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随着全科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首都医科大学非常重视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率先成立了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为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对首都医大自成立以来第一届独立招生的全科医学“5+3”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展开了专项调研,通过走访该校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所属的7个全科医学临床学系,访谈了包括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工作管理者等相关人员,详细了解目前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现状,收集了大量信息,并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相应对策,为进一步规范"具有首医特色的新型全科医学‘5+3’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多种学科领域,以“为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基本卫生服务为目的”的临床学科。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开始培养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对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课程设置、技能训练及考核方式进行探讨,针对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及满足“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卫生战略这一要求,我国于 80年代末引入全科医学这一新型医学专科。经初期建设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中共中央 [97]3号文件作出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一文中指出“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对全科医学教育及全科医疗在我国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各级医学院校看到这一新型医学专业人才的巨大培养潜力,竞相开设全科医学专业,中专卫校亦如此。通过这些年的实践,许多院校确实为国家培养了不少合格人才,为全科医学的发展作出了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我国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方法:在查阅相关政策、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培养体系,初步拟定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指标体系。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采用界值法筛选评价指标,最终确定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  相似文献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国内外全科医学师资现状,比较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模式,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师资培养经验,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培养模式,提出全面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的全科医学师资培养与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丁静  刘希舜  申鹏云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4):4223-4225
目的 了解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第七临床学系2012-2014级的13名规范化培训研究生为访谈对象。采用小组访谈方法进行调查,访谈内容包括临床科室轮转安排是否合理、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度与学科/科室归属感、带教师资关于全科理念或全科思维的教学情况、生活待遇满意程度、对"并轨"培养方式的认知及对培训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等。结果 所有学员均表示目前的科室轮转安排大致合理。全科医学的深入学习使得所有学员表示对该专业有一定了解,并认为全科医学具有良好前景。对于临床基地师资带教中是否融入全科思维,有10人认为很少。在生活待遇方面,学员们表示无需父母资助即可满足日常花销。"并轨"后"5+3"模式与"并轨"前"5+3+2/3"模式相比,所有学员均认为前者更合理。影响研究生培训质量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临床轮转(8/13)、学科水平(3/13)、导师指导(2/13)。结论 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是教育医疗改革的探索,可以提高全科医学人才产出效率,但需要提高带教师资能力,特别是将全科医学理念贯穿带教过程。加强对现有全科临床、社区基地师资人员的培训,完善社区实习基地建设,才能促进全科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背景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未来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医患沟通能力对全科医学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目的 分析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在门诊接诊过程中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方法 2022年4—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来自首都医科大学的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75名作为测评对象。测评人员作为同行者参与门诊患者就诊全过程,按照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对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在门诊接诊过程中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评。将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SEGUE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前期接受测评的三级医院专家门诊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性别、任职方式,以及就职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SEGUE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性,并比较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与美国通科医生的SEGUE总得分。结果 75名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SEGUE总得分为12~24分,平均总得分为(17.8±2.6)分;在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和结束问诊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0.9)、(6.5±1.7)、(3.1±1.1)、(2.6±0...  相似文献   

8.
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勘 《实用全科医学》2008,6(5):441-442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尤其是上海市全科医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综述了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的联系和区别,着重对全科医学学科人才相对薄弱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要与现有岗位培训制度有序衔接和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加强全科(家庭)医学学科人才建设以及应将全科(家庭)医学纳入医学院校基本课程,锐意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等政策建议,同时还对未来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的美好愿景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从2012年起我国将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领域,全面开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文在回顾2011年~2012年上海市试点招收“全科医学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领域)专业硕士培养实施细则的修订,在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临床轮转、社区卫生实践和学位论文标准等方面,就如何衔接全科医生制度并体现全科医学专业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提高全科医学社会认同的角度,探讨在中国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作者认为,全科医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缓慢,与社会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应着力加强就发展全科医学对我国医疗资源节约,医疗服务系统效率提高意义的宣传,增加政府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和支持;应加快在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及对全科医师采用与专科医学一致的晋升和考核体系,以实现医学界对全科医学的真正接纳;应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加强全科医学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支持系统的建设,提高全科医师的服务水平以赢得民众的认同和信赖;应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实现全科医师的自我认同。只有社会认同度的提高,全科医学教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改革。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如何建立并完善其培养模式、提高其培养质量,已成为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课题。在此结合已有文献和本单位专业学位工作的开展,就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我国目前全科医生还有很大缺口,文献对于基层全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和对策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尚缺乏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的相关研究,可能与全科医学研究生尤其是并轨培养全科医学研究生开始较晚,当前毕业人数尚少有关。高校医学毕业生尤其是全科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对填补我国全科医生长期缺乏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减少和避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流失的策略。方法 对北京市某高校自招生以来所有2011-2018届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去向进行调查和分析,统计总体就业结果和相关信息,比较不同性别、学位类型、届别研究生在就业单位性质、医疗机构等级、工作岗位的差异。结果 2011-2018届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共116名,其中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8人、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16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92人,毕业当年就业率(含升学)为100.0%。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医院级别、工作岗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学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医院级别和工作岗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8届研究生医疗机构就业率达到100.0%,各级医院就业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作为全科医生从事全科医疗者占比达到82.9%。结论 全科医学研究生就业期望偏高,总体就业率较好,但到基层就业的形势仍不乐观。应继续加强和改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形成“政策引导-人才下沉-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待遇地位机会实现”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创新基地的建设解决了转变过程中最大的难题--研究生实习基地的问题.针对目前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存在的重申报、轻建设,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和运行模式不清晰等问题,提出成立创新基地领导小组、开展实质性的合作,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联合培养,发挥创新基地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地范围和做好中期评估检查等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49-152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医教协同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重大改革,是当前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本文分别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轮转安排和轮转质量,指导教师负责制,科研与临床协同情况分析了我校现状和存在问题;又在课程教学和科研能力,规范化培训等方面总结了培养模式发展的改革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医教协同背景下,下一步培养方向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客观量化的依据,并结合本校及相关教学医院对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目前培养方式进行探索,为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制定合理的监控机制,进一步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利参考进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取得显著提升,岗位胜任力增强。但由于“培养目标导向”侧重于临床实践、教育管理部门弱化对科研素养的培养、研究生导师的重视度不够等因素,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受到严重影响,其科研能力明显较弱。以消化内科学为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轮转计划安排、重视研究生管理部门及导师负责制的管理、加强学科交叉在学科创新发展中的应用等手段,探索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方案,消化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能力获得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顺应了医学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医学高等院校应当在行业专家的参与度、课程建设的力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环节教学和学位论文选题等方面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积极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进一步强化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性和创新性,更加有利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7.
王丽华  朱才众  赵坤  倪平  何悦  刘国祥 《医学教育》2013,(5):752-753,764
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和重要内容,临床技能的水平决定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样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回顾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课程体系、规范培养环节、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临床科研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学位中药学硕士生有明显区别。我校基于教育创新基地的中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着重于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行业适应性,符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应用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轨是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缩短培养周期,节约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而现有教育质量评估落后于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中心基于自身实践并借鉴其他单位研究生教育经验,初步建立了一个符合自身教学实际的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试图为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整体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