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曲度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相关性.方法:在1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X线片上测量其腰椎矢状面Cobb's角、Taillard指数、腰椎前突指数、腰椎侧凸Cobb's角,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价腰椎矢状面Cobb's角与Taillard指数、腰椎前突指数、腰椎侧凸Cobb's角的相关性.结果: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矢状面Cobb's角与腰椎侧凸Cobb's角呈正相关(r =0.436,P=0.000);腰椎矢状面Cobb's角与Taillard指数、腰椎前突指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09,P=0.914;r=0.032,P=0.710).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矢状面Cobb's角与腰椎侧凸Cobb's角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观察组行MST-TLIF。比较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和Ost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和术后6个月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PI)、脊柱-骨盆角(SSA)、C7矢状位平衡(SVA)、椎间隙高度、滑脱角(AS)及滑移百分数(PS)。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3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SS、SSA及椎间隙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PI、PT、SVA、AS、P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明显减轻疼痛程度,且改善脊柱盆骨及腰椎滑脱情况优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T值与腰椎Cr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骨密度公对124例绝经2年以上的妇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组,其中骨质疏松症67例(A组),骨量减少者32例(B组),正常者25例(C组),并检测其k椎体横断面骨皮质和松质的CT值,统计分析各组骨密度T值与腰椎体CT值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骨皮质和骨松质Cr值分别为287.82±96.35、296.06±92.14、316.34±81.18和5.72±35.64、99.76±23.10、189.09±37.03,各组间骨皮质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松质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骨密度T值和L3椎体骨皮质cT值无相关性(r=0.019,t=0.151,P〉0.05),和骨松质CT值存在相关性(r=0.914,t=18.127,P〈0.05)。结论:检测腰椎体骨松质cr值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有参考价值,而检测腾椎体骨皮质的CT值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后联合中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观察组术后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腰椎曲度、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为88%,对照组为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腰椎曲度、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后联合中药治疗腰椎滑脱疗效好,在保持腰椎生理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腰椎、髋部的骨密度、骨量分布检测对腰椎骨质增生伴骨质疏松症(OP)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因腰痛在潮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 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直接数字化 X 射线摄影(DR)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腰椎骨质增生伴 OP 患者,32 例)和对照组(仅腰椎骨质增生患者,28 例)。 比较两组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分析两组患者腰椎与髋部骨密度 T 值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 T 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髋部密度 T 值低于其腰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腰椎、髋部的骨质疏松 率、骨量减少率均大于对照组,骨质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腰 椎与髋部 T 值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687,P < 0.001;r = 0.643,P < 0.001)。结论:腰椎、髋部的骨密度、骨量分布检 测对腰椎骨质增生伴 OP 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单侧入路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记录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观察术后患者背痛缓解程度及日常活动恢复情况,比较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和脊柱后凸畸形Cobb’S角。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43min,平均28.6min;透视次数15~23次,平均19.8次;术后伤椎前部、中部高度,脊柱后凸畸形Cobb’S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患者背痛均明显缓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能在术后次日下床行走,未发现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单侧入路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地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且操作简便、安全,能明显地减少患者和术者的放射暴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8例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卧硬板床腰背部垫软枕治疗.2组患者均同时按照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原则服用中药治疗,并进行腰背部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2组患者脊柱后凸Cobb's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同时于治疗后6个月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评定患者的腰部疼痛情况,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①腰部疼痛.治疗组0级32例、1级8例、2级1例,对照组0级22例、1级12例、2级2例、3级1例.2组患者的腰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治疗组=0.454,95% CI(0.389,0.519);R对照组=0.551,95% CI(0.466,0.636)].②脊柱后凸Cobb's角.治疗前后不同时间Cobb's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8.40°±0.94°),(5.00°±0.92°),(4.30°±0.98°),(3.90°±0.45°),对照组:(18.10°±1.21°),(8.10°±1.02°),(7.80°±1.01°),(7.60°±0.82°),F=14.573,P=0.017];2组患者Cobb's角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 =22.350,P=0.008),除治疗前外(t=0.973,P=0.139),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Cobb's角均大于治疗组(t=20.573,P=0.007;=22.840,P=0.005;t=22.350,P=0.003);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1.567,P=0.012).③伤椎前缘高度.治疗前后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治疗组:(11.70±0.78)mm,(18.90±0.22)mm,(18.90±0.26) mm,(18.90±0.36) mm,对照组:(11.70±0.68) mm,(13.10±1.02)mm,(13.90±0.23)mm,(13.90±0.24) mm,F=14.553,P=0.014];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的组间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4.670,P=0.016),除治疗前外(t=0.987,P=0.175),其余各时点对照组的伤椎前缘高度均小于治疗组(t=13.654,P=0.018;t=13.986,P=0.017;t=18.535,P=0.014);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2.597,P=0.011).④总体疗效.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3例、未愈2例,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4例、未愈4例.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治疗组=0.477,95%CI(0.425,0.529);R对照组=0.525,95%CI(0.455,0.596)].结论:俯卧位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可有效缓解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患者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在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方面疗效优于卧硬板床腰背部垫软枕疗法,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医药疗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给予中医药综合治疗及西医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脊柱Cobb's后凸角的变化以及迟发性症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脊柱Cobb's后凸角均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脊柱后凸Cobb's角小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随访时,两组Cobb's角均增加,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腰背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较好,能迅速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纠正伤椎后凸畸形,减少迟发性症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 PKP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PKP联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Cobb’s角及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伤椎高度丢失百分数及Cobb’s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1年 VAS评分、Cobb’s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治疗痊愈率60%,总有效率95%;对照组痊愈率25%,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与脊柱曲度改变的相关性,为l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10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X线片,观测椎体楔变度、后凸cobb角及椎体后缘PVBL线的光滑度连续性,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压缩程度时,楔变度和后凸cobb角的差异性。结果:椎体楔变度、后凸cobb角均与压缩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楔变度与后凸cobb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与脊柱曲度改变有明显相关性,压缩程度不同时,椎体楔变度和后凸cobb角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频针刀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PVP)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均采取PVP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行腰背部痛点射频针刀治疗配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罗盖全以及钙尔奇D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仙灵骨葆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视觉模拟(VAS)评分、腰椎活动功能Oswestry残损指数评分(ODI)、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椎体骨折后Cobb角恢复率评分。临床疗效采用OVCF的治疗指南进行评价。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腰椎活动功能ODI评分及两组椎体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及椎体后凸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变化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80.00%,两组疗效相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针刀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OVCF能有效、快速缓解PVP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促进骨密度增加,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再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一组4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及术后3d进行疼痛视觉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拍摄X线检查骨折复位情况,测量Cobb角;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并分析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果: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Cobb角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腰背痛明显好转。随访一年,腰背痛无复发。发生骨水泥漏2例,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Cobb角无明显改变,椎体高度未见丢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阿仑膦酸钠(ALN)、钙尔奇D综合治疗与单纯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变化。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7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35例,给予补肾活血方(每天l剂)、ALN(每周70mg)和钙尔奇D(每天600mg);钙尔奇D组35例(每天600mg),总疗程6个月。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测定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骨密度。结果:7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后各部位骨密度均有增加。但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ALN、钙尔奇D综合治疗组比单纯钙尔奇D组骨密度增加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ALN主要为上腹部不适,钙尔奇D则以便秘为主。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ALN、钙尔奇D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8例给予抗骨松胶囊,钙剂组32例给予钙尔奇D,治疗6月。治疗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L2-4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观察骨痛改善程度。结果:中药组及钙剂组经治疗6月后,L2-4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钙剂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骨钙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钙剂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痛疗效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9.58%,钙剂组为59.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缓解平均时间中药组10~14天,钙剂组30天左右。结论: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飞燕式腰背肌锻炼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的作用疗效。方法:45例(其4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治疗后行飞燕式腰背肌锻炼,分别于术后3天、术后半年、术后1年进行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使用止痛药物评分、Cobb角评价。结果:所有病历完成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后3天的(3.05±0.89)分下降至术后半年的(2.63±0.71)分,术后1年随访时为(1.78±0.55)分,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后3天的(2.52±0.65)分改善到术后半年的(1.84±0.55)分,术后1年随访时为(1.54±O.50)分,使用止痛药物评分由术后3天的(1.71±0.77)分下降至术后半年的(1.24±0.43)分,术后1年随访时为(0.31±0.46)分,Cobb角由术后3天的(22.81±1.38),矫正到术后半年的(22.35±1.32),术后1年的随访时为(22.02±1.37),术后3天与术后半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O.05);术后半年与术后1年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飞燕式腰背肌锻炼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具有减小后凸,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保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9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3例,分为2组,采用PKP治疗25例(手术组),保守治疗58例(保守组),进行追踪调查。结果:手术组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较保守组缩短,止痛效果、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下降程度均优于保守组,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恢复病椎高度和纠正Cobb角;但医疗成本高,且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保守疗法虽止痛效果较慢,但疗效肯定,仍是一种简、便、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秀  彭霞  杨东  吴欢 《陕西中医》2020,(10):1440-1442,1470
目的:探讨益肾补骨汤联合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施行经PK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肾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骨愈合情况(骨痂生长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伤锥情况(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腰部功能恢复情况[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骨代谢情况[骨钙素(BGP)、骨密度(BMD)、碱性磷酸酶(ALP)]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Cobb角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减小(P<0.05); 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治疗前急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观察组ODI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两组BGP、BMD及ALP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补骨汤联合PKP手术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并纠正后凸畸形,恢复患者腰椎功能,改善骨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牵引踩踏法矫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侧弯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入牵引踩踏研究组26例和腰椎常规整骨手法对照组27例。观察治疗前后腰椎Cobb角度、VAS、JOA评分改变,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腰椎Cobb角度差为(11.84±5.257)°;对照组Cobb角度差为(8.07±6.189)°。研究组分级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为63.0%(P〈0.05)。结论牵引踩踏法对于矫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侧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疼痛患者应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本院160例骨质疏松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口服钙尔奇治疗,治疗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以6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分析其临床疗效、骨密度、血中骨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B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BMD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β-胶原系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β-胶原系列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骨质疏松疼痛患者应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增加其骨钙素含量及骨密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