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22例肝癌合并门癌栓的综合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1):1252-1253
目的:研究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122例肝癌分为2组:A组(7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B组(50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治疗。结果: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2.3%,4.5%,平均生存期7.5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2%,21.2%,13.5%,平均生存期17.5个月,P<0.05。结论:对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手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92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行手术切除,B组患者行TACE;比较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手术与TACE的治疗疗效。结果:A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为50.0%、30.4%、10.9%,B组患者1、2年的生存率为26.1%、10.9%;A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 经过CT/MRI证实伴有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共145例,其中单纯手术64例(A组),接受TACE结合3DCRT治疗共81例(B组):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不包括原发灶,使9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体积(PTV),照射总量45~60 cGy,单次照射剂量2 ~4 Gy.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0.3%、21.9%,平均生存期15.2个月,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40.6%(28/64);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1.2%、22.5%,平均生存期15.8个月,总有效率为44.4%(36/81),P>0.05.结论 TACE联合3DCRT与手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肝癌的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肝细胞性肝癌(HCC)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B期、C期患者行肝切除术及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 BCLC B期、Child-pugh A级HCC患者191例,其中行肝切除治疗105例,TACE治疗86例;BCLC C期、Child-Pugh A~B级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73例,其中肝切除治疗30例,TACE治疗43例。结果 BCLC B期191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0%、49.20%、38.12%,中位生存期为38.3个月;TACE组生存率分别为50.13%、22.11%、8.06%,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BCLC C期73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0%、23.30%、13.30%,中位生存期为24.0个月,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0%、0.00%、0.00%,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BCLC B期、BCLC C期肝切除术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均长于TACE组(P0.05),生存率均高于TACE组(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人的情况下,肝切除术较TACE治疗更能提高BCLC B期、C期HCC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肝细胞性肝癌(HCC)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CLC)B期、C期患者行肝切除术及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 BCLC B期、Child-pugh A级HCC患者191例,其中行肝切除治疗105例,TACE治疗86例;BCLC C期、Child-Pugh A~B级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73例,其中肝切除治疗30例,TACE治疗43例.结果 BCLC B期191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10%、49.20%、38.12%,中位生存期为38.3个月;TACE组生存率分别为50.13%、22.11%、8.06%,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BCLC C期73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00%、23.30%、13.30%,中位生存期为24.0个月,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0%、0.00%、0.00%,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BCLC B期、BCLC C期肝切除术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均长于TACE组(P<0.05),生存率均高于TACE组(P<0.05).结论 在严格选择病人的情况下,肝切除术较TACE治疗更能提高BCLC B期、C期HCC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PVTT)的疗效。方法:22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瘤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2例)单纯行TACE;B组(126例)行TACE结合3-DCRT。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瘤栓,不包括原发灶,使85%-90%等剂量曲线覆盖100%PTV,照射总量为40-65Gy,单次照射剂量2~4Gv。结果:A、B两组治疗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39.2%、83.3%;1、1.5、2年生存率分别为12.7%、914%、3.9%和54.0%、40.1%、27.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2、18.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3-DCRT能明显提高合并门静脉瘤栓的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科综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对8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癌栓的患者,采用肝癌联同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其中73例患者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单因素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单纯手术切除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其0.5,1,2,3年生存率分别64.3%、42.8%、28.5%、14.3%,肿瘤平均复发时间6.5个月。术后行TACE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8个月,其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2%、60.3%、41.1%、27.4%,肿瘤平均复发时间11.5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以10 cm为界)、门静脉主干是否有癌栓对术后生存有影响。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癌栓摘除术,是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TACE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肝癌伴门脉癌栓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4 3例原发肝癌伴门脉主干或一级分支的患者分为3组 ,A组为对照组 ,仅给与保守治疗 ,B组行肝动脉结扎后肝动脉置IDDS微泵术后定期化疗 (栓塞 ) (n =15 ) ,C组行肝动脉结扎后肝动脉及门静脉均置IDDS微泵术后定期化疗 (栓塞 ) (n =11)。结果 :A组、B组和C组的原发肿瘤有效率分别为 0、6 6 .7%和 81.8% ,肿瘤缩小率为 0、6 5 .4 %和 76 .3% ,门脉癌栓的消失缩小率分别为 0、6 8.4 %和 79.8% ;1/2a生存率分别为 2 3.5 %、86 .7%和 10 0 % ,1a生存率分别为 5 .8%、5 3.3%和 72 .7% ,2a生存率分别为0、13.3%、和 18.1%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3mon、14mon、19mon。C组显著优于B组 (P <0 .0 5 )。结论 :HAL后通过IDDS于门静脉和 /或肝动脉定期反复化疗栓塞是一种定位准确、经济有效的治疗原发肝癌伴门脉癌栓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晓 《中原医刊》2004,31(8):2-3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HCC)合并门脉分支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4例HCC随机分为治疗组 (TACE +腹腔化疗 )和对照组 (单纯TACE治疗 ) ,每组各 3 2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62 5 %和 40 6%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门脉癌栓消失 +缩小率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 9 4%和 3 7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2、3年生存率 :治疗组分别为 71 9%、5 6 3 %、40 6% ,对照组分别为5 3 1%、3 7 5 %、2 1 9%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腹腔化疗双重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分支癌栓 ,疗效优于单纯TACE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TACE、PEI、PVC三介入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晚期原发性肝癌60例,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组30例(对照组);TACE联合CT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及/或门静脉化疗,即三介入联合治疗组30例(联合治疗组).观察两组间的生存率及门脉癌栓的消失率. 结果 对照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6.7%(17/30)、40%(12/30)、20%(6/30)、6.7%(2/30),门脉癌栓消失率43.75%(7/16).而治疗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7%(23/30)、56.7%(17/30)、36.7%(11/30)、16.7%(5/30),门脉癌栓消失率为64.7%(11/17).两组间生存率及门脉癌栓消失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介入联合治疗优于单纯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随机分组对照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门脉内植入支架联合或未联合血管内植入碘-125 (125Ⅰ)粒子条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门脉主干癌栓(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MPVT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接受肝癌TACE治疗的60例HCC合并MPVTT患者(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53岁)进行随机分组。A组在门脉内植入支架及125Ⅰ 粒子条,B组仅在门脉内植入支架,每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期、支架通畅率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分析。结果  门脉内植入支架及125Ⅰ粒子条介入技术成功率为100%,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A 组和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5天及142天(P=0.002,HR=2.683)。A组和B组患者支架的中位通畅期分别为340天及190天(P=0.038,HR= 2.252)。结论  门脉支架及TACE联合血管内植入125I粒子条能明显延长HCC伴MPVTT患者的支架通畅期、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临床治疗HCC合并MPVTT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盱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情况,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果:门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11/11;门脉支架置入成功率10/11;发生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1例.支架中位通畅期5.7个月(1~18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11、4/11、2/11.结论:对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但无远处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支架开通门脉主干及远端为非肿瘤所在肝叶的门脉,结合TACE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及二级分支癌栓(PVTT)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肝功能分级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54例原发性肝癌病例,根据门静脉有无癌栓及癌栓累及范围分A、B、C 3组,总结TACE治疗后肝功能分级变化的特点。结果:门静脉无癌栓83例(A组);癌栓累及门静脉一级分支39例(B组)、癌栓累及门静脉二级分支64例(C组)。TACE术后3组肝功能分级变化有差异。结论:TACE影响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二级分支癌栓病例治疗前后肝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4.
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术的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介入化疗后的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81例行介入化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14项指标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结果:多变量分析显示,影响中晚期肝癌预后最明显的因素是肿瘤大体类型、门静脉癌栓、经手术治疗;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组与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组的预后无差异。本组6,12,24,30mo生存率分别为58%,32%,15%,12%。结论:中晚期肝癌预后由多种因素决定。对于肿瘤相对局限、无门静脉癌栓的患者积极行介入化疗术,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加术后肝动脉和肝静脉双插管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15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15例均采用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采用肝动脉和肝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3.3%、40.0%、20.0%,平均生存时间24.8个月。结论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后使用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微量泵灌注化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发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1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TACE治疗(TACE治疗组)72例、单纯手术切除组(手术治疗组)4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手术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1.5个月,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2)Ⅰ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0.4个月,Ⅱ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9个月,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I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累计生存率较Ⅱ、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有显著差异(P=0.003).Ⅱ型门静脉癌栓与Ⅲ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3)手术治疗组与TACE治疗组分别有4例(9.8%)、11例(15.9%)术后发生肺转移,肺转移中位时间分别7.6,4.2个月.结论: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对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行手术切除联合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是首选治疗方案.术前行门静脉癌栓分型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结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选择5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或门静脉左右分支癌栓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微波消融结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行微波治疗。治疗后定期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及肝癌血清学指标癌胚抗原(AFP)、门静脉癌栓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随访患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0.5、1、2、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癌栓缩小率、AF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0.5、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疗效明显并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