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4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后腹腔镜技术使用超声刀、双极电凝对26例肾肿瘤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局限性肾癌17例,肿瘤平均直径2.5cm(1.5~4.0cm);肾错构瘤9例.肿瘤平均直径2.6cm(1.5~4.0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26例均完成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min,平均出血量95m1.2例患者需要输血,1例术中输血200ml,另1例术后第3天输血800ml,无尿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天,平均随访9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可行,肿瘤切除彻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附1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我院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的体会。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1月采用腹腔镜经腹腔或后腹腔途径对160例肾肿瘤患者行LPN。局限性肾透明细胞癌13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2例,嗜酸细胞腺瘤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肿瘤直径4.1cm(2.0~6.0cm)。左侧86例,右侧74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大数、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70min(40~150min),152例患者平均血管阻断时间26min(20~55min),8例患者未阻断肾血管。术中平均出血量75ml(10~300m1)。4例术后出现迟发出血,予以保守治疗。2例术后出现漏尿。平均住院时间7.5天(6~15天)。随访2~7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LPN安全、有效,对肿瘤压迫集合系统的,腔镜下缝合也是安全有效的,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对复杂肾肿瘤行LPN,肾脏功能保留和肿瘤控制效果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使用超声刀对13例肾良性肿瘤和5例肾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肿瘤剜除术和肾楔形切除术。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岁。肿瘤直径1.5~4.0cm,平均2.8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1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7min,平均出血量5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8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病理检查5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平均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切除肿瘤精确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有选择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11例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11例手术全部成功,肿瘤直径为1.7~5.2cm,平均3.3cm;手术时间73~189rain,平均(135±27)rain;术中出血80~740ml,平均(260±50)ml;热缺血时间16~57min,平均(29±9)min;术后住院7~12d,平均(9.3±2.1)d。随访9~51个月,均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结论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保留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技术,术中使用超声刀、电凝钩对32早期。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49±1.8岁。肿瘤平均直径1.5±4.5cm,平均(2.8±0.8)cm。25例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7例行经腹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影像学检查示32例肿瘤突出于肾脏表面,肾上极10例,肾下极13例,肾脏中部5例,近肾盂部位4例;偏背侧18例,腹侧14例。结果32例除1例转开放手术外,余31例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5±15.4)min,平均出血量(120±21.6)ml,6例术中输血400ml。2例术后发生尿漏,予负压吸引15d后引流量小于20ml后拔出肾周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17d,平均(9±2)d。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28例,肾颗粒细胞癌3例,嗜酸性细胞癌1例。随访时间3-53个月,平均(21±4)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治疗早期肾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小肾癌患者18例,肿瘤直径1.5~3.0cm,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肿瘤切除11例,经腹腔途径手术7例。术中距瘤体0.5~1cm用超声刀切除肿瘤,肿瘤床多处活检送快速病理。结果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85—140ra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50~600ml,平均145ml;术后住院时间8~13天,平均9.6天。术后随访8~30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未见转移,切口未见种植。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小肾癌,创伤小、临床效果肯定,可作为小肾癌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腹膜后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膜后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4月,采用单孔腹腔镜对6例肾肿瘤(4例T1N0M0,2例T2N1M0)行肾部分切除术。侧卧位、经腹膜后途径,4例使用Olympus单通道腹腔镜穿刺器,2例使用自制单通道穿刺器进行手术。结果 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5~210 min,平均13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0~40 min,平均28 min;术中出血量30~280 ml,平均110 ml,均无输血;无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局限性透明细胞癌4例,肿瘤直径平均22 mm(14~35 mm),切缘均为阴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肿瘤直径均为30 mm。术后住院时间5~11 d,平均8 d。6例随访1~11个月,平均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经腹膜后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体积肾肿瘤可行,远期效果有待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腹腔镜超声(1aPrascopi cultrasound,Lus)在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0年l~6月对5例肾肿瘤患者实施LUS辅助的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使用LUS对肿物部位、边界、大小进行实时观测·对切缘进行检测.并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切缘情况等指标。结果:人组患者平均年龄49.2岁(26~67岁),肿物直径平均2.1cm(1.5~2.5cm),手术时间平均106.8min(98-114min),出血量平均70ml(50-100m1)。手术进展顺利,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常规手术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LUS术中定位对肾实质内部肿瘤及小肿瘤具有良好的动态监测作用,不但可以防止过度切除正常的肾组织,还可有效地降低切缘阳性率。此项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39例肾占位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2.5 ~4.6cm,平均3.8cm.手术时,所有的患者都行肾蒂血管阻断.评价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3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阻断肾蒂时间为21~ 36min,平均26min,手术时间70~145min,平均102min,术中出血60 ~ 900ml,平均10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癌,7例错构瘤.术后并发尿漏1例,放置双J管治愈.术后住院7 ~15d,平均l0d,随访3 ~3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有可能代替开放手术,可能成为治疗肾脏局限性占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A组)及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76例,男49例,女27例。年龄26~75岁,平均53岁。肾肿瘤位于左侧42例,右侧34例;肾上极36例,中极23例,下极17例。肿瘤平均直径5.4(2.0~10.2)cm,肿瘤分期T1 65例,T2 11例。病程5 d~17个月。B组73例,男45例,女28例。年龄18~79岁,平均56岁。肾肿瘤位于左侧35例,右侧38例;肾上极28例,中极21例,下极24例。肿瘤平均直径5.9(2.4~11.7)cm,肿瘤分期T1 54例,T2 19例。病程2 d~24个月。患者均行B超、IVU、逆行造影以及CT和(或)MRI检查确定肿瘤大小、位置、分期、是否有瘤栓和淋巴结转移等。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SA评分)、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大小、患侧、Fuhrman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计算)、止痛药物(双氯芬酸钠)用量、并发症、住院总天数、随访时间、局部复发、切口种植转移等指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69(50~17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7(15~500)ml。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1~2)d,术后切口感染者5例,出现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6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术后止痛药物用量50(50~100)mg。平均术后住院6(5~10)d。B组平均手术时间121(80~2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73(120~800)ml。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1~3)d,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者9例,出现切口侧下腹部皮肤感觉过敏者45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术后止痛药物用量125(100~150)mg。平均术后住院11(7~15)d。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物用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总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值均〈0.01)。A组平均随访36.3(12~70)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者;B组平均随访39.8(12~75)个月,术后15个月失访1例,余均无局部复发,2例T2患者因肾癌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8个月和22个月死亡。2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1%和96.9%(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等特点。对于T1~T2 N0M0肾癌患者,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1.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副肾动脉供血的肾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使用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副肾动脉供血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5例副肾动脉供血的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4例,女1例,年龄22~60岁,平均45岁。其中肾透明细胞癌3例,肾错构瘤2例。肿瘤大小2.2~7.0cm,平均3.2cm。结果: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min。副肾动脉阻断时间18~38min,平均22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天,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病理检查3例肾透明细胞癌切缘阴性,随访4~2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在其中采用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副肾动脉供血具有操作简便、干扰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3a期肾肿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肿瘤患者5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5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min,平均出血量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天,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平均随访21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低失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肾功能损伤小的优点,是≤4cm的T1a期肾肿瘤的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3.
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52例肾占位患者,肿瘤直径2.0~4.0cm。经后腹腔途径施术,术后病理为47例肾脏透明细胞癌,3例嫌色性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癌。结果:51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50~400ml,平均150m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12~18d,平均14d,随访6~24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评估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对13例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4.0cm)。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支肾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20~170min,平均135min;分支肾动脉阻断时间14~40min,平均26min;术中出血量50~190ml,平均95ml;术后住院时间8~10d,平均9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10例,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癌1例,肿瘤切缘均阴性。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单位。初步观察该手术安全可行,是后腹腔镜下肾动脉主干阻断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肾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对23例肿瘤直径≤4cm的肾肿瘤患者行RLPN,术中采用全层"8"字形间断缝合和免打结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创面缺损,观察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和近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130min;中位数90min;肾脏热缺血时间15~30min,中位数25min;术中出血量50~260ml,中位数80ml;无术中输血。术后病理示所有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时间7~13d,中位数8d;术后无出血、尿瘘等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二次手术切除肾脏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2(3~24)个月,全部无瘤生存,肿瘤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RLPN治疗肾肿瘤(肿瘤直径≤4cm)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院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此术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2月~2008年10月,对6例肾肿瘤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将相关资料与国外此手术初期资料及我院同组人员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1例改行开放性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其余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不包括术前机器人准备时间)130(110~160)min,肾动脉阻断时间40(33~50)min,术中出血量188(100380)ml。术后7天下床活动,3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9(8~12)天,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肾透明细胞癌5例,乳头状癌1例,无一例切缘阳性。随访4~15个月,全部患者未见局部病灶残留、局部复发、切口种植及远处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随着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此术式优势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T1a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岁,平均肿瘤直径3.1cm,分析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4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1min,平均手术时间100min,平均出血量7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平均随访29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有选择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19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19例。结果:19例手助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300min,平均165.8min;术中出血15~250ml,平均97.4ml;病理结果均为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18例,嫌色细胞癌1例);术后住院时间6~23d。结论: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是个可选择的新的手术方式,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