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与血清癌胚抗原比值对胸腔积液性质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86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胸腔积液良恶性质将患者分为恶性组34例和良性组52例。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的胸腔积液、血清癌胚抗原水平,计算两者比值,比较两组患者及恶性组不同病理类型的上述指标水平的高低以及阳性率差异。结果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为(28.26±5.92)ng/ml,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为(14.29±3.61)ng/ml,比值为(2.16±0.74),良性组患者胸腔积液癌胚抗原水平为(1.03±0.44)ng/ml,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为(2.21±0.67)ng/ml,比值为(0.53±0.21),恶性组上述指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癌胚抗原阳性率为91.2%,血清癌胚抗原阳性率为85.3%,胸腔积液与血清癌胚抗原比值阳性率为91.2%,良性组的胸腔积液癌胚抗原阳性率为7.7%,血清癌胚抗原阳性率为11.5%,胸腔积液与血清癌胚抗原比值阳性率为1.9%,恶性组上述指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及两者比值,有助于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且敏感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人尸检冠状动脉石蜡标本HSP70的表达。结果:正常动脉组织HSP70呈阴性表达,粥样硬化动脉中HSP70呈阳性表达。结论:HSP70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 erbB 2、bcl 2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分别检测 4 5例宫颈鳞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 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c erbB 2、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c erbB 2、bcl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5 .5 6 %、2 8.2 9% ;在C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10 .0 0 % ;在NE组均无表达。c erbB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NE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cl 2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中的表达及在NE中的不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 P >0 .0 5 ) ;c erbB 2与bcl 2之间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 ( P <0 .0 5 )。结论 c erbB 2、bcl 2基因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c erbB 2基因蛋白的过表达是宫颈组织恶性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c erbB 2、bcl 2基因蛋白对判断宫颈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p53、nm2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p53、nm23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宫颈鳞癌组织、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p53、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p53、nm2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4%、46.67%;在CIN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0.00%;在NE组均无表达.p5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与在CIN、NE中的不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nm23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在NE中的不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在CIN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p53、nm23基因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53蛋白的过表达是宫颈癌组织恶性变的生物学标志;检测nm23蛋白对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nm23、P5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正平  刘华庆 《贵州医药》2003,27(7):592-594
目的 研究nm23、p5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nm23、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nm23、p53蛋白在乳腺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74%、57.89%,在乳腺良性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为50.00%、0。nm2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3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nm23、p5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组织学类型、年龄、肿块大小无关(P>0.05)。nm23与p53之间在乳腺癌中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nm23、p53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nm23、p53基因蛋白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组织中nm23、c-erbB-2、p5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 2 3、c erbB 2、p5 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分别检测 76例乳腺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nm 2 3、c erbB 2、p5 3基因蛋白的表达。 结果 c erbB 2、p5 3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之间的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nm 2 3、c erbB 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 (P <0 .0 5 ,P <0 .0 1)。 3种基因蛋白的表达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1) ,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 (P >0 .0 5 )。在乳腺癌组织中 ,nm 2 3与c erbB 2、nm 2 3与 p5 3的表达呈均负相关 (P <0 .0 1,P <0 .0 5 ) ,c erbB 2与p5 3的表达则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nm 2 3、c erbB 2、p5 3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nm 2 3、c erbB 2、p5 3基因蛋白对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介入治疗后切除病肝标本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对4例介入治疗后切除送检的病肝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例1经介入治疗后,肝癌病灶全部发生凝固性坏死。例2、3经介入治疗后,见凝固性坏死灶,同时发现HCC病灶。例4经介入治疗后,肝组织中未找到癌组织。例3、4的坏死灶均为肝硬化的假小叶结构。结论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组织病理学诊断在HCC介入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避免漏、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对人子宫内膜样癌(EC) Ishikawa细胞(高分化)形态变化及细胞中p57~(kip2)、Cyclin D1、CDK4表达情况的影响,探讨女性激素调控、细胞周期调控和EC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雌二醇(E2)、他莫昔芬(TAM)、氟维司群(Faslodex,ICI182780)、E2+TAM、E2+ICI182780的培养基培养Ishikawa细胞,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24、48、72、96h后,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培养24、48、72h后,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57~(kip2)、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2组、ICI182780组、E2+ICI182780组Ishikawa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以E2+ICI182780组更甚(P0.05);与E2组比较,E2+ICI182780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均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光镜下:与对照组比较,E2组、ICI182780组、E2+ICI182780组细胞密度降低,以E2+ICI182780组更甚,TAM组则稍增加;与E2组比较,E2+ICI182780组细胞密度降低,E2+TAM组则增加;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均不明显。电镜下:与对照组比较,E2组部分细胞可见内质网、线粒体明显肿胀,其余各组内质网呈不同程度肿胀,可见凋亡现象;与E2组比较,TAM组、ICI182780组内质网肿胀较轻,E2+TAM、E2+ICI182780组肿胀明显。Western blot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p57~(kip2)蛋白在E2组、ICI182780组、E2+ICI182780组表达逐渐增加,其中E2+ICI182780组表达最高(P 0. 05); Cyclin D1、CDK4蛋白则在E2组、ICI182780组、E2+ICI182780组表达逐渐降低,其中E2+ICI182780组表达最低(P 0. 05);与E2组比较,p57~(kip2)蛋白在E2+ICI182780组表达增加,在E2+TAM组表达降低(P0.05); Cyclin D1、CDK4蛋白在E2+ICI182780组表达降低,在E2+TAM组表达增加(P0.05)。结论:ER拮抗剂ICI182780单独或联合使用雌激素,可能通过诱导p57~(kip2)蛋白表达,下调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达到阻碍细胞周期进程,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对细胞损伤较重; TAM单独或联合应用雌激素,可能通过上调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下调p57~(kip2)蛋白表达,对Ishikawa细胞产生较弱的促增殖作用,从而发挥TAM的弱雌激素样作用。ICI182780可能比TAM更适合用于EC患者的内分泌治疗,这为EC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移植后淋巴增生性疾病( post - 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her,PTLD)是继发于实本器官、骨髓或干细胞移植后,宿主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缺陷而发生的淋巴组织由良性增生到肿瘤性增生的病变.PTLD的发生率,以心肺或肠移植后最高(25%),肾移植后最低(<1%).现报告肾移植术后原发于小脑桥脑角( 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的淋巴瘤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首诊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首诊头部CT影像对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300例发病后6h内入院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经CT检查显示其中61例(20.33%)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血肿扩大与首诊CT距发病时间短、血肿密度不均匀、中至重度脑萎缩及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