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本院8例卵巢癌肝转移的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RFA治疗,病灶总数12处,平均直径为3.0cm(1.5~4.5cm)。RFA治疗前2周内和治疗后1月常规进行CA125、肝功能、CT双期增强检查,了解局部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人均平稳安全完成治疗,11处病灶术后复查增强CT肿瘤完全坏死,有1例患者1处病灶在射频消融治疗后肝脏病灶边缘残留。所有患者CA125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术中及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患者可以实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治疗。  相似文献   

2.
背景: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细针抽吸(FNA)对于胰腺癌具有组织学诊断价值,然而有关其主要并发症的资料却很有限。目的:评价EUS引导FNA胰腺肿块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机构:阿拉巴马大学胰胆管疾病三级转诊中心。患:42个月内连续接受EUS引导FNA的胰腺肿块患。即时并发症由EUS操作员记录,晚期并发症分别于术后72h和30d评价。主要结果指标:确认的主要并发症为急性胰腺炎、出血、感染、穿孔,需要逆转的药物治疗,需要住院治疗及死亡。结果:共计355例胰腺肿块连续患接受EUS引导下FNA。9例出现了并发症(2.54%,95%CI1.17%-4.76%)。3例发生急性胰腺炎(0.85%,95%CI 0.17%-2.45%),其中2例住院治疗,1例接受院外镇痛治疗;3例患操作后出现剧烈腹痛,给予镇痛治疗后出院且没有后遗症;2例(0.56%,95%CI 0.07%-2.02%)出现发热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中1例恢复,1例接受外科清创术。1例需要逆转药物治疗。总体来讲,1.97%(95%CI 0.80%-4.02%)患因为并发症而需住院治疗(极差1-16d),  相似文献   

3.
金成 《中国医药导报》2013,(35):80-82,8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周围型肺癌3例,原发性肝癌13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2例,肝癌介入术后复发2例,肝癌介入术后腹膜后转移癌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引导下RFA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中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术中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0.5%;1例出现呕吐,3例局部疼痛,1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周有少量渗血,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10个月复查CT,15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4例患者肿瘤部分坏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实体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对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价值。方法:对15例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患者进行EUS—FNA检查,部分病例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评价EUS-FNA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结果:10例患者获得EUS—FNA术后诊断,EUS—FNA敏感性为66.7%。有4例患者随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诊断均与EUS—FNA病理或涂片结果相符合,符合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EUS—FNA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治疗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晚期患者顽固性腹痛的护理.方法 选择符合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术治疗胰腺癌或慢性胰腺炎引起的顽固性腹痛的患者26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本组26例患者腹腔神经节阻断术成功率100%,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腹膜炎、胃结肠瘘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行之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李仲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35-136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8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46例,转移性肝癌28例,肝血管瘤4例)均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增强CT或MRI,以及检测其免疫指标进行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74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12个月复查158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6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CT导引下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对于肝内多病灶、一针无法完成治疗的病灶、病灶位置近膈顶的患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52例不能行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先行肝动脉介入(TACE)治疗,后给予经皮或腹腔镜下RFA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后给予保肝、抑酸、止血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肿瘤完全坏死率71.9%,血清AFP及CA-199指标下降明显。术后1个月复查CT发现5例患者出现新发病灶,再次给予TACE治疗,其中3例再次行RFA。随访6个月至48个月,第6个月1例患者死亡;第18个月9例患者死亡;第36个月11例死亡;2例患者失访;其余患者目前生活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8.
12例肝内邻近大血管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宽生  黄建生  丁钧  欧霞  董家鸿 《重庆医学》2005,34(11):1681-1682,168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位于肝内大血管旁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通过对12例位于大血管旁行RFA治疗的肝癌患者观察,记录RFA治疗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定期进行肝功、CT、AFP的随访观察,了解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平稳安全完成治疗,普通并发症和一般RFA治疗相似,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彩超及CT复查均未发现临近血管有明显损伤;增强CT复查一次RFA后肿瘤的完全坏死率为91.7%,APF术后全部降低,有1例乳腺癌肝转移病人在射频消融治疗3个月内肝脏其他部位发现新病灶,3~6个月内有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和1例出现其他肝叶转移,1例在1年内出现肿瘤肝脏其他部位转移.结论 RFA治疗位于肝内大血管旁这一特殊部位肿瘤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155例,转移性肝癌52例,肝腺瘤1例,肝血管瘤7例)均行在CT引导下的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 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行CTA或MR I及免疫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07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至6个月的复查,189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8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定位技术在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作用和经验。方法:22例脾亢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术中先用定位细针穿刺脾脏,然后参照细针位置,再以射频电极穿刺脾脏,确认射频电极位置正确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查血常规和增强CT或MR以了解血小板(PLT)的变化和脾脏的消融体积。结果:射频电极穿刺总成功率为100%,其中第1次穿刺成功18例,第2次穿刺成功4例,脾脏消融体积为(40.0±5.6)%,术后1个月PLT(105±11)×109/L,与术前PLT(45.0±9.8)×109/L相比显著增高(P〈0.05)。没有因为穿刺失误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细针穿刺定位技术,可以提高脾脏射频消融中穿刺的安全性,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局部晚期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原发性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病灶数78个,在CT引导、局麻或静脉全麻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温度70~90℃,治疗时间5~26 min;随访3~6个月,常规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来观察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78例患者共进行103次射频消融,其中19例进行2次,2例行3次射频治疗.3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血.发生气胸23例.RFA后67个肿瘤CT表现为病灶内散在分布小气泡影、肿瘤去血管化或合并体积缩小.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损伤小,安全,能迅速去除瘤负荷,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导向冷循环射频消融(RFA)在肝转移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3月在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的32例共48个肝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转移瘤直径〈3cm的20个,3~5cm的23个,〉5cm的5个。所有患者术后1、3个月后行腹部CT三期扫描检查评价肿瘤疗效。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RFA治疗。RFA治疗后完全坏死肿瘤39个(81%),其中直径〈3cm者19个(95%),3~5cm者18个(78.2%),〉5cm者2个(40%),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CT导向下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耐受性好的局部治疗肝转移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诱导麻醉实施CT引导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术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实施CT引导经皮肺穿刺RFA术,对CT引导经皮肺穿刺RFA术治疗肺癌11例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严密监护全程护理。结果:1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RFA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发热,温度在37.5~38.6℃,3例胸痛,3例咯血,经过解热、镇痛、止血等对症治疗以及加强护理后,均很快缓解。结论:加强术前患者心理护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监护,有助于RFA术顺利完成与减少手术并发症,并能够及时发现、尽早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CT导引近距离放疗穿刺入路选择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振家  肖连祥 《当代医学》2009,15(29):543-546
目的探讨胰腺癌125I永久性插植放疗前术前胃肠准备结合多入路穿刺技术进行粒子布源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男91例,女45例)胰腺癌患者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插植放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1.6岁(48~82岁)。其中胰头癌53例,胰颈癌21例,胰体癌35例,胰尾癌13例,全胰腺癌24例。平均3.74cm(2.85cm~6.5cm);33例肝内单发转移,16例多发转移,67例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持续性腰背部或腹部疼痛。125I植入前39例行胆肠吻合,17例行支架或引流减黄;25例行外放疗,33例行静脉或动脉化疗。61例治疗前、后肝转移行动脉化疗。所有患者均行术前胃肠道准备,并采用多入路结合125I粒子植入。患者术后1、2、3月行增强CT扫描,以后为每3个月一次,同时检查肿瘤标志物,术后随访9~43个月。结果本组136例病人手术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术前胃肠道准备有效率为76.5%(91/103)。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出现胰漏、胆漏、出血、脏器穿孔及感染等主要并发症。术后一年内疼痛缓解率87.5%(119/136),局部有效率8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腺癌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术后的癌痛缓解情况,评价粒子植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8例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伴癌痛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胰腺病灶。随访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率,术前与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阿片类止痛药使用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125I粒子植入术后1周、1月及3月,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2.1%(23/28)、67.9%(19/28)、57.1%(16/28)。VAS疼痛评分分别为(2.3±1.2)、(2.9±1.5)、(4.1±1.4)分,明显低于术前基线水平[(7.2±1.1)分]。阿片类止痛药使用量明显降低(P<0.01),总体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改善(P<0.01)。近期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可以有效缓解胰腺癌患者疼痛状况,明显改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改善中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方法分析收治的106例胰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常见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腰背部胀痛、呕吐、黄疸。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者51例,体尾部者43例,钩突部者3例,全胰者9例。合并肝脏转移者46例,肺部转移者2例,腹腔淋巴结及腹膜转移者35例,门静脉癌栓者5例,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CA199升高最为明显。结论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充分利用B超、核磁共振、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各种手段以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治疗胰腺疾病的理论依据及其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HIFU消融 8只杂种猪在体胰腺 ,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治疗 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 ,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动物实验显示 8例猪胰腺标本均发现肉眼及病理学证实的凝固性坏死灶 ,术后血、尿淀粉酶呈一过性升高 ,3天内恢复正常。临床研究中 6例患者近期 1例显效 ,4例有效 ,1例无效 ,有效率 5 /6 (83 3% ) ,无 1例出现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U适用于治疗胰腺疾病 ,临床应用治疗胰腺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用吉西他滨1 000 mg/m^2+5%GS 250 mL,ivgtt 30 min d1,d8;奥沙利铂130 mg/m^2+5%GS 500 mL,ivgtt 2 h d1.每3~4周重复用药.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结果 可评价16例,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8例、进展6例,有效率为12.5%.毒副反应能够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胰腺癌具有一定疗效,且毒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原发性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病人,在局麻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8例在CT下定位,2例在胸腔镜直视下进行。消融温度56~90°,治疗时间为30~120分钟。结果:12例病人共进行14次射频消融,其中2例进行2次。术中6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血。治疗后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水肿,发生气胸2例,血胸1例,住院治疗期间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损伤小,安全,病人易于接受,治疗有效,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