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甘肃省在婚MSM人群HIV 感染状况及其分别与同性和异性的性行为特征。方法 在甘肃省兰州、天水市MSM活动场所共招募297 名在婚MSM人群, 进行问卷调查和HIV 抗体检测, 分析在婚MSM人群感染HIV 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婚MSM人群HIV 阳性检出率为4.7%;有94.6%的调查对象最近6 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 30.9%的调查对象最近1周有>2 名男性性伴, 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5.9%;有69.0%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 异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4.9%, 59.0%在最近1 次异性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调查对象中, HIV 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4.3%, 最近1 年做过HIV 抗体检测的比例为7.1%, 最近6 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比例为92.9%, 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4.3%。HIV 感染者中, 最近6 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35.7%, 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0%。结论 甘肃省在婚MSM人群的HIV感染率较高, 且无保护的同性和异性性交行为并存, 需加强对该人群的干预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华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的艾滋病高危行为情况及其艾滋病感染状况,为制订针对MSM人群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金华市2011-2012年968名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其静脉血5ml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资料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968名MSM人群,平均年龄(26.9±8.4)岁。MSM人群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8.2±3.1)岁,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62.1%是男性。近6个月92.14%的MSM人群与男性有过肛交性行为,男性性伴数平均是4.2人,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只有32.64%的MSM人群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HIV感染率为6.7%,梅毒感染率为5.9%。结论: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多性伴和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将可能促进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快速蔓延,应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针对MSM人群的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SM)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MSM肛交时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同伴推动抽样(RDS)法进行抽样调查,收集MSM人群人口学和安全套使用等资料。结果共抽样调查351例MSM。最近半年,57.0%MSM肛交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13.1%口交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36.8%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75.8%与男男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肛交时使用安全套受未婚、有女性性伴、HIV风险感知、性伴数≥5等因素影响。未婚、有女性性伴的MSM在最近半年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高;HIV风险感知高、性伴数≥5的MSM在最近半年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MSM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岛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梅毒的感染状况,为制定该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3~9月,对青岛市306名MSM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梅毒抗体。[结果]调查30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9.54%。86.27%的MSM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47.73%;最近1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62.88%;最近6个月32.04%的MSM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31.63%。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的占83.01%;最近1年曾经做过HIV抗体检测的占58.27%;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网络的占61.11%,是电视、广播的占54.25%,是同伴教育的占50.33%。306人全部进行采血检测,HIV抗体阳性9例,阳性检出率为2.94%;梅毒抗体阳性21例,阳性检出率为6.86%。[结论]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是安全套使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市在婚MSM(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方法 2014年在南京通过"滚雪球"方法共招募220名在婚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在婚MSM人群HIV阳性检测率为12.7%;有77.7%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是43.9%,最近一次肛交安全套的使用比例为60.8%;有53.2%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异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9.1%,55.6%在最近1次异性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调查对象中,HIV感染者最近1年做过HIV抗体检测的比例是42.9%,17.9%最近1年曾诊断罹患性病。感染者最近6个月中:78.6%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22.7%坚持使用安全套;42.9%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是33.3%。结论南京在婚MSM人群的HIV感染率较高,且无保护性的同性和异性性行为同时存在,将加剧HIV在MSM人群和在婚女性之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艾滋病高危险行为和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形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和血标本的采集. [结果]在230 名 MSM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25.46 岁. 9348%有过肛交,92.17%有过口交,83.49%有过互相手淫,首次性行为年龄最小11岁.平均年龄20.88岁.首次性行为对象为男性占73.5%,女性占26.5%,目前完全同性为51.3%,双性为47.4%.过去1年平均男性伴数6.56个,最近1个月平均男性伴数1.58个.最近1次肛交和口交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72.44%、13.47%,最近6个月肛交、口交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2.86%、3.62%,肛交、口交从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11.22%、62.18%.HIV阳性率为0.87%,HBsAg阳性率为18.23%,RPR阳性率10.43%,TPPA阳性率15.21%. [结论]南宁市MSM人群普遍存在高危险性行为,有较高的艾滋病和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感染率,应加强对MSM人群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及同伴推动等方式招募调查对象,对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在取得知情同意后,由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并采集被调查者的血样。结果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占71.51%,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57.03%,每次都用安全套的占23.05%,最近6个月内与异性性伴发生过性行为的占37.43%,其中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6.42%;HIV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5.36%;HIV抗体检出率为5.66%,梅毒阳性率为5.35%。结论 MSM人群中无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较高,梅毒感染率高,应加强对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进行行为干预工作,控制HIV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玉林市部分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性行为情况,为预防艾滋病、梅毒传播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对玉林市部分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HIV、梅毒抗体。[结果]调查92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2.60%。55人(59.78%)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有同性肛交性行为。55人中,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3.64%;最近6个月有17.39%的调查对象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1.25%。HIV阳性率为3.26%,梅毒阳性率为6.52%。[结论]玉林市MSM人群危险性行为普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低,HIV、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男男性行为兼异性性行为者(MSMW)的HIV感染状况及其与男性和女性的性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滚雪球”方法在广州和成都市各招募300名MSMW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种类和特征、男男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状况、最近12个月异性性伴种类和特征、异性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状况)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共600名MSMW接受问卷调查和HIV检测,HIV感染率和检出率分别为26.2%和8.5%;最近6个月有28.0%的调查对象拥有≥5名男性性伴,肛交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44.2%,最近3次和最近1次男男肛交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分别为52.3%和63.0%;最近12个月有86.0%的调查对象与女性发生性行为,其中配偶、婚前女友、婚外情人、女性偶然性伴和女性商业性伴的比例分别为65.0%、27.2%、1.5%、12.7%和4.5%,约1/3的调查对象异性性行为时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36.5%在最近3次异性性行为时均不使用安全套.最近6、12个月成都市MSMW男男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分别为55.7%和38.3%,均高于广州市(32.7%和25.3%).HIV阳性者中,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者为91.1%,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者为49.7%,最近3次和最近1次男男肛交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分别为60.5%和69.4%;最近12个月有82.8%阳性调查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42.0%每次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最近3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占47.8%.最近6、12个月,既往检测HIV阳性MSMW从不使用安全套同性和异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4.3%和12.9%)均低于本次检测HIV阳性MSMW(22.0%和46.3%).结论 MSMW人群的HIV感染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并存在较高比例的无保护男性肛交性行为和女性阴道性交行为,该人群在HIV跨性别传播中的桥梁作用可能加快HIV在普通人群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档酒吧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艾滋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4~7月对青岛市某一MSM活动的高级酒吧与男性发生过口交、肛交并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男性400人,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MSM人群400人,平均年龄27.51±6.49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00%。最近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7.25%;最近6个月内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8.82%;最近6个月内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占5.83%。与同性发生性关系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安全套使用率越高,而与同性发生商业性性行为及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未发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安全套使用率之间的相关性。[结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促进MSM人群降低危险性行为的有利因素,但存在着知识态度与行为相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六种鳞翅目昆虫的食用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叶兴乾  胡萃 《营养学报》1998,20(2):224-228
目的:分析6种鳞翅目昆虫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氨基酸的组成。结果:6种昆虫均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除亚洲玉米螟、棉红铃虫和米蛾的幼虫以外,其余的蛋白质含量均在41%以上,最高的达75.2%。脂肪的含量变化较大,菜粉蝶、桑蚕的含量在8.52%~15.67%之间,其余的在19.35%~49.48%之间。氨基酸含量为25%~7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50%~49.76%,除5龄桑蚕外,其余的种类均在40%以上。6种昆虫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其氨基酸分(AAS)在31~66之间。桑蚕、菜粉蝶、亚洲玉米螟、米蛾等幼虫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棉红铃虫则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6种昆虫均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其中桑蚕含有较高的钙  相似文献   

12.
北京石景山区疾病死因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石景山区1984~1993年死亡资料分析,提示10年中全区总死亡率为401.35/10万。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位居前三位。占总死因的59.0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考核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否建立了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掌握防治工作进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以区县为单位自评,在自评基础上市级抽查。采取核实资料的方法对组织领导、碘盐管理、健康教育三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自评三项综合指标评分40个区县均在85分以上;2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达90%以上;全市36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39个区县,占97.5%;居民户合格率>90%者35个区县,占87.5%;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0%者11个区县,占27.5%,10%-19.9%者27个,占67.5%,>20%者2个,占5%。市级抽查20个区县,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者19个;碘盐生产厂合格率均在90%以上,20个区县有19个批发企业,合格率>90%者18个占94.74%,零售单位经均>90%,居民户合格率>90%者18个,占90%,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儿童甲肿率无<10%的区县,10%-19.9%者19个,>20个者1个。结论:对照消除磺缺乏病阶段目标标准判断,无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区县,实现基本消除目标的有17个区县,未实现阶段目标者23个区县。  相似文献   

14.
子宫腺肌症22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228例子宫腺肌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流史占57%,妊娠3次以上占67.5%。 B超诊断率42.5%。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小于开腹手术,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发病与多次妊娠,宫腔操作及雌激素有关。目前仍需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如B超或阴道B超进行诊断。对于简单的子宫腺肌症,腹腔镜手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某市性病流行特征及数学模型在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近5年性病疫情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5年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近5年性病报告发病率进行曲线拟合,运用线性模型预测未来3年广州市性病发病率。结果:广州市近五年性病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但AIDS/HIV、胎传梅毒及三期梅毒发病数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性病人群中老年患者人数增加。拟合的4种数学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直线模型为佳。经预测,未来3年性病发病率仍保持下降势态。结论:根据近几年性病流行特征及未来几年发病趋势,该市应及时调整性病工作防治策略及控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SF-36量表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探讨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为今后制定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区随机抽取4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对居住满30年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登记造册,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20~40名老年人,共抽取370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影响生命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生活来源、生活事件、心理及健康状况等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些人口社会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因此,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及心理卫生,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并且从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出发制订老年卫生保健政策,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社区卫生保健项目,以促进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小鼠的肾功能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反映粮食有机污染物的潜在毒性。[方法]选取某污灌农田出产的玉米为研究对象(下称"污灌区"),地下水灌溉农田出产的玉米为对照(下称"对照区"),采用超声振荡法提取玉米中的有机污染物,对小鼠灌胃法染毒,共分为5组:对照组(用二甲亚砜染毒),对照区低剂量组、对照区高剂量组、污灌区低剂量组、污灌区高剂量组,每日染毒1次,连续染毒2周。测定肾功能指标:尿酸(UA)、肌肝(Cr)、尿素氮(UN)。肾组织的氧化损伤指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污灌区高剂量组的UN增高,污灌区各组肾组织的T-SOD、GSH-PX活性均降低(P﹤0.05)。与对照区相同染毒剂量组比,污灌区各剂量组T-SOD活性降低(P﹤0.05)。[结论]该污灌区玉米中有机污染物可导致小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6月~2009年3月64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结果64例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4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16例,穿孔直径0.5~0.8cm,手术时间40~60min,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康复顺利,术后住院5~10d,平均6.5d,切口均甲级愈合,痊愈出院。出院后予以内科根除幽门螺杆菌、口服H2受体拮抗剂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胃溃疡穿孔患者术中需快速病理检查,若为恶性病变应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市体检人群的血糖代谢状况,探讨糖代谢异常和耱尿病的发生率.[方法]体检人群中符合条件的参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测OGTT(0 min)的同时作TG,CHO,HDL-C测量,了解该人群的糖代谢情况以及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IGR)的血脂代谢情况.[结果]在参加OGTT试验的1 033例人群中,符合单纯空腹高血糖型糖尿病(IFH)和单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IPH)诊断的共84例,占8.13%,糖调节受损(IGR)184例,占全部人群的比例为17.81%;HDL-C在统计的各组中其结果与糖耐量正常(NGT)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G除IPH组外、CHO除IFH/IPH外其结果与NGT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市成人DM人群中,IFH人群比IPH人群的比例高,且发病年龄更早;TG,CHO,HDL-C在DM组和IGR组均较NGT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DM和IGR者多合并血脂紊乱,具有高度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居民主要死因潜在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PYLL指标,对蒜处1986 ̄1988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死亡、恶性肿瘤、传染病、呼吸系疾病、循环系疾病、寿命损失男性高于女性,以婴幼儿及中青年为甚。胃癌的减寿年数,减寿率明显高于肝癌、肺癌等,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癌症。为减少人口寿命损失,应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开展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知识普及和防治工作,搞好传染病的监测、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