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及与bcl 2和c 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 12例大肠正常粘膜及 5 7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bcl 2、c erbB2的表达。结果 :12例大肠正常粘膜中survivin呈阴性表达 ,阳性率 0 0 % ;5 7例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 3 6例 ,阳性率 63 2 % ;bcl 2阳性表达 3 3例 ,阳性率 5 7 9% ;c erbB2阳性表达 3 0例 ,阳性率 5 2 6%。survivin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survivin在bcl 2阳性和阴性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 72 7% ( 2 4/3 3 )和 2 9 2 % ( 7/2 4)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survivin在c erbB2阳性和阴性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 73 3 % ( 2 2 /3 0 )和 3 7 0 % ( 10 /2 7) ,两者间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大肠癌患者survivin高表达导致的凋亡抑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survivin表达与大肠癌中bcl 2和c erbB2异常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c-erbB-2在乳腺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研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0例乳腺癌组织和 1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c erbB 2表达情况。结果 本实验中乳腺癌组织c erbB 2的阳性率为 6 7.5 0 % ,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为 30 .0 0 %。乳腺癌组织c erbB 2的阳性表达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乳腺癌组织中 2 2例有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86 .36 % ;18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 erbB 2阳性表达率为 4 4 .4 4 %。两组阳性表达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 erbB 2的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临床常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的表达情况 ,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冯莉  吴云林  罗志谋  李惠芳  付极  翟祖康 《上海医学》2003,26(8):571-573,T00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家族EGFR、c erbB 2和c erbB 3蛋白的表达在大肠良、恶性肿瘤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癌患者共 15 1例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 ,分别对所选取的标本进行EGFR、c erbB 2和c erbB 3检测 ,对其表达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增生性息肉组EGFR、c erbB 2和c erbB 3的阳性表达率均较低 ,分别为 4 2 .86 %、2 1.4 3%和 16 .6 7%。EGFR在管状腺瘤及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 ,在管状腺瘤中更高 (P <0 .0 5 ) ;c erbB 2在管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管状绒毛状腺瘤高 (P <0 .0 5 ) ;c erbB 3在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管状腺瘤高 (P <0 .0 5 )。EGFR、c erbB 2和c erbB 3在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和黏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 (≥ 5 0 %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EGFR和c erbB 2在管状腺瘤中的表达率高于管状腺癌 (P<0 .0 5 ) ,c erbB 3在两者中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GFR、c erbB 2和c erbB 3蛋白表达与大肠增生性息肉无关 ;而在不同的腺瘤和腺癌中 ,EGFR家族蛋白表达的不同可能是由不同类型腺瘤向腺癌转化发生的比率差异导致的 ,此现象有助于解释EGFR家族蛋白在大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 erbB 2、bcl 2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分别检测 4 5例宫颈鳞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 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c erbB 2、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bcl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5 .5 6 %、2 8.2 9% ;在C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10 .0 0 % ;在NE组均无表达。c erbB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NE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cl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中的表达及在NE中的不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 P >0 .0 5 ) ;c erbB 2与bcl 2之间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 ( P <0 .0 5 )。结论 c erbB 2、bcl 2基因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 erbB 2基因蛋白的过表达是宫颈组织恶性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c erbB 2、bcl 2基因蛋白对判断宫颈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症中多种癌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癌基因、抑癌基因和抗转移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 ) ,对 6 6例子宫内膜腺癌和 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切片中的 p5 3、p2 1、c erbB 2、nm2 3基因产物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中 p5 3、p2 1、c erbB 2基因阳性率分别为 6 8.18%、71.12 %和 72 .73 % ,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 40 .0 0 %、2 0 .0 0 %和 46 .6 7% (P <0 .0 5~P <0 .0 0 5 )。腺癌中有 6 0 .6 1% (40例 )同时有多种基因表达 ,而nm2 3抗转移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级有密切关系 (P <0 .0 1)。结论 :多种基因异常表达是判断子宫内膜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p33ING1基因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71例胃癌、12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患者p33ING1、p5 3基因蛋白的表达 ,并与正常胃粘膜及慢性胃炎粘膜 18例对照。结果 粘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中 p33ING1均阳性表达 (10 0 % ) ,而胃癌中表达 6 2 .0 % (4 4/ 71) ,明显下降 ,与前两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 ;胃癌中 p33ING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移及分化有关 (P <0 .0 1) ;p5 3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结论 p33ING1是抑癌基因 ,在胃癌中表达下降 ,对胃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 ,p33ING1和 p5 3在胃癌中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 )。p33ING1与 p5 3野生型基因互相协同、依赖 ,抑制细胞生长 ,促进凋亡。检测胃癌患者p33ING1的水平 ,对p5 3介导的基因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p53和C-erbB-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 p16、p5 3和C erbB 2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5 0例食管鳞癌中p16、p5 3和C erbB 2表达。结果 在 5 0例食管鳞癌中p16阳性 2 0例 ;p5 3呈过度表达 4 0例 ;C erbB 2阳性 2 6例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p16阳性率逐渐降低 ,而p5 3和C erbB 2表达逐渐增高。p16、p5 3和C erbB 2阳性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16阳性与TNM分期有关 ,但 p5 3和C erbB 2阳性与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联合检测食管鳞癌组织p16、p5 3和C erbB 2表达 ,有助于综合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转移可能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及其与bcl 2和p5 3表达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法 ) ,检测survivin、bcl 2、p5 3基因表达蛋白在 8例正常垂体组织及 3 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表达蛋白在正常垂体中无表达 ,3 8例垂体腺瘤中 ,2 3例表达阳性 ,占 60 5 %病理分型中PRL型、GH型、混合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2 /17、7/13、4/8三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垂体腺瘤bcl 2表达蛋白的阳性与阴性中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5 /17、8/2 1。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p5 3表达蛋白的阳性和阴性中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6,2 2 /2 3 ,两者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sur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垂体腺瘤组织中的bcl 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与p5 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survivin蛋白表达的异常而引起细胞凋亡抑制 ,在垂体腺瘤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其过度表达提示垂体腺瘤增生极度活跃 ,survivin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中bcl 2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P- 糖蛋白(P -gp)和C- erbB- 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1例原发性胃癌P -gp和C- erbB -2的表达。结果 P gp的阳性率为5 0 .6 2 % (41/81) ,P- gp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 >0 .0 5 ) ,P -gp高表达率在C -erbB -2阳性组病例明显高于C -erbB -2阴性组病例(P <0 .0 5 )。结论 P -gp和C- erbB -2常协同表达于胃癌组织中,并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垂体腺瘤中的凋亡细胞 ,研究新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 2和 p5 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垂体腺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以及survivin、bcl- 2、p5 3基因在垂体腺瘤AP发生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连接法 (SP法 )检测 8例正常垂体组织和 4 8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垂体腺瘤组织的细胞调亡和survivin、bcl- 2、p5 3基因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 .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 ,检验水准取α=0 .0 5。结果 :本组 4 8例垂体腺瘤标本中 ,4 3例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发生 ,凋亡细胞发生率为 89.6 % (4 3/ 4 8)。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平均为 12 .6 % ,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AI为2 .7%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survivin基因在正常垂体组织中不表达 ;4 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 ,32例表达阳性 ,占 6 6 .7% ;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 81.5 % (2 2 / 2 7) ,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为 4 7.6 % (10 / 2 1) ,两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分泌型 (功能性 )垂体腺瘤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bcl-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urvivin,p53,bcl-2基因在46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46例胰腺癌组织中,31例表达阳性,占67.4%;survivin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胰腺癌组织中p53基因阳性和阴性表达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5%(22/27)及47.4%(9/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cl-2基因表达阳性和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剐为53.9%(7/13)和72.7%(24/3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urviviin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与发展,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癌组织中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S-P法检测Survivin,p53蛋白在30例外阴鳞癌及10例正常外阴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外阴上皮组织中无表达,在外阴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3.3%。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随外阴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表达增强。在外阴鳞癌中survivin,p53两者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蛋白在外阴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对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提示外阴鳞癌预后不良。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押癌基因p53的失活可能在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bcl-2和p53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bcl-2表达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 p53和bcl-2基因在3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survivin基因在32例大肠癌组织中,20例表达阳性,占62.5%;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肿瘤部位和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大肠癌组织中p53基因阳性和阴性表达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9%(15/19)及38.5%(5/1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cl-2基因表达阳性和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6%(12/17)和53.3%(8/1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survivin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与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它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洪瑜  季峰  王群燕 《浙江医学》2006,28(12):963-966,96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技术研究survivin mRNA在46例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ELISA技术定量检测上述标本中survivin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Envision法定性检测46例胃癌标本、114例胃炎及癌前病变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46例胃癌组织的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32.6%,46例相应正常组织为1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胃癌组的survivin蛋白表达浓度(75.27—358.44pg/ml)显著高于正常组(0—161.23pg/ml)(P〈0.05)。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浅表性胃炎(30%)、萎缩性胃炎(14.7%)、胃黏膜肠化组织(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不典型增生(60%)、胃癌组织(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survivin mRNA、蛋白表达阳性率及浓度在不同性别、肿瘤长径、发生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TNM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urvivin在胃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提示与胃癌发生有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提示survivin可能在肿瘤的形成阶段起作用,与胃癌发展侵袭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4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vin、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74例大肠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1.6%,而在相应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Survivin阴性表达。Survivin表达上调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大肠癌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晚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bcl2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65.4%,两者比较无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4%和47.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Surviv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越高,大肠癌分化程度越低,侵袭性更强,临床分期愈晚。大肠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黏蛋白2(mucin 2,MUC2)的表达与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及胃癌的关系。方法构建含30例正常胃黏膜、3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41例胃癌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检测组织芯片中Survivin和MUC2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和MUC2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7.14%和0%;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胃黏膜中为21.43%和75.00%;在胃癌中为77.78%和13.89%。二者在不同胃黏膜阳性表达率总体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胃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Lauren分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 MUC2表达与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0.05)。二者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病变部位、肿瘤大小无关(P>0.05)。 Survivin与MUC2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r=0.215,P=0.209)。结论 Sur-vivin和MUC2表达在胃黏膜肠化生及胃癌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1 0 5例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 ,分析生存素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的阳性率为4 7.6 %。生存素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83,0 .2 30和 0 .2 34,P<0 .0 5 ) ,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 ann分型及组织分化未见相关。生存素表达阳性者的 5年生存率 (30 .0 % )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5 6 .4 % ,P=0 .0 0 7)。Cox回归模型显示 ,生存素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P<0 .0 5 )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Ki-67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Survivin、P53、Ki-67基因在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泌期中见微弱表达,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42例表达阳性,占70%。病理分级G1~G2级的子宫内膜癌的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8.1%(18/31),G3级为82.75%(2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Ⅰ期的子宫内膜癌的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3例中有1例,Ⅱ期者8例中有4例,Ⅲ期者为75.51%(37/49),3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的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65.1%(28/43),>1/2的Survivin阳性率为76.5%(13/1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阴性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3%(34/44)、16例中有8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Ki-67蛋白表达阳性、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4%(37/46)、14例中有5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Ki-67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基因可以作为评价子宫内膜癌的一项诊断指标,它的过度表达提示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Survivin基因过度表达抑制了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使Ki-67基因过度表达,而Ki-67又可作为子宫内膜癌5年生存率的一项评价指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中与P53、Ki-67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53及cerbB2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它们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微波抗原修复法检测29例胆囊癌及21例胆囊良性病变的p53蛋白的表达,同时仅用SP法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在胆囊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17%,而在良性病变中无表达(P<005);p53蛋白的表达在早晚期胆囊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3例胆囊癌cerbB2阳性表达,其中1例p53亦阳性。结论:p53蛋白检测可做为胆囊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p16、p53和c-erbB-2蛋白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扬  陈丽英  高美钦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37(3):266-268,276,F003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 p16、p5 3和癌基因 c- erb B- 2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16、p5 3和 c- erb B- 2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结果  p1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呈下降趋势 ,异型增生和胃癌中 p16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 (P<0 .0 5 ) ,p16蛋白表达降低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 ;p5 3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异型增生 (P<0 .0 5 ) ,并且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P<0 .0 5 ) ;c- erb B- 2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P<0 .0 5 )。 结论 p16、p5 3和 c- erb B- 2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协同促进的作用。检测 p5 3和 c- erb B- 2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