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在胃癌高发区对35岁以上无症状、有胃病史及胃癌家族史者进行内镜筛查.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受检者血清PG水平,结合内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接受受检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Ⅱ值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内镜筛查共计918例,其中PG阴性718例(78.21%);阳性200例(21.79%),阳性人群中以40-60岁最多139例(69.50%);总体胃癌检出率7/918(0.76%),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7(71.43%),进展期为2/7(28.57%);PG阳性癌检出率3/200(1.5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2/200(1.0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23/200(11.50%);PG阴性癌检出率4/718(0.56%),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0/718(00.0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54/718(7.52%);PG阳性与PG阴性之间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G阳性中早期胃癌检出率为2/3(66.67%),胃癌诊断的敏感性42.86%,特异性78.38%.结论:以血清...  相似文献   
2.
UFM与FA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71例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志镒  刘永恒 《癌症》1999,18(6):734-734
我们自1993年1月~1997年6月,采用UFTM方案和FA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71例,现将两方案治疗后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O/CE交替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CAO方案:即环磷酰胺1000mg/m^2iv d1;阿霉素40mg/m^2iv d1长春新碱1mg/m^2iv d1、d21接CE方案,即卡铂500mg iv d21、d22;鬼臼乙叉甙100miv d29-33。7-8w为1疗程。结果:59例晚期肺癌总有效率62.7%。其中小细胞肺癌有效率81.2%,1年生存率40.9%,2年生存率10.5%,中位生存期11个月;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40.7%,1年生存率17.6%,无2年生存,中位生存期10个月。结论:CAO/CE交替方案是治疗晚期肺癌的较好方案,特别对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满意,至少可减少阿霉素的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内镜诊断603例食管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在食管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估计中的价值。方法:内镜检查及病理学证实食管癌603例,手术与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98例镜下特点,性别、年龄、职业、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603例食管癌中,男425例,女178例,41-70岁。占总检出数的92.04%。农民89.72%。中、晚期食管癌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分别为68.41%,17.40%,10.78%,2.20%,鳞癌89.55%。腺癌10.12%,病变在3cm以下,3.1cm-5cm,5cm以上者侵及外层者分别为29.63%,60.71%,87.50%。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侵及外层者分别为100%、40.82%,64.00%,100%。鳞癌,腺癌侵及外层者分别为47.67%,45.45%。结论:内镜检查是确诊食管癌的主要手段。结合镜下特点和组织学类型。可以初步判断食管癌的浸润深度,范围及预后,有助于拟定确切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支气管镜在确诊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了我院纤维支气管镜确认的肺癌患者资料,总结肺癌的病变部位、病理类型、镜下形态等.结果 男女患者比例为2.5:1;支气管镜确诊者80%.其中钳检诊断阳性率为87.5%(280/320);刷检诊断阳性率为20%(64/320);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确诊阳性率为33.3%(12/36); TBLB确诊阳性率为75%(8/12);TBNA确诊阳性率为63.6%(14/22).中心型肺癌明显高于周围型,不同的病理类型,疾病分布部位、年龄、性别均有一定规律.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具有快速、方便、痛苦小、费用低、可定位定性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应用,有利于肺癌的早期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张志镒  吴正奇  卢林芝 《中国肿瘤》2012,21(12):906-909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胃癌均高发地区采用内镜对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联合筛查的价值.[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内镜活检和病理检查同时进行的方法,对武威市凉州区40~69岁无症状,有上消化道病史、食管癌和胃癌家族史志愿者进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共筛查2 005人,上消化道癌检出率0.65%(13/2005),其中食管癌0.15%(3/2005),胃癌0.50%(10/2005);早期食管癌检出率100.00%(3/3),早期胃癌检出率30.00%(3/10),进展期胃癌为70.00% (7/10);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中度异型增生检出率分别为0.15% (3/2005)、0.20% (4/2005);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0.20%(4/2005)、12.62% (253/2005)、10.92%(219/2005)和19.50%(391/2005).以PG Ⅰ≤70ng/ml,PG Ⅰ/Ⅱ≤7.0作为PG单筛胃癌临界值,PG阴性1 280人(63.84%),阳性725人(36.16%);PG阳性者中胃癌检出率0.69% (5/72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0.28% (2/725)、16.69%(121/725)、16.00%(116/725)、22.34%(162/725);PG阴性者胃癌检出率0.39%(5/128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0.16%(2/1280)、10.31%(132/1280)、8.05%(103/1280)、17.89%(229/1280).PG阳性与PG阴性的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G阴性1 280人中,检出食管癌2例,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1例;PG阳性725人中,检出食管癌1例,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2例.[结论]在食管癌、胃癌高发区直接应用内镜对上消化道癌进行筛查,能最大限度降低上消化道癌的漏诊,使设备、技术、经费及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高发区武威市胃癌检出情况及可能的演变趋势。[方法]收集整理1997年1月~2006年12月底胃镜检查病历、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研究对象为胃癌,将胃癌区分为贲门癌,非贲门胃癌,多部位癌和残胃及吻合口癌。对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胃镜检查20304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胃癌2511例,胃癌的平均年检出率为12.4%。贲门癌962例(38.3%)、非贲门胃癌1380例(55.0%)。分析10年间胃癌发生部位—时间趋势预测,贲门癌(P<0.01)和胃体癌(P<0.01)呈上升趋势,而胃窦癌(P<0.01)和胃角癌(P<0.01)则呈下降趋势。男性1973例,女性538例,男女之比为3.67﹕1。男女之比在贲门癌与非贲门胃癌,近端胃癌与远端胃癌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50~69岁1958例,占总检出数的78.0%;贲门癌中位年龄为62.6岁,非贲门胃癌为58.3岁,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武威市胃癌检出较高,贲门癌发病呈上升趋势,胃窦癌则呈下降趋势;男性贲门癌显著高于女性;且贲门癌的发病年龄显然高于非贲门胃癌。  相似文献   
8.
我们自1993年1月~1997年6月,采用UFTM方案和FA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71例,现将两方案治疗后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纤维胃镜诊断1425例胃癌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位。胃镜检查对胃癌的诊断、疗效判定及对疾病预后的估计均有很大价值。自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底,我科应用胃镜检出142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胃癌,现作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性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能否以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IgG抗体检测筛查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并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在胃癌高发区对35岁以上无症状、有胃病史及胃癌家族史者进行胃癌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定量检测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定性分析血清H.pylori-IgG抗体,结合内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受检者血清PGⅠ、PGⅠ/Ⅱ比值和血清H.pylori-IgG抗体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结果]本组共筛查1502人,以PGⅠ≤70ng/ml,PGⅠ/Ⅱ≤7.0者作为PG单筛胃癌临界值,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以上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61.48%。PG阴性920人(61.25%),阳性582人(38.75%);总体胃癌检出率为0.60%(9/1502),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5.56%(5/9),进展期为44.44%(4/9);PG阳性癌检出率为1.04%(6/58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0.34%(2/582)、27.66%(161/582)、13.04%(78/582)、19.76%(115/582);PG阴性癌检出率为0.33%(3/92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及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0.11%(1/920)、18.04%(166/920)、8.37%(77/920)、17.07%(157/920)。PG阳性与PG阴性之间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PG阳性中早期胃癌检出率为50.00%(3/6)。1502人中,Hp阳性1027例,占总检查人数的68.38%。PG阳性中Hp感染率为70.10%;PG阴性中Hp感染率为67.2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GⅠ≤70ng/ml,PGⅠ/Ⅱ≤7.0是筛查胃癌高发区武威地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较为合适的临界值;以血清PG水平作为初筛,再行内镜及病理检查,可提高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率;该地区Hp感染率极高,提示胃癌高发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