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措施,而如何让移植受者获得免疫耐受状态则是肝移植科医师追求的最终目标。了解最新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经验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免疫耐受,从而为移植受者制定更加妥善的治疗方案。本文综合国际核心期刊报道的内容,从临床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诱导方案的制定及寻找合理的免疫状态的相关监测指标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3.
4.
门静脉高压症的最终选择——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终末期肝病的必然结果.约半教以上的肝病患者甚至在肝功能尚处于代偿期时PHT已经存在,而且伴随着肝硬化的进展,PHT的风险度迅速增加,甚至超过原发疾病而成为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肝移植术后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343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腹腔和胸腔感染情况、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43例肝移植受者中,围手术期48例单独发生腹腔感染,61例单独发生胸腔感染,10例同时发生腹、胸腔感染,15例因感染导致死亡。发生腹腔感染的受者腹腔引流液共培养出106株病原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19.8%(21/106)、15.1%(16/106)和11.3%(12/106)。发生胸腔感染的受者胸腔引流液共培养出99株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26.3%(26/99)、18.2%(18/99)和17.2%(17/99)。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35.62、162.14、11.09和6.81,P均<0.05)。药敏试验结果示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已耐药(>90%),仅对替加环素较为敏感(27%);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11%);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6%);革兰阳性球菌(屎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最为敏感;真菌对氟康唑最敏感。 结论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腹、胸腔感染发生率均较高,且病原学分布各有特点,术后应积极反复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正Rh(D)阴性血型较为罕见,仅占我国汉族人群的0. 2%~0. 4%~([1])。因此,Rh(D)阴性供者、血源非常稀缺,对这类血型患者施行肝移植将面对巨大的免疫风险~([2-3])。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及肝脏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式,很多器官移植中心都报道过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但Rh(D)血型不合且成功实施器官移植的报道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的效果和肠内营养护理重点.方法 本研究是一个前瞻、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将4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治疗组(EIN组,20例)和普通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20例);于营养治疗前、术前1 d、术后第1、7、14、21、28天测定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免疫球蛋白等的变化情况及观察肠内营养时胃肠道及造瘘管的并发症.结果术前1 d CD3、CD4、NK细胞显著上升,CD8显著下降,且术前1 d EIN组CD3、CIM显著高于EN组(P<0.05);术后第1天细胞免疫功能呈明显下降状态,且持续到术后第7天;自术后第14天开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开始恢复.体液免疫功能恢复无明显时间差异,但术后第1、7、14、21、28天EIN组IgA明显高于EN组(P<0.05).40例患者空肠造瘘管应用良好,无导管阻塞,造瘘处皮肤无红肿和炎性渗出及其他造瘘管相关并发症,本组无明显腹痛、腹胀、腹泻等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治疗能够有效上调细胞和体液免疫,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其疗效优于普通肠内营养;心理护理、完善的营养计划、造瘘管的护理及观察营养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良好细致的护理是成功实施肠内免疫营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但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不同于其他营养不良的患者,本文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营养状况、肝移植前围手术期及移植后的营养支持治疗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中不留置T型管,以降低与T管相关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的肝移植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在此期间内符合指征未留置T管的患者102例,观察本组患者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9%(5/102),其中3例为肝内胆管多发性狭窄,均行再次肝移植;2例为肝总管非吻合口狭窄,经ERCP行球囊扩张并放置胆道内支撑管3个月后治愈.结论 对符合指征的肝移植患者术中不留置T管是安全的,可避免T管相关并发症,降低胆道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DV-TK基因局部应用防止裸鼠肝癌根治性切除后转移复发的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肝癌模型后,行根治性切除,同时各组(对照组10只、肝断面注射基因组11只、腹膜后注射基因组11只)分别注射ADV-TK基因50μl,24h后腹腔注射更昔洛韦50μg/10g体重.治疗组各取1只注射含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的裸鼠,24h后处死裸鼠,观察基因转染情况.6周后,处死其余裸鼠,分别检查肝内及腹腔内其他脏器、肺等转移、复发情况,测量复发肿瘤的体积.结果 (1)各器官均可见该基因转染.(2)肝内复发情况:复发肿瘤数目、体积及涉及肝叶数对照组为(8.7±6.5)、(2933±597)mm3、(4.3±2.2),肝断面注射基因组为(0±0)、(0±0)mm3、(0±0),腹膜后注射基因组为(2.2±1.3)、(265±109)mm3、(2.1±1.3),基因注射组各指标明显降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5,P<0.01,x2=5.32,P<0.01).(3)肿瘤的肺及远处转移情况:肺转移率、涉及器官数和AFP值对照组为(10/10)、(7.2±5.3)、(1322±702),肝断面注射基因组为(2/10)、(3.2±1.5)、(322±102),腹膜后注射基因组为(1/10)、(1.8±1.2)、(268±133),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1,x2=7.15,P<0.01).结论 ADV-TK基因局部注射可以转染裸鼠各内脏器官并可以抑制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