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屏气试验检测,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特点。方法180例受试者编入正常对照组、MCI组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分析屏气指数(BHI)与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结果MCI组与正常组及AD组比较,BHI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BHI与视觉ERP的P300潜伏期的相关性最强(r=0.411,P〈0.001);MCI组不同CVR状态下,各组受试者脑动脉硬化及血管狭窄检出率有差异,事件相关电位(ERP)和TCD常规检测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HI的改变与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CVR检测有助于MCI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认知功能损害与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46例正常对照(对照组)、67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MCI组)和42例AD痴呆期患者(DAT组)的外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PCR-RFLP)测定上述3组人群中Apo E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 3种等位基因在对照组、MCI组和DAT组中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ε2和ε3等位基因频率在3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P=0.302),但DAT组ε4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和MCI组(P=0.019),ε4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对照组和MCI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2)。结论 Apo Eε4等位基因可能在DAT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其与MCI的发生可能不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测试年龄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2例MCI患者及39例正常对照组进行MoCA测查。结果与对照组(27.36±1.38)相比,MCI组的MoCA总分(23.93±3.69)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I组在命名、语言及定向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MCI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HC 4.46±0.78,MCI 3.57±1.23)、注意(HC 5.95±0.22,MCI 5.61±0.73)、抽象思维(HC 1.61±0.54,MCI1.21±0.68)及延迟回忆(HC 3.54±0.88,MCI 1.97±1.20)方面,均较对照组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CI患者不仅在记忆上较正常人差,可能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抽象思维方面存在损害。MoCA量表对MCI患者各认知方面可起到初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评价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不同严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损害特点,探讨MES对于AD患者不同严重度的判断价值.方法 年龄、性别和受文化程度匹配的709例受试者(分为5个组:正常老年人(对照组)164名、MCI组137例、轻度AD组193例、中度AD组136例、重度AD组79例)全部完成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MES,比较各组MMSE总分和MSE指标的差别.对照组136例、MCI组116例、轻度AD组178例、中度AD组122例和重度AD组69例进行了ApoE基因型检测.结果 MMSE总分和MES各指标在各组受试者中均随着认知损害的加重呈下降趋势.MMSE总分、MES的10个项目的原始分、因子分、总分在5个组别的两两比较中呈现相对均衡的下降,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句子回忆5(即间隔约5min后的自由回忆)下降最快,而记忆与执行的比例(MES-R)在各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能力在正常至MCI阶段、轻度AD至中度AD阶段没有显著变化(P>0.05)呈平台期,而记忆保留能力呈相对均衡的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poEε4非携带者(223例)与ApoEε4携带者(146例)AD患者MMSE总分与MES总分也无显著差异,但MES记忆部分前者优于后者;执行部分相反,MES-R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S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耗时少、受教育程度影响少,可以快速了解情景记忆、执行功能等主要认知领域受损状况,无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对轻中重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均有较好的鉴别能力,较CDR易于操作,值得在对AD的严重度判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非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3例Alzheimer's病(AD)患者(AD组)、59例非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CI组)及6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头颅MRI检查。比较各组及不同年龄段基底节区EPVS。结果 AD组及MCI组EPV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D组EPVS评分显著高于MCI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及MCI组分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D组与MCI组分级构成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0岁时,AD组EPVS评分显著高于MCI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AD组与正常对照组分级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80岁时,三组间EPV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的分级构成与AD组和MCI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80岁时,三组间EPVS评分及分级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80岁的人群中,基底节区EPVS与非血管性认知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en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 MCI)患者血浆可溶性CD40(soluble CD40,s CD40)和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 CD40L)浓度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例AD患者、35例a MCI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者血浆s CD40和s CD40L浓度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AD组、a MCI组和对照组血浆s CD40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23.3(97.4,149.5)pg/m L]、[102.9(63.6,124.0)pg/m L]和[70.66(51.0,90.8)pg/m L],3组间s CD40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a MCI组和对照组血浆s CD40L浓度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537.0(316.0,1134.0)pg/m L]、[316.0(190.0,546.0)pg/m L]和[167.0(107.5,478.0)pg/m L],3组间s CD40L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MCI组血浆s CD40L浓度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r=-0.74,P0.01)。结论 s CD40和s CD40L浓度水平在AD和a MCI患者血浆中异常增高,因此s CD40和s CD40L可作为AD的早期检测指标,并提示CD40-CD40L信号可能参与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电图(EEG)与听觉认知电位P300的变化,并与神经心理学及痴呆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对老年性痴呆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方法:对AD患者36例及正常对照者36名采用EEG和P300检查,结合神经心理学测试[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D组患者的P3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5);EEG异常率AD组为84%,正常对照组为2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MSE总分AD组为19.77±5.22,明显低于对照组(27.66±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MMSE评分与P300 PL呈负相关(r=-0.57,P〈0.05),与P300 AMP呈正相关(r=0.37,P〉0.05)。结论:利用EEG和P300结合MMSE量表可对老年性痴呆患者作出确切评价,是早期发现AD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磷酸化Tau(P-tau)、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以及Tau蛋白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主诉健忘组(SMC)30例,MCI患者30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68例(轻度AD 24例,中度AD 22例,重度AD 22例)以及健康对照组35例血清中P-tau、Aβ1-42、Tau蛋白水平,并分析三种标记物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及MCI组相比,MCI组、AD组MMSE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D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轻度、中度AD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CI组、AD组P-tau、Tau蛋白水平显著上升,且AD组高于MCI组,而Aβ1-42水平显著下降,且AD组下降幅度大于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AD组P-tau、Tau蛋白水平高于轻度、中度AD组,而Aβ1-42水平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C 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标记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au蛋白、Aβ1-42、P-tau诊断相比,Tau蛋白、Aβ1-42、P-tau联合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病情发生及发展过程可能与血清P-tau、Aβ1-42、Tau蛋白水平异常有关,通过测定这三种标记物可有效预测MCI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TH)在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中的意义,探讨激素分泌异常在M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方法测定老年52例MCI患者和52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水平,并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临床智能精神检查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MCI组患者血清FT3或FT4下降,而TSH、TGAb、TMAb升高(P〈0.05),且给予甲状腺激素6个月治疗后,MMSE测试中MCI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测试中MCI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老年MCI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改善。结论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是老年认知障碍的重要发病因素,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使用广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诊断标准了解老年人MCI患病,与Petersen标准进行比较,观察3年后两种标准MCI痴呆发病情况.方法 以465名≥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检查,观察MCI患病率,并与Petersen标准进行比较.3年后,对诊断为MCI的患者随访,比较两种标准MCI痴呆发病情况.结果 广义MCI患者76例(16.34%),与Petersen标准诊断患病情况(50例,10.75%)比较,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6,P<0.05).3年后,76例MCI患者中痴呆发病30例(年发病率为13.16%),进展为AD者23例,其他类型痴呆7例;按Petersen标准诊断A-MCI组痴呆发病22例(年发病率为14.67%),全部进展为AD.两种方法诊断的MCI痴呆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5,P>0.05).在广义MCI组内,A-MCI与非A-MCI痴呆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3,P>0.05).同时,正常组痴呆发病19例(年发病率为4.54%),MCI组痴呆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89,P<0.05).结论 采用广义MCI诊断标准较Petersen标准诊断MCI患病率高,其包含了更多类型的痴呆临床前体,有利于早期发现MCI及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55岁及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实施抽样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55岁户籍人群,应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法,根据Petersen诊断标准、问卷调查及临床医师复核诊断,分析MCI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抽取居民4 600人,实际调查4 086人,调查率88.83%。4 086人中,患有MCI者(MCI组)612例,占14.98%,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者(AD组)201例,占4.92%,正常智力者(正常智力组)3 273例。MCI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χ2=11.52,P=0.003),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χ2=196.80,P=0.000);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高于初中及以上者(χ2=227.03,P=0.000);体力劳动者高于脑力劳动者(χ2=16.76,P=0.000)。以罹患MCI作为应变量,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中与MCI相关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变量的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受教育程度低、高龄等易感因素具有独立影响意义(P0.05或P0.01),其中共病高血压、受教育程度低及高龄与AD组的易感因素相同。结论:有效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有利于减少MC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的海马、内嗅体积萎缩情况,评价利用高分辨影像学测定海马、内嗅体积对MCI、AD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分别对32例MCI患者,25例AD患者,32例正常的对照者进行3D T1WI扫描,并用freesurfer软件计算三组海马、内嗅体积,后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比较三组之间灰质体积的差异。评价在判断MIC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I组[左侧(3.07±0.56)cm3,右侧(3.24±0.61)cm3]、AD组[左侧(2.81±0.64)cm3,右侧(3.01±0.67)cm3]的海马体积萎缩,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D组比MCI组在海马体积(左侧0.26 cm3,右侧0.23cm3)均值上有更明显的萎缩;海马体积减小的程度与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积分呈正相关性,而内嗅的体积变化在三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Freesurfer测量的MRI形态学研究能够客观揭示AD早期阶段海马体积的萎缩改变,且海马体积萎缩与MMSE积分相结合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上海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析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为痴呆高危人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214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MSE、CDR、GDS量表评价其总体认知功能情况。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轻度组)和重度认知功能损害(重度组),观察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析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等因素对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结果:轻度组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42.99%,重度组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21.50%。年龄、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发生率、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低血糖反应等影响因素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轻度组的影响因素为年龄、脑卒中发生率、糖尿病病程和低血糖反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轻度和重度组的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发生率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包括糖尿病相关指标和非糖尿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年创伤性经历与老年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从2009~2010年调查的石家庄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数据库抽取MCI39例,健康对照37名。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一简版(CTQ—RF)进行早年精神创伤评估,情景记忆和联想学习量表进行记忆评估,并进行脑电生理学检测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两组对象间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联想学习和情景记忆成绩明显差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96,-3.24;P〈0.01)。两组间CTQ-RF量表中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2.86,-3.19,-3.51;P〈0.01);余因子分以及生活事件评分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CTQ总分与联想学习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0.86,0.63;P〈0.05),余未见相关性。MCI组Cz点、Pz点P300和N200潜伏期明显长于健康对照组,Cz点、Pz点P300和N200波幅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仅躯体忽视和CTQ-RF总分与Fz点N200、Pz点N200的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与Pz点P300波幅呈负相关(P〈0.05)。结论早年创伤能够导致老年期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尤其是联想学习和情景记忆,童年期情感虐待、躯体忽视与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血脂浓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及轻微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血脂水平的特点。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广州市城乡社区及养老院。痴呆诊断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标准,MCI诊断参照Petersen的标准。采用酶法进行血脂测定。结果:AD、VD、MCI及正常老人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痴呆程度分组,中度、重度AD患者血浆TG浓度、重度AD患者血浆TC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老人及轻度AD患者(P〈0.05);轻度AD患者与正常老人血浆TC、TG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程度VD患者及正常老人血浆TC和TG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VD、MCI及轻度AD患者的血浆TC、TG浓度与正常老人相似。AD患者痴呆程度越重,血浆TC、TG浓度越低。  相似文献   

16.
事件相关电位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尓茨篋〉氖录喙氐缥?ERP:N100、P300)变化。方法根据Peterson制订的MCI诊断标准,筛选出21例MCI患者(MCI组),22例正常对照者(NC组)以及20例阿尓茨篋?AD)组患者,分别用英国OXFORD脑电生理仪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N100,P300)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情况。结果(1)AD组MMSE评分(16.52±2.17分)及MCI组(24.33±1.34分)低于正常对照组[(26.57±1.43)分,P<0.01]。(2)AD组与MCI组靶波幅P3和非靶波幅P2均见降低,与NC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N100潜伏期、波幅变化不是很大(P>0.05)。(4)AD组P300靶刺激中的P2、P3波潜伏期与MMSE分值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AD和MCI患者的P300有多项指标异常对于临床诊断AD和MCI患者有一定价值。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提示事件相关电位可以客观反映AD和M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MCI组80例,正常对照组80例,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VitB12及叶酸水平并分析相互关系.结果 MCI组血浆Hey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为(18.9±8.8)μmol/L vs(14.35±5.7)μmol/L,而血清叶酸和VitB12水平在正常组和MCI组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相对于血浆Hey正常组,MCI比值比(0R)在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中增高(OR=1.85,95%CI=1.56~2.95;OR=3.32,95%CI=1.61~6.48;P=0.001);无论在MCI组还是在正常组中,血浆Hey与血清叶酸及Vit B12的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血浆Hey水平升高与MCI相关,叶酸和VitB122缺乏可能导致血浆Hcy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人认知功能与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年龄〉60岁的老年人43例,按其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总体衰退量表(G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阿尔茨海默病3组,比较各组间头颅MRI部分各向异性(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具有差异,寻找与认知功能相关的颅内结构。结果:左侧颞叶、胼胝体膝部、压部的FA和ADC值,以及右侧额叶、双侧半卵圆中心的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随认知功能减退而降低;而ADC值随认知功能减退而增高。额叶、颞叶、半卵圆中心和胼胝体等部位的DTI参数与常用的MMSE、CDR、GDS、ADL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MRIDTI参数与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