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弓形虫表面抗原P35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构建弓形虫R0H株表面抗原P35基因重组表达质粒P35/pGEX-2T,并在大肠杆菌JMl09中进行表达、纯化及鉴定。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弓形虫CDNA库中扩增出编码P35抗原的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2T,并在大肠杆菌JMl09中融合表达,经GSTmp^TM亲和层析柱纯化出P35重组融合蛋白,以SDS-PAGE电泳鉴定纯度、Western-blot鉴定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35/pGEX-2T,融合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70kDa;该蛋白抗原能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单克隆抗体及弓形虫感染的兔血清所识别。结论弓形虫表面抗原P35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纯化蛋白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为下一步免疫与诊断研究制备高纯度P30重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自弓形虫RH株感染小鼠腹水中收集速殖子,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编码P30的基因片段(经电泳切带纯化),定向插入到PQE-30表达质粒中,转化入TG1宿主菌,在含有青霉素的SOB平板上筛选阳性重组子,采用酶切、PCR扩增和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插入片段进行鉴定。结果:阳性重组质粒PQE30-P30经Sal HindⅢ双酶切下的插片及PCR扩增产物均与原插入的P30基因片段大小一致为976bp,通过序列测定证实插入片段为编码P30的基因片段。结论:成功构建弓形虫表面抗原P30基因的重组质粒PQE30-P30。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P30基因非融合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P30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过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含阳性重组子pBV220-P30的工程菌经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P30重组质粒;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显示表达P30非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29kD,且能被弓形虫高免鼠血清识别。结论: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30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BV220-P30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P30非融合蛋白,对弓形虫病基因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克隆并表达含有刚地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及霍乱毒素A2 /B亚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弓形虫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出P30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入含有霍乱毒素A2 /B亚基基因的表达质粒pUAB0 2 4 ,在大肠杆菌JM10 9(DE3)中表达融合蛋白。行SDS PAGE电泳及West ernblotting检测鉴定。结果 :酶切电泳证明质粒构建正确。SDS PAGE显示IPTG诱导可以产生特异性条带。Westernblotting进一步证实该条带为p30 CTA2 /B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的表达载体pUAB0 2 4 p30可有效表达特异性的融合抗原蛋白P30 CTA2 /B。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进行表达.方法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PCR扩增得到的P30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过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含阳性重组子pBV220-P30的工程菌经温度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0-P300重组质粒;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显示表达P30非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29kD,且能被弓形虫高免鼠血清识别.结论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30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BV220-P30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P30非融合蛋白.对弓形虫病基因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并表达弓形虫SAG1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区片段,为下一步表达蛋白纯化奠定基础方法:将弓形虫SAG1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区片段克隆入高效融合表达载体pET32α,转化大肠杆菌B121(DE3),37℃、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α—SAG1,经诱导后表达出含外源基因的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44kDa,结论:弓形虫SAG1成熟蛋白编码区在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BL21(DE3)中获得成功表达,为下一步表达蛋白纯化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刚地弓形虫P30两个不同片段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2个不同片段的克隆并进行表达、鉴定。方法: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参考有关文献设计合成两对引物,用PCR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的两个不同片段,分别构建T-A克隆,经PCR扩增及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再亚克隆入pMAL—p2质粒并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青霉素LB平板上初步筛选阳性克隆,再经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重组子转入表达菌BL2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对所表达的蛋白以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成功构建相应的T-A克隆及pMAL—p2亚克隆,经诱导、表达和鉴定,证实2个表达产物均为目的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70和73Ku。结论:成功获得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的2个表达产物,为其进一步的纯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弓形虫ZS2分离株pWR450-1-MIC1原核表达重组质粒,为进一步表达及免疫做准备。方法:用PCGENE软件分析MIC1基因可能的TB抗原表位,自行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弓形虫ZS2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微线体蛋白1(MCC1)的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重组入pWR450-1原核表达载体,再经含氨苄培养基筛选,酶切,PCR鉴定和测序。结果:从ZS2分离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特异的MIC1基因片段,克隆成功pWR450-1-MIC1重组质粒,测序表明MIC1这部分基因与RH株相应碱基序列完全一致。高度保守,为下一步表达及免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截短C基因和前S1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抗原性分析.方法:PCR扩增获得截短C基因片段和前S1基因,双酶切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转化E.coli DH5α,酶切鉴定得阳性重组质粒pET28a并测序;然后转化E.coli B121,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薄层扫描分析表达蛋白组成;可溶性分析后用Ni^2+ -NTA凝胶亲和层析柱纯化、透析并浓缩融合蛋白,Westem Blot分析特异性和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HBV截短C基因和前S1基因融合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Ct—preS1,目的基因可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Ni^2+ -NTA纯化可获得目的蛋白,纯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HBV截短HBcAg和preS1抗原融合蛋白可高效表达并得到纯化,为研究新型乙肝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大肠埃希氏菌(E.coli)中表达弓形虫表面抗原2(SAG2),纯化制备重组蛋白rSAG2。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弓形虫基因组中扩增出SAG2编码基因片段,以pMD-18T质粒作TA克隆,序列测定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2,并转化E.coliJMl09感受态菌,IPTG诱导表达rSAG2蛋白,重组rSAG2蛋白采用B—PER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并进行SDS—PAGE与免疫印迹(Western—blot)鉴定。结果SAG2编码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469bp;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SAG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弓形虫RH株的同源序列(序列号GI:161925)完全一致;所诱导表达的含GST的融合rSAG2蛋白大小约43kDa,纯化后的rSAG2经SDS—PAGE电泳显示一条纯化条带;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rSAG2能够被兔弓形虫感染血清所识别。结论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融合表达了弓形虫SAG2重组蛋白,纯化的rSAG2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简单罗列词义。强调词的字面意义。而忽视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主要通过翻译和对比的方法进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采取讨论词义理解与语境的关系。及以语境理论和深层认知优势为指导的情景法和推断法进行词义教学,认为词义的理解与语境密切相关,依据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法和推断法发挥了深层认知的优势。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任何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从产生时的“不登大雅之堂”到逐渐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消费需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戏剧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但由于其自身形式的局限,戏剧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萎缩,戏剧走向衰微。从文学消费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的盛衰趋势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5.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停聚脉道,气血运行失常,脉道结构因而改变甚则闭塞不通,引起所支配脏腑失去气血濡养的一系列疾病称为"脉病"."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官窍的重要前提,"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论述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拓展"毛脉合精"理论内涵,论证了其结构应包括皮毛、腠理、分肉、三焦等,功能应包含通行营卫、津液和调、津血渗化等核心内容;其次,在"毛脉合精"基础上结合玄府学说,论证了玄府通利是"毛脉合精"的重要条件;最后,探讨在"毛脉失和"的影响下,脉病痰瘀证之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过程,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脉病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宝珍 《中国病案》2007,8(4):25-25
病案作为重要的医学信息源,不仅可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而且在法律、保险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定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有无医疗过错等方面是一个最具法律效力的书证。为确保病案质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力  张大志 《中国病案》2008,9(4):33-35
传统纸质病案的数字化是整个医院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针对病案数字化采集和管理的需求特点,介绍了一个实用的病案影像存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实现了对扫描得到的病案影像的存储、传输、浏览、打印和管理。且有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易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等特点。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发挥了病案在医、教、研方面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我校医学检验系93~96年级170余名本科在校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第一专业志愿与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比例约为1:2),通过对这两部分学生专业志愿与在校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及政治表现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关系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志愿不是影响学生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学生在校专业思想受在校教育和多种因素影响。提示招生录取新生时不应歧视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  相似文献   

19.
杨丽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321-232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对8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种类型置胎盘发生产前出血、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的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前置胎盘早产率59.3%,明显高于部分型(26.3%)和边缘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和部分型患者前置胎盘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前置胎盘发生1例死产,其他2组未发生围生儿死亡情况。结论前置胎盘类型与临床相关情况、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应根据不同类型及其风险,做好充分而科学的产科处置,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卫  张海啸 《中国病案》2007,8(3):36-37
目的分析目前进修医师和研究生书写病历的资格认定与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产生原因、提出对策,从而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方法以《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为标准参照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对本医院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目前的资格认定与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既影响医院的病历书写水平的提高,对进修医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深造也不利;而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上的,也有书写人员自身素质和带教老师疏于审核造成的。结论在新形势下应该积极应对,对进修人员等要严格要求、强化管理,同时制度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从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入手,严格把关,在资格认定前认真修改,取得资格后还要经常督促检查,从源头上杜绝缺陷病历产生的根源。既保证三级教学医院的病案质量,又不耽误医学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