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观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前使用供体血浆去除法(APP)是否能减少同种异体输血和血液成分量以及凝血功能的改善等,作者选择45例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1)一组去血浆10ml/kg,收集不含血小板的血浆为PPP组;(2):第二组去血浆10ml/kg,收集含血小板丰富的血浆为PRP组;(3):未施行血浆去除组(对照组),所有施行APP的病人均在麻醉诱导后经颈外静脉插管收集血液(60ml/min),并按12:1的比例迅速加入ACD—A抗凝保养液。离心转速为5650μ/min(PPP组)或4200μ/min(PRP组),其中PPP组血浆不含细胞成分;PRP组血浆含血小板及其它细胞成分。血浆去除量均为10ml/kg,并用等量6%低分子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BOi-KT)中的O型受者采用供者同型血浆置换进行预处理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科收治的15例O型ABOi-KT受者预处理过程和术后3个月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预处理过程中血浆置换采用的血浆类型分为AB型组(8例)和供者同型组(7例), 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血浆去除治疗(plasmapheresis, PP)次数以及血型抗体滴度, 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PP频率和术后血肌酐值。结果 15例受者均预存高滴度血型抗体(IgM或IgG滴度≥1∶256)。预处理过程行PP(8.1±2.5)次, 其中双重血浆滤过(4.0±1.4)次, 血浆置换(4.1±2.0)次, PP频率为(0.8±0.1)次/d。供者同型组受者行供者同型血浆置换3~4次, 共计24次, 置换过程中未发生溶血等特殊副反应。两组受者血型抗体滴度经预处理后均达到ABOi-KT手术标准(IgM和IgG滴度均≤1∶8)并顺利手术。15例受者术后...  相似文献   

3.
阴式大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阴道非脱垂大子宫(>孕10周)次全切除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阴道前穹隆(或)加后穹隆辅助切口,通过剜除肌瘤或宫体逐块楔形切除等方法缩小子宫体积,行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8例.结果孕10~15周子宫8例均成功经阴道次全切除,手术时间70~14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00 ml.术后13~24 h肛门排气.术后24 h均能正常饮食及下地活动.8例随诊6~25个月,平均15个月,宫颈外观均正常,阴道黏膜愈合好,位置正常.性生活满意度与术前无差异.结论经阴道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4.
我科从1994年来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方法选择乳房下皱襞切口行丰乳术8例手术顺利,随访6~9个月,平均8天出院,术后乳房外型满意。1 麻醉方法术前30min 肌注阿托品0.5mg,先用0.5%利多卡因10~15ml 加1:1000。肾上腺素2~3滴做一侧乳房下皱襞切口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中针对HLA抗体的检测和处理经验.方法 肾移植受者15例,术前行HLA分型、交叉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检测,术后采用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15例于肾移植后1~14 d发生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AMR),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100 mg/d,使用5 d)治疗,或将环孢素A转换为他克莫司,当PRA明显升高,且血清中出现供者特异性HLA抗体时,即行血浆置换(PP),共行1~5次,每次PP后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100~150 mg/kg,最后1次PP后给予WIG 200~500mg/kg.结果 术后出现抗供者特异性HLA Ⅰ类抗体者9例,抗HLAⅡ类抗体者4例,同时出现抗Ⅰ、Ⅱ类抗体者2例.14例的AMR逆转,1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显示移植肾血流灌注差,于术后第10天切除移植肾.并行二行肾移植.2例AMR后并发急性肾小管坏死,透析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抗排斥反应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感染.随访12~52个月,1例因慢性移植肾肾病恢复血液透析治疗,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 将ATG、PP和IVIG联合应用能有效逆转AMR.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评价"改良"次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收4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改良"次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29~86(57.9±16.0)岁。患者均依据术前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动脉成像诊断分型,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施行手术;近心端采用升主动脉置换术29例,Bentall手术11例,Wheat手术4例,David手术3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5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36±3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7±28)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7±11)min。47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2例(4.25%,2/47),术后一过性精神障碍2例(4.25%,2/47),术后出现截瘫1例(2.12%,1/47),二次开胸止血4例。生存的45例患者均于出院前及术后6个月行主动脉3维CT血管造影(3D CTA)检查显示,降主动脉内支架血管膨胀良好,气管隆突及腹腔干平面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P0.05);术后随访1~13个月,无因夹层进展需二次手术及动脉瘤破裂患者。结论 "改良"次全弓置换术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弓部三分支血管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改良之处在于简化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减少了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2216-2222
[目的]评价不同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2月~2014年7月采用不同截骨方式治疗的61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其中15例采用SPO截骨(Smith-Perterson osteotomy),32例单节段经椎弓根蛋壳截骨(pedicle subtration osteotomy,PSO),14例采用经前柱撑开结构性植骨后柱加压闭合截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65个月。截骨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6个月。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SPO截骨组手术时间120~190min,平均(140.5±14.5)min,术中出血量400~1 500 ml,平均(650.3±50.3)ml,术前Cobb角20°~45°,平均(26.4±9.6)°,术后恢复至6°~15°,平均(8±2.4)°,末次随访时(9±2.3)°。PSO组:手术时间163~247min,平均(206.7±19.5)min,术中出血量580~1 800 ml,平均(947.4±48.3)ml。术前Cobb角40°~50°,平均(46.2±11.2)°,术后恢复至4°~9°,平均(6.7±1.6)°,末次随访时(7±3.1)°。前柱撑开后柱加压闭合组:手术时间198~261 min,平均(236.4±20.1)min,术中出血量809~2 216 ml,平均1 350 ml,术前Cobb角52°~75°,平均(63.4±12.4)°,术后恢复至6°~16°,平均(10.0±2.1)°,末次随访时(12±3.4)°。三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截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截骨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影响尸体肾移植长期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影响尸体肾移植长期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84年2月至2006年4月间的2256例尸体肾移植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首次肾移植2164例,二次肾移植91例,三次肾移植1例.术前行血液透析者1653例(73.3%),行腹膜透析者319例(14.1%),未进行透析者284例(12.6%).1996年之前组织配型主要采用ABO血型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1996年后采用HIA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HLA抗原错配<3个者占60%.免疫抑制方案主要有由环孢素A(CsA)和泼尼松(Pred)组成的二联用药,CsA(或他克莫司)、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和Pred组成的三联用药,部分病例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001年后将ALG(或ATG)改为达利珠单抗.应用Kaplan-Meier分析计算患者及移植肾的1、3、5、10及15年存活率以及移植肾半寿期,对影响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0年,患者的1、3、5、10及15年存活率分别为95.3%、89.6%、86.0%、71.3%和61.3%,移植肾的1、3、5、10及15年存活率分别为91.3%、79.3%、74.0%、52.6%和44.8%,移植肾半寿期为(11.58±0.26)年.1984-1995年、1996-2000年与2001-2006年间移植者,其移植肾1、3和5年存活率呈上升趋势(P<0.01).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糖尿病及术前PRA阳性是导致移植肾存活率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霉酚酸酯可显著提高移植肾存活率(P<0.01).感染、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患者存活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随着移植肾存活率的上升,积极防治感染、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是进一步提高人、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7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行首次同种异体肝移植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和术后1,3,7,14 d清晨空腹以脉动染料光密度法(PDD)无创检测吲哚菁绿(ICG)血浆清除率、肝有效血流量、心搏出量、循环血流量、中心血容量,观察其的变化.结果 术前测定ICG血浆清除率为(0.09±0.05)/min,肝有效血流量为(0.43±0.22) L/min,心搏出量为(7.16±2.49) L/min,循环血流量为(5.87±1.85) L,中心血容量为(3.94±1.59) L.ICG血浆清除率和肝有效血流量术后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心搏出量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14 d(P<0.05),循环血流量术后1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14 d(P<0.05),中心血容量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7,14 d(P<0.05).结论 肝移植患者术前处于低容量、高循环状态,至术后早期则处于高容量、高循环动力状态,肝脏有效血流量增加,肝脏储备功能迅速恢复,术后约3 d高循环动力状态明显下降,于术后约2周全身循环逐渐进入稳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肾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1年11月经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15例肾细胞癌患者,中位年龄51(15~85)岁,左侧7例,右侧8例;本组TNM临床分期11例为T1aN0M0,3例为T1bN0M0,1例T2aN0M0,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或MRI增强扫描并诊断为肾细胞癌,术前肾功能不全者3例。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腹腔镜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中位数为110(70~160)min,术中估计输血量中位数为40(20~150)ml,均未输血。本组治疗肿瘤最大直径中位数为2.7(1.7~6.0)cm。术后病理检查:13例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各1例,术后6周复查15例肾癌均完全消融。本组随访时间中位数为8(6~11)个月,15例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总体而言,本组病例术后1周血尿素氮中位数、血肌酐中位数较术前有所上升(P<0.01),患侧肾小球滤过率中位数较术前有所下降(P<0.01);但术后6周、12周上述3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肾单位的治疗方法,后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结合了腹腔镜和射频消融这两种微创治疗方式的优点,对于肾脏腹侧不适合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射频消融的病例尤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双跟骨闭合性粉碎性骨折,ASA级。于2005年12月2日入院,入院血压110/70mmHg(1kPa=7.5mmHg),心率60次/min,行急诊切开内固定。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0.75%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1ml(含1∶20万肾上腺素)腰麻,平面固定T12以下,俯卧位头高脚低20°,双下肢上止血带。术中,前90min生命体征平稳(血压监测周期3min),静脉输入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液1000ml,90min后,间隔3min相继放松双侧止血带,每侧松带用时20s。松止血带10min后,患者自诉胸前略感不适,此时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改变,未处理。松止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预存抗HLA抗体的处理及效果.方法 移植前预存抗HLA抗体者15例,其中2例为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为非供者特异性抗体(NDSA).预存DSA者,术前2周开始每2~3 d行血浆置换1次,共行4~5次,每次血浆置换后静脉输注小剂量免疫球蛋白,移植当天给予利妥昔单抗375 mg/m2.术前10 d起给予他克莫司(Tac,0.1mg· kg-1·d-1)+吗替麦考酚酯(MMF,0.5 g/d).术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0.2~0.4 g·kg-1·d-1,用2~3 d.预存NDSA者,术前第3天行血浆置换治疗1次,部分病例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每天IVIG 0.6 g/kg.15例受者均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甲泼尼龙进行诱导治疗,免疫抑制维持治疗采用Tac+ MMF+泼尼松.结果 预存DSA者,在去抗体减敏治疗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CDC)转为阴性;预存NDSA者,其CDC始终阴性,去抗体减敏治疗后仅有部分患者的PRA有所降低.2例预存DSA的受者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1个月时出现急性和交界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抗体反弹,予以血浆置换+大剂量IVIG(1~2 g/kg)后,均能有效控制和逆转.现分别随访1年和10个月,肾功能维持良好.13例预存NDSA的受者,1例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予ATG治疗后逆转;1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经大剂量IVIG治疗后逆转;1例发生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伴慢性化改变,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效果不佳,移植肾丧失功能.结论 对于预存DSA的患者,采用血浆置换+IVIG+利妥昔单抗进行去抗体减敏治疗,在其PRA和CDC转阴后再行移植,安全性和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泌尿系恶性肿瘤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1 977~ 1 999年的 2 2年中共行同种肾移植术 1 1 32例 ( 1 2 86例次 ) ,术后共发生泌尿系肿瘤 1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1例 ,男 4例 ,女 7例 ,年龄 2 9~ 60岁 ,平均 47岁。其中一次肾移植 1 0例 ,二次肾移植 1例。肾移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 8例 ,慢性肾盂肾炎 3例。术前均行血液透析 ,时间 2~ 1 5个月 ,平均 4个月 ,肾移植术后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 1例第一次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 2 d后切除移植肾除外 )。9例患者接受环孢素 A、硫唑嘌呤、泼尼松治疗 ,2例患者接受环孢素 A、雷公藤多甙、泼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神经肽Y(NPY)在成功肾移植围术期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集45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尿毒症患者术前、术后24 h、出院前1 d外周静脉血标本5 ml,测定血浆NPY、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对照组为20例健康志愿者.结果手术前的血浆NPY平均值(400.8±105.6)ng/L较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NPY水平(77.2±16.6)ng/L显著升高(P<0.01).术后24 h血浆NPY较术前略有降低(P>0.05).出院前1 d血浆NPY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血浆NPY水平(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尿毒症患者的血浆NPY水平在肾功恢复正常后明显下降,血浆NPY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肾移植围术期肾功能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肾移植患者(肾移植组)按移植术后时间长短分层随机抽样,分为5组:术后1~3个月组,术后4~11个月组,术后1~5年组,术后6~10年组,术后10年以上组,每组40例。另随机抽取拟行肾移植术而进行术前检查的尿毒症患者20例为尿毒症对照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对6组患者的清洁新鲜中段尿进行尿微量蛋白测定与尿蛋白定性检测,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结果与术后1~3个月组比较,术后4~11个月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即开始升高(P<0.05),术后1~5年组、6~10年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组(均为P<0.05)。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的变化较尿蛋白定性及Scr的改变更为敏感,宜作为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常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乙型或丙型肝炎对肾移植后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 ,分析我院 1990年1月至 2 0 0 1年 10月的肾移植患者 983例资料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983例 ,已排除二次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两种以上肝炎同时感染、术后各种原因所致 3个月内移植肾失功或死亡的患者。男 6 73例 ,女 310例。年龄 15~ 70岁 ,平均 (41.4± 10 .6 )岁。术前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为乙肝组 (HBV组 ) ,10 8例 ;术前HCV IgG阳性或HCV RNA阳性者为丙肝组 (HCV组 ) ,31例 ;非感染组 84 4例。所有患者术前肝功能正常或已恢复正常。术后随…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行LRP36例。平均年龄64岁(51~73岁),术前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前列腺癌。T111例,T225例。21例参照Montsouris方法行经腹腔途径LRP,15例行经腹膜外途径LRP。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65min(155~480min),平均出血量455ml(170~2500ml)。中转开放手术3例,其中2例为阴茎背静脉复合体出血,1例为直肠损伤。术后病理报告切缘阳性2例。术后尿管留置10~30d,平均14d,无真性尿失禁发生。术后漏尿6例,尿道狭窄2例。术后平均随访15.5月(2~44个月),穿刺孔皮下种植转移1例,余35例无复发转移。术后1个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0~5.85ng/ml。结论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熟练掌握盆腔解剖,预先处理阴茎背静脉复合体,熟练掌握膀胱颈重建和镜下吻合技术是成功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SGB组以0.25%罗哌卡因10ml行右侧SGB,C组不行SGB,SGB后10 min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于SGB前(基础状态)、CPB 30 min、开放升主动脉后10 min、术后6、24 h时采集左颈内静脉球部血样,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1(ET-1)、S-100β蛋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7 d时进行简易智能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SGB组术中及术后血浆ET-1、S-100β蛋白及NSE的浓度降低;开放升主动脉后10 min时血浆NO浓度升高,术后血浆NO浓度降低;CPB30 min和开放升主动脉后10 min时NOS活性升高;术后1 d时MMSE评分升高(P<0.05).与基础值比较,C组术中及术后NO/ET-1比值降低(P<0.05),SGB组NO/ET-1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B可调节CBP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循环NO和ET-1浓度,维持NO/ET-1相对平衡,有利于脑组织灌注,从而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钙通道阻断剂有抗伤害作用,并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作者为了探索硬膜外注用维拉帕米(异博定)增强术后硬膜外注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特选择年龄<70岁经腹子宫切除病人100例(ASA Ⅰ~Ⅱ级),不用术前药,经L_(3~4)或L_(4~5)置入硬膜外导管。静注硫喷妥钠-利多卡因-潘库溴铵-琥珀胆碱后插气管导管,吸异氟醚和50%N_2O:50%O_2以及静注潘库溴铵维持麻醉。术毕用胃长宁和吡啶斯的明拮抗残余的肌松作用。 第1组于手术切皮前15min硬膜外注入0.5%布比卡因10ml,切皮后30min注入生理盐水10ml。第2组以与第1组相反的顺序注药。第3组切皮前15min注入0.5%布比卡因10ml加维拉帕米5mg,切皮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Solis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1月,我科采用经前路Solis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17例,术中应用颈椎牵开器牵开椎间,通过紧张韧带进一步复位骨折。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9~41岁,平均26.2岁,按Levine-Edwards分类法Ⅱ型11例,Ⅱa型6例。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片,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枢椎移位及成角数据,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创伤后颈椎临床评分、颈部疼痛的VAS评分观察临床疗效。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各数据间行t检验。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78min(55~13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2.5ml(10~50ml)。术中无喉上神经、咽喉壁及血管损伤,术后无喉头水肿、血肿形成及伤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平均随访25.1个月(6~48个月),手术节段及骨折部位平均于3个月时骨性融合,未见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融合器无下沉、无移位、椎间无塌陷。创伤后颈椎临床评分:术前平均为48分(45~63分),末次随访时为92分(83~97分);颈部疼痛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9分(6~9分),末次随访时为1.1分(0~2分);枢椎成角术前平均为-8.6°(-20~6°),末次随访时为+3.5°(0~+8°);枢椎移位术前平均为3.4mm(1~5.5mm),末次随访时为1.2mm(0~2.0mm)。以上两组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olis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Hangman骨折可行,手术操作简单、耗时短、创伤小、融合率高且有利于颈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