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CXCR4 shRNA对胶质瘤细胞U251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为CXCR4 shRNA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用脂质体LipofectimineTM2000将CXCR4-shRNA转染U251细胞,MTT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结果 与转染非特异的pGPU6/GFP/NC组和未转染组比较,转染CXCR4-shRNA载体pGPU6/GFP/Rac 1-421组的U251细胞CXCR4 mRNA显著降低(P<0.05),并且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减弱(P<0.05),侵袭到滤膜底面的细胞数为36.67±9.76,分别低于对应的pGPU6/GFP/NC组和未转染组(P<0.05). 结论 CXCR4 shRNA载体pGPU6/GFP/Rac1-421可下调U251细胞CXCR4的表达,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提示CXCR4在胶质瘤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及受体CXCR4在恶性胶质瘤细胞中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CXCR4在恶性胶质瘤C6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趋化因子SDF-1促恶性胶质瘤C6细胞体外增殖,并应用CXCR4受体抑制剂AMD3100与SDF-1共培养细胞观察增殖情况及抗CXCR4单克隆抗体在恶性胶质瘤中上述指标的变化.通过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评价不同处理组C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CXCR4在恶性胶质瘤C6细胞系表达呈阳性.SDF-1可以促进恶性胶质瘤C6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而抗CXCR4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呈浓度依赖性.AMD3100可以抑制SDF-1的诱导作用.结论 SDF-1/CXCR4轴在恶性胶质瘤细胞株的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可能与恶性胶质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为治疗恶性胶质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LRRC4基因在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结合Northern-blot检测LRRC4基因在U251,U87,SF126,SF767,BT325及M17等6种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LRRC4基因在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中的突变情况;进一步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LRRC4基因在U251细胞系中表达缺失的原因.结果:LRRC4基因在6种恶性胶质瘤细胞系中均表达缺失.通过对胶质瘤细胞系基因组DNA中LRRC4的ORF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发现SF126,SF767, M17细胞中,ORF序列第279位氨基酸的第3个密码子存在同义点突变(3/5),而U251和U87细胞基因组DNA中发生了LRRC4基因的缺失突变(2/5).结论:LRRC4基因在恶性胶质瘤细胞中表达缺失,染色体7q32-ter的纯合性缺失是LRRC4基因在U251细胞中表达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抑瘤基因LRRC4通过MAPK信号通路阻滞U251细胞于G0/G1的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LRRC4基因转染至U251细胞,G418筛选构建稳定转染的LRRC4/U251细胞株并验证LRRC4的阳性表达;通过Western-blot检测LRRC4对MAPK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ERK,JNK及P38的表达影响;流式细胞仪、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分析LRRC4对U251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的影响.结果:LRRC4能够下调磷酸化ERK的表达,上调总蛋白JNK2和磷酸化c-Jun的表达.LRRC4下调了U251细胞中突变型P53的表达,以及cyclin D1的启动子活性和它的表达.LRRC4的重表达将U251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LRRC4主要通过MAPK通路的关键分子JNK2上调磷酸化的c-Jun,抑制突变型的P53的表达,进而下调cyclin D1的启动子活性和cyclin D1的表达,将U251细胞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5.
CXCR4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Su LP  Zhang JP  Xu HB  Chen J  Wang Y  Xiong SD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1190-1194
目的 探讨CXCR4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CXCR4不同表达水平的肺癌细胞(95C、95C-pc、95C-X4、95D、95D-pC、95D-ASX4)接种于裸鼠皮下并分析其转移能力。分别通过趋化侵袭实验、明胶酶谱法、黏附实验、RT-PCR法检测CXCR4/SDF-1对肺癌细胞迁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活性、黏附能力、生长相关癌基因-α(GRO-α)表达的调控;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肺癌细胞内纤维肌动蛋白的合成和聚合情况;Western印迹分析CXCR4/SDF-1对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CXCR4不同表达水平的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具有不同的转移能力,95D-ASX4组有2/5的小鼠发生了转移,其肺转移结节的数目明显少于95D、95D-pC组(P=0.044)。CXCR4特异配体SDF-1α可以诱导肺癌细胞的迁移和细胞骨架蛋白纤维肌动蛋白的合成和聚合;SDF-1α促进肺癌细胞MMP-2活性、黏附能力和GRO-α表达的增加;CXCR4中和抗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些作用。SDF-1α可以诱导ERK1/2的磷酸化。结论 肺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CXCR4/SDF-1的相互作用,他们通过调控肺癌细胞的运动性、MMP活性、黏附能力及GRO-α的表达参与肺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NECL1表达缺失的神经胶质瘤细胞系中探讨神经黏附分子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在U251胶质瘤细胞系中,通过划痕及Transwell实验观察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通过对细胞外金属蛋白酶活性的检测证明NECL1恢复表达后对肿瘤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不同培养密度的U251细胞,对NECL1恢复表达后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NECL1表达缺失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恢复NECL1的表达后,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受到了抑制. NECL1恢复表达的U251细胞有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神经黏附分子NECL1作为一个潜在的胶质瘤抑制因子,对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同时,NECL1具有诱导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CXCR4在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和ECV304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人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样细胞系ECV304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观察其配体SDF-1对血管内皮样细胞迁移的影响,以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CXCR4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样细胞系ECV304上CXCR4 mRNA和CXCR4蛋白的表达,并采用48孔趋化板观察SDF-1诱导体外培养血管内皮样细胞的迁移作用.结果在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系ECV304上均检测到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体外实验显示SDF-1能诱导血管内皮样细胞发生明显的迁移.在30、50 ng/ml的实验浓度范围内,诱导血管内皮样细胞的迁移作用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胶质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样细胞系ECV304上存在CXCR4表达,CXCR4激活能诱导内皮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沉默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NFAIP2)表达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及增殖的影响。方法 使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siRNA转染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下调TNFAIP2 mRNA的表达;运用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TNFAIP2表达对U87及U25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CCK-8实验检测沉默TNFAIP2表达对胶质瘤细胞U87及U251增殖的影响。结果 Lipofectamine 2000介导si-TNFAIP2转染U87及U251细胞可下调TNFAIP2 mRNA的表达;沉默TNFAIP2表达可降低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迁移侵袭的能力;沉默TNFAIP2表达可抑制U87及U251细胞的增殖。结论 siRNA沉默TNFAIP2表达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activating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4,AP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9例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RT-qPCR技术、Western blotting检测AP4在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RNA)构建AP4敲除的U251和U87细胞系,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AP4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2.41%(21/2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1.03%(9/29)(P<0.01)。Ⅰ+Ⅱ级、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AP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且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AP4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Ⅰ+Ⅱ级(P<0.05)。AP4敲除后,U251和U87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下降(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亦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AP4在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ligand 12 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L12-CXCR4)轴对脑胶质母细胞瘤前神经间质转化的作用。方法: 分析TCGA GBM基因数据库中CXCR4 mRNA在不同胶质瘤分子分型肿瘤组织中的水平差异及其对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人胶质瘤LN428、U87MG细胞经不同浓度CXCL12 (0、20、40、60、80、100 ng/mL)及20 μmol/L普乐沙福(选择性CXCR4拮抗剂)预处理48 h,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内OLIG2、E-钙黏蛋白、YKL-40、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TCGA GBM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者相比,胶质瘤患者CXCR4 mRNA表达显著增高,且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间质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标本中CXCR4 mRNA水平显著高于前神经型胶质母细胞瘤(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CXCL12组细胞间质型相关蛋白YKL-40、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前神经型相关蛋白OLIG2、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人胶质瘤LN428、U87MG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均<0.05);给予普乐沙福处理后,与CXCL12组相比,人胶质瘤LN428、U87MG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且间质型相关指标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前神经型相关指标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CXCL12-CXCR4轴具有促进胶质母细胞瘤前神经间质转化,及迁移和侵袭、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对胃癌腹膜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细胞NUGC4及间皮细胞HMrSV中CXCR4和SDF-1 mRNA的表达.采用MTT实验检测NUGC4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间皮细胞黏附实验及间皮细胞迁移实验评价体外培养的NUGC4细胞与间皮细胞发生黏附的能力及其穿越间皮细胞发生迁移的能力.通过建立裸鼠胃癌腹膜种植瘤模型,评价NUGCA细胞腹膜肿瘤生成能力及荷瘤裸鼠生存时间的变化.结果 NUGC4细胞表达较高强度的CXCR4mRNA,而间皮细胞表达高强度的SDF-1 mRNA.抗CXCR4单抗对NUGC4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SDF-1可促进NUGC4细胞与间皮细胞黏附及穿越间皮细胞发生迁移,抗CXCR4单抗处理可显著抑制NUGC4细胞的黏附及迁移能力(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CXCR4拮抗剂AMD3100治疗组裸鼠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43.8±2.8)vs(28.2±2.5)d,P<0.01],瘤结节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64.6±8.2)vs(103±12.4),P<0.01].结论 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参与胃癌腹膜转移过程,与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问皮细胞问的黏附和肿瘤细胞迁移等步骤密切相关;干扰SDF-1/CXCR4生物学轴可以作为胃癌腹膜转移的潜在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迁移、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来源EPCs.CXCR4的重组腺病毒感染EPCs后,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细胞膜CXCR4受体及mRNA表达,CCK-8法、Transwell法分别检测EPCs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建立过表达CXCR4的EPCs与VSMCs非接触共培养模型,Transwell法、CCK-8法检测EPCs对VSMCs的迁移、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 CXCR4重组腺病毒感染EPCs 48 h后,EPCs细胞膜CXCR4受体和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过表达CXCR4对EPCs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强EPCs定向迁移能力(P<0.01).共培养模型中,SDF-1α诱导下,CXCR4组VSMCs迁移、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无SDF-1α诱导下空白对照组、GFP组及CXCR4组VSMCs的迁移、细胞存活率整体高于SDF-1α诱导下各组(P<0.05).结论 过表达CXCR4可增强EPCs的迁移能力,在SDF-1/CXCR4调控轴中加强EPCs对VSMCs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血管再狭窄的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13.
CXCR4/SDF-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观察鼻咽癌不同恶性程度的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检测CXCR4/SDF-1反应轴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作用,SDF-1对CXCR4阳性肿瘤细胞的趋化作用,探讨CXCR4/SDF-1生物学轴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鼻咽癌成瘤高转移细胞株5-8F及成瘤不转移细胞株6-10B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XCR4蛋白的表达情况,SDF-1及CXCR4阻断剂AMD3100作用于两种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迂徙实验检测CXCR4/SDF-1反应轴对鼻咽癌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 5-8F细胞株CXCR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6-10B细胞株;SDF-1能明显增强5-8F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CXCR4阻断剂AMD3100作用后,5-8F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明显降低;SDF-1对6-10B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CXCR4/SDF-1生物学轴与鼻咽癌细胞株的增殖与迁移有一定的关系,AMD3100可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干扰miR-21表达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将miR-21抑制物(人工合成干扰miR-21表达的核苷酸片段,miR-21处理组)以及对照组转染于U251细胞,利用qRT-PCR验证miR-21处理组转染的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通过MTT法、细胞划痕、transwell等实验观察miR-21处理组和对照组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iR-21 处理组中miR-21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即转染miR-21 抑制剂能有效降低U251细胞中miR-21的表达。miR-21 处理组的 U251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增殖速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细胞划痕实验显示干扰miR-21抑制U251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miR-21 处理组的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明显下降。结论miR-21能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它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异芒果苷对恶性胶质瘤细胞U251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U251细胞,以一定浓度梯度的异芒果苷与U251细胞共孵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纵向迁移能力,划痕实验检测横向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TEN-PI3K-AKt-mTOR通路的变化,PTEN-siRNA予以验证。结果 与一定浓度梯度的异芒果苷共孵育后,MTT法检测发现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以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下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发现U251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浓度依赖性下降,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发现U251细胞的纵向迁移和侵袭能力浓度依赖性下降,划痕实验发现U251细胞的横向迁移能力浓度依赖性下降,免疫印迹检测发现,PTEN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上调,而磷酸化的PI3K、磷酸化的AKt及磷酸化的mTOR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TEN-siRNA沉默PTEN可抵消异芒果苷的抑制作用。结论 异芒果苷可以抑制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作用机制与调控PTEN-PI3K-AKt-mTOR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miR 136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胶质瘤U251细胞系,分别转染miR 136 mimic(模拟物组)和miR 136模拟物阴性对照(对照组),采用qRT PCR法检测转染效率,观察2组细胞miR 136表达差异;显微镜下观察转染24 h后细胞密度,并拍照记录;CCK 8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检索miRnada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并分析miR 136下游靶基因;qRT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FZD4 mRNA和FZD4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细胞miR 13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转染24 h之后,模拟物组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CCK 8检测显示模拟物组细胞增殖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显示模拟物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降低;miRnada数据库分析显示FZD4是miR 136的下游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FZD4 mRNA和FZD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 结论: miR 136可能通过靶向调控FZD4基因的表达抑制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的培养上清的抗胶质瘤特性。方法:使用ASC培养上清培养胶质瘤细胞U251、U87,采用CCK-8检测ASC的培养上清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U87的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Ⅴ的表达分析U251、U87在ASC上清诱导培养后的凋亡程度。划痕试验、Matrigel侵袭试验检测ASC的培养上清降低U251、U87侵袭的能力。结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胶质瘤U251、U87细胞的增殖,Annxin-V和PI的凋亡检测表明ASC-CM能诱导U251、U87细胞凋亡。划痕实验和Metrigel实验显示U251、U87细胞的迁移性降低和侵袭能力减弱。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均能有效诱导胶质瘤U251、U87细胞的凋亡,并且均能降低胶质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我们的发现提示ASC培养上清有良好的抗肿瘤的特性,并可能用于未来的胶质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胶质瘤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116表达变化及shRNA转染对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探究LINC01116可能参与的调节方式。方法 取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MG、A172细胞及正常星形胶质细胞(NHA),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LINC01116表达。随后胶质瘤细胞分别加入或不加入sh-RNA转染,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LINC01116可能的调节方式,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RNALINC01116与has-miR-4693-3P的调控作用。结果 LINC01116在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其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胶质瘤侵袭。CCK8实验显示,sh-LINC01116处理的胶质瘤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未转染的(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sh-LINC01116处理的U25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ranswell实验显示,sh-LINC01116处理的U251细胞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LINC01116k可靶向调控has-miR-4693-3P。结论 胶质瘤多种细胞中LINC01116表达升高,shRNA转染能明显抑制其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同时LINC01116可靶向调控has-miR-4693-3P参与胶质瘤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RNAi沉默c-Met基因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3种靶向c-Met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序列,以脂质体转染的方式导入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并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株。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Met-shRNA转染后U251细胞c-Met的表达情况,以筛选出可有效沉默c-Met基因的shRNA。c-Met基因沉默后,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U521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U251细胞侵袭和迁移情况,采用裸鼠荷瘤实验研究U251细胞体内成瘤性。结果  成功构建可有效沉默c-Met基因的c-Met-shRNA1。沉默c-Met后,c-Met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可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以及体内成瘤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NAi沉默c-Met基因可有效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以及体内成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叉头框P2基因(FOXP2)对胶质细胞瘤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OXP2在正常星型胶质细胞与胶质瘤细胞中的核糖核酸与蛋白表达水平。用携带FOXP2基因慢病毒质粒转染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细胞系,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胶质瘤细胞侵袭性以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结果:FOXP2的表达在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中明显低于正常星型胶质细胞。上调FOXP2后,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细胞侵袭性明显降低,Akt与PI3K表达明显降低。结论:FOXP2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