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组织变化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剖宫术终止术终止妊娠的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的健康产妇共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胎盘组织中的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以及蜕膜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胎盘组织中的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绒毛间质细胞、蜕膜细胞的凋亡率指数明显高于健康产妇,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胎盘组织存在细胞凋亡性改变,因此,细胞凋亡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胡红仙 《浙江医学》2010,32(12):1877-187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28周前后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轻度黄疸的综合征。患者不仅肝脏有胆汁淤积,胎盘组织内亦有胆汁淤积,可引起滋养层细胞肿胀和绒毛间质水肿,胎盘血流不畅,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10例(3例正常足月与7例先兆子癇)胎盘的超微结构,对正常足月胎盘绒毛与先兆子癇胎盘绒毛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描述。复习有关文献并从正常和病理方面与有关研究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从两者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别,提示先兆子癇胎盘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增生,为缺氧的结果。在合体细胞游离面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着处,基底膜往往同时增厚。凡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着的地方合体细胞有改变,细胞器减少,微绒毛减少。胎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胞质内细胞器减少,原纤维增多,胞饮减少。这些改变可能使胎盘运输的功能和物质交换量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eNOSmRNA)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标记引物的直接原位RT—PCR方法检测eNOSmRNA在40例妊高征患者与30例正常足月孕妇胎盘组织的定位和表达,并利用IMAGER—PRO PLUS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对eNOSmRNA在妊高征与正常足月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eNOSmRNA主要定位在正常足月孕妇和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eNOSmRNA阳性染色减弱,而干绒毛和终末绒毛血管内皮细胞eNOSmRNA阳性染色增强。定量分析表明,妊高征患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eNOSmRNA表达低于正常足月孕妇。结论:eNOSmRNA主要定位在胎盘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eNOS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胎盘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超微结构改变,探讨ICP时胎儿宫内生长不良及死亡原因。方法:选择孕15dSD大鼠,用苯甲酸雌二醇诱导孕鼠ICP,在此基础上观察孕鼠胎盘超微结构改变。结果:ICP时胎盘超微结构改变表现为绒毛肿胀、增粗,绒毛间隙变窄,滋养层细胞增生,近胎盘母体面绒毛缺血性坏死灶增多。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短少,空泡状结构增多,绒毛间质内成纤维细胞增多,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各类细胞器减少。结论:虽然ICP时胎盘病理改变与胎盘缺血缺氧时的改变相比无特异性,但形态学改变直接影响了胎盘的供血和供氧功能。导致了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母体和子痫前期(PE)母体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表达差异。探讨子痫前期(PE)的发病机制与PLFG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研究组:足月子痫前期孕妇50例;对照组:同期正常足月分娩孕妇50例。两组孕妇年龄、体重、孕周无统计学差异,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妇住院后,于次日清晨,检测静脉血清中PLFG。产后立即采集胎盘标本(母体面中央处)。用高清晰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化自动测量系统进行分析,测定视野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阳性染色的灰度。结果对照组血清PLGF:(147.55±86.66)ng/L,PE组血清中PLGF:(50.41±8.86)ng/L,两组数据显著差异(P〈0.05)。两组平均灰度值,对照组(20098.4±5.7),研究组(15111.8±6.1),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足月胎盘组织中,绒毛发育良好,绒毛干血管扩张明显,间质细胞少,可见较多的合体细胞结节及合体细胞桥。研究组胎盘绒毛发育欠佳,绒毛血管扩张不良,间质细胞增生,滋养细胞层的合体细胞结节及合体细胞桥较少。结论 PLGF在PE组孕妇的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表达降低,可能与PE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相关,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存在超微结构破坏,导致物质交换障碍。  相似文献   

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病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简称妊高征合并IUGR)胎盘的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发现妊高征合并IUGR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增多,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基底膜及合体血管膜增厚,绒毛间质纤维化及纤维素样坏死较正常胎盘明显增多。电镜下见细胞内结构及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肿胀、消失。反映了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绒毛功能不全、胎盘胎儿血流减少,并引起IUGR。  相似文献   

8.
观察22例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足月引产胎盘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与48例正常足月分娩的胎盘进行对比。结果:用药组引产胎盘可见:①胎盘绒毛数量减少,绒毛体积增大(P<0.01);②绒毛间隙变窄(P<0.05);③合体细胞结节及出芽增多(P<0.01);④绒毛内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红细胞增多(P<0.01);⑤电镜:微绒毛数量减少、变短、脱失,细胞核异染质加深,核固缩变性,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以上病理形态学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提示绒毛的这种缺血、缺氧改变与用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并发症患者胎盘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 采用DNA缺口原位标记Tunel s技术.测定50例PIH并发症患者和50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不同部位细胞凋亡指数,并用电镜的超微结构改变来证实.结果 PIH并发症组胎盘组织绒毛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6.36 ±2.90%、7.98±4.01%、6.13±3.01%]明显高于对照组[3.46 ±2.48%、5.33±2..76%、4.18±2.35%](t=2.123.t=2.214.t=2.301,P均<0.05),电镜显示PIH并发症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与合体滋养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形态变化.结论 PIH并发症患者胎盘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多,可能在PIH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期引产胎盘的结构变化及几种凋亡因子表达特征.方法 中孕引产胎盘20例及足月分娩胎盘5例,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切片做HE染色、免疫组化,观察胎盘的微细结构和几种凋亡相关因子的变化,并与正常胎盘进行比较.结果 引产胎盘呈现出比对照组更严重的变性、坏死及炎性浸润.中孕引产和足月分娩胎盘的Bax 、Bcl-2和Fas-L在蜕膜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呈现阳性,而Caspase-9表达不一.结论 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的过度凋亡以终止胎盘功能导致分娩,可能是依沙吖啶主要作用之一;中孕引产药物将对机体引起类似"移植排斥"的免疫反应而致胎儿"流产".  相似文献   

11.
人早孕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富军  王雪萍  刘斌  李焰  李洁 《医学争鸣》2004,25(24):2261-2263
目的: 培养纯度较高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为胎盘绒毛在妊娠期间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细胞学基础.方法: 胰蛋白酶-DNase消化法培养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间接免疫染色进行细胞纯度检测,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形态,呈片状铺展生长.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波型蛋白染色阴性,表明不含污染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示所获细胞有典型滋养层细胞结构.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可获得合乎试验要求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介导滋养细胞凋亡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015 年12 月~ 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分娩的ICP孕妇20例为病例组,另以同期因社会因素行择期剖宫产术的20例无合 并症的正常孕妇为正常对照组。利用HE染色计量观察正常对照孕妇及ICP孕妇胎盘合体细胞结节数量;RT-PCR法检测正常 孕妇及ICP孕妇胎盘组织中GRP78、CHOP、caspase-3及caspase-7的mRNA表达;建立不同浓度胆酸(0、10、50、100 μmol/L)体 外刺激HTR-8/SVneo人早孕滋养细胞株模型,利用RT-PCR法检测HTR-8/SVneo细胞GRP78、CHOP、caspase-3及caspase-7的 mRNA表达及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GRP78、CHOP蛋白的表达;caspase-3、caspase-7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其活化程度;电镜 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ICP 组较对照组孕妇胎盘组织中合体细胞结节数明显增多(P<0.01);GRP78、CHOP、caspase-3 及 caspase-7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不同浓度(0、10、50、100 μmol/L)去氧胆酸作用细胞24 h后,GRP78、CHOP、caspase-3 及caspase-7 mRN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GRP78、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增高,且均存在浓 度依赖效应;50 μmol/L去氧胆酸作用细胞24 h后检测caspase-3及caspase-7活性增高(P<0.05);50 μmol/L去氧胆酸作用细胞 12 h后电镜观察HTR-8/SVneo细胞呈现凋亡小体。结论ICP孕妇胎盘组织中存在滋养细胞过度凋亡及内质网应激激活的现 象。去氧胆酸可以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滋养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引起细胞凋亡,提示内质网应激介 导的滋养细胞凋亡在IC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盐酸阿比朵尔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盐酸阿比朵尔抗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的活性并探讨其抗病毒机制。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盐酸阿比朵尔抗RSV的作用。结果:盐酸阿比朵尔的半数毒性浓度(TD50)为85.39 mg/L,当该药浓度为25 mg/L时,药物抗病毒生物合成组、药物直接作用组、药物抗吸附4 h组、药物抗病毒吸附8 h组的病毒抑制率分别能达到81.61%,79.57%,40.39%和78.60%。4组相应的药物半数有效浓度(ED50)为11.52,8.74,25.36和10.40 mg/L。结论:盐酸阿比朵尔在体外能明显抑制RSV引起的CPE效应,病毒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高,盐酸阿比朵尔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RS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上皮细胞早期对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和β干扰素(IFN-β)表达的影响。方法:RSV体外感染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0,1,2,4,8,12,24 h后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感染后各个时间段IFN-β的浓度以及STAT1、STAT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SV感染Hep2细胞后,IFN-β浓度于第2小时后略有上升,但与未感染细胞基础水平无差异性变化(P>0.05)。STAT1、STAT2 mRNA表达第1小时即上升,第2小时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第24小时达最低值(P<0.05)。结论:RSV感染Hep2细胞早期上调STAT1、STAT2 mR-NA,继而抑制其转录,对上皮细胞IFN-β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伽玛刀照射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A  Zhang J  Wang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8):624-625
目的研究伽玛刀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早期放射生物学反应。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伽玛刀射线对细胞照射后进行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受损的细胞呈退行性改变,表现为胞体肿胀,折光性减弱、消失;胞浆颗粒变性,突起增粗、断裂。扫描电镜显示胞体肿胀、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皱褶消失、甚至胞膜破裂;细胞间网络稀疏,突起增粗、断裂。透射电镜显示,胞核异形,核膜内陷;线粒体肿胀、固缩,核糖体、神经微丝解聚,胞浆空泡样变。结论伽玛刀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作用不同于正常脑组织,照射早期就能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低剂量就可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作者建立了一种早期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方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RSV抗原(NPS-ELISA)。应用本法与检测鼻咽脱落细胞内RSV抗原的NPS-IF法对165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婴进行诊断,结果本法证明RSV感染阳性者为68例(41.21%),NPS-IF法为61例(36.97%)。二者阳性诊断符合率和总诊断符合率分别是100%和95.67%。本文说明NPS-ELISA法特异,敏感简便,是早期诊断RSV感染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对实验兔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4)、单纯烧伤组(n=10,致伤后直接观察)、海水浸泡组(n=10,致伤后立即放入人工配制的海水中浸泡3h);采用光镜和电镜对肾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光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或毛细血管内皮肿胀,管腔皱缩变窄。细胞增多,毛细血管受挤压。肾近曲小管细胞浊肿,部分可见透明变性及空泡变。部分肾小管上皮坏死。并可见部分远曲小管上皮消失,管腔内可见大量蛋白管形。电镜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肥大,线粒体肿胀。足突变形、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部分可见胞质细胞器解离,胞质密度增大。肾间质血管充血。结论烧伤合并人工海水浸泡后可导致实验兔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分离培养及HCV体外感染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较高纯度的胎盘滋养层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经胎盘母婴传播的具体途径。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人足月胎盘组织,以35%,45%两个Percoll密度梯度进行分离纯化。并用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HCV阳性血清感染体外分离培养的胎盘滋养层细胞,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扩增敏感试验对培养上清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以观察HCV的感染及复制情况。结果: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质成分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经该法分离纯化的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者(滋养层细胞)占90%以上,电镜下滋养层细胞可观察到成熟型、中间型、未成熟型三种形态。HCV感染细胞培养16d内培养上清中可间断检测出HCV RNA.结论:改进后的分离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滋养层细胞,HCV感染胎盘滋养层细胞可能是HCV宫内母婴传播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人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纯度较高的适于试验研究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方法 胰蛋白酶-DNase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间接免疫染色进行细胞鉴定。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核大卵圆形,胞质透明,呈片状铺展生长,角蛋白染色阳性率超过95%,未检测到波形蛋白阳性细胞,表明不含污染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示所获细胞有典型滋养层细胞结构。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可获得合乎试验要求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低眼压视网膜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家兔低眼压在不同时间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本实验表明低眼压1.33kpa(10mmHg)以下,14天以后视网膜发生病理改变,21天以后则出现严重的病理改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萎缩、变薄,神经节细胞以及视杆、视锥细胞的外节破坏,并出现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电镜下的改变早于光镜。本实验提示我们,对临床上的低眼压,尤其青光眼术后的低眼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