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目的分别分析心外膜脂肪(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心周脂肪(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PA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比较其优劣。方法对104例受检者进行CTA检查,在钙化积分图像基础上测量心外膜脂肪和心周脂肪体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各自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结果 EAT体积与PAT体积具有显著相关性(r=0.877,P0.01);两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Gensini积分间均具有相关性(P0.05);2支、3支冠脉病变的EAT、PAT体积大于单支病变(P0.05),2支、3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两者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相仿。结论 EAT体积与PAT体积显著相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双源CT测量心周脂肪体积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心周脂肪组织(pericardial adipose tissue,PAT)是沉积在心脏周围,特别是围绕在冠状动脉周围的内脏脂肪组织,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文中通过双源CT(64排)测量PAT体积,评价其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221例同期行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入选,进行腰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生化测定。使用双源CT测定PAT体积,通过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患者的冠心病诊断,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的PAT体积明显大于女性(P〈0.05),冠心病患者的PAT体积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者(P〈0.01)。PAT体积与年龄、性别、BMI、腰围、高血压病、白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有高度相关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AT体积、BMI是影响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PAT体积诊断冠心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72.10±4.4)%(P〈0.001),明显优于腰围[(53.8±5.9)%,P=0.487]和BMI[(43.8%±5.8)%,P=0.253]。结论PAT体积与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心病的发生有高度相关性。PAT体积与冠心病的密切程度优于腰围和BMI,可作为一个新的冠心病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双源CT(DS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EAT体积/年龄比值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入院T2DM 患者73例,正常对照者(NC组)21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SG)及胰岛素(FSI)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通过DSCT测量EAT体积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计算EAT体积/年龄比值。结果:T2MD组EAT体积/年龄比值、EAT体积、BMI、SBP、TC、LDL-C、HOMA-IR 明显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MD组HDL-C低于NC组(P<0.05);EAT体积/年龄比值与HOMA-IR相关性(r=0.419,P<0.001),强于EAT体积、BMI、WC、TG、TC、LDL-C与HOMA-IR相关性(r值分别为0.405、0.027、0.309、0.204、0.289、0.206,P<0.05)。结论:EAT体积/年龄比值能够很好地反映IR的程度,可作为评估IR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与冠心病的存在及严重度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同期行64排CT (comput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及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01例。通过CT测量EAT体积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CAGE≥20、CAGE≥50及Gensini评分,再根据评分确定冠心病的程度和严重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EAT体积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结果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108例)及冠心病组(93例)。冠心病组EAT体积平均值明显大于正常组[(135.36±45.36) cm3 vs. (88.56±40.64)cm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4),而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BMI因素后,EAT体积与冠心病和CAC显著相关(P=0.009)。在线性回归分析中,EAT体积与CAGE≥20、CAGE≥50和Gensini评分显著相关(P<0.05)。并且随着EAT体积的增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随之增加(P<0.05)。 结论  EAT体积与冠心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相关。EAT可以作为冠心病风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不同学者运用各种影像学测量技术研究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使得EA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已基本明确。其中CT测量EAT体积因其准确度高于超声测量的EAT厚度,且成本和效率均优于MRI而被广泛运用。文中就EAT数量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PAT体积、IAT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因为胸痛等症状就诊,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9例。利用半自动Volume软件,计算出PAT体积、IAT体积。获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按CACS分值将钙化程度分为:0级(CACS=0),1级(CACS=l-100),2级(CACS=101-400),3级(CACS400),共4个等级。分析PAT体积、IAT体积,与钙化积分的相关性。结果PAT体积与钙化积分正相关。r=0.45(P=0.0120.05)。IAT体积与钙化积分的相关性,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5(P0.05)。结论EAT体积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心周脂肪组织作为腹腔内脏脂肪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在评定心周脂肪诸多临床研究较少,但是通过双源CT、MRI及心脏超声检查等影像技术,多能证实心周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相关性。本文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心周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多部位内脏脂肪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期待寻找出更多可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超声科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AS)的患者95例及健康志愿者39例。将患者按照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分为IMT≤0.9 mm组和IMT>0.9 mm组,测量多个部位内脏脂肪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EAT)、皮下脂肪厚度(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 SCFT)、腹膜前脂肪厚度(preperitoneal fat thickness, PPFT)、内脏脂肪厚度(visceral fat thickness, VFT)、右肾后周脂肪厚度(posterior right perinephric fat thickness, PRPFT)、VFT/SCFT、内脏脂肪体积(visceral 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 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收住行Lp-PLA2检测和颈动脉评估的227例患者,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3组,无明显颈动脉狭窄为对照组(58例),颈动脉狭窄<50%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19例),颈动脉狭窄≥50%为颈动脉狭窄组(50例);按照有无新发心血管事件分为无新发事件组(154例)和新发事件组(73例)。检测Lp-PLA2及其他常规入院检验,分析各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Lp-PLA2[(89.29±41.15)ng/mL]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03.92±37.90)ng/mL]与颈动脉狭窄组[(121.96±41.27)ng/mL]Lp-PLA2明显升高(均P<0.05);新发事件组Lp-PLA2[(114.93±36.50)ng/mL]显著高于无新发事件组[(98.76±42.47)ng/mL,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p-PLA2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且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深,血清Lp-PLA2浓度同步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代谢活性(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以海南省肿瘤医院医学影像部2017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非转移组,在PET/CT图像上(L4和L5椎体水平之间)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内脏组织VAT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SAT) SUVmax,脾脏SUVmax及骨髓(Bone marrow, BM)SUVmax。VAT代谢活性定义为V/S比值,即VAT SUVmax与SAT SUVmax的比值,分析VAT代谢活性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与淋巴结非转移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组的V/S比值、脾脏SUVmax、骨髓SUVmax明显升高,且与V/S值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S比值与淋巴结转移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1.
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EAT)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以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1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检测受试者的血脂、空腹血糖、尿酸、肾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等指标,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Gensini积分,同时应用超声测量EAT,根据EAT值将患者分为低值、中值、高值3组。结果与EAT低值组比较,中、高值组患者腰围较大,hs-CR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T与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hs-CRP、ISI、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0.124~0.302,P<0.05或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51,P<0.01)。随着EAT值增加,Gensini积分明显增大。结论冠心病患者EAT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需行冠脉造影术及必要时支架植入术患者400名,均行sST2检测,按检测结果分为低浓度组(<35μg/mL)、中浓度组(35 μg/mL-70 μg/mL)、高浓度组(>70 μg/mL),并行冠脉SYNTAX Ⅱ评分,随访所有PCI术后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reβ1-HDL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价值的相关性。  方法  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或治疗的90例患者,顺序入组,其中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冠心病单支病变15例,冠心病多支病变55例),冠脉正常患者20例。收集各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ELISA法测定血preβ1-HDL浓度。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不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患者中血preβ1-H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reβ1-HDL浓度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 < 0.000),相关性为(r = 0.782)。Preβ1-HDL浓度与cTnT呈正相关(P < 0.000),相关性为(r = 0.421)。血Preβ1-HD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3,诊断界值为3.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4.7%。  结论  初步发现血Preβ1-HDL浓度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对象为需行冠脉造影术及必要时支架植入术患者400名,行叶酸代谢677基因检测,按MTHFR C677T多态性分为 野生型C/C、纯合突变型C/T、杂合突变型T/T 3组,并行冠脉Gensini评分,随访所有行PCI患者术后180 d内发生 MACE事件(包括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原因再次入院、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情况。  结果  (1) MTHFR C677T T/T基因型患者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C/T、C/C基因型患者(P < 0.05);(2) MTHFR C677T T/T基因型患者术后180 d内发生的MACE事件显著高于C/T、C/C基因型患者(P < 0.05)。  结论  (1) MTHFR多态性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2) MTHFR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术后180 d内发生的MACE事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miR-30a与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冠状动脉病变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  随机入选88例ACS患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组(SA组,42例)和ACS组(46例)。用IVUS检测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RI),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miR-30a的含量。研究ACS组斑块负荷、RI和血浆miR-30a的变化。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斑块负荷、血浆miR-30a和RI的关系。  结果  与SA组比较,ACS组患者斑块负荷增加[(62.82±4.40)%比(68.32±4.59)%];RI增加(0.90±0.03)比(1.15±0.05);血浆miR-30a升高[(8.10±1.09)2-ΔΔct*104比(11.66±1.19)2-ΔΔct*104](P < 0.05)。RI和斑块负荷(r = 0.482,P = 0.000)、血浆miR-30a水平(r = 0.817,P = 0.000)呈正相关。  结论  ACS患者早期已发生冠状动脉正性重构,血浆miR-30a可以作为ACS早期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2,eIF5A2)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与神经侵犯和周围脂肪组织浸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0月至2020年10月156例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石蜡切块,收集同期30例肝血管瘤患者部分肝切除的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IF5A2的表达水平,并收集病理资料,分析eIF5A2与神经侵犯和周围脂肪组织浸润的相关性。  结果  156例肝内胆管癌组织切片中eIF5A2高表达95例(60.9%),其在正常肝组织胆管上皮高表达率为13.3%,eIF5A2的表达与神经侵犯和周围脂肪组织浸润显著相关(P < 0.05)。  结论  eIF5A2在肝内胆管癌中高表达,与神经侵犯和周围脂肪组织浸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云南省婴幼儿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急性期超声心动图特征以及冠脉扩张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住院的291例3岁以下川崎病患儿,其中113例IKD患儿,179例完全性川崎病(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CKD)患儿,对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2组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2组动脉内径、Z值、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diastolic velocity,PDV)和平均血流速度(mean diastolic velocity,MDV)。根据患儿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冠状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  结果  (1)IKD组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伤较CKD组严重(P < 0.05),且年龄越小,合并冠状动脉损伤越严重;2组合并冠脉扩张患儿前降支PDV与M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冠脉内径Z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IKD冠状动脉扩张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持续发热时间≥5 d(OR = 1.408,P = 0.006)、C反应蛋白水平≥0.8 ng/L(OR = 1.396,P = 0.003)、白细胞计数≥20×109/L(OR = 1.382,P = 0.002)、血清白蛋白≥135 g/L(OR = 1.867,P = 0.004)是冠状动脉扩张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不完全性川崎病婴幼儿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不明显,易导致病情延误,应当引起临床重视。Z值可以客观评价冠状动脉损害程度。且年龄越小,冠状动脉损伤越严重,超声心动图对早期诊断冠脉病变及治疗后效果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患者在使用左西孟旦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冠脉弥漫性病变重症患者,基于行左西孟旦干预与否,划分出对照组(n = 20)、实验组(n = 20)。两组对象入院后皆接受抗心力衰竭(HF)常规药物干预,实验组同时结合左西孟旦应用。对两组对象药物干预后心功能参数、不良反应、心肌酶学、肝肾功能、BNP进行收集分析。  结果  对经过相应治疗后的两组展开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心功能参数增幅明显,且相比对照组(P < 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实验组BNP与心肌酶学参数皆明显偏低(P < 0.05);在干预后肝肾功能水平上,对比两组结果为(P > 0.05),即未见明显区别;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两组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左西孟旦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症冠心病患者的心衰表现与心功能,且不会影响伤及肝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具备临床大量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tomography,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测量值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数值的相关性,找到一种新的方法评估肺动脉压,为临床评估病情增加新的方法。  方法  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77例慢阻肺患者设为试验组,另选同期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均行胸部HRCT检查测量右侧肺动脉直径、左侧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右室内径、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内径,将收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COPD组HRCT检查左、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均大于正常人组(P < 0.05),且COPD各组之间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存在差异(P < 0.05),而左侧肺动脉直径不存在差异(P > 0.05);COPD各组之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右室内径、肺动脉压数值存在差异(P < 0.05),而主肺动脉内径不存在差异(P > 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右室内径、肺动脉压、主肺动脉内径测定值与左、右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干直径数据有明显相关性(P < 0.05),且均为正相关。  结论  COPD患者肺动脉压数值与肺动脉直径数值有明显相关性,HRCT测量肺动脉主干直径、右肺动脉直径可作为评估肺动脉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