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肾脏损伤的中医病机及治疗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复习文献报道的COVID-19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征,分析COVID-19患者肾脏损伤的病因病位、传变规律等发病特点,并结合笔者临床肾脏病诊治经验,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COVID-19患者肾脏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湿毒乖戾,直犯肾脏”“邪热入营,灼伤肾络”“痰瘀毒结,痹阻肾络”“津液匮乏,肾无所主”。根据以上病机特征,分别予祛湿解毒、凉血止血、祛瘀化痰、养阴生津等治疗方法,并列举达原饮合五苓散、犀角地黄汤合小蓟饮子、越婢加半夏汤合用桃核承气汤、生脉散合增液汤等方药。[结论]治疗COVID-19患者时,需关注肾脏损伤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中医辨证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早期干预方案,预防社区生活受限,制定相应社区康复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57例,于2020年4-5月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12V2)调查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型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的相关临床预测指标.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3月期间武汉同济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1例重型COVID-19死亡患者(死亡组),另选择同期67例重型COVID-19未死亡出院患者(未死亡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COVID-19确诊患者.评估患者严重程度为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将患者分为非激素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非激素组予以吸氧、抗病毒等治疗,激素组加用甲泼尼龙短期治疗.统计各组患者出院病死率、住院时间、首发症状至出院时间,评估COVID-19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的临床改善情况;采用ELISA 法检测 S-IgG、S-IgM、S-RBD-IgG、N-IgG 和 N-IgM 抗体动态变化评估激素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非激素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相比,普通型和重症患者出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激素治疗组相比,激素治疗组的危重症患者出院病死率升高(68%vs40%,P<0.05).与非激素治疗组相比,激素治疗组普通型患者住院时间较长[22(17-28)dvs16(12-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素治疗组和非激素治疗组患者的S-IgG、S-RBD和N-IgG抗体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S-IgM和N-IgM抗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不能改善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对患者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核酸复阳者与未复阳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复阳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康复期COVID-19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纳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出院后半月、1月、2月(各时间点前后±5 d)复诊期间核酸复阳的31例COVI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康复期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2月23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80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以体温恢复正常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及连续2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 d)作为康复期出院标准,通过动态观察COVID-19康复期患者HRCT表现,与入院时进行对比分析,观察COVID-19患者典型征象及康复期出院时病变分布、病变形态等表现。结果:动态观察COVID-19康复期患者HRCT表现“破苍蝇拍征”及“包水管征”吸收减少,以“包水管征”吸收较早且明显。对比入院时HRCT,康复期表现以双肺下叶背段或后基底段局限斑片状磨玻璃灶、多叶多段磨玻璃样密度灶及弥漫分布的磨玻璃灶,部分患者残存小叶内间质及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弧线影及不规则纤维索条影灶,康复期患者未见明显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结论:动态观察显示“破苍蝇拍征”及“包水管征”吸收减少是普通型COVID-19康复期病情好转的典型表现,康复期出院患者多遗留磨玻璃样改变、小叶内间隔和(或)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弧线影并残存间质炎症,临床随访应推广HRCT检查才能有效观察残存病灶的动态改变,降低残存病灶发生为间质纤维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的定点医院,负责收治全市的危重病患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程锦国组长带领专家组综合笔者在隔离病房采集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重型COVID-19患者,疗效显著。现总结2例痊愈出院病例,为重型COVID-19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转归,为更好地防治重型COVID-19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2020年1月23日~2月22日在弋矶山医院治愈出院的4例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措施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9.
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中医证候特征和病因病机,为中医药辨治儿童COVID-19提供思路。①目前COVID-19患儿症状轻、预后好,归因于免疫适宜,与其“生机蓬勃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相关。②称为“浊毒疫”或更能紧扣顽痰郁闭肺气的病理基础。③浊毒袭人,素体阳虚者多从寒化,素体热盛者多从热化。④清肺排毒汤用于儿童COVID-19需要进一步调整,要注意先证而治,防治燥湿痰瘀互结、寒热虚实错杂的复杂病机。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一种爆发性和高传染性肺炎。重型COVID-19主要临床表现除发热、咳嗽及乏力症状外,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等[1]。目前仍未发现经严格临床试验而得出有效结论的抗病毒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仍是治疗COVID-19的最常用方法。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疫”病范畴,为感受“疫戾”之邪所发[2],重型COVID-19“困脾闭肺”的中医病机特点更为突出。为研究此型患者临床特征,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笔者回顾分析了47例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进一步细分了中医辨证论治组和协定方组两个病例组,并与单用西医治疗组对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中属疫病范畴.基于此次疫情,笔者试查找与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有关的文献,整理其涵盖的经典理论,结合现代医家对这些理论的发挥,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所涉及的理论有注重"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论、从"动态整体"出发的三因制宜理论、重视"有病无症"期的伏气温病理论、以"祛邪"为第一要义的《温疫论》理论、基于"三焦"论治湿温的《温病条辨》理论、强调"抓病机,随证治之"的《伤寒论》理论以及论"病皆由中气不足"的《内外伤辨惑论》理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观察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银翘散和三仁汤加减,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体温复常时间、病毒核酸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作为结局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体温复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10 d后病毒核酸转阴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体温复常时间,提高病毒核酸转阴率。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后由于传染性极强,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研究与科学、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通过查阅和检索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和临床报道,对其病因病机、治疗方案、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疾病预防、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进展方面效果明显,具有疗效温和、安全的独特优势,对缓解患者早期症状、减少轻症向重症进展的发生率方面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治疗中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干预、诊疗方案的制定等还待优化和完善。本文为科学、合理地应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优化诊疗方案,深入探索药理机制,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早期干预、中期控制疾病进展、后期配合西医改善预后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药方剂能够显著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延缓疾病进展、减少重症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COVID-19病理生理特征,在总结COVID-19潜在发病机制基础上,从直接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缓解肺损伤与清除痰栓等方面对中药防治COVID-19的潜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COVID-19的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需重视微观的病理生理变化。仝小林院士基于"态靶组方"理论,结合前期辨治高血压病经验,发展完善并构建了高血压病"三期五态"辨治方案,并从病理生理角度阐释"三期五态"的病机和辨治要点。"三期"即"病气血、病脉络、病脏腑",病理特点分别为脉挛急、脉僵硬和脏腑损。"五态"即壅态、水态、郁态、寒态、老态。壅以堵塞言,水以液体言,郁以情志言,寒以紧凝言,老以脉络病变言。同时提出不同"态"治疗的靶方、靶药:厚朴三物汤是治疗壅态的常用靶方,决明子、茺蔚子、生白术是常用靶药;当归芍药散、五苓散是治疗水态的靶方,茯苓、茺蔚子、益母草、车前子、葶苈子是治疗水态的靶药,尤其对于脉压差小者,茺蔚子、茯苓等有显著疗效;四逆散是治疗郁态的常用靶方,郁而化火加靶药夏枯草、钩藤、黄芩、菊花、生石决明;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寒态的常用靶方,葛根、桂枝、独活、羌活是治疗寒态靶药;莪术、三七、浙贝母、海藻、天麻、盐杜仲、怀牛膝是治疗老态的常用药物,其中天麻、盐杜仲、怀牛膝对脉压差大者有显著疗效,黄芪、鸡血藤、水蛭、土鳖虫是治疗老态补虚通络软管的靶药。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刘志明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常在经典名方的基础上灵活化裁.比如《千金》苇茎汤,原本用于咳唾脓血的肺痈,兼有补益肝气、见肺实肝的功效,刘老用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见咳嗽、痰黄而黏、难以排出者,常去桃仁、冬瓜子,并视病情轻重用苇茎30 ~ 40 g,薏苡仁15 ~50 g.再如白虎汤,《伤寒论》用其治疗阳明里热...  相似文献   

17.
胡雯婷  戴红 《中医学报》2020,35(3):501-503
随着现代医学的实时发展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以西医之辨病合中医之辨证的现代病证结合模式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论治方法的焦点。"正气存内"与现代医学提倡的增强机体免疫力思路相同,"避其毒气"则强调未感染者的预防及自我保护措施。基于西医诊断的辨病思路与疾病的发病共性、核心病机,形成辨病专方清肺排毒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分4个阶段分型论治:①轻型:寒湿郁肺证以麻杏石甘汤加减芳香燥湿、泻肺平喘之药,湿热蕴肺证以达原饮加减;②普通型:湿毒郁肺证以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为基础加减,寒湿阻肺证用药组方以散寒祛湿药为核心;③重型:疫毒闭肺证以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芳香燥湿益气扶正之品,气营两燔证以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为基础、配合中药注射剂联用;④危重型:内闭外脱证以扶阳益气养阴之药物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配合中药注射液以醒神开窍。  相似文献   

18.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发生以来,中医药在防治疫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阳气“生、长、收、藏”四时变化而提出的“四时调阳”理念,根据机体一年、一生的阳气“四时”变化特点,针对不同疾病中的阳气“四时”变化规律进行防治的一种理念,在治未病及慢病防护方面具有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试对COVID-19的发病时间、发病人群及疾病全过程进行分析,探讨COVID-19发病与“四时阳气”变化的关系,并基于“四时调阳”理念及“截断扭转”思想提出“避其疫邪、固护阳气以预防”“精准辨证、护阴摄阳以施治”“清其余邪、复其阳气以康复”的防治措施,为COVID-19疫情的防控提供中医策略。  相似文献   

19.
邹德辉  常宏 《中医学报》2020,35(5):920-923
中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中医药内治以及中医艾灸、香薰、穴位贴敷、运动导引等外治法防疫。除“避其毒气”之外,理性的思考、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对预防疫病依然重要。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期、医学观察期、康复期介入中医外治法为切入点,浅议中医外治法的防疫价值,以期为防御疫情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医在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甲型H1N1流感(甲流)等新型突发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又给人类的健康及社会稳定带来新的威胁。结合SARS、甲流的防治经验和COVID-19现有病例资料及文献,该文从病因、五运六气、病证特点、辨证论治等方面,浅析3种疫病的异同。SARS病因属"热毒",病机可见"热毒、瘀血、气阴两伤",治疗以清热解毒祛邪为主;甲流属"寒疫",病机为风寒疫毒挟湿,治则以扶阳顾津、解表散寒、化饮祛湿为主;COVID-19属"湿毒",故病机为"湿、毒、虚、瘀、风",治疗以宣肺祛湿透邪为主。结合中医对既往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以及中国临床COVID-19治愈患者资料,为全国人民深入了解和应对COVID-19提供策略,以期完善COVID-19防治方案,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