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背景 家庭医生制度作为较新型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在社区医生的基础上明显增加,使得近年来家庭医生团队的离职现象严重。国内外研究证明,职业认同的提升有利于家庭医生团队加强队伍建设、缓解职业倦怠、减少离职意愿。目的 调查徐州市家庭医生团队职业认同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家庭医生的职业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7年5-10月,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徐州市选取已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家,以其所有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共700例。采用自编职业认同调查问卷调查纳入成员的职业认同情况,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徐州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认同总得分为(71.57±9.01)分,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职业价值观、职业自我认知4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53±0.67)、(4.45±0.64)、(4.27±0.59)、(3.82±0.7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月收入、婚姻状况、工作喜爱程度、家庭工作关系、职业规划、工作压力是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认同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徐州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认同处于良好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职业自我认知方面。建议政府完善配套政策、高校加强全科医学生的思想教育、社会给予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社会支持等以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并探讨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于2016-04-01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北京协和医院募集护士70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中国职业倦怠量表(CM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用于评价抑郁、职业倦怠、社会支持水平。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回收509份,为排除性别因素影响,以其中的497例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 497例护士的抑郁得分为(6.3±5.6)分,职业倦怠及其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3.6±12.2)、(18.2±7.2)、(9.9±4.9)、(15.5±5.2)分,社会支持得分为(41.6±7.0)分。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年龄、职称因素后,职业倦怠得分可以正向预测抑郁得分(P<0.05),社会支持得分对抑郁得分无影响(P>0.05);将职业倦怠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纳入回归方程,职业倦怠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得分对职业倦怠得分、抑郁得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R2=0.009,P<0.05)。其中,控制年龄、职称因素后,职业倦怠的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均可以正向预测抑郁得分(P<0.05),分别将耗竭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人格解体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纳入回归方程,仅耗竭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得分对耗竭维度得分、抑郁得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R2=0.007,P<0.05)。结论 职业倦怠与抑郁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可以调节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尤其是耗竭维度与抑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FCR)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28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者的FCR水平、焦虑抑郁程度、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乳腺癌患者FoP-Q-SF得分为(36.8±10.7)分,≥34分者171例(63.3%),生理健康维度得分为(19.3±5.5)分,社会家庭维度得分为(17.5±6.2)分。HADS得分为(16.6±7.4)分,焦虑分量表得分为(8.9±4.3)分,抑郁分量表得分为(7.8±3.9)分。PSSS得分为(59.9±13.9)分,家庭内支持维度得分为(21.7±5.1)分,家庭外支持维度得分为(38.2±9.8)分。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疗效评价的乳腺癌患者FoP-Q-SF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HADS得分与FoP-Q-SF得分呈正相关(r=0.665,P<0.01);PSSS得分与FoP-Q-SF得分呈负相关(r=-0.46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3.908)、婚姻状况(t=-3.218)、HADS得分(t=11.327)、PSSS得分(t=-4.672)是乳腺癌患者FoP-Q-SF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FCR检出率较高,年龄、婚姻状况、焦虑抑郁、社会支持是影响乳腺癌患者FCR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工作生活质量、职业认同与隐性缺勤的关系,为提高家庭医生的在岗工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采用典型抽样法,于徐州市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邳州、沛县、丰县各选取4~6个已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33家;然后整群纳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家庭医生,共4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医生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工作生活质量量表、职业认同问卷、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SPS-6)中文版。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1.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分析家庭医生工作生活质量、职业认同与隐性缺勤之间的关系并建构模型。结果 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职业认同问卷各维度得分与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中文版)得分呈直线负相关(P<0.01)。除工作压力维度得分外,工作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与职业认同问卷得分呈直线正相关(P<0.01)。工作满意度得分、家庭工作关系得分、工作压力得分、工作控制得分、职业行为倾向得分、职业价值观得分、职业归属感得分是斯坦福隐性缺勤问卷(中文版)得分的影响因素。家庭医生工作生活质量对职业认同具有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629;对隐性缺勤具有负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343;职业认同对隐性缺勤具有负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431;工作生活质量通过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对隐性缺勤产生影响,总效应为-0.614。结论 家庭医生拥有较高的工作生活质量评价对提高其职业认同具有积极影响,进而可降低他们因隐性缺勤所导致的生产力损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2016年3—4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丰台区14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随机抽取5家,把这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社区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社区护士一般情况,采用中文版职业倦怠量表(MBI)调查社区护士职业倦怠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为97.8%。结果 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维度得分为(19.4±9.6)分,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9.5±6.5)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8.2±5.6)分。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美国M常模降低,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较美国M常模升高(P<0.05)。北京市社区护士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深圳市社区护士降低(P<0.05)。北京市社区护士去个性化维度得分较武汉市社区护士升高,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较武汉市社区护士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社区护士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与情感衰竭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每周工作时间、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去个性化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年龄、岗位工龄、每天与患者接触时间、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北京社区护士职业倦怠呈现中、重度水平,尤其体现在个人成就感下降方面。亟须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预防干预体系,改善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提高社区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老年人应对负性事件的能力,提高心理弹性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于2012年12月-2013年1月选取天津市2个社区的25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老年人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为84.0%。老年人心理弹性总分为(115.7±15.7)分,其中家庭凝聚力维度得分最高,为(25.6±3.5)分,精神寄托维度得分最低,为(9.1±3.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现居住状况、经济状况、子女居住地及与子女、亲戚、朋友、邻居交流状况的老年人心理弹性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老年人现居住状况、经济状况、子女居住地及与子女、亲戚、朋友、邻居交流状况均与老年人心理弹性呈相关关系(P<0.05),纳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现居住状况及与子女、朋友、邻居交流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现居住状况及与子女、朋友、邻居交流状况是其影响因素,社区、社会及医护工作者应重视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塑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老年人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陈欣  王洁  钱宁  李黎  沈群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0):2506-2513
背景 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其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教驱动和职业期望可以影响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的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索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机制,为提高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提供有效的科教激励策略。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17年9—11月选取上海市区、城郊结合部、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397例,采用全科医生个人基本信息调查表、全科医生科教驱动感知量表、职业期望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形成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 共发放问卷397份,有效问卷383份,有效回收率为96.5%。科教驱动感知量表:资源保障得分为(10.3±3.0)分,组织管理得分为(11.4±2.9)分,绩效激励得分为(6.1±2.2)分,创新支持得分为(11.3±2.7)分;职业期望量表:职业发展得分为(9.5±3.1)分,职业成就得分为(6.7±1.9)分,工作生活平衡得分为(6.8±1.8)分;职业认同感量表:职业认知得分为(10.5±3.0)分,职业行为得分为(8.6±1.6)分,职业价值观得分为(8.4±1.7)分。除职业发展得分与绩效激励得分、工作生活平衡得分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外,其余各量表维度得分间均呈正相关(P<0.05)。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的Bootstrap分析结果显示,以职业成就、工作生活平衡为中介变量,组织管理、绩效激励和创新支持对职业认知路径的95%CI均未包括0,中介效应显著。结构方程建模结果显示职业期望在组织管理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绩效激励、创新支持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管理因素对职业认同感有较弱的正向影响;绩效激励因素对职业认知存在正向影响,对职业行为和职业价值观存在负向影响;创新支持因素对职业认同感的各维度有较强的正向影响。结论 科教驱动可通过职业期望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全科医生职业认同感。社区应大力支持全科医生的科教创新工作,保证资源分配和管理制度公平,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8.
背景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减退、行为能力受限、工作角色及部分社会角色消失,逐步与社会网络脱节,易发生社会隔离。社区作为老年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在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情况,探讨社区功能和社区公共服务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便利选取河北省唐山市6个典型老年社区内1 526例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社区老年人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分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岁组),采用社会网络量表简版(LSNS-6)评价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情况,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社区功能及社区公共服务调查问卷调查老年人一般情况、社区功能及社区公共服务情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26例社区老年人中,发生社会隔离者371例(24.31%),LSNS-6得分为(16.32±5.429)分。其中651例60~69岁社区老年人中,发生社会隔离者155例(23.81%),LSNS-6得分为(16.25±5.257)分;639例70~79岁社区老年人中,发生社会隔离者126例(19.72%),LSNS-6得分为(16.71±5.197)分;236例≥80岁社区老年人中,发生社会隔离者90例(38.14%),LSNS-6得分为(14.41±6.231)分。不同年龄阶段社区老年人LSNS-6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77,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80岁社区老年人LSNS-6得分低于60~69岁与70~79岁社区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退休前职业、居住楼层、慢性病数量、婚姻状况、社区功能、社区文化娱乐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可适应性是60~69岁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退休前职业、居住楼层、慢性病数量、婚姻状况、社区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可适应性、社区服务中心可达性是70~79岁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退休前职业、居住楼层、婚姻状况、社区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80岁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80岁老年人群发生社会隔离的可能性最大;社区功能和社区公共服务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的影响存在差异,社区工作人员应对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功能社区在职人群职业紧张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功能社区在职人群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4-5月北京社会路社区某电信研究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涉及研发部、实验检测部、技术合作部、标准认证部、企业发展部等在职人员共2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和中文版工作内容问卷(JCQ)调查在职人员人口学特征、行为习惯、工作习惯、疾病史、生理和代谢指标检查及职业紧张程度,比较评估因子得分、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紧张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文版JCQ工作要求得分为(3.6±0.5)分,工作自主程度得分为(3.3±0.4)分,社会支持得分为(3.5±0.6)分;职业紧张程度高者146例(72.3%)。女性工作要求得分高于男性(P<0.05);不吸烟、不饮酒者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吸烟、饮酒者(P<0.05);自感心烦、郁闷、失眠症状者工作自主程度得分和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没有自感心烦、郁闷、失眠症状者(P<0.05);不同平均工作时间者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静坐式工作时间者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1.7 mmol/L者工作自主程度得分高于三酰甘油≥1.7 mmol/L者(P<0.05);体质指数(BMI)≥24 kg/m2者工作要求得分高于BMI<24 kg/m2者(P<0.05)。以职业紧张程度为应变量,个体特征为自变量,采用进入法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平均工作时间、BMI与职业紧张程度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本功能社区在职人群职业紧张程度高者较多,性别、吸烟、平均工作时间、BMI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工作压力,更好地保护该职业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孙静  李伟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7):827-830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并确定心理韧性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4年1-3月选取北京市城区某企业社区老年人2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30)评价抑郁状况;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价社会支持;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价心理韧性;三者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24份,有效回收率为89.6%。社区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67.0%(150/224),抑郁得分为(12.5±4.7)分;社会支持得分为(65.1±11.5)分;心理韧性得分为(71.6±14.5)分。心理韧性与社区支持、抑郁水平均呈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66、0.373,P<0.01),社区支持与抑郁水平亦呈相关关系(r=0.485,P<0.01)。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7.96%。结论 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抑郁有正性作用,心理韧性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医务人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依据方便取样的原则,采用心理资本量表(PCQ-2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某三甲医院101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①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及乐观得分分别为[(3.73±0.58)分,(3.59±0.60)分,(3.81±0.49)分,(3.70±0.32)分],均在中点以上,各维度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0.05).医生自我效能得分高于护士[分别为(3.92±0.66)分,(3.59±0.48)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医务人员自我效能有统计学差异(F=2.53,P<0.05).②心理资本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0.01或P<0.05),社会支持与SCL-90部分因子呈负相关(P<0.05).③心理资本能显著负向预测SCL-90因子.结论 心理资本与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社区医生糖尿病的KAP的相关情况,探讨其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自编问卷形式调查我市17所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共137名社区医生的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评分并记录调查结果,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资料。结果社区医生的KAP评分分别为(25.98±4.11)、(18.36±3.76)、(9.65±3.39),两组医生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的SBP、DBP、BMI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评分高分组社区医生管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FPG、2hPG均显著低于KAP评分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糖尿病KAP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起积极作用,其KAP评分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明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特征,识别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是提升这一弱势群体社会支持水平的重要前提条件。既往研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的关注较少,且在探讨其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时,多仅从照护者自身因素入手,对于患者、家庭层面因素对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状况影响的关注不足。目的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影响其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旨在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我国东、中、西部各1座城市中的1家三级甲等精神卫生机构作为调查机构,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上述3家三级甲等精神卫生机构门诊就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主要照护者1 001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设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家庭照护者进行调查,收集家庭照护者的个人、家庭信息及照护对象资料,并评估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的因素。结果1 001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4.4±9.1)分,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20.3±6.2)、(7.5±2.8)、(6.6±2.3)分。照护者的职业类别,照护对象所患精神疾病种类、精神症状稳定程度,以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的因素(P<0.05)。除上述共性因素外,照护者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体水平(P<0.05);照护者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地、宗教信仰,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家庭获补助数量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主观社会支持水平(P<0.05);家庭获补助数量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客观社会支持水平(P<0.05);照护者的性别、居住地,家庭获补助数量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利用水平(P<0.05)。结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水平整体较低,社会支持来源较少,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强度较低,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意愿较弱,且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社会支持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的因素不尽相同。未来,应重点关注无配偶、未就业、家庭月收入较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症状不稳定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在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以缓解其照护负担,进而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现阶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于2018年11月21—22日,选取北京市密云区全部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中心”)及来自4家中心的65名全科医生参与调研。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医疗机构现况调查问卷》(简称“机构问卷”)和《全科医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知识调查问卷》(简称“医生问卷”)。机构问卷由密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组织发放,中心负责人填写;医生问卷由密云区卫健委推荐4家中心,通过各中心负责人发放二维码至全部全科医生,全科医生自愿填写。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结果向各中心发出19份机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份。其中,18家中心负责人认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应纳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并应建立健康档案做到定期随访监测,但仅1家中心开展了哮喘建档工作;9家中心已购置肺功能仪;药物配备方面,8家中心配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1家中心仅配备β2受体激动剂。知识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65/65),全科医生对3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知识回答得分分别为(63±19)、(64±23)、(62±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87,P>0.05);年龄<30、30~50、>50岁全科医生的总得分分别为(57±15)、(66±13)、(42±16)分,初、中、高级职称全科医生的总得分分别为(54±19)、(67±12)、(68±11)分,不同年龄、职称的全科医生知识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582、6.079,均P<0.05),年龄>50岁,初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平均成绩较低。结论密云区各中心负责人对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工作的必要性有明确认识,但仍存在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视程度不足、疾病管理基础设施相关投入不足、全科医生慢性呼吸疾病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希望未来能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相关疾病基础设施投入,尽早普及适合基层全科医生的、完备的呼吸系统知识能力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质量管理规范化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效果,制定胃癌术中规范化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两组:质量管理规范化组(观察组)和非质量管理规范化组(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参加手术的人数、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88.4±24.5)min,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118±10.5)min(P<0.05);参加手术的人数观察组平均2人,对照组平均3人(P<0.05);手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平均(105±14.5)ml,对照组(115±21.4)ml(P>0.05)。结论质量管理规范化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参加手术的人数,对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对网络成瘾中学生应对方式、时间管理及家庭功能的影响,为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评分筛选70名网络成瘾中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心理及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参加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32人,试验组33人完成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IAT、简易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implified style questionnaire,SCSQ)、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t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scale,FAD)对两组中学生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网络成瘾中学生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在积极应对[(1.89±0.51)分]、消极应对[(1.55±0.51)分]、时间监控感[(58.39±12.10)分]、时间价值[(26.64±4.48)分]、时间效能[(30.42±5.18)分]及家庭功能中沟通[(18.85±2.40)分]、角色[(24.18±3.77)分]、行为控制[(18.82±2.57)分]、总的功能[(24.79±3.90)分]方面与对照组[分别为(1.62±0.44)分、(1.84±0.55)分、(52.09±11.72)分、(19.34±3.96)分、(21.91±6.13)分、(21.16±2.63)分、(26.09±3.75)分、(20.59±2.54)分、(28.69±3.68)分]及干预前[分别为(1.46±0.48)分、(1.97±0.56)分、(48.73±13.46)分、(18.27±4.84)分、(20.00±5.79)分、(21.76±2.72)分、(26.58±3.86)分、(19.76±2.96)分、(29.27±4.7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干预后FAD中解决问题[(12.67±2.50)分]、情感反应[(14.03±3.73)分]评分与干预前[(14.15±2.83)分、(14.61±3.6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SCSQ各分项、ATMD各分项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治疗能优化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并提高其时间管理能力,对家庭功能的角色、沟通、行为控制及总的功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接受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AIT)后听觉传导功能障碍得到缓解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核心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存在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ASD患儿分入AIT组(接受训练后恢复正常的组成试验组)、对照组A组(空白对照组)、对照B组(应用行为分析训练组),分别在各组入组时、入组1个月后、入组3个月后进行波特奇发育检核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评估,以各因子分数的变化值评价核心症状改善水平。结果入组时试验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CARS[分别为(36.31±4.08)分,(36.33±3.76)分,(36.33±5.14)分]及ATEC语言[分别为(19.08±6.43)分,(16.40±6.42)分,(18.48±5.96)分]、社交[分别为(15.63±7.13)分,(16.05±7.57)分,(16.19±7.19)分]、感知[分别为(16.78±5.39)分,(16.92±6.75)分,(17.12±6.73)分]、自理[分别为(15.98±8.71)分、(17.93±8.22)分、(17.26±8.93)]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组1月、3月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试验组、对照B组、对照组A组CARS分值[1月:(33.96±3.79)分,(35.09±4.38)分,(34.30±3.98)分;3月:(32.95±3.15)分,(36.86±3.86)分,(33.95±3.90)分]的影响:时间主效应显著(F=22.308,P<0.01),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2.647,P>0.05),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8.626,P<0.01);对ATEC语言[1月:(16.18±7.10)分,(18.62±6.63)分,(13.40±5.44)分;3月:(14.13±6.13)分,(18.40±6.35)分,(10.75±5.17)分]、社交[1月:(12.31±6.68)分,(17.76±6.82)分,(15.08±6.75)分;3月:(10.71±5.42)分,(16.31±6.30)分,(12.15±7.30)分]、感知觉[1月:(14.37±5.86)分,(17.43±7.22)分,(18.58±6.92)分;3月:(10.35±5.43)分,(16.44±7.05)分,(16.68±7.37)分]分量表分值的影响,时间主效应显著(F=35.534,40.729,40.401,均P<0.01),组别主效应亦显著(F=7.600,6.193,7.675,均P<0.01),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7.602,3.355,7.649,均P<0.05),事后多重比较示:试验组与对照B组、对照A组与对照B组在干预后ATEC语言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1-J1=-1.69,P1<0.05;I2-J2=-4.98,P2<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在干预后ATEC社交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J=-4.54,P<0.01);试验组与对照A组、试验组与对照B组在干预后ATEC感知觉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1-J1=-3.16,P1<0.05;I2-J2=-4.89,P2<0.01);对ATEC自理能力分量表分值影响的时间主效应显著(F=22.876,P<0.01),组别主效应亦显著(F=3.427,P<0.05),时间与组别无交互作用(F=1.885,P>0.05),事后多重比较示:试验组与对照A组在干预后ATEC自理能力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J=-4.46,P<0.05)。结论AIT训练后听觉传导功能恢复正常的ASD患儿的核心症状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刘彩茵  江冬冬  王全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5):3073-3078
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的续签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宜昌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抽取于2017年9—1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且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750例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内容有:居民的一般情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的知晓、认知、利用及满意度情况,居民的续签意愿。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3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8.0%。结果 735例居民中,有续签意愿者占85.9%(631/735)。年龄、健康状况、从家步行至最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花费的时间、对基层首诊的看法(是否赞成基层首诊)不同的居民续签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情况(是否知道自己的家庭医生),认知情况(是否信任家庭医生,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必要,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能降低发病率、医疗费用及提高就医便捷性),利用情况(是否享受到上门服务、电话随访、免费体检及建立健康档案),满意度情况(对家庭医生医疗水平、家庭医生服务态度及总体情况是否满意)不同的居民续签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居民年龄、是否赞成基层首诊、是否信任家庭医生、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必要、对家庭医生医疗水平的满意度、对总体情况的满意度是居民续签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宜昌市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的续签意愿较高,居民年龄、是否赞成基层首诊、是否信任家庭医生、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必要、对家庭医生医疗水平的满意度、对总体情况的满意度是居民续签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夜间遗尿症儿童气质与家庭环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夜间遗尿症儿童的气质纬度及家庭环境特点,为其综合干预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专科随访相结合的方式.选择5~6岁夜间遗尿症儿童94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夜间遗尿症儿童的气质纬度和家庭环境特征.结果 夜间遗尿症儿童气质维度方面的活动水平、反应强度、坚持度及反应阈得分[分别为(3.89±0.83)分,(4.02±0.88)分,(4.25±0.57)分,(3.11±0.67)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66±0.78)分,(3.59±0.79)分,(4.04±0.58)分,(2.94±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性、趋避性、适应度及注意分散度得分[分别为(4.57±1.08)分,(4.51±0.94)分,(4.77±0.75)分,(4.42±0.84)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80±0.84)分,(4.90±0.89)分,(5.25±0.80)分,(4.65±0.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环境特征方面病例组在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方面的得分[分别为(5.62±1.68)分,(4.83±1.74)分,(5.85±1.77)分,(3.94±1.87)分,(4.72±2.20)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3±1.39)分,(5.56±1.41)分,(6.46±1.90)分,(4.72±2.04)分,(5.36±2.32)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控制性的得分(4.51±2.08)分高于对照组(4.03±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夜间遗尿症儿童有独特的气质特点,其家庭环境不良.在对夜间遗尿症儿童进行综合干预时,应改善其家庭环境并结合其气质特点进行,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合肥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需求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合肥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情况,探讨社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家庭医生服务的推进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 2016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合肥市480名社区居民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家庭医生签约意愿情况、家庭医生服务内容需求、家庭医生的信任度的调查.结果 46.04%的社区居民不熟悉家庭医生政策;47.50%的社区居民有签约意愿;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医保类型、月收入、慢性病程间的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签约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50%的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信任.结论 合肥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知有待加强;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服务,对社区居民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增加对疾病的管理,能提高居民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