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TGFβ1/ Smad7通路与心室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 22周龄组和SHR 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动物14周龄和22周龄时,分别测定血压、心室质量指数;以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心肌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的表达。[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周龄和22周龄时收缩压都显著高于同龄的WKY大鼠(P<0.001),同时22周龄SHR的收缩压也比14周龄明显升高(P<0.001)。与SHR14周龄组相比,SHR22周龄组的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P<0.01);在mRNA 水平或蛋白水平,心肌中的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及心肌纤维化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发展,同时伴随着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TGFβ-Smads传导通路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卡托普利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15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及卡托普利组;另取10只同龄健康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卡托普利组给予45mg/kg卡托普利灌胃,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2次/d,疗程为12周.1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Ⅰ、Ⅲ型胶原;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Smad2/3及Smad7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及TGFβ1、Smad2/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Smad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大鼠心肌Ⅰ、Ⅲ型胶原及TGFβ1、Smad2/3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Smad7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TGFβ-Smad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导致其心肌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表达增高从而形成心肌纤维化的机制之一;卡托普利具有抑制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痰法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纤维化机制。【方法】选用2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10只WKY大鼠(Wistar-Kyoto rat)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12周后,应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左心室纤维化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左心室Smad3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左心室Smad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组大鼠心肌纤维化水平、Smad3蛋白表达水平、Smad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痰法可能通过抑制Smad3表达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发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与心室颤动阈值的关系。【方法】20只雄性自发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10周龄组(n=10)和18周龄组(n=10);10只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大鼠的动脉收缩压、心脏质量指数、心室有效不应期和心室颤动阈值。【结果】①自发高血压大鼠的动脉收缩压和心脏质量指数明显高于Wistar大鼠(P〈0.001),心室颤动阈值明显低于Wistar大鼠(P〈0.001);②自发高血压大鼠中,18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的动脉收缩压和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大于10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P〈0.001),心室颤动阈值明显低于10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P〈0.001);③不同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和Wistar大鼠之间,心室有效不应期没有明显差异(P〉0.05);④Wistar大鼠中心脏质量指数与动脉收缩压及心室颤动阈值均无明显相关关系,不同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中,心脏质量指数与动脉收缩压及心室颤动阈值均呈明显相关关系;动脉收缩压和心脏质量指数与心室颤动阈值呈负相关(P〈0.001);⑤心脏质量指数、动物周龄和种类是影响心室颤动阈值的主要因素(P〈0.001)。【结论】肥厚心肌的心室颤动阈值降低;动脉收缩压愈高,心肌肥厚程度愈明显,心室颤动阈值愈低。  相似文献   

5.
自发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与心室颤动阈值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自发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与心室颤动阈值的关系。【方法】20只雄性自发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10周龄组(n=10)和18周龄组(n=10);10只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大鼠的动脉收缩压、心脏质量指数、心室有效不应期和心室颤动阈值。【结果】①自发高血压大鼠的动脉收缩压和心脏质量指数明显高于Wistar大鼠(P〈0.001),心室颤动阈值明显低于Wistar大鼠(P〈0.001);②自发高血压大鼠中,18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的动脉收缩压和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大于10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P〈0.001),心室颤动阈值明显低于10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P〈0.001);③不同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和Wistar大鼠之间,心室有效不应期没有明显差异(P〉0.05);④Wistar大鼠中心脏质量指数与动脉收缩压及心室颤动阈值均无明显相关关系,不同周龄自发高血压大鼠中,心脏质量指数与动脉收缩压及心室颤动阈值均呈明显相关关系;动脉收缩压和心脏质量指数与心室颤动阈值呈负相关(P〈0.001);⑤心脏质量指数、动物周龄和种类是影响心室颤动阈值的主要因素(P〈0.001)。【结论】肥厚心肌的心室颤动阈值降低;动脉收缩压愈高,心肌肥厚程度愈明显,心室颤动阈值愈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心室肌组织中细胞外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s)的表达及活化与心肌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Wistar Kyoto(WKY)大鼠作对照,SHR和WKY大鼠按年龄分为5周、8周、14周和24周各4组,以左心室质量与体重的比值反映心肌肥厚的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基础表达ERK (basal ERK,b-ERK)和磷酸化ERK(phosphorylated-ERK,p-ERK)的水平.结果:①与相同周龄WKY大鼠比较,SHR自8周龄起血压明显升高(P<0.001),14周后心肌肥厚指数明显增加(P<0.01).②各年龄组SHR与相同周龄WKY大鼠b-ERK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③5周龄SHR p-ERK水平与同龄WKY大鼠无差异,8到24周SHR大鼠p-ERK水平明显高于同龄WKY大鼠(P<0.01).④心肌肥厚指数与b-ERK量无明显相关性,与p-ERK量呈正相关. 结论:在SHR大鼠心肌肥厚形成中,心肌组织b-ERK没有增加,p-ERK水平增高,ERK活性增加参与高血压心肌肥厚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左心室心肌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活血潜阳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10周龄的SHR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SHR模型组.中药大、中、小剂量治疗组,西拉普利治疗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京都(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灌胃14周后,取大鼠心脏组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心肌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24周龄模型组SHR左心室肥厚心肌的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WKY大鼠比较明显增强(P〈0.01)。与SHR模型组比较.大、中和小剂量活血潜阳方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c—fos和c—myc mRNA的表达下降(P〈0.05);大、中剂量活血潜阳方可降低c—myc蛋白的表达,但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结论:活血潜阳方可以下调SHR心肌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可能是改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否通过对c-fos表达的影响治疗左心室肥厚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8.
非诺贝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及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表达的影响及对心肌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2只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10只)及非诺贝特组(12只),同周龄Wistar-kyoto(WKY)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用药组给予非诺贝特60mg/(kg·d)灌胃8周。实验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末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检查,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NF-κB mRNA表达。结果:实验结束后,SHR组与WKY组相比室壁厚度、左室/体重比值显著增加(P<0.05),非诺贝特组与SHR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SHR组与WKY组相比大鼠心肌NF-κ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非诺贝特组与SHR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SHR组NF-κB在心肌组织分布广且呈强阳性表达,而非诺贝特组NF-κB着色弱,分布局限。结论: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可通过抑制NF-κB表达来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病变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采用WKY大鼠做阴性对照,SHR大鼠分为SHR对照组、ACEI药物卡托普利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卡托普利+丹参组、丹参组五组。各药物组经灌胃12周后,测量收缩压(SBP),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羟脯氨酸含量。各组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与WKY大鼠相比较,SHR组的SBP、LVMI、MAD、心脏局部羟脯氨酸明显升高,而NO、SOD含量则明显降低。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丹参组的SBP、LVMI、MAD、心脏局部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SHR组,NO、SOD含量则明显高于SHR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SBP、LVMI含量仍明显高于WKY组(P<0.05),NO、SOD(卡托普利组)仍明显低于WKY组(P<0.05)。丹参组除SBP明显高于WKY组与SHR组无明显区别外,LVMI、MAD、心脏局部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SHR组,而明显高于WKY组;NO、SOD含量则明显高于SHR组,但仍明显低于WKY组(各组P<0.05)。结论:丹参能预防和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合成,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调节氧自由基代谢等方面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及肾脏交感神经的分布状况。方法选取6及12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相应周龄的同源正常血压大鼠(WKY),以儿茶酚胺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作为交感神经分布的标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H,尾套法检测大鼠血压及心率。结果6及12周龄的SHR血压及心率高于相应周龄的WKY 鼠。6 及12 周龄的SHR心脏及肾脏TH 的表达高于相应周龄的WKY 鼠。SHR12 周龄时肾脏TH的表达高于6 周龄,心脏TH的表达在2 个周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HR心及肾脏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密度增加,并且随着高血压的进展,肾脏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密度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芩丹胶囊(QD)的降压作用以及对血管外膜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QD改善高血压血管外膜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SHR组)、QD大剂量组(SHR+QDH组)、QD小剂量组(SHR+QDL组)、氯沙坦组(SHR+Los组),另设老年Wistar-Kyoto(WKY)大鼠空白对照组(WKY组)及正常用药组(WKY+QDH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SHR组和WKY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量各组大鼠收缩压;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和Smad7在胸主动脉外膜的蛋白表达;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Ⅰ、Ⅲ胶原在胸主动脉外膜的表达;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SHR组相比,SHR+QDH组、SHR+QDL组和SHR+Los组收缩压均下降(P<0.05);TGF-β1表达降低,Smad7表达增高(P均<0.05);外膜Ⅰ、Ⅲ胶原蛋白表达下降(P<0.05)。SHR+QDH组比SHR+QDL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 QD不仅能够有效降低SHR血压,而且能够干扰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动脉血管外膜Ⅰ、Ⅲ胶原的表达,改善和逆转血管外膜重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观察N-ras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2K1C)肾脏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ras与高血压肾脏血管重构的关系及高血压血管重构发生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6周龄和24周龄SHR大鼠和2K1C大鼠肾脏血管丛平滑肌细胞以及肾小球内皮细胞中N-ras的表达,同周龄正常血压WKY大鼠作为对照。结果 N-ras在SHR组和2K1C组表达高于WKY组(P<0.05)。N-ras在16周龄和24周龄2K1C组各级肾脏血管丛,包括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叶间动脉和入球小动脉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表达均高于SHR组(P<0.05)。结论癌基因N-ras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大鼠肾脏的血管重构,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肾脏中的N-ras表达高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观察反复正加速度(+Gz)暴露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ensiverats,SHR)心、脑、肾、主动脉的病理改变。方法14只8周龄SHR及14只8周龄WistarKyoto大鼠(wistarkyotorats,WKYl随机分为4组,SHR+Gz暴露组,SHR对照组,正常WKY+Gz暴露组,正常WKY对照组,每组各7只。+Gz暴露采取模拟空战动作模式连续进行,依次为+5Gz/10S、+9Gz/10S、+5Gz/10S、+9Gz/10S、+5Gz/10S和+9Gz/10S,G增长率为1G/s。休息20rain后,再按上述模式重复暴露1次,连续进行7d暴露。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离心机暴露。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后立即采集心、脑、肾、主动脉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fleftventriclemassindex,LVMI)进行测量。结果SHR大鼠LVMI明显高于正常WKY大鼠俨〈0.01),+Gz暴露SHR大鼠LVMI明显高于对照SHR组(P〈0.01)。光镜观察两组WKY大鼠靶器官未见明显组织学损害表现;SHR+Gz暴露组与SHR对照组大鼠存在心肌、。肾脏、大脑皮质损害表现,SHR+Gz暴露组损害程度重于SHR对照组。结论+Gz暴露可以加重SHR靶器官的组织学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加减补阳还五汤对SHR/SP大鼠血压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使用加减补阳还五汤对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血压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20只5周龄雄性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分为二组(n=10只),喂含补阳还五汤的饲料为用药组,常规饲养为空白对照组;同时10只同龄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组。观察大鼠的体重、血压、行为学、记忆力和大脑病理变化。结果 用药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用药组血压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用药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01),但明显差于正常组(P〈0.001)。结论 加减补阳还五汤对SHR/SP鼠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显著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单用及与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拮抗剂(ARB)伊贝沙坦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心肌、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 3(TGFβ 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2周龄SHR 24只,随机分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与伊贝沙坦联合干预组、SHR组,每组8只.采用灌胃法分别给苯那普利组大鼠灌入苯那普利(8mg·kg·d-1),联合干预组大鼠灌入苯那普利(8mg·kg-1·d-1)与伊贝沙坦(40mg·kg-1·d-1)混合液;SHR和WKY对照组灌入自来水,共8周.观察药物对心率、血压及处死后左心室心肌和肾皮质TGF β 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SHR对照组比较,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与伊贝沙坦联合干预组大鼠,其心肌和肾皮质TGFβ 3 mRNA表达和血压水平较SHR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而与苯那普利组大鼠比较,联合干预组大鼠心肌、肾皮质TGFβ 3 mRNA表达没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ACEI苯那普利单用和ARB与ACEI合用均能显著降低SHR的血压及抑制心肌、肾皮质TGFβ 3的mRNA表达,这可能是防治高血压心、肾靶器官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蒺藜有效组分改善心室重构、抑制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2只1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白蒺藜组、联用组,每组8只,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卡托普利组采用卡托普利...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与肾脏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8只及同源正常组京都大鼠(WKY)8只,观察8周,检测收缩压、尿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和肌酐,大鼠肾组织的醛固酮受体和TGF-β,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HR.组出现明显的蛋白尿(P〈0.05)和低蛋白血症(P〈0.05),肾间质损伤的评分和肾小球内的胶原形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TGF-β,mRNA和蛋白的表达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SHR.组肾组织的醛固酮及其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升高可以使醛固酮的致纤维化作用加强,可能是高血压肾脏纤维化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测量不同周龄Wistar-kyoto大鼠(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值及心脏重量,显微镜测微尺观测不同周龄SHR心脏构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方法观察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在高血压心脏重构中表达情况。结果 8周龄开始,SHR组血压逐渐升高,并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SHR组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同周龄WKY组(P<0.05)。16、24周龄SHR大鼠的心脏/体重比值明显高于4周龄SHR,同时明显高于同周龄WKY大鼠(P<0.05)。16、24周SHR组左心室壁厚度明显高于4周龄SHR也明显高于16、24周WKY大鼠(P<0.05)。SHR组,磷酸化p38在左心室肌表达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在SHR24表达明显高于SHR4周龄组(P<0.05)。磷酸化p38在SHR组左心室表达明显高于同周龄WKY大鼠(P<0.05)。结论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重构,心脏重构改变随周龄增加逐渐加重,p38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心脏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血管重构(VR)与PPARα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高血压动脉VR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0只雄性SHR大鼠为实验组,10只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WKY)为对照组,于16周龄和24周龄进行主动脉组织学观察和弹性纤维染色,观察VR的形态学表现,测定 PPARα蛋白在各组动物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16周龄SHR大鼠主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总数无明显增加,24周龄SHR大鼠VSMC总数多于同周龄WKY组。(2)16周龄SHR主动脉管壁中层弹性膜排列紊乱,24周龄SHR弹性膜松散、断裂、厚薄不均。(3)PPARα蛋白在SHR组表达高于相同周龄WKY组,在16周龄SHR大鼠PPAR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16周龄WKY大鼠。结论:PPARα蛋白的高表达在SHR主动脉VR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动态观察p-MEK1/2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表达,进一步探讨MEK1/2-ERK1/2通路在高血压左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对比观察各周龄SHR大鼠与WKY大鼠血压,心脏/体重比值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左心室p-MEK1/2的表达。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WKY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SHR16、SHR24组动脉收缩压均明显高于同周龄WKY组(P<0.05);与同周龄WKY相比SHR24组的心脏/体重比值增加明显(P<0.05);SHR24左心室相对壁厚度明显高于SHR8和WKY24大鼠(P<0.05);WKY和SHR大鼠左心室p-MEK1/2蛋白表达量均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但SHR16、SHR24明显高于同周龄WKY(P<0.05)。结论 MEK1/2-ERK1/2通路可能有促进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