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5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6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46例BPPV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特征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后半规管受累有30例,包括20例嵴帽型、10管石型,其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0.00%;外半规管受累有14例,包括8例嵴帽型、6管石型,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83.33%;上半规管受累2例,均为管石型,其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结论 BPPV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特征以单个半规管受累多、后半规管受累为主,少部分伴有外半规管受累、上半规管受累、右耳受累、管石型及嵴帽型受累等症状,需结合其临床特征,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分度与年龄、宫颈细胞学筛查、人乳头瘤病毒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过妇科体检的23 361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筛查(LCT)、人乳头瘤病毒检查(HPV),并分别按照宫颈"糜烂"样外观的表现、LCT结果、HPV结果及年龄分组进行研究。结果LCT结果异常占19.4%(4 192/23 361),HPV高危亚型阳性占9.3%(134/1 439)。各"糜烂"组中,LCT结果的异常及HPV高危亚型阳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不同,宫颈外观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宫颈糜烂"是LCT结果正常与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宫颈糜烂"程度的加重以及年龄的增长可增加LCT异常的风险,同时宫颈外观的异常程度随着年龄增加有减轻趋势,而HPV高危阳性率则随着其程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人牙髓干细胞培养及其细胞表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分离培养来源于人体牙髓组织的干细胞并对其细胞表型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人牙髓组织的单细胞悬液 ,14d后挑取细胞克隆传代培养 ,随机选取 2株细胞克隆扩大培养 ,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参照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通过与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对其表型进行分析。结果 :人的牙髓干细胞呈集落状生长 ,有细胞克隆形成 ,细胞表达多种细胞表面标志。结论 :人牙髓组织中存在有呈克隆样生长的成体干细胞 ,细胞表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生在校期间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认知状况,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等距抽样的调查方式抽取1050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自填问卷形式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1003份,合格率为95.5%。数据采用EpiData 3.0 软件进行双录入,并用 SPSS 21.0 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采用c2检验发现,每日食物搭配、每日饮水量、每日睡眠时长、每顿就餐时长、每周油炸食品食用频率、饮料食用习惯、运动频率,这7种饮食行为在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无规律早餐习惯共有504人,占总人数50.3%(504/1003),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级、每晚入睡时间、每日睡眠时长、每月生活费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年级、每晚入睡时间、每月生活费、有无规律早餐习惯为多因素影响因素。采用c2检验发现,人体必须营养素种类、平衡膳食的含义、预防肥胖症的方法、预防营养缺乏症的方法、饮食卫生的含义这5类常识在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结论 调查显示医学生营养知识认知较高,但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这可能与其自律性有关。学校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多取代型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s,HP-β-CD)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en spectrum,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的谱学特征差异,为建立具有区分力的HP-β-CD质量评价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法国Roquette公司的9批HP-β-CD作为原研品,获得1H-NMR、FTIR谱图,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结合分层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HP-β-CD识别模型,研究其分类情况;收集国内3家公司共18批HP-β-CD作为仿制品,同法获得数据并进行处理,与原研品比较,分析其分类归属情况。结果 NMR数据PCA结果显示,9批原研品被分为3类,且与平均取代度没有相关性,同取代...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病例感染途径,了解病例居住地流行情况,为湖南省制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患者发病前有可疑蜱叮咬史;病例居住地居民、牛、羊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6.9%、66.7%和100.0%;所捉蜱核酸检测阴性;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结论 湖南省局部地区存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应加大监测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8.
背景创伤可以引发机体高凝血状态,并可导致显微外科手术失败.目的观察创伤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变化,探索预测创伤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有效辅助手段.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前后对照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对象创伤组受检病例为2001-05/2002-0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住院的创伤患者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8~65岁;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96例,男50例,女46例,年龄21~68岁.所有受检者均无凝血障碍病史,无全身性与凝血相关疾病.方法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采用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测定系统进行测定.在蕲蛇毒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并发生聚合反应,伴随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发生的浊度变化,用光度仪在340 nm连续进行监测,并将电信号输入微机进行分析.创伤组分别于患者创伤后入院时和入院后经过临床清创、手术、缝合、补液及应用抗生素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主要观察指标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功能的综合参数).②最大吸光度(反映标本中凝固性血浆纤维蛋白原的量).③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子的聚合功能).结果全体受检者均完成相应检测并纳入数据统计中.①创伤组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纤维蛋白原含量、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创伤组0.87±0.31,(5.81±3.22)g/L,4.61±0.97;正常对照组0.61±0.15,(3.36±1.02)g/L,3.93±0.68,P<0.01].②治疗3 d后,尽管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纤维蛋白原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3.93±0.68,(4.21±1.93)g/L],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与最大吸光度的比值无改变(4.68±1.19).结论创伤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功能增强.创伤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趋势.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测定可作为创伤后预测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抗炎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发病机制的作用,用一期凝固法、ELISA和细胞发色底物分析检测不同浓度的人重组IL10(rhIL10)作用下,人重组IL6(rhIL6)诱导PBMNC的促凝活性(procoagulantactivity,PCA)、TF表达及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rhIL6培养PBMNC的PCA、TF表达及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不同浓度的rhIL10作用PBMNC后,可对PBMNC的PCA、TF表达和活性起不同的抑制作用;在500ng/LrhIL10的作用下,rhIL6诱导的PBMNC的PCA、TF表达和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IL10对PBMNC的TF表达和活性抑制可能是ACS重要保护机制,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证实内质网应激(ERS)和自噬的交互作用对血管钙化(VC)的影响。方法维生素D3肌注和尼古丁灌胃制备大鼠在体血管钙化模型,取主动脉行茜素红染色和钙含量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钙化组大鼠主动脉管壁钙沉积显著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收缩表型标志蛋白SM-22α和Calponin表达显著降低,而成骨细胞样表型标志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显著升高,ERS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C/EBP同源蛋白(CHOP)以及自噬标志蛋白轻链3(LC3Ⅱ)和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钙化大鼠应用ERS激动剂衣霉素[10μg/(kg·d)]可进一步增加血管壁钙沉积及BMP-2和RUNX2表达水平,而SM-22α和Calponin表达进一步减少,GRP78和CHOP以及LC3Ⅱ和Beclin-1表达水平进一步增加。钙化大鼠应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10 mg/(kg·d)]可降低LC3Ⅱ和Beclin-1水平,同时GRP78和CHOP表达升高,增加血管壁钙沉积及BMP-2和RUNX2表达水平,降低SM-22α和Calponin表达。结论内质网应激与自噬的交互作用影响血管钙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