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于2019 年12 月在中国武汉被发现。由 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爆发了以湖北省为中心,借助春运快速波及至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疫情。认清疫情变化规律和了解临床针对性的药物研发进展,对疫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 从SARS-CoV-2 的特性、COVID-19 疫情的流行病学表现、治疗药物研发和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继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暴发后又给人类敲响了一记警钟。研究者通过溯源分析,发现COVID-19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自然宿主可能是中华菊头蝠。21世纪以来,全球共出现4次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SARS-CoV-2]的暴发,给人类健康、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与损失。大量证据表明,这4种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均为蝙蝠。本文对蝙蝠相关冠状病毒的种类、全球地理分布及引起暴发的蝙蝠相关冠状病毒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其大流行已成为全球威胁,对公共卫生、生命和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目前针对这种病毒仍没有特效药,为了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全球开始广泛的疫苗接种工作。本文通过对SARS-CoV-2疫苗与抗体的研究作一总结,以期为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病例在国内外相继出现,随后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1-4],COVID-19疫情是继H1N1、脊髓灰质炎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出现后的第六次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5].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SARS-CoV-2)的出现及大流行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负担,同时对社会各方面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急需找到有效的药物来对抗SARS-CoV-2.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具有高度传染性。该病毒已出现多种具有更高传播性和致病性的变异株,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是一种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新药,能够有效抑制SARS-CoV-2在体内的复制,并对多种变异株表现出抗病毒活性。临床试验表明,该药能有效降低COVID-19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和进展为重度COVID-19风险增加的COVID-19患者,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COVID-19的新型组合药物。本文对Paxlovid的基本组成成分、分子作用机制、药理学作用特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特殊人群用药及不良反应等进行阐述,为该药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在暴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这是近年来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发现的能够感染人的第7种冠状病毒。SARS-CoV-2系单股正链RNA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疫情目前仍在持续。2020年1月30日(当地时间),WHO将此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本文就SARS-CoV-2病原学、致病性及COVID-19的检测诊断、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1]。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青壮年高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国产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测定试剂,测定确诊的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多种生物样本内SARS-CoV-2核酸的携病毒情况,对机体不同系统中SARS-CoV-2的状态展开观察,并分析其临床价值,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53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COV...  相似文献   

9.
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发展为全球大流行,对民众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总结了SARS-CoV-2首次分离、鉴定样本的来源及病毒RNA病原学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支气管镜技术应用于COVID-19诊断的必要性和局限性,阐述了在对COVID-19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操作中的职业防护措施,提出加快研发支气管镜操作相关的一次性防护装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观察2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诊断、治疗以及隔离管理的过程,结合文献分析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管理重点。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所致的疾病,SARS-CoV-2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甚至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传播病毒。SARS-CoV-2可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并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在临床发热门诊的患者管理中,准确识别并管理好疑似患者,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对院内感染的防控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它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SARS-CoV-2感染人数众多,传播性极强,病死率较高,亟需寻求安全高效的特异制剂用于病毒感染的防治。目前在烈性传染病防治中广泛应用的生物制品,在阻断SARS-CoV-2感染上同样极具潜力。本文根据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已有的防治策略及研发进展,对干扰素、恢复期血浆、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疫苗、抗体等生物制品的应用经验和研发命运进行综述,为早日攻克COVID-19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培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方法 将来自上海市COVID-19患者的3份鼻/咽拭子样本以TPCK胰酶处理,然后接种Vero E6细胞;待大部分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取细胞培养上清用q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并用反转录PCR扩增病毒受体结合区(RBD)基因片段;将病毒扩增培养后感染接种于96孔板中的Vero E6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蛋白。结果 2份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接种的Vero E6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出新复制产生的SARS-CoV-2核酸,扩增出的RBD序列与早期分离出的SARS-CoV-2相应序列完全一致;病毒感染的Vero E6细胞病变迅速,并能与SARS-CoV-2核衣壳蛋白(N蛋白)单克隆抗体、刺突蛋白(S蛋白)单克隆抗体及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清发生反应。结论 从2份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样本中成功分离出SARS-CoV-2,为后续开展SARS-CoV-2感染与致病机制研究、防治药物与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继续肆虐全球,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巨大挑战,并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此次疫情留给我们太多思索:要关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人畜共患的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明确病毒病原的重要性,这关系到儿童肺炎的防治策略。由于COVID-19具有高传染性和病毒快速变异的特点,且缺乏特异性药物,故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必须尽早建立全球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对社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了的危害。除了要严格控制病毒传播外,当务之急是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努力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本文回顾了当前抗病毒药物研发的途径,并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组特点和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将RNAi技术应用于COVID-19防治的可行性、优势与需要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2022,42(1):44-48+76
PAK1是主要的“致病”激酶,其异常激活导致人类出现多种疾病,包括衰老、癌症、炎症、疟疾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等大流行性病毒感染。特定的疫苗是治疗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及临床试验。在缺乏针对SARS-CoV-2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的情况下,天然的PAK1抑制剂或可成为抵御SARS-CoV-2感染/治疗COVID-19的潜在靶标药物。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流行,该病毒具有人群易感性。WHO将其所致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院内感染的防控成为医院抗击COVID-19疫情关键环节之一。麻醉医师承担患者手术麻醉、监护治疗、急救气管插管等临床工作,参与管理临床各科室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手术室环境特殊,是医院感染的易感科室。湖南省麻醉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保护手术患者和医护人员为目的,经过湖南省麻醉科专家制定《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麻醉科防控方案》,旨在加强防范措施,阻断围手术期和急救插管的医院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大流行带来了一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疫苗的成功研发及人群广泛接种虽可使SARS-CoV-2感染者出现症状、重症、危重症以及死亡的人数显著减少,但疫苗的效力还会受到病毒进化和新变种出现的影响。因此,COVID-19的防治不能仅靠疫苗,仍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以阻止疾病的进展。抗病毒药物可在SARS-CoV-2感染的各个阶段提供帮助,这包括暴露前或暴露后的预防、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在本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针对SARS-CoV-2已上市及还处于临床试验期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文献,讨论了这些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治疗SARS-CoV-2感染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并对未来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流行,且快速向全国各地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及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疫情。2019-nCoV是β属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潜伏期长且传染力强。我国已将COVID-19定义为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文聚焦2019-nCoV及疫情的发展,将对2019-nCoV特点、COVID-19的临床特征、2019-nCoV与孕妇、新生儿、儿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19年,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被报道,随后疫情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暴发且迅速流行。COVID-19的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新冠病毒的检测至关重要,国内外各研究团队及机构已研发出各种检测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和仪器设备,本文从背景原理、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等方面对当前已有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主要检测手段、仪器设备等相关知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中国肆虐并在全球呈扩散趋势.其危害性之广,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尚无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等.本文总结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特征,并对干扰素治疗SARS-CoV-2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展开讨论,以期为后续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