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脑震荡综合征(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PCS患者27例,同期招募27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并处理静息态f-MRI数据,分别以左右侧内侧前额叶作为感兴趣区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计算,得出PCS患者内侧前额叶与全脑功能连接有改变的脑区.结果 左侧内侧前额叶与双侧豆状核、左侧脑岛、双侧额下回眶部、右侧颞中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及左侧顶上小叶功能连接增强;右侧内侧前额叶与双侧顶下小叶、右侧距状回、左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海马旁回及右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增强(P<0.05).结论 静息状态下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存在异常,可能是导致PCS患者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和种子点功能连接的方法对未治疗首次发作重症抑郁症(MDD)患者默认网络(DMN)的功能连接改变。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MDD患者为观察组,并同时选取19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照组,均行rs-fMRI扫描,运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提取脑DMN相关脑区,选择功能连接显著差异脑区(P<0.01)作为感兴趣区(ROI),并行ROI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发作时间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组DMN相关的脑区分布于双侧楔前叶、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而对照组DMN相关的脑区分布于双侧楔前叶、右侧角回、双侧额中回、双侧颞中回;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MN在左内侧额上回脑区功能连接强度值显著减低(P<0.01)。观察组左内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强度值与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r=0.084,P=0.756)、发作持续时间(r= 0.116,P=0.670)不相关。结论 未治疗首次发作重症抑郁症患者存在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异常,但未发现其与患者抑郁严重程度和发作持续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REHO技术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GE 3.0T磁共振成像仪对18例首发抑郁症
患者和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进行静息态功能成像(fMRI)检查,排除全脑器质性病变,运用DPARSF、REST分析
软件进行全脑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志愿者比较,抑郁症患者存在多个与认知及情绪控制相关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异
常,其中在左侧后扣带回、双侧颞下回、双侧颞上回、左侧到岛盖部额下回、左侧海马、左侧中央后回、左侧角回、右侧杏仁核、右
侧眶内额上回、右侧补充运动区、右侧小脑后叶局部一致性减低(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存在部分脑功
能异常。这些脑区均与认知和情绪的控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焦虑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改变,并探索PD伴发焦虑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收集112例PD患者以及54例健康对照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将PD组分为PD伴焦虑(PD?A组)50例和PD不伴焦虑(PD?NA组)62例。通过协方差分析(ANCOVA)和post?hoc t检验进行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值的组间统计学比较得到PD?A组与PD?NA组的差异脑区。选取双侧杏仁核为功能连接种子点,计算双侧杏仁核与差异脑区功能连接结果,并分析功能连接值与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A组、PD?NA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VMHC值有显著性差异,组间post?hoc t检验显示,PD?A与PD?NA相比,双侧额下回(inerior frontal gyrus,IFG)三角部及岛盖部VMHC值减低。种子点功能连接显示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增强,且功能连接值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PD?A患者存在异常的脑功能活动,双侧额下回的异常VMHC改变以及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异常,提示额下回?杏仁核相关网络环路可能参与了焦虑的病理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中的功能连接方法,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丘脑的功能连接改变及意义。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19例,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检查中颅内均未发现明显致痫病灶,发作间期及发作期长程视频脑电图提示双侧大脑半球棘波及棘慢波;同期招募19例健康对照者。采集静息态 fMRI 数据,分别以左、右丘脑为感兴趣区(ROI)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分析,了解难治性癫痫患者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功能连接增高和减弱的区域。结果以左侧丘脑为 ROI 做功能连接分析,难治性癫痫组与双侧梭状回、右侧舌叶、双侧楔叶及双侧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强,而与双侧尾状核、左侧壳核及左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强度减弱;以右侧丘脑为 ROI 做功能连接分析,难治性癫痫组与双侧距状回、双侧楔前叶及左侧直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强,而与双侧壳核、双侧尾状核、双侧杏仁核及右侧脑岛的功能连接强度减弱。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静息状态下丘脑功能连接异常,丘脑可能参与了“癫痫网络”的构成。  相似文献   

6.
唐文新  朱齐丰  龚向阳  朱丞  王奕權  陈树林 《浙江医学》2016,38(10):680-683,706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脑结构及脑功能异常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3.0T核磁共振仪对18例未服药强迫症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全脑扫描,获得高分辨率3D-T结构后,采用优化的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VBM)计算全脑灰质容积;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处理,并与1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群相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症组右侧丘脑、双侧扣带回左侧尾状核及右侧苍白球体灰质容积减少(P<0.05);小脑前叶、左侧眶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颞中回、左楔前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皮质结构灰质容积增加(P<0.05);右侧小脑与右侧顶叶静息态fMRI过度激活,左侧扣带回、豆状核与尾状核激活减弱(P<0.05);药物治疗反应良好的强迫症患者左侧丘脑、左侧豆状核、左侧壳核、左侧前、后扣带回灰质容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静息态fMRI结果提示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灰质容积和静息态脑功能异常,有效的药物治疗可部分逆转这种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视觉网络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异常变化。方法:收集33名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神经内科就诊的MwoA患者(MwoA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体检的2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RESTplus软件包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以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视觉网络,并分析得到视觉网络内有功能差异的脑区,随后比较这些功能差异脑区与全脑其他脑区的FC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woA组视觉网络内部左侧梭状回、右侧舌回和右侧枕上回的功能活性明显增强。左侧梭状回与左侧枕下回的FC明显减低;但与左侧前扣带回及右侧额上回的FC增强。右侧舌回与左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及右侧额上回的FC增强;右侧枕上回与右侧额上回的FC亦增强。另外,左侧梭状回到左侧前扣带回的FC强度与病程呈正相关(r=0.365,P=0.047)、左侧梭状回到右侧额上回的FC强度与头痛程度呈负相关(r=-0.424,P=0.020)。结论:MwoA患者存在视觉网络内部以及与其他脑网络相关脑区FC失调,部分脑区神经环路功能损伤,并且MwoA患者随病情持续进展部分代偿脑区呈失代偿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D(Alzheimer’s disease,AD)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揭示其影像学早期变化。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7例AD病人及17例对照组(normal cognition, NC)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局域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图,将两组结果图进行组内单样本t检验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两组间差异脑区。结果 AD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小脑后叶、右侧颞下回、左侧楔状叶、右侧丘脑、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顶叶、左侧尾状核及左侧额中回ReHo值升高,右侧额中回、右侧内侧颞叶、左侧壳核、右侧额上回、右侧后扣带回、右侧顶下小叶、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及左侧前扣带回ReHo值减低。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老龄化组相比,在静息状态下存在着局部脑区功能上的异常,揭示其改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腹针联合药物治疗抑郁患者静息态下丘脑功能连接fMRI技术的研究。方法随机将36例患者分为2组,将腹针组与假针组行治疗前和后静息态MRI扫描。结果与假针组相比,以下丘脑(左侧pa、左侧ph、左侧vmh)为种子点,腹针组以中央前后回、枕中回、小脑上脚、额下回等功能连接降低为主,多个脑区发生异常功能连接,腹针组变化脑区多于假针组。结论腹针组和假针组腹针治疗后全脑功能连接均降低,功能磁共振为其治疗抑郁症提供确切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PI)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PI患者(治疗组)在浅针治疗前后及1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扫描,比较2组之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脑区功能连接差异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小叶;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左侧脑岛、左侧前扣带回、右豆状核、左侧尾状核。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双侧脑岛、双侧脑干、左侧尾状核、双侧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结论 PI患者存在情绪回路功能的异常;浅针刺激山根穴能改善情绪回路的功能,可能是浅针治疗PI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处于抑郁相的双相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异常变化进行研究,探求双相障碍患者抑郁相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比较24例处于抑郁相的双相障碍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的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处于抑郁相的双相障碍患者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内侧前额叶、双侧补充运动区、左侧中央旁小叶及左侧中央前回的ReHo值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处于抑郁相的双相障碍患者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双侧内侧前额叶、双侧补充运动区、左侧中央旁小叶及左侧中央前回的脑功能存在异常,这些脑区的异常功能可能与双相障碍抑郁相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左侧支沟穴对健康人脑内左、右侧旁中央小叶(LPCG、RPCG)为种子点功能连接网络响应脑区在针刺前后不同时间序列内的差异。方法对18名健康受试者左前臂支沟穴进行fMRI扫描,包括:针刺前静息态扫描(R1)、留针期间扫描(R2~R5)和拔针后扫描(R6~R7),分别以LPCG、RPCG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①以LPCG为感兴趣区种子点,R2减R1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为双侧小脑后叶、左侧颞上回,R3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中央后回、双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R4减R1差异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下回,R5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额下回,R6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中回,R7减R1差异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左侧额中回。②以RPCG为感兴趣区种子点,R2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双侧顶上小叶、双侧中央前回,R3减R1差异脑区为右侧梭状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前回,R4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中央前回,R5减R1差异脑区为右侧扣带前回,R6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颞中回,R7减R1差异脑区为左侧中央前回。结论上述脑区与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排尿、排便的中枢调控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上述脑区与LPCG、RPCG所形成的随时间序列变化的功能连接网络是临床针刺支沟穴治疗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及二便排泄障碍的可能的中枢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连接方法,探讨女性抑郁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相关脑区脑功能连接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和住院的女性抑郁障碍患者为病例组(n=27)。同期按照与病例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原则从北京大学医学部社区居民及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职工家属中招募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37)。受试者均进行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以左侧楔前叶和左侧顶下小叶为感兴趣区(ROI),通过ROI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分析,比较两组默认网络相关脑区脑功能连接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侧顶下小叶与右侧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加,左侧楔前叶与右侧丘脑及双侧中脑功能连接增加(P<0.05,Alphasim校正)。结论 女性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下默认网络相关的脑区与多个脑网络功能连接存在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参与了其神经病理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多模态磁共振结合种子点和纤维追踪方法研究颞叶癫痫患者默认网络的功能及结构特点。方法对41例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癫痫组)和31例健康人(对照组)行磁共振扫描,运用基于种子点方法提取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选择功能连接显著差异脑区作感兴趣区。采用基于确定性纤维追踪方法获得两组差异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 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并比较,对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其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颞叶癫痫组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仅分布于左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缘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小脑下脚。对照组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分布于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中回、左侧小脑下脚、右侧额中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小脑下脚,两组默认网络显著差异的脑区为双侧内侧额上回,其功能连接强度明显下降( P<0.05)。颞叶癫痫组的双侧额上回白质FA、纤维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纤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癫痫组默认网络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存在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异常,差异脑区纤维连接完整性、纤维数量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初步探讨平衡针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进行平衡针针刺前后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AFNI软件对与左侧杏仁核表现为显著联系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10例平衡针治疗好转的患者,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丘脑、脑干、腹前核、腹外侧核、额内侧回、额上回、额叶眶上回、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回、扣带回、岛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杏仁核是内源性痛觉调制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静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杏仁核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平衡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初步探讨平衡针疗法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痛患者,进行平衡针针刺前后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AFNI软件对与左侧杏仁核表现为显著联系的脑区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10例平衡针治疗好转的患者,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丘脑、脑干、腹前核、腹外侧核、额内侧回、额上回、额叶眶上回、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海马回、扣带回、岛叶等脑区功能连接增强。结论:杏仁核是内源性痛觉调制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静息脑功能成像技术对杏仁核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平衡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17.
倪虹  贾秀琴  李晖  李坤成 《安徽医学》2019,40(4):374-380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小脑静息态功能连接(rs FC)改变,并分析功能连接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就诊的22例MC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人群中与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28例作为对照组(HC)。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采集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小脑认知相关亚区脚Ⅱ和小叶Ⅸ与全脑其他脑区功能连接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法探究MCI组脑功能连接改变与临床量表分值之间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MCI组小脑亚区主要与额顶叶部分脑区、岛叶及小部分颞叶脑区连接减弱,同时伴有额顶枕叶及边缘叶部分脑区连接增强,但MCI组右侧小脑半球脚Ⅱ亚区无连接增强脑区。MCI组左侧小脑半球脚Ⅱ亚区与左额中回、左内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强度分别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延迟再认(AVLT-R)存在正相关性(r=0. 501、0. 495,P均<0. 05),右侧小脑小叶Ⅸ亚区与左额上回背外侧功能连接强度与AVLT-R存在正相关性(r=0. 524,P <0. 05)。右侧小叶Ⅸ亚区与右楔前叶之间功能连接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呈现相关性(r=0. 462,P <0. 05)。结论MCI患者小脑半球脚Ⅱ和小叶Ⅸ亚区异常功能连接改变与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的分析技术,从网络节点的角度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ADHD功能脑区的病理机制.方法 学龄期ADHD患儿与正常儿童各30名分别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使用度中心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DHD组DC值较正常组低的脑区,右侧后扣带回、左内侧额上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额上回(t=-5.21,-3.53,-4.87,-4.21,-3.56,-4.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DC值较正常组高的脑区,小脑前叶、右侧枕中回、左侧中扣带回、右侧中扣带回(t=4.27,4.25,4.80,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默认网络及前额叶区域DC值的降低引起中心结构的破坏,认为与ADHD患儿在记忆认知、执行控制等方面的障碍有关;在DC值增高的脑区,可能与ADHD脑功能失调代偿作用,引起执行控制障碍、注意力下降等症状有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度中心度技术为多动症儿童认知障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认知状态老年人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情况。方法收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13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CI组)12例、认知正常老年人(对照组)13例,进行磁共振扫描,应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确定种子点,并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结果在静息状态下,AD组和MCI组患者的后扣带回区域、额叶内侧、前额叶背外侧和顶叶部分区域的ReHo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MCI患者左侧颞叶(颞下回及颞中回)、海马旁回及右侧枕叶舌回、皮层下的部分脑区ReHo显著降低;而右侧额叶(额上回、额中回及中央前回)、顶上小叶及左侧梭状回、颞上回、额下回的部分脑区ReHo显著增高。AD患者变化更加明显,额叶-顶叶,颞叶-脑岛,颞叶-枕叶之间的长距离连接降低,但是额叶内部和枕颞间、丘脑及颞叶间的功能连接增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不同认知状态老年人的功能连接不同,有助于AD、MCI患者及正常老年人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和视觉网络(visual network,VIS)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变化情况。方法:选取T2DM伴视网膜病变患者(T2DM with retinopathy,R+组)25例和T2DM不伴视网膜病变患者(T2DM without retinopathy,R-组)22例组成T2DM组,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s,HCs)组29例,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数据预处理、ICA分析,选出DMN和VIS网络,比较组间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变化情况,分析差异脑区FC值与临床参数及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组DMN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为左侧辅助运动区及左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增强脑区为双侧内扣带回;T2DM组VIS功能连接减弱脑区包括右侧距状回、右侧楔叶及双侧舌回,无功能连接增强脑区。与R-组比较,R+组DMN无功能连接变化脑区;R+组VIS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为左侧距状回、右侧枕中回和右侧顶下小叶,无功能连接增强脑区。T2DM组右侧舌回的FC值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呈负相关(r=-0.434,P=0.003)。结论:T2DM患者的DMN及VIS功能连接异常,提示部分脑网络受损,以R+组视觉网络受损更明显,为临床早期诊断T2DM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可能的影像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