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导向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2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研究其近期局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方法肾上腺肿瘤患者共29例,病灶总数31个,其中直径≤2.0cm的病灶共5个,2.1-4.0cm者18个,4.1-6.0cm者5个,≥6.1cm者3个,经RFA治疗1个月后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上述病灶经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坏死者分别为5个、18个、3个、2个。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RFA治疗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是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骨转移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125I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125I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率为91%(20/22),术后2个月粒子置入病灶的影像检查结果显示,32个骨转移灶中,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8个、稳定(NC)10个,总缓解率68.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间永久置入^125I粒子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颅内动脉瘤进入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可脱怀球囊栓塞术,微弹簧圈栓寨主,血管内金属支架术等,介绍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缺陷,并对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消融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好、操作相对简单、适应证较广等优势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经过20余年的发展,消融技术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发展最快、临床应用最广的是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和冷冻消融.本文中,我们对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肝转移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大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RFA)治疗近期局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大肠癌肝转移患者32例,病灶总数71个,其中直径小于4.0 cm的病灶41个,4.1~5.0 cm者14个,5.1~6.0 cm者9个,大于6.1 cm者7个。经RFA治疗1个月后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大小瘤灶经消融治疗后达到完全坏死者分别为41个(41/41),13个(13/14),4个(4/9),2个(2/7)。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RFA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与胃淋巴瘤的CT灌注表现差异,提高胃部肿瘤,特别是胃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21例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和14例胃淋巴瘤患者,行CT灌注扫描,采用Philips CT-Perfusion功能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时间-密度曲线(TDC)、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21例进展期胃癌中,15例(71.4%)的TDC曲线特征为较陡峭的上升支,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灌注状态后缓慢下降;其余6例(28.6%)的TDC曲线上升支较乎缓,在较高灌注水平亦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14例胃淋巴瘤中,9例(64.3%)TDC曲线的上升支平缓,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灌注状态后缓慢下降;5例(35.7%)的TDC曲线上升支平缓,在较高灌注水平持续一段时间后,下降速度较快.胃癌组BV值为(15.68±6.27)ml/100 g,胃淋巴瘤组BV值为(6.37±2.37)ml/100 g,胃癌的BV值明显高于胃淋巴瘤的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与胃淋巴瘤的TTP值分别为(33.10±7.83)s和(38.77±12.4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与胃淋巴瘤CT灌注TDC曲线和灌注参数有一定的差异,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18例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Da为靶组织长、宽、高的平均值(L W H)/3,单位为cm,求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盆腔肿瘤内。结果全组18例22个病灶治疗后2个月后采用PET-CT评价,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3例,进展(PD)1例。18例随访7~16个月,全部存活,近期平均生存期9.5个月。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4年7月对19例鼻咽癌肺转移瘤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的临床疗效。粒子植入之前采用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求出术中所需125 I粒子的总活度及算出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肺转移瘤内。结果 19例患者的42个病灶在植入后2个月行CT复查评价疗效,完全缓解23个,部分缓解9个, 稳定5个,进展5个,有效率达到76.2%,有5例至今仍生存,最长者存活超过1年半,1年生存率 57.9%。全部病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瘤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高分辨率CT对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CT(HRCT)探讨早期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影像表现,并评估不同病程阶段的影像表现.方法 对76例X线胸片疑似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工人(工龄1~18年,平均14年)进行常规胸部CT平扫和HRCT检查,分析其HRCT表现,并对不同影像表现的年龄、工龄进行t检验.结果 18例(18/76,23.7%)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央磨玻璃密度微结节,20例(20/76,26.3%)表现为分支状细线影,磨玻璃密度结节组的平均年龄[(34±7)岁]小于分支状细线影组[(39±9)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8,P>0.05);磨玻璃密度结节组的平均工龄[(10±5)年]低于分支状细线影组[(15±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P<0.05).结论 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央磨玻璃密度微结节和分支状细线影是焊工肺尘埃沉着病常见的表现.其中磨玻璃密度的微结节可能是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早期表现.HRCT有助于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所有患者先进行PTCD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待血清胆红素指标明显改善后,12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全身化疗,11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全身化疗。分析PTCD疗效、化疗有效率、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血清总胆红素由PTCD术前(157&#177;11)μmol/L降至术后(35&#177;4)μmol/L(P〈0.001);化疗后部分缓解6例,稳定6例,进展11例,化疗有效率为26.1%;总临床受益反应为60.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GP与GEMOX方案组化疗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的总发生率为78.3%,消化道反应为69.6%,肝、肾功能损害及外周神经毒性均为I、Ⅱ度.无化疗相关的死亡。【结论】经皮经肝胆道引流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是中晚期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