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应用对患者脏器功能和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和肠外营养支持组,两组均给予等热量等氨基酸的营养支持至术后第7天.检测术前、术后脏器功能指标,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肠内营养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总胆红素较肠外营养组显著减少(P<0.01,P<0.05).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康复,减少手术后住院时间,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优化营养支持手段对老年肝癌切除患者改善临床结局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至2009年(研究组52例)接受肝癌切除手术老年患者采用优化营养支持的手段,包括住院后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给予营养支持、术前1~3d肠内营养(EN)口服补充、术后肠外营养(PN)联合EN支持等,并与2005至2007年(对照组30例)同类手术后单纯接受PN的老年患者比较,观察术后营养指标变化、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第7天体重、蛋白水平变化相似(P〉0.05);研究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接受肝癌切除手术,应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围手术期优化营养支持手段能够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营养代替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经病理确诊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A组于术前3天起每日口服30ml/kg瑞素,不进行灌肠,不口服泻药和抗生素;B组采用传统肠道准备,包括术前禁食、口服抗生素和清洁灌肠。两组患者均在开腹后用400ml生理盐水冲洗肿瘤所在的局部腹腔,抽取腹腔冲洗液200ml,迅速送检;手术切除肿瘤后作肠吻合之前,用1000ml生理盐水灌洗远端结直肠腔,收集肠腔冲洗液500ml,迅速送检。比较两组患者腹腔和肠腔内脱落的癌细胞阳性率,同时比较其肠道清洁度、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腹腔和肠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1/30)和6.7%(2/30),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20.0%(6/30)和26.8%(8/30)(P均<0.05)。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术前肠内营养可减少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制剂的治疗效果,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近2年收治的68例行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组),常规补液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营养支持共14 d,分别测定其术前及术后营养相关指标,并观察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4 d结果表明,肠内营养支持组较肠外营养组排气时间缩短,体重较常规补液组升高,白蛋白及血红蛋白较肠外营养组升高不显著,但并发症发生率较肠外营养组和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住院病人术前营养风险,对其术后血清清蛋白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为临床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方法:参照NRS2002工具的标准,对270例结直肠癌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分别对103例存在营养风险病人和167例无营养风险病人进行营养支持与未进行营养支持者作对比,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 结果: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103例结直肠癌病人中75例实施了营养支持后,平均住院时间和第7天血清清蛋白水平与未营养支持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对无营养风险病人62例实施了临床营养支持后,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清蛋白与术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人,应及时进行营养风险的动态评估,对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结直肠癌病人,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宁波某三甲医院外科病房的全部入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及I~Ⅲ期胃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和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应用定点连续采样的方法,对2012年1至12月胃肠外科、普通外科两个病房能够做营养风险筛查2002的全部住院患者,均收集基础资料录入电子数据收集系统(EDC)。其中277例I~Ⅲ期胃结直肠癌患者按计划调查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全程记录住院期间是否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调查输入热量、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入量和天数,录入EDC,经核查后进行合适的统计分析。结果连续采样的3513例住院患者,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7.28%,符合预定诊断的调查对象277例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5.49%。从营养风险筛查2002中营养缺失部分评分的多指标计算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13.36%,按单指标计算(体重指数〈18.5kg/㎡,一般情况差)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9.03%,多指标与单指标来源的营养不足发生率差距为4.33%。有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93.65%;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为61.59%;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比例为2.67:1,部分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极不规范。结论本院I~Ⅲ期胃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支持应用不规范,临床医师需继续学习中华医学会“肠内与肠外营养临床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制剂在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使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术前3天口服能全素作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流质饮食,然后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各项营养评定指标.结果: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均较好.实验组术前灌肠液用量及灌肠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灌肠期间病人无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术后电解质失衡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的营养指标在肠道准备前与术后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均较肠道准备前降低(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制剂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进行术前肠道准备,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态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各40例,分析两种营养支持后患者身体各指标差异。结果: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住院时长上,肠内营养组组均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在免疫指标水平上,肠内营养组患者要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患者,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肠内营养组为2.5%,肠外营养组为17.5%,p<0.05。结论:胃癌术后进行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的提升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加速术后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的营养风险及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的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2周内的营养支持状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共有3000例住院患者入选,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8.5%,胃肿瘤患者营养风险最高,为48.3%.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44.1%和14.3%.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比值为1.2: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24.1%比14.2%,(11.1±4.8)d比(9.6±3.7)d,(12 891.5 ±4831.2)元比(9982.7±3996.4)元,P均=0.0000).在有营养风险的胃肿瘤、结直肠肿瘤和肝胆胰肿瘤患者中,应用营养支持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未用营养支持的患者(P均<0.05).结论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其中胃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较高.营养风险与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有关.对有营养风险的胃肿瘤、结直肠肿瘤和肝胆胰肿瘤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可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吉林省3个地区5家中小医院胃癌、结直肠癌(病组I)及胃肠溃疡、肠梗阻、克罗恩病(病组1/)两病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状况。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方法选取吉林省长春地区、松原地区、白城地区等5家中小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普外科住院患者4330例,排除年龄〈18岁或〉80岁、住院时间不足24h或次日8时前手术、神志不清、拒绝参加本研究、不符合预定诊断的、符合预定诊断且未手术的病例后,筛选出诊断为胃结直肠癌、胃溃疡、肠梗阻、克罗恩病等患者687例,其中病组Ⅰ140例、病组Ⅱ547例,被纳入的患者入院后24h内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营养不足发生率并记录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两病组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167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4.3%;两病组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占73.7%,未接受营养支持的占26.3%;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为520例,接受营养支持的占8.8%,未接受营养支持的占91.2%。病组Ⅰ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占64.3%,病组Ⅱ营养风险发生率占1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687例患者中以体重指数〈18.5kg/m^2计算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2%,而以营养状况评分≥3分计算营养不足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5家中小医院符合纳人标准的患者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24.3%,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3.2%-8.3%,低于大医院的营养不足发生率。5家中小医院均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尚未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和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对普通外科625例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率,并调查病人2周内(或至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NRS2002完全适用率为92.5%,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5.5%,营养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北京大医院神经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在北京3家大医院神经科住院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于患者人院次日早晨实施,并调查患者2周内(或至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NRS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重指数(BMI)〈18.5kg/m。(或白蛋白〈30g/L)结合临床情况判定为营养不足。结果共有753例住院患者入选,其中461例(61.2%)完成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21.2%,如果将不能获得BMI值的患者排除,则两者的发生率分别为5.4%和10.8%。在160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23例(14.4%)接受了营养支持;在593例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13例(2.2%)接受了营养支持。所有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为1:2。结论北京大医院神经科中有相当量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营养支持应用存在某些不合理性,应推广和应用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欧洲营养筛查方法(NRS 2002)分析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并探讨营养支持的效果和合理性。方法:选取694例住院病人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调查,依据病人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和营养支持的类型,分析营养支持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在694例住院病人中,营养不良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为14.0%和27.5%。有营养风险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的病人(P0.01)。有营养问题的病人中接受营养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的81.7%,而无营养风险的病人中接受营养支持者占总支持人数的18.3%。在营养风险病人中,给予营养支持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在营养风险病人中,肠内营养(EN)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接受肠外营养(PN)者。结论:采用NRS 2002对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率的调查,可有效地鉴别住院病人的营养风险,并为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老年腹部外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以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北京医院普外科住院的269例老年腹部恶性肿瘤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2天早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认为存在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不足)判断标准为体重指数< 18.5 kg/m2;同时与同期同类疾病的其他年龄组进行比较.结果 269例研究对象完成营养风险筛查,适用率为100%;普外科老年恶性肿瘤患者(≥65岁)的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为30.1% (81/269),高龄老年患者(≥80岁)为37.5% (21/56),其他年龄组为17.6% (43/245) (P=0.00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3%(103/269),高龄患者为57.1% (32/56),其他年龄组为29.3% (72/245) (P<0.001);老年腹部恶性肿瘤患者中胰腺癌营养风险比例较高,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结论 老年腹部外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不足)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高龄老人营养状况更为严重,应重视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胃肠肿瘤外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方法调查我院胃肠外科2010年5至9月新入院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占43.6% (85/19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率为11.7% (10/85),术后营养支持率为100% (85/85).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率为0,术后营养支持率为84.5% (93/110).有营养风险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1% (13/68)和7.1% (9/127) (P=0.02).结论 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不尽合理.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继续推广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以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医院妇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7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2天早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认为存在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判断标准遵循营养风险筛查2002方法,描述其术后营养支持状态.结果 营养风险筛查的适用率为100%;营养不足占5.1% (12/237),其中≥65岁者营养不足发生率(9.2%)显著高于<65岁者(2.7%)(P=0.034);妇科恶性肿瘤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1.1%(50/237),其中≥65岁者营养风险发生率(29.9%)显著高于<65岁者(16.0%)(P=0.014);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而阴道癌和外阴癌患者的发生率相对较低;237例患者中,术后接受营养支持者共47例(19.8%),均为肠外营养,其中,应用“全合一”肠外营养者13例(5.5%),单瓶输注(给予“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中两种以上者)34例(14.3%).无接受管饲肠内营养的病例;存在营养风险的50例患者中,接受肠外营养支持33例(66%);无营养风险的187例患者中,接受肠外营养支持14例(7.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但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术后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天津三级甲等医院部分科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方法适用率、营养风险发生率以及接受营养支持的情况,为合理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对天津南开医院及天津胸科医院6个科室住院患者采用连续定点抽样调查,应用NRS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营养支持情况。结果共完成1200例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NRS2002方法在1200例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适用率为93.0%,总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9.8%和42.8%。有营养风险者接受营养支持为241例(46.4%),无营养风险者接受营养支持为244(35.9%)。结论NRS2002方法对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有较高的适用率。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各科室医生对于营养风险、营养不足了解和关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临床可能存在着营养支持某些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