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所致兔急性肺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36只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单肺通气组、单肺通气+七氟醚组。其中单肺通气+七氟醚组按七氟醚浓度不同分为几个亚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兔肺组织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含量,同时测定肺W/D值,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RT-qPCR法检测肺组织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和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CCSP和C-PLA2蛋白表达。结果单肺通气组肺组织中花生四烯酸含量、肺损伤程度及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而CC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单肺通气+七氟醚组兔肺组织中花生四烯酸、肺损伤及肺组织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单肺通气组下降(P0.05),而CCSP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单肺通气+不同浓度七氟醚组肺组织中花生四烯酸含量、肺损伤程度及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而CCSP蛋白及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七氟醚保护单肺通气所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PLA2途径,减少肺组织中AA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激活及细胞凋亡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PDTC预处理组.建立各组模型后取肺组织行光镜下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F-κB的表达,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仅极少量NF-κB活化,且只有少量肺泡间质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SAP组中NF-κ B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并呈动态变化,6h达高峰,NF-κB表达及凋亡细胞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PDTC预处理组病理改变减轻,NF-κB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SAP时肺组织NF-κB活化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参与肺损伤.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及细胞凋亡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百草枯(PQ)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NF-κB抑制剂(PDTC)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ml/kg;2PDTC对照组(PC组):腹腔注射PDTC120mg/kg,半小时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ml/kg;3急性肺损伤组(L组):大鼠腹腔注射2%PQ(25mg/kg);4急性肺损伤+PDTC干预组(L+P组):腹腔注射PDTC(120mg/kg),半小时后腹腔注射2%PQ。后两组分别以腹腔注射PQ后的1d、3d、5d作为观测点,处死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16只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来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肺泡灌洗液中PMN的NF-κBp65表达、PMN中胞浆蛋白IκBα的含量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结果: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C组和PC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L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P+L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轻。L组血清TNF-α水平较C组显著增加,P+L组降低。L组3d时PMN的凋亡率最低(3.52±0.34)%,P+L干预组与相应时间点L各组相比凋亡率均增加。结论:百草枯中毒导致了大鼠急性肺损伤,在预先应用NF-κB抑制剂(PDTC)后,使延缓的中性粒细胞凋亡恢复正常,从而有效地减轻了百草枯中毒所致的κB大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运用乌苯美司减少单肺通气(OLV)兔肺内白三烯B4(LTB4)生成对肺组织磷脂酶Cεl(PLCE l)表达变化的影响,阐明LTB4在OLV致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通透性增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溶剂(生理盐水)预处理组(S组)、(乌苯美司+生理盐水)预处理组(B组)、OLV组(O组)、生理盐水预处理+OLV组(SO组)和(乌苯美司+生理盐水)预处理+OLV组(BO组).ELISA检测肺内LTB4含量.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分别用于检测白三烯A4水解酶(LTA4H)和PLCE1蛋白及各自mRNA表达水平.以肺通透性指数、肺湿/干(W/D)比值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反映PMVEC通透性,并通过肺组织形态学评分对肺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除LTA4H表达水平在B组明显下降外(P<0.05),C组、S组和B组其它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OLV兔肺组织LTA4H表达水平上调(P<0.05),肺内LTB4生成增多(P<0.05),同时伴有PLCE1表达水平、PMVEC通透性和肺组织学评分的显著增加(P<0.05).生理盐水预处理对OLV实验动物上述指标变化无显著影响;乌苯美司预处理可显著抑制LTA4H表达(P<0.05),减少OLV实验动物肺内LTB4生成(P<0.05),下调肺组织PLCE1表达(P<0.05),明显减轻OLV诱导的PMVEC通透性增加和肺损伤(P<0.05).结论 乌苯美司可通过下调OLV兔LTA4H表达,减少肺内LTB4生成,继而发挥抗OLV致肺损伤保护作用.LTB4致OLV兔PMVEC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机制与其上调PLCE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单肺通气(OLV)兔肺组织胞质型磷脂酶A2(C-PLA2)及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OLV组(O组)和OLV+七氟醚组(OS组)。OS组据所给七氟醚浓度(体积分数)不同分为1%、2%、3%和4%亚组。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分别用于检测肺组织中CCSP和C-PLA2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肺组织花生四烯酸(AA)含量。通过观察肺湿/干(W/D)和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评价肺损伤的严重程度。结果 OLV后兔肺组织CC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肺组织AA含量和肺损伤程度均明显增加(P<0.05);OLV+七氟醚组中肺组织CCSP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而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和肺组织AA含量降低(P<0.05),肺损伤减轻(P<0.05);OLV+不同浓度七氟醚组中肺组织CC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肺组织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肺组织AA含量和肺损伤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结论 OLV可使兔肺组织中CCS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肺组织C-PL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和AA含量增加,引起急性肺损伤。七氟醚可通过逆转OLV的上述效应而发挥抗急性肺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心房利钠肽(hANP)对大鼠机械通气性肺损伤(VILI)时炎症因子和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气道压机械通气模式制备机械通气性肺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机械通气肺损伤组(HV组)和人心房利钠肽组(HV+ hANP组).HV+hANP组于机械通气30 min静脉注射hANP(0.1g/kg· min),机械通气4小时时处死大鼠,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TNF-a和IL-1β含量,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结果 与TV组相比,HV组、HV+ hANP组肺组织NF-κB p65表达明显增加,肺组织TNF-a和IL-1β含量明显上升(P<0.05),肺组织W/D明显升高(P<0.05);与HV组相比,HV+ hANP组肺组织NF-κB p65表达明显抑制,肺组织TNF-a和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W/D降低(P<0.05).结论 人心房利钠肽通过抑制肺组织NF-κB p65表达,减轻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核因子κB(NF-κB)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6表达的影响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研究FKN影响IL-6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提取的PBMC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FKN组、LY294002组(PI3K抑制剂)、PDTC组(NF-κB抑制剂)、FKN+缬沙坦组、FKN+LY294002组、FKN+PDTC组,后二组在FKN诱导PBMC细胞前分别由LY294002、PDTC预处理。各组PBMC分别在12 h和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IL-6表达。结果培养12 h后,与对照组比较,FKN组IL-6明显降低(P<0.05),LY294002组和PDTC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FKN组比较,FKN+缬沙坦组IL-6明显降低(P<0.05),FKN+LY294002组IL-6明显升高(P<0.05)、FKN+PDTC组IL-6明显降低(P<0.05)。培养24 h后,各组IL-6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KN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6的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PI3K途径抑制IL-6的表达,而通过NF-κB途径促进IL-6的表达,总体上FKN可以抑制IL-6的表达。缬沙坦可增加FKN抑制IL-6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烟草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ion,EE)的促增生作用和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的抑制作用对NF-κB活性的影响,从而探讨NF-κB在烟草相关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EE分别与PDTC预处理的2株ESCC细胞共同孵育24h后,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凝胶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干预前后EE对NF-κB活性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ESCC组织标本中NF-κB的表达,并比较吸烟与非吸烟组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PDTC在25~200mg/L浓度区间可抑制2株细胞的增生,呈剂量依赖性。EE作用24h后,对2株细胞均呈现剂量依赖的促增生和抑制凋亡作用。EE能促进2株细胞中NF-κB的活性。PDTC预处理后,EE的上述作用均减弱。ESCC组织中NF-κB的阳性率为79.59%;吸烟组NF-κB的阳性率高于非吸烟组。结论 EE可促进ESCC细胞株中NF-κB的活性,这种作用可被NF-κB抑制剂所阻断;ESCC组织中NF-κB呈高表达,吸烟可能增加ESCC组织中NF-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在重症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逆行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观察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蛋白含量;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核因子-κB(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DTC组较SAP组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PaO2明显升高,胰腺、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BALF白蛋白含量[PDTC组(17.28±2.55)mg/ml,(16.53±3.08)mg/ml;SAP组(23.56±0.94)mg/ml]和MPO活性[PDTC组(9.18±1.70)U/g,(8.69±2.06)U/g;SAP组(13.29±3.36)U/g]明显下降,同时肺组织NF-κB和iNOS表达下调,P均<0.05.结论:PDTC对SAP大鼠肺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NF-κB活化、抑制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的活化和调控iNOS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一氧化氮的过量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深低温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的变化及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肺组织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深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PDTC干预组(I/R+PDTC组)。I/R组大鼠体表降温至深低温后阻断左下肺门30min后开放、复温;sham组只开胸但不降温阻断左下肺门;PDTC组于实验前2d腹腔注射PDTC,其余操作同I/R组;各组于再灌注复温后1h或相应时间段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测肺湿/干重(W/D)比值,实时PCR及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AQP5及NF-κB p65的表达。结果:I/R组与Sham组比较肺组织NF-κB p65表达增多(P<0.01),AQP5表达减少(P<0.01)、W/D比值增高(P<0.01),肺组织形态及结构明显受损;PDTC干预组与I/R组比较肺组织NF-κB p65表达减少(P<0.01),AQP5表达增加(P<0.01)、W/D比值减低(P<0.01),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轻于I/R组,与Sham组比较NF-κB p65表达增多(P<0.01),AQP5表达减少,W/D比值增高(P<0.01)。结论:NF-κB p65表达增加和AQP-5表达下降可能与深低温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急性肺损伤有关,NF-κB信号通路可能负向调控AQP-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幼兔机械通气、内毒素及机械通气复合内毒素肺损伤时,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对TNF-α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普通级幼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MV)、大潮气量组(LVMV)、内毒素组(ENMV)和复合损伤组(EMV)(n=15),检测各时相肺组织NF-κB活性、IκBα含量、TNF-α和IL-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NF-κB活性在NMV较底,ENMV致伤后2 h NF-κB活性达最高,而LVMV通气4 h NF-κB活性达高峰;EMV伤后各时相点NF-κB活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IκBα含量在NMV较高,ENMV致伤后4 hIκBα含量降至最低;出现显著下降的时间早于LVMV;EMV在通气后2、4、6 h的IκBα含量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两组(P<0.01).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在NMV较低,在ENMV和EMV肺组织伤后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峰值早于LVMV,EMV伤后2、4、6 h TNF-α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使NF-κB活化,启动致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导致肺损伤.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先后作用于机体对NF-κB的活化可能有相互反应后效应的加强,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NF-κB在机械通气和内毒素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幼兔机械通气、内毒素及机械通气复合内毒素肺损伤时,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其对TNF-α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普通级幼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MV)、大潮气量组(LVMV)、内毒素组(ENMV)和复合损伤组(EMV)(n=15),检测各时相肺组织NF-κB活性、IκBα含量、TNF-α和IL-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变化,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NF-κB活性在NMV较底,ENMV致伤后2 h NF-κB活性达最高,而LVMV通气4 h NF-κB活性达高峰;EMV伤后各时相点NF-κB活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IκBα含量在NMV较高,ENMV致伤后4 hIκBα含量降至最低;出现显著下降的时间早于LVMV;EMV在通气后2、4、6 h的IκBα含量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两组(P<0.01).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在NMV较低,在ENMV和EMV肺组织伤后TNF-α、IL-8 mRNA和蛋白含量峰值早于LVMV,EMV伤后2、4、6 h TNF-α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使NF-κB活化,启动致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导致肺损伤.机械通气和内毒素先后作用于机体对NF-κB的活化可能有相互反应后效应的加强,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炎症反应中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对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两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PEEP组(致伤通气+3cmH2OPEEP)、ZEEP组(致伤通气+0cmH2OPEEP组)和对照组(始终以正常条件通气)。机械通气开始后4h处死动物。采用Westem-blot法检测家兔肺组织NF-κB及核因子抑制蛋白(κB—α)的含量。结果家兔在致伤通气4h后,肺组织NF-κB表达显著增加,而在致伤通气的同时加用PEEP,肺组织NF-κB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加用PEEP可通过减少NF-κB的表达保护肺组织减轻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和探讨NF-κB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后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录)的变化,进一步研究TLR-4/NF-KB信号通路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癫痫模型组(PTZ组)和PDTC干预组(PDTC组),每组15只.PTZ组和PDTC组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制作大鼠慢性点燃模型,PDTC组在注射PTZ前60 min行腹腔注射PDTC,N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现察3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28 d后断头迅速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组织CA1区NF-κB/p65表达的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TLR-4和NF-κ B/p65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PTZ组相比,PDTC组癫痫发作级别明显减低,发作潜伏期延长.PTZ组大鼠NF-κB/p65阳性细胞数、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S组和PDT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Z组大鼠NF-κB/p65阳性细胞数、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TZ组大鼠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S组和PDT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DTC组大鼠TLR-4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F-κB抑制剂PDTC对大鼠癫痫惊厥的干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p65核转录,下调TLR-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探讨NF-κ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PDTC对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影响。结果: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表达α-SMA增强(P<0.05),PDTC抑制了TGF-β1的诱导作用(P<0.05),单独应用PDTC对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无影响。结论:NF-κB促进TGF-β1诱导肺纤维化模型中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成MF。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MN模型组和PDTC抑制组,DMN模型组和PDTC抑制组再各自随机分为2周及4周组,并腹腔注射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PDTC抑制组造模同时给予PDTC灌胃。应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法检测肝组织NF-κB p65活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肝组织NF-κB p65 mRNA的表达;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胶原纤维染色比较各组胶原面积。结果 DMN模型组和PDTC抑制组NF-κB p65活性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4周组高于2周组(P<0.01,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N模型组和PDTC抑制组均可见肝细胞炎症及明显胶原染色(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4周组肝细胞炎症及胶原染色强度重于或高于2周组(P<0.01,0.05)。同期比较PDTC抑制组在2周及4周时NF-κB p65活性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DMN模型组(P<0.01,0.05),胶原面积亦小于DMN模型组(P<0.01,0.05)。NF-κB p65活性、NF-κB p65 mRNA表达与大鼠肝组织胶原面积三者间呈正相关(r=0.747,0.658,0.844,P<0.01)。结论 NF-κB与大鼠肝纤维化密切相关;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及其mRNA表达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病理过程,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s,PDTC)对LPS所致Au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9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DTC预防组.静脉注射LPS(6 mg/kg)复制ALI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后2、4、8、12 h活杀.PDTC预防组在注射LPS前30 min予以PDTC(120 mg/kg)腹腔注射.测定肺湿/干质量比(W/D),石蜡包埋切片经HE染色行肺组织病理评分,TUNEL法测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p65,NF-κBp65)表达,RT-PCR法检测AM的sPLA_2ⅡA、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W/D、肺组织病理评分、AM的NF-κBp65表达及凋亡、AM的sPLA_2 IIA基阙表达增加(P<0.05),AM Bcl-2、Bax基因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PDTC预防组上述改变得以逆转,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预防性予以PDTC可抑制AM NF-κB活化,抑制sPLA_2ⅡA基因表达,促进Bcl-2基因表达,抑制AM凋亡,对LPS所致的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味生肌玉红膏对肛瘘术后大鼠模型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凡士林组(模型组)、康复新液组(对照组)、加味生肌玉红膏组(实验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mmonium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凡士林组(PDTC+模型组)、PDTC+康复新液组(PDTC+对照组)、PDTC+加味生肌玉红膏组(PDTC+实验组)。建立肛瘘术后大鼠湿热创面模型,并予以不同药物干预,同时PDTC干预组术后需在药物干预基础上连续5 d腹腔注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记录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于第3、7、14天取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以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NF-κB p65的蛋白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其他各组比较,实验组和PDTC+实验组均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DTC+实验组和实验组的创面愈合率更高(P<0.05)。HE染色结果亦证实,PDTC+实验组可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快速生长。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和PDTC+实验组大鼠创面组织的NF-κB p65的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显示,治疗3 d、7 d、14 d各组IL-1β含量呈逐渐递减趋势,其中PDTC+实验组IL-1β的含量最低(P<0.05);各组VEGF的含量呈逐渐递增趋势,其中PDTC+实验组与实验组VEGF的含量最高(P<0.05)。[结论] 加味生肌玉红膏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NF-κB p65和IL-1β蛋白表达,上调VEGF蛋白表达,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新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湿热型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TNF-α、IL-6、IL-10及核因子κB(NF-κB)的动态变化及乌司他丁(UTI)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96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n=8),UTI对照组(UTI组,n=8),H2S染毒模型组(H2S组,n=40)和UTI干预组(H2S+UTI组,n=40),分别予以空气、H2S 及UTI.建模后在不同时点处死后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L-6、IL-10、TNF-α的水平和mRNA表达变化;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NS组比较,2、6、12、24、48 h H2S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6、IL-10水平和mRNA表达以及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H2S组比较,H2S+UTI组2、6、12、24、48 h TNF-α、IL-6水平和mRNA表达以及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IL-10水平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P<0.01).光镜下见H2S组在染毒后24h肺组织损害明显,H2S+UTI组肺损伤有所减轻.结论 H2S吸入性中毒可致急性肺损伤,早期肺组织中NF-κB表达增加,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10水平升高,而UTI干预能显著降低NF-κB表达及TNF-α、IL-6水平,提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途径。方法通过向乳腺癌MCF-7细胞株转染PET-BMP-4质粒过表达BMP-4;采用RT-PCR、MTT法、Boyden小室培养、Hoechst染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质粒转染、NF-κB抑制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dlidine dthiocarbamate,PDTC)预处理和对照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及NF-κB、Bax、Bcl-2水平。结果与空质粒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过表达BMP-4基因可导致MCF-7细胞增殖能力升高,凋亡细胞比例降低,细胞迁移能力增强,NF-κB和Bcl-2表达水平升高,Bax表达水平降低(P<0.05);PDTC预处理后NF-κB和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显著降低过表达BMP-4对MCF-7细胞的生物学效应(P<0.05)。结论过表达BMP-4基因可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抑制其凋亡,可能与上调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