〉30mg/24h为ⅡB组。健康体检无糖尿病男性43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血糖、HbA_(1c)、ALP、Cr、UAE,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对患者右跟骨进行检测,测量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BUA)、超声传播速度(SOS),并计算骨硬度指数(STI)。结果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UA、SOS、STI显著降低(P〈0.01),糖尿病组ⅡIB组BUA、SOS、STI明显低于ⅡA组、ⅠA组、ⅠB组(P〈0.05)。2组BMI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BUA、SOS、STI均较健康者显著降低,血糖控制不达标且微量白蛋白尿〉30 mg/24h患者下降较血糖控制达标且微量白蛋白尿〈30 mg/24h患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序贯应用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对类固醇兔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激素模型组、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组,9周后取股骨和腰椎行超声骨密度测量,再行股骨扭转和腰椎压缩试验,检测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结果 激素模型组的BUA,SOS值和骨生物力学参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P〈0.01),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减少;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组的BUA,SOS值和骨生物力学参数较激素模型组增加(P〈0.05),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增加。结论 序贯应用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可以减少类固醇兔骨量的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处于青春发育末期和骨量缓慢增长期的大学生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Achilles Express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在校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各50人和医学专业男女大学生各50人的跟骨骨密度T值、骨强度指数(SI)、宽带超声衰减(BUA)和超声传导速度(SOS),同时测量受检者身高和体重。结果大学生跟骨骨密度的增加有性别差异,体育专业女生与医学专业女生T值、SI、BUA、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育专业男生与医学专业男生T值、B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强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育专业男女生之间T值、骨强度指数、B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专业男女生之间T值和B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和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跟骨骨密度,在青年期进行系统的、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增加骨密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藏族女性跟骨超声参数变化规律以及骨质疏松发病率。方法 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定了208例正常藏族女性右跟骨宽带超声衰减、超声声速和骨硬度指数。结果 藏族女性跟骨峰值骨量出现在30~39岁。40岁以后各组与峰值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40岁以后3组骨质疏松发病率分别为11.76%、22.58%和34.09%。反映增龄性改变BUA最敏感;骨质疏松检出率BUA与STI相同,均大于SOS。结论 跟骨定量超声三种参数均可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检测,BUA反映骨量增龄性改变和OP发病率最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健康老年男性不同骨量、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 ,以探讨原发性男性骨质疏松症 (OP)的发病机制。方法  6 0例健康老年男性按照宽波段超声衰减 (BUA)值分成骨量正常组 (A组 )、骨量减少组 (B组 )和骨质疏松组 (C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各种骨形成及骨吸收的生化标志物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血清雌二醇 (E2 )、睾酮 (T)、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结果 B、C两组分别与A组比较 ,吡啶酚 (PYD)、脱氧吡啶酚 (DPD)明显升高 ,而骨钙素 (BGP)仅在C组明显升高。C组分别与A、B两组比较 ,体重、体重指数 (BMI)、E2 、T明显下降 ,而FSH、LH明显升高 ,且E2 在B组明显下降。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BUA与BMI、体重、E2 、T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387、0 .2 89、0 .4 5 5、0 .2 97,P <0 .0 5 )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BUA与BMI、E2 相关 (P分别为 0 .0 1、0 .0 16 ) ,回归方程为Y =3.14 9+0 .6 6 5X1+8.916×10 -2 X2 。结论 原发性男性OP的骨吸收生化标志物明显升高 ,骨形成指标轻度升高 ,属高转换型 ;雌、雄激素下降 ,尤其是前者的下降可能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低体重是原发性男性OP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晓红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891-1893
目的 分析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跟骨定量超声与双能X线吸收(DXA)骨密度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以101例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3组:﹤65岁38例,65~75岁48例,>75岁15例。均行跟骨定量超声与DXA骨密度检查,分析两者相关性;并以DXA T值评估结果为标准,分析跟骨定量超声相关指标BUA、SOS、T-score和SI对骨质疏松和骨密度降低的诊断效能。 结果 >75岁患者的DXA平均T值明显低于﹤65岁患者和65~75岁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75岁患者的BUA、T-score、SI明显低于﹤65岁患者,>75岁患者的BUA、T-score、SI明显低于65~75岁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A值、T-score、SI与DXA T值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2=0.3154、0.3207,P<0.05),三者对骨质疏松和骨密度下降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BUA值、T-score、SI诊断骨质疏松的最佳工作点分别为:BUA=55.205 dB/MHZ,T-score=-2.47,SI=65.635;诊断骨密度降低的最佳工作点分别为:BUA=60.725 dB/MHZ,T-score=-1.605,SI=79.196。 结论 跟骨定量超声结果BUA和T-score与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密切相关,对骨质疏松具有预测作用,有望成为其临床筛查工具。   相似文献   

13.
刘岷  骈林萍  王元元 《重庆医学》2012,41(24):2484-2485
目的评价骨定量超声(QU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随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分别测定其肺功能、圣乔治量表评分(SGRQ)、6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MMRC)指数,并借助QUS的方法,测定COPD患者的跟骨宽带超声振幅衰减(BUA)、超声声速(SOS)、骨硬度指数(STI),比较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活动能力、呼吸困难等方面的相关性。结果患者BUA、SOS、STI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6MWD、MMRC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298~0.668);而与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437~-0.674)。结论 QUS技术可以用于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病情评估,并可以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睾酮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糖尿病科及心内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T2DM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组)38例;对照组为同期常规体检的60岁以上的健康男性44例.检测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血清脂联素(APN)、血清睾酮(T)、血清胰岛素水平,按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3组各指标的差异,分析APN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T2DM组、CHD组的APN、T水平明显降低,且以CHD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FPG、FINS、TG、LDL-L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升高,CHD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血清APN分别与TG(r=-0.363)、LDL-C(r=-0.417)、HOMA-IR(r=-0.602)呈负相关,与HDL-C(r=0.485)、T(r=0.624)呈正相关;而血清T分别与LDL-C(r=-0.457)、HOMA-IR(r=-0.643)呈负相关,与HDL-C(r=0.478)呈正相关.结论 APN、T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7例,依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2组:UAER20~200μg/min为A组,63例;UAER≥200μg/min为B组,34例;根据血尿酸水平是否升高分为C组(59例)和D组(38例)。记录比较各组病程、血尿酸(B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差异,比较血尿酸、尿微量蛋白水平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三者相关性关系。结果四组TG、TC、LDL及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病程、UA、UAER、FBG水平及IMT均明显高于B、D组(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病程、UA、UAER、FBG水平及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程、UA、UAER与颈动脉IMT有显著性正相关,UA与UAER呈显著性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病程、血UA、UREA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血UA、UREA水平可用于早期预测糖尿病大血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腹膜转运类型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 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58例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膜平衡 试验评价患者的腹膜转运功能并将其分为高平均转运+高转运组(A组,n=84)和低平均转运+低转运组(B组,n=74), 并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生物化学指标以及心血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患 者腹膜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B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4 h透 析液肌酐与血肌酐浓度的比值(dialysate/plasma creatinine,D/Pc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D/Pcr与 BMI,hs-CRP和心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分别r=0.179,0.373和0.426,均P<0.05);与ALB呈负相关(r=–0.393,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OR=1.178,P<0.05)、心血管并发症(OR=5.035,P<0.01)以及低血清ALB(OR=0.852, P<0.01)为患者腹膜高转运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清ALB水平、BMI和心血管并发症与腹膜高转运相关, 可作为预估患者腹膜转运功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sex hormone and its receptor level in elderly mal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n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CHD and sex hormone as well as sex hormone receptor. Methods Altogether 139 male CHD patients (CHD group) aged 60-92 years and 400 healthy men (control group) aged 60-90 years were included in this cross sectional study.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 (DHEAS),total testosterone (TT),free testosterone (FT),estradiol (E2),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 (SHBG),luteinizing hormone (LH),and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were measured. The androgen receptor (AR) was tested by flow cytometry. Correlations between CHD and levels of sex hormones and AR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DHEAS,TT,FT,SHBG,an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AR in the CHD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5),while the levels of FSH and E2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 Age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T (r=-0.28,P=0.00) and FT (r=-0.17,P=0.01),while i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HBG (r=0.14,P=0.04) and E2 (r=0.33,P=0.00). AR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r=-0.12,P=0.01).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T,SHBG,and AR were all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HD (P0.05). Conclusions Elderly male patients with CHD are found to have low levels of DHEAS,TT,FT,SHBG,and AR,whil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E2 and FSH. Low levels of TT and SHBG may be th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of CHD in elderly m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