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小花  陈茜  赵晴  王会  潘永英  王怀贞  宋兴荣 《广西医学》2021,43(23):2774-2778
目的 探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建立小儿苏醒延迟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4例在全身麻醉下行非日间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儿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小儿苏醒延迟的预测模型.另选取412例在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儿作为验证人群,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年龄≤6.5个月、术中未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术后低血糖、恢复室体温≤35.5℃为小儿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小儿苏醒延迟的模型为:(P=1/1+e-1.143+0.302×X1+1.484×X2+1.118×X3+1.261×X4),其中X1为年龄≤6.5个月,X2为术中未使用BIS监测,X3为术后低血糖,X4为恢复室体温≤35.5℃.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较好(ROC曲线下面积=0.891,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9.3%)、校准度较好(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P>0.05).结论 年龄≤6.5个月、术中未使用BIS监测、术后低血糖、恢复室体温≤35.5℃的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发生风险增高.所建立的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小儿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发生,有助于麻醉医生提前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小儿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脑卒中术后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重症急性脑卒中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38例,其中建模组237例,验证组101例,分析神经重症急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年龄增长(OR=1.025,95%CI:>1.000~1.051,P=0.049)、有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OR=6.155,95%CI:2.841~13.332,P<0.00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OR=49.415,95%CI:9.944~245.567,P<0.001)、误吸风险(OR=13.134,95%CI:5.320~32.429,P<0.001)及血乳酸升高(OR=1.657,95%CI:1.087~2.526,P=0.019)是神经重症脑卒中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为0.885(0.840~0.930),...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并验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后发生重症肺炎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确诊为先心病并接受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建模组(n=1 415),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纳入验证组(n=393).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体外循环术后发生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建立相应的列线图.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及校准曲线来评价模型.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体质量、术前住院时间、先天性心脏手术风险调整分级(RACHS-1评分)、体外循环时间是影响体外循环手术后重症肺炎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根据5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个体化预测模型.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建模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943(95%CI,0.929-0.954)和0.925(95%CI,0.894-0.949),校准试验的P值分别为0.592和0.25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个体化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发生重症肺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尿道下裂修复术后不良行为改变(NPOBC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7月接受尿道下裂手术的177例患儿.术后第14天和30天采用术后行为学问卷(PHBQ)评估患儿NPOBCs.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麻醉细节、手术细节、入院细节、儿童焦虑、儿童气质、疼痛和出现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基于气象因素的手足口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0-2014年全国31个省市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资料和当地同期气象资料;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气象危险因素;应用哈佛疾病风险指数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优劣.结果 影响手足口病高发的气象危险因素分别为月平均气温12 ~22℃(OR =13.922)、月平均气温大于22℃(0R =25.932)、标准大气压地区(OR=7.953)、月降水量大于100 mm(OR=1.439)及月平均湿度大于70% (OR=1.597).根据以上气象因素建立手足口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风险评估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结论 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影响;成功建立了基于气象因素的手足口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学杂志》2022,(21):1596-1602
目的分析五官科手术患儿麻醉诱导期焦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五官科手术的9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麻醉诱导期焦虑程度作为结局变量, 收集患儿及家属的人口学特征信息、焦虑评分、术前镇静等信息作为分析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930例患儿中, 56例(6.0%)患儿发生诱导期焦虑。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OR=0.72, 95%CI:0.61~0.86, P<0.001)、医护评估法患儿焦虑分级(轻度作为参照, 中度OR=5.42, 95%CI:2.92~10.07, P<0.001;重度OR=7.53, 95%CI:2.54~22.29, P<0.001)、到达术前等待区时的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评分(OR=1.05, 95%CI:1.02~1.07, P<0.001)与镇静评分(OR=0.48, 95%CI:0.30~0.76, P<0.001)是影响患儿诱导期焦虑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的诱导期焦虑相关因素进一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60岁)5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利用其中的SDS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抑郁状态的评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预测效果。  结果  在525例新入院患者中,非抑郁组418例(79.6%),抑郁组107例(20.4%);2组间的年龄、性别、慢病数量、MNA-SF、SAS、MMSE、BADL、ALS、Morse、RomaⅢ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慢病数量(OR = 1.473,95%CI:1.050~2.067,P = 0.025)、失能(OR = 1.450,95%CI:1.073~1.958,P = 0.015)、焦虑(OR = 2.442,95%CI:1.829~3.259,P < 0.001)、认知功能障碍(OR = 1.488,95%,CI:1.072~2.066,P = 0.018)、失眠(OR = 1.620,95%CI:1.147~2.288,P = 0.006) 、社会支持障碍(OR = 2.544,95%,CI:1.165~5.555,P = 0.019)是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通过将模型预测概率作为新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59,临界值为0.595(CI:0.822~0.897,P < 0.001),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82。  结论  老年抑郁状态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该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儿麻醉苏醒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51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苏醒期谵妄躁动组120例,经匹配对照组39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神经外科患儿麻醉苏醒期发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OR=2.695,95%CI:1.183~6.139,P=0.018)、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OR=0.210,95%CI:0.049~0.902,P=0.036)和复合吸入麻醉(OR=2.862,95%CI:1.300~6.301,P=0.009)是神经外科患儿麻醉恢复期发生谵妄和躁动的影响因素。结论 入手术室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方法是发生谵妄和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麻醉维持应用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谵妄和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岚  刘畅  肖明 《重庆医学》2021,50(3):461-465
目的 探讨预测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行甲状腺手术的29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恶性肿瘤(OR=2.546,95%CI:1.383~8.556)、双侧病变(OR=3.204,95%CI:1.535~6.691)、清扫中央组淋巴结(OR=2.582,95%CI:1.135~5.875)、甲状腺后被膜破坏(OR=3.508,95%CI:1.699~7.240)、手术时间超过100 min(OR=3.658,95%CI:1.702~7.862)及甲状旁腺误切除(OR=2.553,95%CI:1.269~5.134)是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6项危险因素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指数高达0.819(0.787,0.851),说明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 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下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恶心呕吐(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全身麻醉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变量的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24 h内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计算危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回顾检索收集到215患者,共有199例患者符合标准,其中45例发生PONV(发生率2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中低平均动脉压(LMAP)?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驻Hb)大?术中低体温(LT)和使用吗啡或芬太尼术后镇痛(M/FPA)是脊柱侧弯矫形患者发生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为P = 1/[1 + exp(-0.42×LMAP + 0.087 × 驻Hb + 2.263 × LT - 3.069 × M/FPA + 20.829)]?ROC曲线的AUCsyn为0.969 ± 0.011,且AUCsyn > AUC?驻Hb > AUCMAP > AUCLT > AUCM/FPA【结论】 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平均动脉压过低?Hb丢失?体温偏低使患者容易发生PONV,使用强阿片类药物行术后镇痛增高PONV的风险?PONV的预测模型为P = 1/[1 + exp(-0.42 × LMAP + 0.087 × Hb + 2.263 × LT - 3.069 × M/FPA + 20.829)]综合危险因素的预测性能优于单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定点医院收治的22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柏林定义标准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各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s,OR)进行赋值,以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25例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84例;年龄中位数56岁。62例患者(27.6%)并发ARD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849,95%CI=2.716~12.593,P=0.000)、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OR=4.318,95%CI=2.001~9.316,P=0.000)、D-二聚体≥0.5 mg/L(OR=3.049,95%CI=1.300~7.152,P=0.010)及合并糖尿病(OR=2.491,95%CI=1.102~5.632,P=0.000)为COVID-19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94~0.892,P=0.000)。结论:年龄≥60岁、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D-二聚体≥0.5 mg/L及合并糖尿病是预测COVID-19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VID-19并发ARDS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9月儿童肝移植手术397例,将其分为建模组(317例)和验证组(8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肝期持续时间(OR=1.894,95%CI:1.124~3.193)、终末期肝病评分(OR=1.032,95%CI:1.006~1.059)、移植物与受者体重比(GRWR)评分(OR=1.310,95%CI:1.042~1.648)和术前血小板值(OR=2.237,95%CI:1.310~3.820)是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73(95%CI:0.710~0.836),灵敏度为0.722、特异度为0.712,约登指数为0.434,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拟合优度良好(χ2=3.904,P=0.886)。验证组ROC的AUC值为0.754(95%CI: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SCR)患儿术后污粪风险因素,构建并评价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广西3所三级甲等医院377例HSCR患儿临床资料,按7∶3原则分为建模组(264例)和验模组(113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建模组术后污粪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鉴别能力,H-L检验判断模型拟合优度,并以2021年8-12月的21例HSCR患儿前瞻性验证该模型。结果 377例HSCR患儿中131例发生污粪,发生率为34.75%。构建HSCR术后污粪风险预测模型:logit(P)=-2.385+1.697×特殊类型巨结肠+0.929×Soave术+0.105×肠管切除长度+2.065×照顾者为文盲+0.808×照顾者对患儿术后饮食执行情况+0.867×照顾者对患儿术后排便训练情况。建模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约登指数为0.53,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32,灵敏度为76.00%,特异度为77.00%;H-L检验,χ2=6.649,P=0.575。验模组AUC为0.736,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单中心数据探讨前列腺癌相关预测因素,建立并验证前列腺癌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Age)、总PSA(tPSA)、游离PSA(fPSA)和前列腺体积(PV)等.资料完整者纳入研究,共697例,中位年龄71岁(40~95岁),中位tPSA 13.6 ng/mL(0.2~100 ng/mL).随机选取495例(70%)为建模组,余202例(30%)为验证组.在建模组中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多参数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与tPSA、%fPSA和PSAD相比较,并进行内部人群验证.结果 697例中非前列腺癌组504例,前列腺癌组193例.两组患者的Age、tPSA、fPSA、PV、%fPSA、PSAD、直肠指检(DRE)结节、TRUS低回声和体质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建模组的年龄(OR=1.043)、tPSA(OR=1.025)、fPSA(OR=1.198)、PV(OR=0.971)、DRE结节(OR=3.195)、TRUS低回声(OR=4.288)及BMI(OR=1.703)是预测前列腺癌的独立预测变量(P<0.05),据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组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36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显著高于tPSA、%fPSA、PSAD;验证组模型AUC为0.810,显著高于国内模型.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前列腺癌列线图预测模型对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预测概率>0.36时,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外科手术后医院肺部感染的特征及预测模型建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2年6月收治的28例胸外科手术后医院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胸外科手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胸外科手术后医院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28例胸外科手术后医院肺部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3株,革兰氏阳性菌4株(17.39%),革兰氏阴性菌18株(78.26%),真菌1株(4.35%);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年龄>60岁(OR=5.162,P=0.010)、吸烟(OR=8.004,P=0.003)、糖尿病(OR=4.505,P=0.014)、慢性阻塞性肺病(OR=10.327,P=0.014)、手术时间>4h(OR=9.065,P=0.007)、术中出血量>500 ml(OR=6.218,P=0.009)、机械通气时间>3d(OR=7.273,P=0.003)、胃管置入(OR=4.366,P=0.017)均为影响胸外科手术后医院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胸外科手术后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部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恶性病变的数学预测模型,探讨有效检出恶性病变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指标、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部恶性小结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位置(OR=4.218,P=0.042)、病灶类型为磨玻璃结节(GGN)(OR=24.625,P=0.000)、病灶类型为部分实性结节(PSN)(OR=6.228,P=0.052)、血管穿行征(OR=10.646,P=0.036)、分叶征(OR=18.162,P=0.027)及毛刺征(OR=8.054,P=0.018)为肺部恶性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预测值(P)=ez/(1+ez),Z=-2.761+(3.204×GGN)+(1.829×PSN)+(1.439×位置)+(2.086×毛刺征)+(2.899×分叶征)+(2.365×血管穿行征).根据ROC曲线,选取预测概率0.64作为良恶性判断的临界值,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7.0%,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54.2%,阳性预测值87.1%,阴性预测值为86.7%.结论 肺部病灶位于上叶,CT影像特征表现为GGN、PSN、血管穿行征、毛刺征和分叶征的小结节,恶性概率较高.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预测肺部小结节恶性概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入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行静脉溶栓的1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否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n=33)与非出血转化组(n=146).对可能影响出血转化的因素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区分度和拟合度进行验证.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2.800,P=0.036)、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OR=1.206,P<0.001)、中重度脑白质疏松(OR=2.897,P=0.034),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7.789+1.030×心房颤动+0.187×基线NIHSS+1.064×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症,其区分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1,95%CI:0.781~0.941)和拟合度(χ2=9.641,P=0.291)较好.结论 伴有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心房颤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溶栓后出血转化,值得临床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核磁共振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模型,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是否需要术后辅助放疗。方法 收集2018—2021年医院收治的67例早期宫颈鳞癌(ⅠB1、ⅠB2、ⅡA1)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年龄、SCC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与术后辅助放疗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辅助放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求得独立危险因素的截断值,进一步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后发现,病灶大小(P<0.001)、浸润深度(P=0.001)、组织分化程度(P=0.002)、SCCA(P<0.001)、ADC值(P<0.001)影响术后辅助放疗,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后发现,病灶大小(OR=1.201,P=0.021)、SCCA(OR=1.608,P=0.033)、ADC值(OR=0.013,P=0.043)是影响辅助放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求得截断值分别为:SCCA=4.84μg·L-1,病灶=27 mm, ADC=0.9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引发并发症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选本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385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术后出现并发症者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2.537,P=0.023)、住院时间(OR=5.208,P=0.003)、抗生素使用(OR=2.234,P=0.028)、术中出血量(OR=1.005,P=0.000)、合并高血压(OR=2.013,P=0.015)、感染并发部位(OR=2.711,P=0.013)是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引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掌握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可指导医生在手术时良好地控制各项并发症诱发危险因素,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黄欢欢  郑菊芳  余善招 《重庆医学》2021,50(15):2611-2615,2619
目的 构建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203例IC 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患者发生V A P情况.应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R3.6.1软件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Cali-bration曲线、Decision曲线评价其准确性、一致性及获益性.结果 在收集的203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 31例,未发生VAP 172例.应用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APACHEⅡ评分、侵袭性操作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为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20分[OR=2.741,95%CI(1.082,6.941),P=0.033]、机械通气时间≥2周[OR=4.370,95%CI(1.748,10.924),P=0.002]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Calibration曲线、Decision曲线评价其一致性及获益性尚可.结论 A-PACHEⅡ评分≥20分、机械通气时间≥2周为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该ICU机械通气患者VAP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准确性尚可,对临床快速、简便地进行风险评估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