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生物发光成像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生物发光信号可用于精确定量,而荧光成像具有方便、便宜、直观、标记靶点多样和易于被大多数研究人员接受的优点。本研究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和Luc双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即RL转基因小鼠),将这两种技术融为一体。方法:制备携带RFP和Luc基因(简写RL基因)的慢病毒,然后将携带RL基因的慢病毒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以获得仔鼠,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体视荧光显微镜和PCR等在蛋白和DNA水平上筛选和鉴定,并获得RL转基因小鼠。结果:移植卵周隙注射有慢病毒的胚胎125枚给6只假孕母鼠,其中4只假孕母鼠怀孕,共生仔鼠20只;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RFP和Luc表达,在蛋白水平证实20只F0代中,3只高表达RFP和Luc;DNA水平检测证实,3只RFP和Luc阳性的小鼠基因组中确实整合有外源转基因RL,预示基因型鉴定结果很好验证了小动物活体成像仪筛选和鉴定结果。此外,RL转基因首建鼠基因组中整合的RL转基因可稳定遗传至下一代,并能正常表达。RL转基因小鼠主要脏器均可见红色荧光和Luc信号,但不同脏器间荧光和Luc强度有差异。结论:成功制备RL双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为后续研究干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和造血重构等提供双报告基因标记的各种移植用供体细胞,并对此供体细胞及其在体内衍生的细胞进行灵敏的非损伤、实时可视化体内跟踪。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酶联免疫电转移印迹技术,检测血清中抗 EB 病毒特异性 DNA 酶抗体,试图建立一种可常规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5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26例在52~59KD 范围内出现由4条阳性显带融合而成的阳性反应区;健康成人和其他头颈部肿瘤患者血清无一例在此区域内出现阳性显带,表明其特异性甚高。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改进了的方法,抽提并纯化了按蚊亚属赫坎按蚊种团的中华按蚊A.sinensis的上海地理株,广西株、武汉株和郑州株。雷氏按蚊嗜人亚种A.leeteri anthropophagus的广西地理株和无锡株。凉山按蚊A.liangshannesis,小宽按蚊A.xiaokuanus,克劳按蚊的基因组DNA。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蚊基因组DNA完整,能用于以后的限制酶切等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建立了能显示蚊基因组DNA中重复序列DNA的最佳酶切条件,从九种限制  相似文献   
4.
有关肿瘤群体细胞或肿瘤干细胞杀伤规律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于细胞群体与干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杀伤作用后的变化规律尚未见论述。本文以KB、HeLa和K562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用抗癌药顺铂(DDP  相似文献   
5.
在癌变原理研究的实验系统中最经典的是动物诱癌模型,但是试验周期长,人力物力花费大,而且对细胞癌变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生物学现象难以进行直观的分析。嗣后,发展了哺乳动物细胞体外转化系统。由于动物试验和动物细胞体外转化获得的结论只具有相对参考价值,不可轻易地外推到人癌的发生情况,因此,采用人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基础上,介绍改进了的制备成蚊、幼虫和蛹的基因组DNA,并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基因组DNA,凝胶电泳分离、溴乙锭染色后显示代表重复序列DNA带的一系列方法。本法可直接检测、比较蚊虫DNA重复序列,不受发育阶段、性别的影响,取材方便,简易可行。  相似文献   
7.
江庆萍  姚开泰 《癌症》2010,29(5):572-574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Detection of label-retaining cells (LRCs) has been a method to confirm existence of stem cells, and bromodeoxyuridine (BrdU) has commonly been used for labeling. In this study, to verify stem cell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LRCs were established and detected in NPC cell line 5-8F. Methods: The 5-8F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BrdU and inoculated subcutaneously into nude mice.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BrdU was detected in 5-8F cells and xenograft tumors. Results: BrdU was strongly positive in cells on the 2nd and the 7th day after being added BrdU, while negative when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out BrdU. However, only sporadic cells were positive on the 14th day after BrdU being washed-out, and these cells were thought to be LRCs. 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LRCs was (0.67 ± 0.32)%. After being cultivated with BrdU for 48 h, 5-8F cells were inoculated into nude mice subcutaneously. After chasing 8 weeks, only sporadic LRCs were detected in xenograft tumors, with a proportion of (0.55 ± 0.36)%, and these LRCs were located at cancer margin. Conclusion: The existence of LRCs in 5-8F cell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cancer stem cells in NPC.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鼻咽癌活检组织及CNE_1细胞株DNA为实验材料,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了NIH/3T3 小鼠纤维母细胞、Rat-1 大鼠纤维母细胞和JB_6Cl_(41)小鼠上皮细胞,并以软琼脂培养法检测了转染后的MIH/3T3 细胞集落生成情况。实验表明:鼻咽癌及其CNE_1细胞DNA均可以诱发NIH/3T3细胞、Rat-1细胞转化,也可使NIH/3T3细胞获得在软琼脂上生长的能力,但不能使JB_6Cl_(41)细胞转化。本文还讨论了鼻咽癌及其CNE_1细胞DNA诱发的受体细胞转化与EB病毒感染间的关系,并对鼻咽癌转化基因的性质作了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9.
1975年Carswall等在经内毒素处理BCG致敏家兔和小鼠的血浆中发现一种胞毒性因子,这种因子可引起小鼠移植的Math A肉瘤出血性坏死。由于这种因子的胞毒作用只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而无损于正常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因此被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目前对TNF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等已有初步了解,并已建立了TNF编码的基因克隆和进行体外合成TNF。TNF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证明TNF是一种与干扰素、淋巴毒素、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毒性因子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细胞毒素。它的功能主要在于: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杀灭肿瘤细胞,它与干扰素有协同抗癌作用,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功能。因此,研究TNF的分  相似文献   
10.
用本室建立的染色体原位切口移位方法,详细描述了人淋巴细胞染色体上DNase-1敏感区的分布。与已知的G带、R带图谱和六对已发表的染色体D带图谱比较,表明所揭示的B带与G带、R带和D带有明显的差异,染色体原位切口移位后的DNase—1敏感区多分布在具有转录活性的常染色质区,而异染色质区则通常与失活的基因部位有关。作者对B带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