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目的通过踝肱指数(ABI)检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对108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肌酐(C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检出PAD患者28例(25.9%)。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h血糖、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PAD;合并糖尿病PAD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血糖高、TG高、LDL—C高、HbA1c高。常规进行ABI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PAD。  相似文献   

2.
踝肱指数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  李锦华  陈越  赵敏 《广西医学》2009,31(1):45-46
目的以踝肱指数异常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探讨PAD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液探测仪测定208例糖尿病患者的踝肱指数(ABI),以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NPAD)。结果208例患者中检出ABI〈0.9者45例,占21.9%。合并PAD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PAD组病程长,年龄大,餐后血糖(2h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脉压差大,吸烟率高,合并冠心病明显增多。舒张压(DB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明显降低。结论ABI是一项花费小、简单、无创的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高龄、病程长、高TG、高血糖是加剧下肢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莎  冉兴无  钟晓卫  刘宜东  陈利鸿 《西部医学》2011,23(7):1225-1227,1232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伴周围动脉病变(PA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82例资料完整的住院糖尿病足(DF)患者,根据有无周围动脉病变分为有动脉病变组(92例)以及无动脉病变组(90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伴PAD的DF患者的年龄较无PAD的DF患者更大、糖尿病病程较无PAD的患者更长(P〈0.05),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骨髓炎、坏疽等的比例高于无PAD患者(P〈0.05或P〈0.01);入院时随机血糖、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无PAD患者(P〈0.05或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9,P=0.001)、冠心病(OR=1.65,P=0.003)、入院时随机血糖(OR=3.51,P=0.005)、HbA1c(OR=1.69,P=0.007)、坏疽(OR=3.24,P=0.043)、尿微量白蛋白(OR=1.15,P=0.031)、血尿酸(OR=2.13,P=0.019)是伴PAD的DF患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伴PAD的DF患者病变程度重,伴发症多;年龄、冠心病、入院时随机血糖、HbA1c、尿微量白蛋白和血尿酸水平是DF患者周围动脉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陈凯  贾程芳  董雪红  郑芬萍  李红 《浙江医学》2010,32(7):1001-1003,1006
目的分析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管多普勒诊断仪测定233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踝肱指数(ABI)。并将ABI〈0.9者列为PAD组。ABII〉0.9为非PAD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包括non—HDL,C)、C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并探讨与PAD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PAD组53例(22.7%);PAD组LDL—c与non—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PAD组(均P〈0.05或0.01);在TG≤2.26mmol/L和〉2.26mmol/L时,PAD组的non—HDL—c水平均高于非PAD组(均P〈0.05或O.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non—HDL—c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PA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non—HDL—c是2型糖尿病伴发PA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踝肱指数(ABI)评价高血压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日本欧姆龙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对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ABI测定,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及空腹血脂、血糖、肾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并比较两组共患病情况及吸烟率等指标。结果检出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病变28例(35.0%),其中无症状者12例。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hs-CRP明显升高,且PAD组合并糖尿病(DM)比例升高,和非PAD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PAD组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升高,且合并冠心病(CHD)、吸烟者比例升高,和非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I可用于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炎症可能参与了下肢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ABI降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PAD)的意义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仪对10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检测,按照ABI值分为两组,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ABI异常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PAD组与非PAD组比较,年龄、病程、收缩压、脉压差、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吸烟率以及合并溃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bAIC、餐后血糖、高TG、收缩压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 ABI检测是临床方便、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指标.年龄、病程、高TG、血搪及血压控制差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病史,测定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收缩压等.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计算受试者分值.根据ABI值分为两组:ABI<0.9和ABI>1.3的患者归入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AD)组,ABI 0.9~1.30为非PAD组.结果 150例患者中PAD组40例(26.6%),非PAD组110例(73.4%);两组患者年龄、CH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D组与非PAD组年龄评分、总胆固醇评分及心血管危险总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BI异常与Framingham评分增高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PAD者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  相似文献   

8.
踝肱指数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PAD)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英国产ES-1000SPM血管多谱勒诊断仪对98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ABI测定,以ABI<0.9为异常,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HbA1C. 结果 检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38例(38.8%),其中无临床症状者15例.和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 h血糖、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踝肱指数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且无创、价廉、简单,患者易接受.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引起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踝臂指数(ABI)在糖尿病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检测284例2型糖尿病(172DM)患者ABI,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对部分ABI<0.9者进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血生化间的差异,分析ABI与血糖、血脂、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血压的关系.结果 检出PAD 96例(33.8%),其中68例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和狭窄.PAD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均高于非PAD组.结论 ABI是诊断糖尿病PAD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方法,T2DM患者常规进行ABI检测可以及早发现PAD.ABI与FBG、2hBG、HbAlc、TG、LDL-C、收缩斥相关,均是P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尿ACR)关系。方法对487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Es1000SPM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ABI,并依据ABI分组,周围动脉病变(PAD)组(ABI〈0.9),非血管病变组ABI≥0.9,同时检测所有患者尿ACR,进行组间比较,并对二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ABI〈0.9者72例,占14.78%,与非血管病变组比较,PAD组尿ACR异常率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ABI与尿ACR呈显著负相关(r=-0.327,P〈0.01)。结论ABI和尿ACR检查可作为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二者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同时评价踝肱比指数(ABI)的意义。方法:对97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6%(54/97)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示有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微量蛋白呈正相关。其中,ABI<0.9的47例中40例下肢血管彩超示有下肢血管病变。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ABI配合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良好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可延缓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331-1332
目的:探讨踩臂指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483例(年龄≥60岁)经冠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分为PAD组(ABI≤0.9,n=144)和非PAD组(ABI>0.9,n=339),随访1年。结果:PAD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冠状动脉血运重建)49例(34.0%),高于PAD组的59例(17.4%);(P=0.001)。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BI(OR=2.45),糖尿病(OR=2.01),年龄(OR=1.74),陈旧心肌梗死(OR=1.65)。结论:ABI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踝臂指数(ABI)评价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危险因素。方法 160例糖尿病患者行ABI检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及吸烟史等资料,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按ABI≤0.9或ABI>0.9分为A、B两组。结果两组相比,年龄、病程、吸烟例数、SBP、TG、LDL-C、HbA1c、血及尿β2-MG、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ABI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吸烟例数、SBP、TG、LDL-C、HbA1c、血及尿β2-MG、hs-CRP等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P=0.003)、hs-CRP(P=0.003)、HbA1c(P=0.007)、LDL-C(P=0.008)、病程(P=0.042)、年龄(P=0.031)、血β2-MG(P=0.047)为最相关因素。结论 ABI检查是发现糖尿病患者合并PAD的简便有效手段,年龄、病程、吸烟、LDL-C、HbA1c、血β2-MG、hs-CRP等为糖尿病患者合并PAD最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沈丹  曹萍  王桦  刘珍丽 《疑难病杂志》2012,11(5):343-345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对老年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病变(PA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85例,按照ABI值分为高血压合并PAD组(PAD组,55例)和高血压朱合并PAD组(非PAD组,230例),比较2组间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各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收缩压(SBP)、脉压(P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以及baPWV值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发生冠心病、脑梗死的风险分别增高3.17倍(95%CI 1.29~7.76)和5.57倍(95%CI 2.15~14.44);相关分析显示,ABI与年龄(r=-0.273,P=0.025)、PP(r=-0.230,P=0.034)、Lp(a)(r=-0.361,P=0.002)、UA(r=-0.210,P=0.046)、CRP(r=-0.311,P=0.030)、HbA_(1c)(r=-0.272,P=0.017)、baPWV(r=-0.291,P=0.018)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SBP、PP及Lp(a)是P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I可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预测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并探讨baPWV和ABI在老年患者动脉硬化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1例老年患者,男123例,女68例,平均年龄(71.73±7.95)岁,采用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分别检测患者血压、双侧baPWV和ABI。结果:老年患者中合并大动脉硬化者110例,总发病率为57.6%,与高血压病直接相关(P<0.05),其OR值为10.569,95%可信区间CI为4.748-23.527,而且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P<0.05);合并外周血管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者36例,发病率为18.8%,并且合并PAD与糖尿病直接有关(P<0.05),其OR值为4.383,95%可信区间CI为1.974-9.733(P<0.001)。结论:baPWV和ABI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无创性、敏感性指标,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地评估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 ABI(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指数)不同将其分为DM1组(0.9≤ABI≤1.3,n=46)、PAD1组(0.5≤ABI〈0.9,n=51)、PAD2组(ABI〈0.5,n=14),正常对照组35例,为同期体检健康人群.分别测定皮肤AGEs、糖化血红蛋白、ABI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1组相比,PAD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PAD2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高于PAD1组.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升高并可能参与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晓敏  钟兴  潘天荣 《安徽医学》2018,39(2):162-16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踝肱指数(ABI)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23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BI值将其分为ABI降低组54例(ABI<0.9)与ABI正常组181例(0.9≤ABI<1.3),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指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BI异常的危险因素,同时探讨ABI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ABI降低组患者年龄、病程、HbA1c、TG、尿A/C比值均高于ABI正常组,eGFR低于ABI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bA1c、eGFR是ABI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两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骨密度T值与ABI呈正相关(r=0.597,P<0.05).结论 年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低水平的eGFR是T2DM患者ABI异常的危险因素,ABI下降与骨质疏松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