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化抑制因子-1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胃癌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Id-1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35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Id-1mRNA表达率分别为91.4%(32例)和71.4%(25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5例胃癌标本Id-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Id-1表达与年龄、Bormann分期、肿瘤远处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Id-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胃癌侵袭转移及TNM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cdysoneless(EC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ECD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ECD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CD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CR结果显示ECDmRNA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增高。100例胃癌组织中54例(占54.0%)ECD蛋白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D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CD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5.8±1.9)月,显著低于阴性组的(45.2±1.9)月(P〈0.01);ECD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为24.1鬈(13/54),低于阴性组的50.0%(23/4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Lauren分型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而ECD表达不能作为胃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F=-0.212)。结论:ECD在胃癌中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且其高表达与胃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2例胃癌、52例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胃组织中KISS1mRNA的表达,半定量分析RT-PCR产物电泳条带密度。结果 在52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KISS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25±0.046)和(0.825±0.028);12例正常胃组织表达水平分别为(0.856±0.044);胃癌组织KIS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1)。KISS1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淋巴结有转移者其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KISS1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降;其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胃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肝再生磷酸酶3(PRL-3)mRNA在胃癌、癌旁正常组织及其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的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半定量PCR测定22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6例远处转移灶PRL-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22例胃癌组织中PRL-3基因表达量较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5±0.24 vs 0.85±0.27,P〉0.05)。6例转移灶PRL-3基因表达量(2.04±0.44)显著高于原发肿瘤(1.26±0.26)(P〈0.05)。PRL-3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远处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性别无关(P〉0.05)。结论:PRL-3基因在胃癌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PRL-3可能成为判断胃癌转移高危因素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FAF1、FLIP蛋白在青海地区胃癌组织、胃癌前病变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病变组织、5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前病变粘膜组织及50例健康者胃黏膜组织中FAF1、FLIP蛋白的表达水平,作对照研究。结果正常组织、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FAF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4.00%(42/50)、53.85%,28/52)、28.30%(15/53),各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32.59,P〈0.01);在不同临床特征中FAF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P〈0.05);胃癌前病变组织中FAF1蛋白呈中度表达(53.85%,28/52),肠上皮化生(56.41%)与异型增生(46.15%)之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χ^2=0.41,P〉0.05)。正常组织、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FLIP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8.00%(19/50)、36.54%(19/52)、81.13%(43/53),胃癌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2.50,P〈0.01),在不同临床特征中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癌细胞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胃癌前病变组织中FLIP蛋白水平较低36.54%(19/52),肠上皮化生(33.33%)与异型增生(46.15%)之间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χ^2=0.67,P〉0.05);胃癌前病变及正常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2,P〉0.05)。FAF1、FLIP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1)FAF1蛋白在正常组织、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提示胃癌的形成过程与FAF1蛋白异常低表达相关;FLI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胃癌的发生与FLIP蛋白异常高表达相关。检测二者水平可能为早期发现、诊断胃癌提供重要依据。2)在不同,晦床特征中FAF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FLIP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癌细胞转移、TNM分期有关。3)与平原地区胃癌组织中FAF1、FLIP表达水平对比,本研究所示青海地区水平与其无差异。4)FAF1、FLIP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汪海  韩子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51-52,5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及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7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生物学行为和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胃癌标本中Liv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18.53,P〈0.01)。高-中分化胃癌Livin阳性率明显低于低-未分化,T1~2期胃癌Livin阳性率明显低于T3~4期,无淋巴结转移胃癌Livin阳性率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均〈0.05)。Livin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中PCNA增殖指数明显低于Livin表达阳性(P〈0.05)。结论Livin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病过程,与胃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密切相关,Livin基因不仅参与癌细胞凋亡的调控,还促进了癌细胞的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检测LIM和SH3蛋白1(LASP-1)mRNA和乙酰肝素酶-1(HPA-1)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肝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检测62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配对癌旁组织(距癌2cm)和正常肝脏组织(距癌大于5cm)中LASP-1mRNA和HPA.1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HPA-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7.25±16.65、23.15±14.89、7.56±5.15,LASP-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1.66±20.12、35.73±15.07、10.17±8.29。HPA-1mRNA及LASP-1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均〈0.05)。HPA-1及LAS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ASP-1mRNA和HPA-1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OR=0.42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LASP-1mRNA与HPA-1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密切相关。二者联合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A2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0月在我院手术切除的4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标本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Ⅲ期+Ⅳ期胃癌组织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Ⅰ期+Ⅱ期胃癌组织(P〈0.05)。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组织(P〈0.05),有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显著低于无转移的组织(P〈0.05)。但是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锌指蛋白A20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降低,A20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分期、远处转移、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GLI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uo JF  Li ZS  Jin ZD  Gao J  Gong YF  Jin J  Man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26-828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GLI1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胰腺癌组织及其相应近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GLI1 mRNA的表达,并分析胰腺癌组织中GLI1 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转移的关系。结果GLI1 mRNA在胰腺癌组织、近癌旁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17/25)、24.0%(6/25)、0;胰腺癌组织GLI1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近癌旁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均P〈0.01);GLI1 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O.014),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GLI1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其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检测GLI1表达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可能作为判断胰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与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8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68例胃癌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PTEN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PTENmRNA的半定量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TENmRNA的半定量表达(P〈0.01)。结论:PTE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癌旁组织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胃癌p21^WAF1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乙酰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21^WAF1基因表达与组蛋白乙酰化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对53例原发性胃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的p21^WAF1 mRNA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中p21^WAF1 mRNA表达失活或表达量不足癌旁和正常黏膜的1/2的7例患者进行乙酰化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p21^WAF1表达率和表达值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和癌旁组织。②p21^WAF1表达水平在分化较好和分化较差的胃癌组织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在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③p21^WAF1 mRNA表达失活或表达量不足癌旁和正常黏膜的1/2的7例患者中有5例(5/7,71.43%)总染色质乙酰化组蛋白H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相应的癌旁和正常黏膜,甚至在检测水平以下。结论:胃癌组织p21^WAF1的表达降低至少部分归因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低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FAF1、Livin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病变组织及5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AF1、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FAF1蛋白表达率(28.30%,15/53)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84.00%,42/50) (P <0.05);Livin蛋白表达率(73.58%,39/53)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4.00% (7/50) (P <0.05);在胃癌组织中FAF1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P<0.05);L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癌细胞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FAF1、L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307,P>0.05).结论 FAF1蛋白的表达缺失可能参与胃癌的形成并抑制组织细胞的分化.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可能与Livin蛋白异常高表达有关.联合检测FAF1、Livin蛋白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推断演进方向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TEN、caspase-3、p7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73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caspase-3、p73的表达情况。结果(1)PTE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7%(29/73)和219%(16/73);p73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49.3%(36/73);(2)PTEN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增多、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P〈005或001),青年组比中老年组低表达(P〈0.05);(3)caspase-3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P〈0.05或001);(4)p73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个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5)胃癌组织中PTEN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p73与PTEN、caspase-3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TEN、caspase-3、p7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均可作为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4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130例胃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共378份,其中取自癌组织130份,癌旁组织248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组织芯片中Smad4的表达。结果癌旁正常胃黏膜均可见Smad4的正常表达,Smad4在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中正常表达率分别为83.3%和75.0%,在癌细胞中则为64.6%。Smad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癌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率下降为42.2%,而高分化癌中仅为23.4%,Smad4表达与胃腺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Smad4表达下降组3年生存率为35.0%,显著低于表达正常组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Smad4表达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Smad4异常表达在胃腺癌发生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Smad4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TEN、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检测73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TEN和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29/73)和21.9%(16/73)。②PTEN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增多、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青年组比中老年组表达低。③caspase-3阳性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而降低。④胃癌组织中PTEN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3,P〈0.01)。结论:PTEN、caspase-3的表达下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可作为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临床拳孝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mad4、CyclinD1及p21^waf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分析其与l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200例胃癌、56例癌旁组织中Smad4、CyclinD1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中Smad4、CyclinD1和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0%、56.5%和59.5%。Smad4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及弥漫型胃癌中较高分化及肠型胃癌降低(P〈0.01);CyclinD1的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程度及弥漫型胃癌中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及肠型胃癌者(P〈0.05);p21^waf1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及弥漫型胃癌中较高分化及肠型胃癌者下降(P〈O.05)。胃癌中Smad4与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性(r=0.179,P〈0.05)。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Smad4阳性表达者预后优于阴性表达者。结论胃癌中存在TGF—Smad4信号通路的异常,Smad4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导致p21^waf1蛋白的低表达,进而使p21wan对细胞G1/S期的负性调控作用减弱,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Smad4蛋白高表达对胃癌患者是一个有利的预后因素,但尚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gr—1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测定本科35例胃癌患者中胃癌、切缘正常胃组织Egr-1mRNA的表达水平。病理检查确定胃癌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Egr-1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gr—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低分化胃癌中Egr—1mRNA表达水平高于高分化胃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Egr-1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刘爱群  葛莲英  罗元  林思彤 《重庆医学》2011,40(22):2213-2215,229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Fas相关因子1(FAF1)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0例胃癌手术标本和相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AF1蛋白的表达,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查细胞凋亡,HE、甲苯胺蓝染色和Warthin-Starry(W-S)银染法检测Hp感染。结果在40例胃癌组织中FAF1的阳性表达率为37.50%,而在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FAF1阳性表达率为72.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F1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胃癌组织FAF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胃癌组织(P=0.010 2)。FAF1表达阴性组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FAF1阳性组(P=0.011 0)。Hp阳性胃癌组织的FAF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Hp阴性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FAF1的低表达有关,Hp感染可能通过下调FAF1蛋白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分化和凋亡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