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镜下胃旁路术围手术期治疗前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行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3、6月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做好围手术期准备。结果术后患者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满6个月停药组患者病程、BMI指数较未停药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2型糖尿病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围手术期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方法 以择期行CCABG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糖代谢状况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正常对照组,n=20)、空腹血糖受损组(n=20)和糖尿病组(n=20).各组患者于围手术期各时点(术前、麻醉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复温后10 min、鱼精蛋白中和后5 min、体外循环后2 h、术后第3天和第7天)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手术前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及其后各时点空腹血糖水平和HOMA-IR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在糖尿病组,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空腹血糖水平及HOMA-IR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第7天的空腹血糖水平及术后第3、7天的HOMA-IR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BG围手术期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抵抗加重.了解患者术前的糖代谢状况,有利于采取积极且合理的措施纠正糖代谢失衡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的T2DM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各项指标(BMI、FPG、餐后2 h血糖、HbA1c及空腹C肽)、SAS及SDS评分、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后BMI、FPG、餐后2 h血糖、HbA1c及空腹C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护理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伤口拆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T2DM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2年2月开展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糖尿病的20例病例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c肽等指标的改变。结果20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葡萄糖耐量明显增强(P〈0.05),12例患者术后1个月体重指数变化明显,15例术后随访3-12月,血糖在正常范围,不需胰岛素或药物控制;4患者例术后6个月, HOMA-IR、HbAlc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胃旁路术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安全可行,近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旁路术与袖状胃切除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ADJB-SG)对25≤体质量指数<27.5(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乳糖尿病外科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胃旁路术,14例行SADJB-SG,分析其术后1年物理、糖代谢及胰岛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随访1年:胃旁路术组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SADJB-SG组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肽、餐后2 hC肽、餐后2h胰岛素等代谢指标改善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SADJB-SG术后胃肠吻合口炎、倾倒综合征较胃旁路术减少.结论 SADJB-SG治疗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疗效与胃旁路术基本类似,但SADJB-SG胃肠吻合口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可能更适合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研究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徐定银  周瑞耀  蒲青凡  戴华卫 《浙江医学》2011,33(2):190-191,201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胃部手术患者行胃肠旁路术后糖代谢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1年至2008年68例合并有T2DM的胃部病变行胃肠旁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糖代谢变化并分析影响糖代谢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术后1周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FPG及2hPG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血清胰岛素水平 (BMI)较术前无变化,术后12个月时BM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旁路手术能够减轻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发挥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转流术(GBP)对体质指数(BMI)为28~35 kg/m2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3月入住武警总医院普外科BMI为28~35 kg/m2的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成代谢综合征组(MS组,n=20例)和无代谢综合征组(NMS组,n=22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时检测糖代谢指标、胰岛功能、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脂代谢指标。结果 GBP术后12个月时,患者糖代谢的总体达标率为77.5%,MS组达标率为89.5%(17/19),NMS组达标率为66.7%(14/21)。两组手术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人体测量学指标(体质量、腰围、BMI)、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Hb A1c、腰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2 h PG、HOMA-IR、HOMA-ISI、体质量、腰围、BMI、TG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P对非病态肥胖的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对MS组和NMS组患者的减重效果相同,MS组糖代谢改善效果优于NMS组,手术的降糖机制可能独立于减重作用,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程度可作为GBP适应证备选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苏纯洁 《河北医学》2014,(8):1307-1310
目的: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肥胖型和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行LRYGB的T2DM的临床资料,其中肥胖组42例,非肥胖组30例。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无损伤大血管、肠管等严重并发症,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肥胖组手术时间高于非肥胖组(P=0.039)。术前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功能指数(Homa-β)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FBG、2h PBG、HbA1c、Homa-IR较术前均有所下降,空腹C肽、Homa-β均有所升高(均P〈0.05)。肥胖组术后FBG、2h PBG、空腹C肽、Homa-IR、Homa-β与非肥胖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HbA1c较非肥胖组要低(P〈0.05)。肥胖组临床有效率为92.86%,高于非肥胖组83.33%,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07,P=0.205)。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型和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短期疗效均较好,长期疗效需待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体重指数(BMI)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在本院常规体检的2 082例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体检者的人体学参数、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OGTT)、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尿酸等生化指标,按照血糖浓度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代谢组、糖代谢异常组及糖尿病组。按照BMI的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计算并比较3组HOM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结果: 糖尿病组的年龄、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糖尿病人群中,HOMA-β和HOMA-IR随着BMI 的增大而增大(P<0.01),HOMA-ISI随着BMI 的增大而降低(P<0.01);而在糖尿病患者中,HOMA-ISI随着BMI 的增大而降低(P<0.01),HOMA-β和HOMA-IR随BMI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不同糖代谢状态下,BMI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存在差别,在正常糖代谢和糖代谢异常人群中,BMI的增大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性增加,而糖尿病患者中这种代偿性机制已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FTO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肥胖病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病人60例,实施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记录术前、术后1、3、6、12个月的体质量指数(BMI),并测定血清空腹葡萄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检测病人FTO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检出存在TT、TA、AA 3种种基因型,分别为TT 46例(76.67%),TA 13例(21.67%),AA 1例(1.67%)。由于AA个体数量较少,和TA合并进行统计分析(AA+TA组)。AA+TA组与TT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BMI、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AA组在术前、术后3个月2hPG显著高于TT组(P < 0.05),而术后6个月、12个月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s9939609 A等位基因的病人存在潜在2型糖尿病的可能,无论血糖是否正常都应当实施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而rs9939609 T等位基因的单纯肥胖病人可以实施袖状胃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96例,随机分为GLP-1类似物治疗组(GLP-1组,n=40)及二甲双胍对照组(二甲双胍组,n=56),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代谢指标(FPG,2 h PG,HbA1c)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⑴治疗4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FPG、2 h PG、HbA1C、FA均下降,GLP-1组2 h CP和腰围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与二甲双胍组比较,GLP-1组HbA1c达标率更高(P<0.05),FCP和腰围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按体质量指数基线分层后,中重度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MI>30 kg/m2)接受GLP-1治疗后体质量及腰围均下降;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BG、BMI为FCP的重要影响因素,腰围、2 h PG为2 h CP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GLP-1类似物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对中重度肥胖者兼有减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MI分为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组及单纯糖尿病组,施行LRYGB,观察患者术前、术后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 12例皆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糖尿病合并肥胖症组术后3月糖尿病治愈率85.7%,单纯糖尿病组术后3月糖尿病治愈率80.0%,未治愈的2例患者术后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量较术前减少,血糖较术前降低.所有患者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LRYGB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操作可行,近期效果明显,长期效果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沙格列汀、达格列净三联口服短期强化降糖治疗在9%≤HbA1c≤12%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在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达格列净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为12周,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指尖血糖,以及治疗前后下述效应指标改变值: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P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C肽(2 hP-CP)、体质量(WT),并记录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以及不良事件。结果 12周治疗后,所有患者FBG、2 hPBG、HbA1c、HOMA-β、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HbA1c下降值为(4.19±1.07)%,HbA1c<7.0%的达标率达到83.33%;HbA1c下降的程度与FBG(r=0.487,P=0.000)、2 hPBG(r=0.310,P=0.023)、HOMA-β(r=-0.398,P=0.003)相关。治疗后体质量下降 2.47±3.38 kg(P<0.001),体质量指数(BMI)下降0.90±1.18 kg/m(2 P<0.001),减重效果与患者基础体质量(r=0.678,P=0.000)、BMI (r=0.818,P=0.000)、F-CP(r=0.282,P=0.039)、HOMA-IR(r=0.297,P=0.029)相关。有8人发生低血糖症状10(14.81%),确诊为低血糖症(血糖≤3.9 mmol/L)为3人,发生次数3次,低血糖发生率5.56%;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无泌尿系及生殖系感染发生;2例因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而退出实验;另2例患者因取药途径不便而退出实验;最后入组人数54例,男34例,女20例。结论 二甲双胍、沙格列汀、达格列净三联口服短期强化降糖方案在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9%≤HbA1c≤12%)中可有效降糖,并有减重优势,低血糖风险小,以及有效改善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适合血糖较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肽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DPN将152例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DPN组(DPN组,91例)及单纯T2DM组(T2DM组,61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糖负荷2 h C肽、空腹胰岛素(FINS)、糖负荷2 h胰岛素(2 hINS),计算体质指数(BMI).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患者糖负荷2 h C肽及胰岛素水平、BMI均显著低于T2DM组,而病程、HbA1c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发生DPN与糖负荷2 h C肽水平呈负相关(P=0.000).结论 糖负荷2 h C肽水平与T2DM发生DPN密切相关,而病程与T2DM发生DPN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应用艾塞那肽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测量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FCP)、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脏脂肪含量(LFC).结果 两组治疗前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在WC、HbA1c、FBG及LFC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BMI、WC、HbA1c、FBG、FCP、SBP、TG、TCH、HDL、LDL、LFC方面,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较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个体化减重干预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肥胖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均予以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基础饮食、运动干预,观察组同时予以个体化减重干预,均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利拉鲁肽用药剂量;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BMI、糖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利拉鲁肽用药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有差异(P <0.05),观察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③两组的BMI、FBG、2 hPG、HbA1c、HOMA-IR、TC、TG、LDL-C、HDL-C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个体化减重干预可降低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BMI,调节糖脂代谢,且不良事件不会显著增多,相较于常规干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各种糖代谢指标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入选1 092例妊娠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NGT)者、68例GDM患者和21例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GDM)患者。测定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血糖(1HBG和2H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式(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 β cell function,HOMA-β)和处置指数(desposition index,DI)。GDM及PGDM组孕前BMI、FBG、1HBG、2HBG、HbA1c和LnHOMAIR高于NGT组(P<0.05),PDGM组1HBG和HbA1c高于GDM组(P<0.05)。NGT、GDM及PGDM组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ional age,LGA)发生率分别为6.8%、13.8%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体重与孕前BMI(r=0.183,P<0.001)、FBG (r=0.070,P=0.019)、1HBG(r=0.183,P<0.001)、2HBG(r=0.125,P<0.001)、三酰甘油(r=0.112,P=0.001)、LnHOMA-IR (r=0.102,P=0.033)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新生儿体重与FBG和孕前BMI呈独立正相关(P<0.05)。随着糖代谢紊乱加重,LGA发生率逐渐增加,FBG及孕前BMI是影响LG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彭玲  李达 《四川医学》2014,(6):685-68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初诊“肺癌”患者82例为肺癌组;选择年龄、性别构成比相同的门诊健康体检者5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体重指数( BMI)、腹围、血压(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餐后2h胰岛素水平(2hINS)、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的差异。结果对照组BMI更大,与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组存在空腹血糖异常( IFG)、餐后血糖异常( IGT),而对照组FBG、P2hPG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2hINS、HOMA-IR均在正常值范围,但肺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P、FINS、TC、TG、LDL-C、HDL-C、腰围两组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无胰岛素抵抗,但已发生IFG、IGF,虽2hINS、HOMA-IR在正常范围,但已有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可调控性胃束带(LAGB)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机制。方法肥胖伴T2DM患者2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20例行LAGB手术。检测术前、术后第1、3、6、12个月空腹血清Leptin水平,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空腹血糖(FBG)水平及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40例受试者LAGB术后6个月和12个月BMI由术前平均(38±5)kg/m2分别降至(30±4)kg/m2和(28±7)kg/m2(P〈0.05)。术前糖尿病组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mU/L)×FBG(mmol/L)/22.5]、HbAlc和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12个月FBG由术前(8.5±3.0)mmol/L分别降至(6.5±1.0)mmol/L和(5.9±0.5)mmol/L,FINS和HbAlc术后3个月后降至正常范围。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血清Leptin指标逐渐下降,糖尿病组血清Leptin与FBG、FINS、HbAlc、C肽及HOMA—IR呈正相关。结论LAGB能有效治疗肥胖症及T2DM,通过降低血清Leptin水平,减轻瘦素抵抗,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