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栓塞在巨大(直径超过7 cm)镰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8例镰窦旁巨大脑膜瘤的病例资料。先行DSA检查,然后应用碘油超选择瘤内栓塞,24 h内进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18例中,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6例,Ⅲ级切除3例。术后未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脑肿胀。术后出现失明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现肢体功能障碍3例,其中2例治疗后完全恢复,1例部分恢复。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头痛;视力损害的2例中,1例视力基本恢复正常,1例视力明显减退;术后肢体功能障碍3例中,仅1例步态稍不稳。结论 对巨大窦旁脑膜瘤,术前DSA及栓塞能充分了解肿瘤静脉回流情况及头皮代偿静脉走行,减少术后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恶性脑肿胀,可最大程度切断肿瘤血供,减少术中出血,利于快速瘤内减压、加快手术进程,提高切除术的安全性,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调查中国部署前维和军医战伤救治能力现状,分析维和军医战伤救治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培训内容提供借鉴.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纳入部署前中国维和分队一级医院军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理论考核、桌面推演和实训演练(包括现场评估、检伤分类、胸腔闭式引流术),对35名完成战伤救治培训的维和军医进行调查.问卷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估,理论考核与桌面推演分别使用知识点错误率与推演合理率评估,现场评估和检伤分类使用联合国医疗队模拟训练5分法评估,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考核使用百分制评分.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名维和军医的掌握程度、授课质量、任务需求、个人需求的维度均分分别为(3.99±0.68)、(4.48±0.64)、(4.55±0.54)和(4.41±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5,P<0.01),其中掌握程度的维度均分最低.理论考核结果显示,7个知识点错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5,P<0.001),其中战伤急救基本技术(止血原理)错误率最高,伤票与伤标错误率最低.桌面推演结果表明,35名维和军医均能完成21道题目的措施推演,其中2道题目推演合理率为100.00%,6道题目推演合理率低于60%,3道题目存在不合适推演措施.现场评估结果显示,装备准备、现场处理、伤员后送均分为3.00分,安全意识均分为2.89分,伤员查体顺序及重点均分为2.78分,伤员查体内容均分为2.67分;检伤分类评估结果显示,整体分类观念均分为3.00分,救治分类(二次评估)、伤员查体顺序及重点均分为2.89分,伤员查体内容均分为2.11分,伤势与处置顺序、手术方式、伤员流向均分为1.00分.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考核成绩为77~97(91.33±5.84)分.结论 部署前维和军医整体伤员救治能力仍存在一些弱项.未来维和军医战伤救治技能培训应加强武器伤救治、损伤控制手术和批量伤员救治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实训课程比重,增加综合能力训练课程.  相似文献   
3.
背景大量基础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缺乏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实验数据.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并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较.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药研究中心和超声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院中医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脏内科.对象选择2002/200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门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脏内科就诊的年龄40~80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 mm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丹参滴丸组89例(软斑、硬斑患者分别为49,40例),阿司匹林组73例(软斑、硬斑患者分别为42,31例).方法丹参滴丸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阿司匹林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75 mg/次,1次/d),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前后利用高分辨力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改变.主要结局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有143例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软斑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值丹参滴丸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12±0.34),(2.44±0.40)mm,t=4.267,P<0.01];阿司匹林组患者治疗后也较治疗前下降[(2.25±0.3),(2.41±0.38)mm,t=0.583,P<0.05].②硬斑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值无论丹参滴丸组还是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丹参滴丸组(2.46±0.42),(2.34±0.40)mm,阿司匹林组(2.42±0.44),(2.36±0.38)mm,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使动脉粥样硬化软斑消退的作用,其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右心辅助循环治疗心脏移植后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术后护理。方法总结4例心脏移植术后引起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右心辅助循环治疗情况,着重分析其术后监护护理要点与措施。结果 4例患者均成活且成功撤除右心辅助装置。结论加强心脏移植术后并行右心辅助循环患者的术后监护护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6.
游离胸腹联合皮瓣修复全足皮肤缺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男性,38岁。2008年12月21日,因工作时被机器绞伤,致右足皮肤严重毁损撕脱伤1h急诊入院。局部检查:右足自踝关节平面前上方约4cm斜向后下至足跟后上方约3cm以远全足皮肤缺损,第4、5跖趾关节脱位伴骨外露,第1、2、3趾骨外露,伸趾肌腱外露软组织挫伤。入院后经积极术前准备,急诊行清创术:将右踝关节皮肤创缘修整,直至皮缘有新鲜渗血,将创面污染及挫伤严重组织清除,彻底止血,切除1—5趾趾骨,于足踝部寻找出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其伴行静脉断端待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指甲延长术联合V—Y推进皮瓣对指尖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18例指尖缺损患者在距甲根皮缘下方4mm左右,设计一“U”形切口,宽度与指甲相等,将皮肤切除,勿损伤皮下及甲床,将“U”形皮瓣向近端翻转缝合;同时在指端掌侧或侧方设计“V”形皮瓣,将皮瓣远端与甲床缝合,修复指尖缺损。结果术后随访4~8个月,平均5.6个月,18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覆盖质量满意,指腹两点分辨觉均在正常范围内,指间活动范围基本正常,指甲生长良好,指甲增加长度约2~4mm,外形较满意。结论指甲延长术与V—Y推进皮瓣结合应用于指尖缺损伤,可延长指甲2—4mm,改善了指尖缺损伤患指的外形,术后指甲生长良好,皮瓣覆盖满意,功能、外观好,是一种简单、实用、效果较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指再造的方法 及术后再造指的外观和功能.方法 采用足拇甲瓣、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等方式治疗手指缺失65例,其中再造拇指42例、示指12例、拇示指联合再造11例,共76指.结果 6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按上肢功能标准评定[1]:再造拇指优62指、良8指、可6指,结论 足趾移植再造是治疗手指缺损较为的理想方法 .可获得相当满意疗效,且供区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为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我们于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RE患者予以上述药物治疗,并设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市立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D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1 h,第一天;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第一天; 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榄香烯注射液600mg/天,治疗7天。评估所有患者每个周期的化疗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同时评估治疗前后的行为状态量表(KPS)评分。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是64. 5%和临床获益率是83. 8%均优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38. 7%和临床获益率是61. 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 133,P=0. 042,P 0. 05;χ~2=3. 971,P=0. 046,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统计结果分别为χ~2=4. 351,P=0. 037;χ~2=4. 309,P=0. 038;χ~2=4. 509,P=0. 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Ⅲ~Ⅳ度肝功能损伤、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比较,统计结果分别为χ~2=0. 477,P=0. 490;χ~2=0. 574,P=0. 4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为69. 29±11. 50分,高于治疗前的64. 03±3. 40分(t=-2. 966,P=0. 006),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为69. 29±11. 50分,高于对照组的60. 81±9. 30分(t=3. 195,P=0. 002)。观察组患者静注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是局部疼痛、静脉炎等,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榄香烯注射液与D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及其生活质量,并可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