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4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三级医疗机构营养科专业人才队伍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从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选取1 283家三级医疗机构调研临床营养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应用频数、构成比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三级医疗机构营养科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医床比1:556.91,技床比1:841.30,医技比1.51:1,护床比1:1 031.31,均未达到文件标准,营养科医师严重缺编。结论应加强营养科专业人员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建立规范化培养体系,明确营养科职称评定和岗位技能考核制度,不断扩增专业人才数量,提升临床营养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归纳按“李氏三联征”概念指导诊断和治疗慢性便秘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经验。方法“李氏三联征”的概念包括:(1)临床症状:便秘、营养不良、上消化道梗阻(呕吐、进食困难)三联症状;(2)解剖学表现:具有横结肠下垂、脾曲升高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三联解剖异常;(3)治疗: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菌群移植三联治疗。根据“李氏三联征”概念,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营养指标、胃肠生活质量指数和Wexner排粪评分,按上述“李氏三联征”的标准进行评估和治疗,对临床症状和解剖学特征指标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李氏三联征”特征,均存在严重便秘、营养不良及上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象和明显的脾曲升高的解剖学表现。经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后,69例(88.5%)症状明显改善,9例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患者经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进食,1个月后便秘相关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每周自主排粪次数从治疗前(1.0±0.8)次增加至(5.0±1.6)次,胃肠生活质量指数由治疗前(52.7±8.5)分增加至(93.2±7.5)分,Wexner排粪评分由治疗前(19.1±2.5)分下降至(6.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访1个月后营养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体质指数从治疗前(17.9±1.8)kg/m2增加至(21.0±1.3)kg/m2,总蛋白由(65.2±5.7)g/L增加至(68.3±4.2)g/L,白蛋白从(32.1±5.1)g/L增加至(40.4±3.0)g/L,纤维蛋白原从(1.9±0.5)g/L增加至(2.4±0.5)g/L,前白蛋白从(163.2±5.3)mg/L增加至(259.1±45.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上消化道造影及肠系膜上动脉成像均显示十二指肠受压征象解除,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从治疗前(17.4±3.8)°增加至(37.8±5.8)°(t=-22.26,P<0.001)。结论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具有“李氏三联征”的异常三联临床症状和解剖学表现时,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  相似文献   
3.
早期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发育生物学领域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的生物学行为存在相似之处,并且胚胎与肿瘤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从发育生物学角度去认识肿瘤,寻求治疗肿瘤开拓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从发育生物学角度阐述肿瘤的胚胎源性,早期胚胎发育与肿瘤发生在基因、蛋白、代谢水平和其它重要生物学行为方面的相似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医院首要关注人才,而后是服务,再后是技术,最后是绩效.各关键因素有机整合方可彰显医学人文,是为医之“道”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剂对高血糖状态危重患者住院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高血糖状态危重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似热量和氮量的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剂和匀浆膳.从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第3天开始肠内营养(EN),连续14 d.研究期间,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6.1~ 8.5 mmol/L,患者均未补充血浆、白蛋白以及肠外营养.分别于EN前及EN后,测定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外周血细菌DNA阳性率、生化指标,统计累计胰岛素用量,分析近期和远期临床结局.结果 最终入选患者59例,其中研究组30例,对照组29例.EN7 d[0.221±0.117比0.299±0.154,t=-2.199,P=0.032]和14 d[0.169±0.122比0.305±0.129,t=-4.191,P=0.000]后,研究组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EN第7天[(195±54)比(227±60)U;t=-2.096,P=0.041]和第14天[(392±114)比(459±118)U;t=-2.221,P=0.030],研究组的胰岛素累计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8.00±1.75)比(6.73±2.05)d,t=-2.547,P=0.014]及ICU住院时间[(10.00±1.95)比(8.80±2.17)d,t=-2.233,P=0.030]均有所下降;住院总费用显著降低[(56 238.39±17 869.61)比(70 395.63±20 111.69)元/人,t=-2.861,P=0.006];EN 90 d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7.59±3.21)比(35.34±8.65)分,t=10.030,P=0.000]及生存质量[(22.67±4.51)比(40.55±8.88)分,t=9.397,P=0.000]恢复较快.结论 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剂与等热量等氮量的自制均浆膳相比,可能具有改善高血糖状态危重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情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肿瘤之一,往往被诊断出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能明显改善预后.虽然当前血清CEA和CA-199等的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肠癌的筛选,但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这就需要进一步寻找新的标志物.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已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应用于肿瘤研究方面,这就为我们发现新的大肠癌标志物提供了崭新的途径.本文对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大肠癌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上皮间质转化是一种已知的分子事件,他不仅在正常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疾病状态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人类大肠癌形成和肿瘤侵袭过程中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而且其也参与了慢性炎症相关性纤维化和黏膜的修复过程.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他下游的Smad信号传导、磷酸酰肌醇3’激酶/Akt/mTOR轴、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Snail/Slug/FOXC2途径、Hedgehog信号通路和microRNAs等介导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将对这些途径在大肠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启动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对EMT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诱导和调控作用进行深入了解,将会促进对相关信号通路和潜在治疗靶点分子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紧密连接(TJ)是维持肠黏膜上皮细胞间机械屏障的重要结构基础.除Claudin蛋白、occludin蛋白、ZO-1等重要组成蛋白外,目前已有40多种TJ相关蛋白分子陆续被发现.研究表明,TJ结构不但具有调节细胞间物质转运和维持上皮极性的功能,而且其相关蛋白分子还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肿瘤抑制、基因转录等过程的信息传递和调控.本文作者就TJ蛋白分子的最新发现及其功能作一综述,旨在了解TJ在肠道屏障功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碳链脂肪乳剂对肝脏外科病人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碳链脂肪乳剂对肝脏外科病人术后自然病程的影响。方法选择肝脏外科病人25例,随机分为两组;长链脂肪乳剂组(n=12,简称LCT组),中/长链脂肪乳剂组(n=13,简称MCT组)。LCT组脂肪乳剂为20%Inralipid,MCT组为20%Lipofundin,连续观察1周。在术前,术后1、4、7天测定肝功能、血脂、血及尿液中肉毒碱(CNT)以及激素的变化。结果两组对肝脏酶学无明显影响。胆红素在术后1天明显升高,但MCT组随后显著下降,LCT组下降速度慢于MCT组,P<0.05。PN期间血脂代谢无异常。CNT术后明显升高,尿排出减少,术后7天LCT组血CNT高于MCT组,尿CNT低于MCT组,P<0.05。血皮质醇、胰岛素(I)、G以及G/I术后第1天均明显升高,随后逐渐下降,而LCT组术后7天,胰高糖素(G)以及G/I维持在较高水平。血糖术后明显升高,术后4、7天,LCT组持续在较高水平,MCT组已属正常。结论MCT/LCT乳剂可能是肝脏外科病人更为理想的脂肪能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方法 经大体和显策镜检查了57例胰腺癌的病理特征,观察了术后生存期,并用单克隆抗体检测nm23-H1、p21ra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的表达与ER的关系。17例病人予以长期服用他莫昔芬(TAM)30mg/d治疗。结果 雌激素受人本阳悸的胰腺癌分化程度较好,低浸润、术后生存期长,其构成比高于ER阴性胰腺癌。P〈0.05,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